條形統計圖1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9W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的前提是準備好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條形統計圖1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條形統計圖1教案7篇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1

一、單元教學內容

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並解答,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在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信息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並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4、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

5、體會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6、發展統計觀念,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並解答,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四、單元教學安排

3課時

第1課時

平均數

一、教學內容:

平均數

二、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平均數的過程,學會尋找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先總後分,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難點: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課件出示:班級圖書角的書架上層有8本書,下層有4本書。

提出問題:同學們能幫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層書架上的書一樣多嗎?

2、學生思考,交流討論。

師生交流後,教師用課件操作並提問:現在每層都有6本書了,這個6是它們的什麼數?(平均數)我們是如何求出平均數6的呢?

師生交流後明確是通過把上層書本移2本至下層得到的相同數。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認識一下“平均數”這個朋友。板書課題:平均數。

(二)探索發現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例1統計圖:環保小分隊的四名同學收集的礦泉水瓶如下(課件出示統計圖)。

師:從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交流後反饋:從統計圖中,可以知道:小紅收集了14個,小蘭收集了12個,小亮收集了11個,小明收集了15個。

師: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求平均數的問題。

(2)解決問題: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師:你是怎樣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的?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如何解決?小組交流探討。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展示。

彙報預測:方法一:移多補少,學生彙報,多媒體演示移多補少的過程。

師:像這樣,把多的礦泉水瓶移出來,補給少的,使得每個人的礦泉水瓶數量同樣多,這種方法叫移多補少,得到的這個相等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平均數。13是14、12、11,15的平均數。

方法二:根據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得。(14+12+11+15)÷4=52÷4=13(個)。

(4)小結:我們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數。也可以用數據的總和除以數據的個數求出平均數。數據較少時,我們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數據較多時,用先求總數再求平均數的方法計算比較簡便。

(5)教師追問:平均每人收集13個,是不是每個人真的都收集了13個?你是怎麼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個”這句話的?

師生交流後明確:“平均每人收集13個”表示每個人收集的數量可以比13個多,也可以比13個少,也可以剛好是13個。

(6)區分“平均分”和“平均數”。

①把52個礦泉水瓶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個?

②每人分到13個和平均每人收集13個,這兩個“13”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師生交流後小結:平均分是實實在在的量,平均數是虛擬的量。2、教學例2。

(1)創設問題情境。

四(1)班第4小組男生隊和女生隊進行踢毽比賽,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比賽情況。課件出示教材第91頁的情境圖和兩張統計表。

師:這兩張統計表給出了他們踢毽的成績。觀察兩張表,你能從中知道些什麼?(參加人數、每人的踢鍵個數等)

(2)探索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你認為是男生隊的成績好一些還是女生隊的成績好一些呢?説説你的理由。讓學生充分從多個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隊的踢毽情況。在嘗試中體會到用平均數能較好地説明問題。

學生動手列式計算:

男生隊:(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隊:(18+20+19+19)÷4 =76÷4 =19

(3)全班彙報交流。

師:為什麼男生隊除以5而女生隊是除以4呢?你認為是男生隊還是女生隊成績好?師生交流後明確:因為男生隊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隊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隊平均每人踢17個,女生隊平均每人踢19個,女生隊的成績好一些。

師:問題解決了嗎?你有什麼收穫?

師生交流後明確: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分析得到的數據,常常能反映一般情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三)鞏固發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92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説一説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數的。

2、四(1)班學生參加植樹活動,第一組種了180棵,第二組種了166棵,第三組種了149棵,平均每組種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釐米,小明身高130釐米,他在游泳池中學游泳,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麼?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生交流後總結:求平均數可以採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幾個數據的總和再除以這幾個數的個數,所得的結果即為平均數。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後記

平均數

求平均數的方法:

數據較少:移多補少法常用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

第2課時

複式條形統計圖

一、教學內容

複式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目標

1、在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認識兩種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問題,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生活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以及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畫出複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信息、分析信息,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筆、直尺、三角板。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你們知道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有多少人嗎?(學生回答)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發現

1、教學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1)課件出示教材第95頁例3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表。

提出問題:怎樣才能清楚地表示這個地區這幾年城鎮和鄉村的人數變化呢?學生交流後,得出可以製作統計圖來表示。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統計表,分別完成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2)展示學生繪製的統計圖。

