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閲讀材料《木笛》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4W

《木笛》描寫才華橫溢的木笛手朱丹到樂團參加終試時,因為當日正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拒絕吹奏歡樂的樂曲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後來又被破格錄取的感人故事。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語文閲讀材料《木笛》教案,供大家參考。

語文閲讀材料《木笛》教案

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朱丹在考場上為什麼放棄考試,後來又為什麼被破格錄取。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3.教導學生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祖國曆史。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木笛手朱丹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電教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一個叫朱丹的木笛手到樂團去參加最後一輪考試,這是經過幾輪激烈的競爭之後的終試。但是在考場上,朱丹卻放棄了考試。而當晚又被破格錄取,(板書:終試放棄錄取)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回到12月13日這一天,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吧!

二、新授:

1.認認真真地讀課文。想想朱丹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2.默讀課文,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朱丹的愛國之情的?請邊讀邊劃細細品味。

出示幻燈:“看過卡片……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句,走進朱丹的內心世界。

體會出在這個悲傷的日子裏抽到這個題目而難過;他知道拒絕後意味着失去這寶貴的機會,甚至永遠與機會失之交臂;他可能會想到,在這不該忘卻的`日子裏有人竟出這樣的題,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3.指導朗讀

4.就是這輕輕的一句話,卻猶如悶雷在會場裏爆炸。這是為什麼?

(1)出示幻燈:這輕輕的一句話,卻猶如悶雷在會場裏爆炸,竊竊私語起來。”

體會這一段的意思,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象悶雷突然爆炸的情景。然後可以聯繫課文第一部分——機會來之不易。

(2)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説,教師適時引導,“也許有人認為愛國和比賽是兩碼事。

(3)多麼難得的機會卻被他卻放棄了,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

5.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名士,但他的做法卻令我們肅然起敬,此時,我們再讀他與大師的對話,

該怎樣讀呢?同桌互讀——指名讀

師:一邊是自己的前途,一顆有良知的心,讓朱丹選擇了放棄。

6.還從哪能夠看出朱丹強烈的愛國之情?

(1)(出幻燈“朱丹佇立雪中……天地間翩然迴旋”)

(2)此時朱丹又在想些什麼?(體會朱丹對自己的做法無怨無悔和對遇難同胞的深深緬懷。)

(3)同學們你們聽,(放音樂)這是怎樣的笛聲啊,你從中聽出了什麼?(對亡靈深切哀思。)

(4)這一天,朱丹內心很痛苦,他的裝束表示出對亡靈的哀悼;一身黑色,衣衫上的梅花,也表示

了中國人的不屈不撓。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朱丹這樣一位熱血青年,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對環境的描寫,使朱丹的形象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

7.故事的結尾讓我們大家如釋重負,朱丹被破格錄取,如果你是那位主考官,你會對朱丹説什麼?

寫下來,同桌交流,推薦。

三、鞏固:

師:其實在12月13日這個沉痛的日子裏,還有很多人和朱丹一樣懷着沉痛的心情。文中有沒有提到?

1.出示幻燈:臨近石碑……紅寶石般的淚。

抓住三個“像……”四個“有”兩個“他們”還有“流出紅寶石般的淚”體會想象

2.讓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其他紀念活動。

3.教師幻燈片簡單介紹,學生默讀。

教案2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理解朱丹在考場上為什麼放棄終試,後來又為什被破格錄取。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祖國的歷史。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瞭解內容,通過朱丹的語言、神態、笛聲體會他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接着學習9課——木笛,讓我們一起走近朱丹,聆聽他的笛聲,一起走進朱丹的內心,感受他的心聲。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生説主要內容)

二、理解對話,體會真情

1、出示課件:看過卡片,朱丹眼裏閃過一絲悲慼。

師:在終試的考場上,當朱丹看到卡片上的題目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慼。這是為什麼?默讀1-23節,找到原因,簡單批註。

預設:學生應該很容易能找到“今天是12月13日,悲傷的日子讓他無法演奏;這個考試不是一般的考試,經過兩輪激烈的競爭才進入終試,這是決定人一生命運的關鍵時刻,他不演奏,也許就與夢想失之交臂)

如果學生不能從競爭激烈、決定命運的角度回答,師可以“這是一場怎樣的考試”引導。

12月3日是個令人悲傷的日子,為什麼?(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2、師:你知道南京大屠殺嗎?