提出問題:從這兩個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師: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與xx年中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的變化情況?那該怎麼辦?學生討論,彙報。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並列排放來比較,並思考怎樣把它們合併起來。

2、教學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把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併成一個統計圖呢?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探討,試着繪製統計圖。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學生繪製的複式條形統計圖。

討論交流:複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與聯繫?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把自己的想法與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複式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聯繫與區別,使學生認識到為了區分兩個內容,採用不同顏色的長方形來表示。

(4)分析複式條形統計圖。

從這個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小結時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統計圖發現:該地區近年來城鎮人口逐年增加,農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總數逐年上升,同時對學生進行人口教育。

3、教學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1)出示教材第96頁不完整的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獨立把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請你説一説,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應該怎樣繪製?

師生交流後明確:這個統計圖中橫軸表示人數,縱軸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畫出的條形是橫向的。

(3)分析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從這個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讓學生分別説一説,然後進行小組交流。

(4)比較縱向與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即: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和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請同學們對比這兩種統計圖,思考:丙種複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師生交流後小結:這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當數據種類不多,但是每類數據又比較大時,用橫向條形統計圖表示更方便。

4、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97頁“做一做”。

學生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並回答統計圖後的問題。

(三)鞏固發散

市場甲、乙兩種品牌的果汁飲料一、二、三月銷售情況如下表。請你動手繪製統計圖並回答下列問題。

2、如果你是超市的經理,下個月應該怎麼進貨?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生交流後總結:本節課學習並掌握了兩種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五)板書設計複式條形統計圖

六、教學後記

第3課時

營養午餐

一、教學內容

營養午餐

二、教學目標

1、瞭解營養與健康的常識,培養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確科學、合理的飲食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分析整理數據、運用數據解決問題的能力。難點:科學分析結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你們平時喜歡吃哪些菜?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營養午餐。

(二)探索發現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要求自主選擇一份菜譜。

(2)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學評判。

(1)介紹科學的配餐要求:我們點的菜是否符合營養學標準呢?“不應低於”、“不超過”是什麼意思?用數學符號應該怎樣表示?

(2)瞭解每份菜中熱量、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情況。出示每份菜的熱量、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表。

3、小結。

我們在進行午餐營養判斷時既要看熱量又要看脂肪,只有兩種指標都不超量時才能算是營養的午餐。

(三)鞏固發散

1、學習合理搭配。

如果讓你動手搭配菜譜,你會了嗎?每人只搭配一組就行。要求:在這十種菜中任選三種搭配一起,營養一定要合理。分組討論,集體彙報。各組派代表彙報本小組的搭配方案。

2、小結。

師生共同分析總結營養搭配的要求: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3、統計全班同學喜歡的菜譜。

(1)男女生各選一個代表收集數據,教師記錄。

(2)學生根據統計表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板書設計營養午餐

熱量不低於2926千焦脂肪不超過50g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六、教學後記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基本的統計方法,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2.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敢於嘗試和探索,願意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條形統計圖範例一張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記號筆

3.鉛筆、膠水、剪刀、書本學習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廳有風扇、桌子、喇叭、空調、相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了大班,我們用到了許多學習用品,怎樣才能知道籮筐裏有哪些學習用品,分別有多少呢?

小結:像這種先要把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後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學習用品的數量。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放了學習用品,請你用自己的方法統計籮筐裏的東西,並記錄結果。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哦,別統計錯了。好的,去試試吧。

2.交流統計結果

師:請一個小朋友説説你的統計結果?

小結:小朋友都運用了先畫出物體標記,再記錄數量的方法進行了統計。

三、觀察討論,認識條形統計圖

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物品?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説説它們各有多少?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3.你們怎麼一下子看出來誰多誰少的?

4.和剛才你們記錄的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叫做條形統計圖。可以通過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製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製作條形統計圖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了嗎?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多功能廳裏的喇叭、相框、空調、桌子、風扇進行統計。

3.展示幼兒統計圖,交流分享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麼?什麼物品最多?什麼物體最少?誰還想説一説?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麼?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麼東西最多?什麼最少嗎?

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麼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後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3

一、教學總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年製作方法,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複式條形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圖中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複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根據圖中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誰知道它有哪些優點?