(兩個同學説説)

(播放課件:南京大屠殺圖片資料)

師解説:12月13日,作為中國人是永遠不應忘卻的。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開始了。日軍對被俘的中國軍人,對成千上萬的難民,對無數的男女老幼用機槍掃射,屍骨堆積如山;侵略軍把我們的同胞綁在木樁上作為活靶子練習刺殺;為了掩蓋罪行,殺人後他們放火焚屍,或沉屍江中;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被趕入土坑殘忍的活埋;有兩個日軍居然用中國百姓的頭顱做賭注,展開殺人比賽;就連幾個月的嬰兒也不能倖免,被挑在槍尖扔入火堆活活燒死。南京成了人間地獄。

(大屏幕出示)

師: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約60000分鐘——屠殺300000萬人——大約每1分鐘殺6個人

3、師:這一個個數字是被中國人的鮮血染紅的,這一個個數字背後就是一個個同胞的生命啊,你想説什麼?

預設:學生回答(可能是對日本侵略軍的憤恨,可能認為是國恥,可能認為世界需要和平等)

師:在這樣的日子裏,朱丹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南京大屠殺那悲慘的一幕幕,想到那些無辜被害的同胞,他又怎能吹奏歡快的曲目呀!

課件出示:看過卡片,朱丹眼裏閃過一絲悲慼。沉默片刻之後,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抬起頭,歉疚地説:“請原諒,我可以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

他沉默片刻,只是片刻便快速而冷靜地做出決定——拒絕演奏。(板書:拒絕演奏)

4、師:朱丹的決定猶如悶雷在考場爆裂,這樣重要的考試怎能輕言放棄呢?考官們不理解。他們哪裏知道,一邊關係着自己的命運,一邊是國恥國恨,朱丹做出拒絕演奏的決定內心是多麼的痛苦,但又是多麼的堅定。

請學生讀一讀對話。

師指導朗讀。

分角色朗讀。

三、聆聽笛聲,感受心聲

1、師:聽到大師果斷的拒絕,朱丹眼中湧出苦澀的淚水。他的內心能向誰傾訴呢?黑暗漸漸襲來,老天彷彿也悲傷落淚,紛紛揚揚的雪花從空中飄落,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前。自讀24-25節,他看到了什麼呢?

生自讀後回答。

2、課件出示課文片段:一片熒熒光亮,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着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着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紅燭流淌着紅寶石般的淚。

生齊讀。

3、師:同學們,聽老師讀,你們用心去聽、去看,你彷彿看見了什麼?

師範讀。

預設:學生想象可能會有些難,引導學生理解“曙色”“蓓蕾”“幼松林”都象徵着孩子,象徵着希望,象徵着祖國的未來,師可引導“朱丹為什麼會想到這些畫面”他被孩子們感動了,愛國的情感就像墨滴在孩子們的心中無聲擴散開來,他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顆顆火熱的愛國心,看到了祖國的未來)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教師及時、恰當評價。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看到眼前的情景,朱丹內心的情感再也無法抑制。

他想——(學生接)

他要——(學生接)

他只有——(學生接)

師:是啊,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心愛的木笛,抖落了上面的雪花,盡情地吹奏起來。(板書:廣場悲歌)這是一種怎樣的笛聲呀?請找出描寫笛聲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同桌互相説説你彷彿在這笛聲中聽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笛聲悲涼悽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着這聲音,燭焰温暖着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着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孩子們在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生齊讀。

生回答(悲傷、傾訴、憤怒、吶喊等)

師:是的,這笛聲在雪花紛飛的南京夜空中迴旋,這笛聲是在告慰死去的亡靈,這笛聲是中國人不忘國恥的吶喊,這笛聲是對劊子手的控訴,這笛聲更是如朱丹一樣千萬中華兒女的中國魂!

請你再讀這節。

音樂起

師:這就是朱但當時吹奏的曲子,伴着這幽幽咽咽的笛聲,讀一讀這首小詩。

課件出示:笛聲/悲涼悽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着這聲音/燭焰温暖着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着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孩子們/在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指名讀這首小詩。

齊讀這首小詩。

四、破格錄取

師:朱丹的笛聲不但感動着我們,感動着孩子們,更讓主考的大師改變了態度,這是為什麼?默讀最後四節。

生讀後回答。(應該能從愛國來講)

師:是的,大師是被感動了,被朱丹和孩子們胸中跳動的火熱的愛國心感動了。大師僅僅是因為朱丹的出色演奏鞠躬嗎?在作者的原著中大師還對朱丹説了這樣一句話:“我是在向一種精神鞠躬”。這種精神就是我們的中國魂!

(板書:中國魂)

朱丹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他被錄取了。因為他有一顆滾燙的愛國心,因為他有不屈不撓的中國魂。遺忘就等於背叛!讓我們記住這段血淚史,讓我們永遠做像朱丹那樣有氣節的中國人!

板書設計:

木笛拒絕演奏廣場悲歌

中國魂

教案3

《木笛》是一篇記事寫人的文章。是江蘇作家趙愷《木笛》的三部散文小説中的第一部。是北京版課改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作為精讀課文,分兩教時上的。在人教版中是第九冊中的選讀課文。原來,就是打算替換《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後因網絡關於取消《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反對聲過高,才保留了《狼牙山五壯士》,而把《木笛》當作選讀課文保留的。

這篇課文是很多名家都愛上的一篇好課文。課文描寫才華橫溢的木笛手朱丹到樂團參加終試時,因為當日正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拒絕吹奏歡樂的樂曲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後來又被破格錄取的感人故事。我把它作為一教時來學習。

根據我的理解,遵循略讀課文和本課的特點,決定以感情線貫穿全文,在策略上採用抓住重點句,迴環學習,在理解和感情上不斷增量的辦法。

教學目標:

1、學會快速瀏覽課文並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反覆揣摩朱丹的語言、動作、神態等語句,感悟他愛國的情懷。

3、感受朱丹的人格魅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 開門見山 直接揭題

1、 出示課題《木笛》。圖片解釋木笛。

2、 根據課題,你可以提哪些問題?(簡單歸納)

3、 那麼讓我們走進課本,聆聽那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二、 初讀課文 初知大意

1、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直奔笛聲,正確朗讀笛聲

1、課文是用怎樣的語句來描寫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聲呢?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笛聲悲涼悽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着這聲音,火焰温暖着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着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指名朗讀,指正讀音,讀通句子。齊讀句子。

2、師:我們都聽到了,孩子們也聽到了,他們彷彿聽到的是怎麼樣的笛聲呢?

“孩子們在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交流理解。

四、揭開歷史,再次感知笛聲

1、圖片呈現,教師解説南京大屠殺。

看到這些血淋淋的數字,你想到的是什麼?感受到的是什麼?(板書國恥)

2、朗讀朱丹的笛聲。

3、師生對讀考場上朱丹和大師的一段對話。

4、、這裏,朱丹放棄了什麼?他在堅守什麼?你想對朱丹説些什麼嗎?

五、臨近石碑,聆聽生命心曲

1、找到並畫出臨近石碑孩子們手捧紅燭悼念亡靈是句子。

2、教師引讀句子。

3、教師配樂範讀,學生想象畫面。

4、師生配樂齊讀朱丹的笛聲。

5、師:同學們,這笛聲,為何而泣?又向誰傾訴?在請大家提起筆,展開想象的翅膀,寫一兩句話。(配樂)

六、感悟梅花,奏響愛國樂章

1、找到課文中描寫有梅花的句子。

2、閲讀理解,體會寫法

3、全班再次齊讀朱丹的笛聲。

七、總結拓展,銘記愛國之魂

1、探尋大師驚人舉動的原因。

2、補充原文對話。(板書國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