2 今天我們進一步來了解複式條形統計圖。

二 基本練習

1、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

出示統計圖,提問: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什麼情況?

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瞭解些什麼情況?

指名回答,教師指點。

教師追問:你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嗎?出示兩個討論題:

a你覺得哪種果汁飲料更好喝?

b你覺得這家超市的經理在下個月會多進哪一種果汁飲料?。

2、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這幅複式條形統計圖統計的內容是什麼?

你覺得女生更喜歡什麼玩具?

你覺得男生更喜歡什麼玩具?

什麼玩具男女生都比較喜歡?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嗎?

三 綜合提高

1、引入。

談話:學好複式條形統計圖對我們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或事情有幫助嗎?想自己試一下嗎?

2、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5題

(課前分小組調查本組同學喜歡的興趣活動,各組彙報本組同學各項選擇情況,其餘組記錄。)

各組分工整理數據,把數據填入統計表。

寫作繪畫電腦數奧唱歌

完成統計表後,展示學生作業,核對數據是否準確一致。

教師提問:統計表的數據應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呢?請先自己試試看。

學生完成後,教師組織評講,讓學生結合以下問題説説自己是怎樣填寫條形統計圖的:每一項數據應該畫在哪裏?縱軸上一個單位表示多少?怎樣區別男女生?

2。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4題。

教師提問:這些數據反映了什麼情況?你會根據提供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嗎?

教師組織評價。

教師出示問題,指導分析比較:

完成這個統計圖後,你有什麼感想?

你對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進行總結歸納後。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練習,你對複式條形統計圖又有了哪方面的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談感受,老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除了條形統計圖,生活中還有許多種的統計圖,下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新的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瞭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徵。

2、學習通過統計圖感知數量的多少。

3、喜歡合作,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記錄紙、記號筆若干4盒蠟筆水果圖片若干小熊仔一對。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什麼水果?

(出示小熊,與幼兒問答互動環節)

你們喜歡的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開了一家水果店,每次進貨的水果都特別新鮮,美味,小動物們可喜歡了。今天勤勞的小熊爸爸又去進貨了,好累好辛苦,你們願意當小小記錄員,幫小熊記錄一下每種水果的數量嗎?

二、幼兒操作。

1、交代任務,幼兒分組統計水果並記錄,教師指導。

師:我們可以怎樣統計水果的數量呢?

2、教師講解合作統計要求

老師兒有幾張記錄表,要小朋友們合作記錄。4個小朋友一組,每組1位組長。

(幼兒按照學號順序分組1—4。5—8 9—12 13—16)

我們4個人做一個記錄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誰來記、誰來數、誰最後來檢查核對(2人核對)。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師:小朋友們統計好了嗎?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來介紹,果籃裏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你們是用什麼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果籃裏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請你們再看看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原來我們不能很快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三、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

師:怎樣讓別人不用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兩天餘老師也幫小熊家做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統計圖形式:水果標識在下面,用塗格子的方法,一種水果有幾個就塗幾個格子,按從下往上的順序排。

教師提問:

1、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水果?怎麼看出來的?(引導水果標識——橫座標)

2、每種水果有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左邊數據——縱座標)

3、哪個的數量最多?哪個最少?(引導“計數條”)

6、你們也沒數怎麼就能知道呢?(介紹計數條最高數量最多,最矮數量最少)

討論總結:你們的眼睛真亮,像這張記錄表上由橫座標、縱座標、計數條組成的表格,我們叫它條形統計圖,它能很快告訴我們統計的信息。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果籃裏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少的。

四、指導幼兒使用條形統計圖再次統計。

1、師:剛才啊小熊媽媽又去進來一批水果,請你們用條形統計圖再來幫小熊家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2、交流分享。

先完成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後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小組負責人)講述自己的統計。

“果籃裏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怎麼看出來的?”

五、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1、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條形統計圖,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麼時候會用到統計。”

2、分享圖片:分別觀看幼兒身高、夏季氣温、熱門動畫片、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都很棒!晚上回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他們的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徵,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製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着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 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餘,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並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穫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麼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裏説説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説的機會。完成後用展台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麼,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並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小百科:統計圖是根據統計數字,用幾何圖形、事物形象和地圖等繪製的各種圖形。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並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複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於教師瞭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繫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麼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裏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説説。

3、用什麼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後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並分類統計幼兒園裏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後操場——樹有幾棵?前、後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於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台?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髮幾個?短頭髮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髮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台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台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台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瞭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彙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彙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麼?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麼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佈置作業——課後實踐:

請幼兒回家後,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並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後,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彙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彙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台,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髮,5個短頭髮。”黃老師:“5個長頭髮,5個短頭髮,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麼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髮怎麼樣?”“啊——??”整組小朋友又衝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彙報時説:“黃老師,看長頭髮、短頭髮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後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髮的老師説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

(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髮、短頭髮要以什麼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説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髮超過肩膀就是長頭髮,沒有超過就是短頭髮”。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彙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説:“黃老師,車棚裏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麼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並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彙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羣小傢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彙報員杜倩雲小朋友説:“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麼?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慾望,並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麼有主見的一羣孩子呀。)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理解單式條形統計圖與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異同,能在統計圖上用複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據。

2、能看懂複式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複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體會數據的作用。

3、能從複式條形統計圖中找出儘可能多的信息。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體育課上同學們都玩過投球遊戲(投影兩張投球圖片),根據你們的經驗,投球時單手的投的遠,還是雙手投得遠一些?怎樣可以知道我們班的情況?(舉手統計)很好剛才我們統計出了兩個數據,根據這個數據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班同學單手投球遠的同學更多一些。那麼其它班是不是這種情況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去統計每個同學的兩種投球方式的投球距離;去統計一下每種遠的人數)

下表是六(1)班一組同學投球情況的統計表(出示)從這個表格中你能比較出結果嗎?

有沒有更直觀更直觀的方法?你認為該怎麼畫,同學們可以先想一想?

(二)嘗試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自在方格紙上畫一畫,教師巡視。

2、展示學生的作品,完善複式條形統計圖。

(三)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

1、觀察這張統計圖和以前學習的條形統計圖有何不同?為什麼要有圖例?

2、説一説從這張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四)、練習:説説下面的統計圖缺少了什麼?

從這幅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這幅圖缺少什麼?這樣行嗎?

2、從這幅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為什麼會這樣?

3、小結

我們剛才一起認識了複式條形統計圖,為什麼分析剛才的這些數據要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呢?它有什麼好處?

(五)應用複式條形統計圖

1、試一試

1995――1999年我國旅遊業發展很快,城鄉居民平均每年旅遊的消費迅速增長。下表是1995――1999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人均消費情況。

2、從這個統計圖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小組合作製作一張全班同學身高統計圖(書本65頁)

a、合作要求:小組長分工,先收集數據填寫在統計表中,再製成統計圖;

b、説説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六)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複式條形統計圖有何特點,什麼時候應用複式條形統計圖比較合理。

條形統計圖1教案篇7

設計意圖:

幼兒在區角中、科學活動中,常出現將物品進行分類後,數了數量,比較了多少。由於沒有記錄,所以數了也會忘記。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通過不斷點數記錄,在形成完整的統計後可以清晰的看出數量、比較多少,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幫助其形成較為規範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所在。

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學習分類與統計,並通過看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敢於嘗試和探索,願與同伴合作。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7個購物籃、條形統計圖範例3張、投影儀。

2、 幼兒人手一份:水彩筆、白紙、條形統計圖。

3、 小組操作材料:餐具、食品、服飾及其他類(鍾、表、書、花)等實物。漿糊、字卡、條形統計圖

活動過程:

??、以開“小朋友超市”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學做條形統計圖。

1、嘗試

⑴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統計超市中貨架與購物籃的數量。

⑵、交流與討論: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記錄下貨架和購物籃的數量?

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幼兒的記錄方法。

2、觀察條形統計圖

⑴、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圖上內容所表示的意義。

⑵、教師小結。

3、探索、嘗試自己製作條形統計圖。

⑴、提出要求:先畫好標記再數數貨架購物籃的數量,最後再用直條表示數量。

⑵、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⑶、引導幼兒在屏幕上分別對照分類的標記、數量、表示數量的直條進行評價。

??、幼兒將所學的數量統計法,對貨品進行分類與統計。

1、交代製作要求。

2、幼兒分小組合作、製作統計圖,並將貨品陳列到貨架上。

3、彙報交流統計結果。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