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樹與影教案參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W

詳細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養成了制定教案的好習慣,教案一定要依據教學課程來制定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樹與影教案參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樹與影教案參考8篇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1

設計意圖:我國當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家長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生活關心、照顧過多,教育不夠,造成部分孩子只知受他人之愛,而不知付出,認為父母的關心、照顧是應當的,不懂得回報、感恩父母。因此,加強孝敬父母的教育尤為必要。

本活動主要讓孩子瞭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於是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的是爸爸媽媽給貝兒過生日那天,貝兒看着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養育自己的辛苦,對於過生日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於是就把蛋糕讓給爸爸媽媽先吃的這個故事。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感情的昇華是難點。這個故事所透視的內涵是因為給孩子過生日是當前家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家長往往是忘記或捨棄自己的生日,而給孩子的是隆重的生日,通過這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比較親切切容易接受。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 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的情感,願意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課件:《我愛爸爸媽媽》;故事磁帶:《看誰做得好》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在這個世界上誰是你們最愛的人?你們家裏都有什麼人,他們對你怎麼樣?小朋友,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怎樣長到這麼大的呢?

師:好,剛才所有的小朋友都説到了爸爸媽媽,現在就請你們來説一説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你們都做過哪些事情?你認為哪些是愛你們的,哪些是不愛你們的。

二、説説自己的爸爸媽媽

1、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幫助記錄。

2、討論孩子説的哪些體現出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哪些是不愛我們的?

師:爸爸媽媽愛我們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給我們買好吃的、好穿的、還帶我們到外面去旅遊……但爸爸媽媽打孩子是否表示他們就不愛我們了呢?讓孩子進行討論,爸爸媽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打我們的?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2

孩子們由於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們都是縣城周邊農村孩子多,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於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侷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複雜的音樂材料,以下是“大班音樂《郊遊》教案與反思”,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掌握x x xx x這一走步節奏,並且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郊遊的遊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遊時的輕鬆愉快。

4、通過演唱《郊遊》使幼兒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奏型卡:x x xx 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遊戲坐好,

2、複習歌曲《茉莉花》;複習節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遊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遊的快樂,並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説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範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並結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遊戲:《去郊遊》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遊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

2、出室律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郊遊》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後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辨別區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於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現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於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並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美、抒情”,按節奏的形式出現。根據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並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藉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着圖片演唱,根據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範唱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鬆的遊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4、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活動重點瞭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

活動難點: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月亮船》、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

(1)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誰在哭啊?”

2、閲讀圖書感受內容:

(1)幼兒閲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呢?”

3、閲讀理解內容:

(1)幼兒自主閲讀後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裏看到些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麼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裏?”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裏?”

“那兒有些什麼美麗的景物呢?”

(3)師幼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慾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為什麼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幼兒幫助蒲公英的願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 整個活動中,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啟發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於孩子的迴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地提升,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裏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後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後環節,讓幼兒説説自己祖國有什麼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迴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為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説,有話説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用肢體語言來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粗獷與柔美。

2、初步認識蒙古族人的特點以及蒙古族人的生活常態。

活動準備:

蒙古族視頻、音樂、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

----小朋友們,這幾天阿我們在一起了解了許多中國少數民族知識.知道了好多少數民族舞蹈,現在讓我們回憶一下我們都認識過哪些民族了?

----我們學過的舞蹈怎麼跳你還記得嗎?

二、欣賞蒙族舞蹈,引導幼兒模仿隨音樂一起跳蒙族舞,感受蒙古族舞的粗獷與柔美。

----説到跳舞阿,今天李老師還請來了一些蒙古族朋友,讓他們為我們表演蒙古族舞蹈,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跳的舞蹈像在幹什麼?他們説要請我們跳舞,還讓我啊找到小騎士去大草原上玩,噓~他們已經來了

----(視頻完畢)誰能告訴我他們跳的是什麼樣子的舞蹈,你能看出他們在幹什麼嗎?

----你們的小眼睛可真厲害,也很會動腦筋的.你們覺得他們跳得好看嗎?可是我覺得我們小朋友也可以跳的很棒的,不信我們來試試看?(做幾個蒙古族舞蹈基本動作)

----哦學了這麼多啊 ,那李老師請大家回去瞭解蒙古族的任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完成?現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請你們舉手告訴我你瞭解蒙古族有什麼呢?或者蒙古族是什麼樣子的呢?(ppt圖片,深入瞭解蒙古族特有的特點)

三、把動作練起來,配合音樂跳完整.

----現在阿,我們把剛才學的幾個動作練起來,有沒有人都記得的?看誰動腦筋動得很快的阿~(根音樂一起跳舞,把單一動作連成組合)

四、總結:

----你們跳的真棒,個個都像蒙古族的小騎士。如果以後看到大草原、蒙古包、馬頭琴、擠牛奶……就會想到哪個民族啊?(結束)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優美恬靜的意境。

2、藉助對物體之間對應關係的認識來操作小圖片,理解歌詞,通過觀察大圖片上炸開的泡泡唱準休止符。

3、在學習過程中遷移已有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圖人手一份,大圖一張。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小圖:“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兒、藤兒也喜歡吹泡泡,誰會是他們吹出的泡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來看一張圖。”幼兒拿出小圖,“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圖,都是什麼?把你猜出的貼在問號的地方。

2、幼兒貼。邊放樂曲磁帶。

提問:“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小草吹出的泡泡?為什麼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為什麼?誰是藤兒吹出的泡泡?為什麼?

3、傾聽歌曲。“我們聽聽歌裏是怎麼唱的?”“拿好圖譜,可以邊聽邊指。”

4、看小圖跟着音樂念一遍歌詞。

5、看大圖,師範唱。“老師來唱一唱。”“這張大圖與小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是一個炸開的泡泡,在歌裏是什麼用的?

6、再次示範唱。“炸開的泡泡是什麼用的?

7、幼兒學唱。“你們能不能唱?炸開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樣嗎?停中間和停後面一樣嗎?看你們能不能唱出來?

8、將貼上去的小圖揭下來,幼兒唱。

9、唱後半段。這幅圖我們還有什麼地方沒唱到?

10、將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連起來唱。“有沒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圖,你們看着第二段的圖,能唱出來嗎?我跟你們學學。

12、誰能介紹你們是怎麼學會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樣的地方。”

13、你們能將第一和第二段連起來唱嗎?

14、利用演唱組合來唱。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圈的多種玩法,能兩人或三人協作拉環四散追逐跑。

2.體驗玩圈的樂趣。

活動重點:學習圈的多種玩法,能兩人或三人協作拉環四散追逐跑。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萌發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户外活動中自由玩過圈,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玩圈的經驗。

2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個圈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我們來到了池塘邊,今天天氣真好呀!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二.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圈的不同的玩法,體驗玩圈的樂趣。

(一)幼兒第一次探索圈的各種不同的玩法。

1.遊戲規則:

(1)找一個寬鬆的地方,分散玩圈(滾圈、套圈、跳圈、鑽圈、轉圈、開汽車)

(2)動腦筋想各種玩法,都試一試;

(3)注意安全,別讓圈傷害到自己和同伴。

2.幼兒分散玩圈,自由探索圈的各種玩法,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並嘗試多種玩法。

3.集中展示,相互交流各自探索的各種玩法。

師:請誰來表演你是怎麼玩呼啦圈的?誰的玩法多?

(二)幼兒再次探索呼啦圈的各種不同的玩法。

1.遊戲規則:

(1)找一個寬鬆的地方,再次分散玩圈;

(2)嘗試同伴想出來的各種玩法,或再次探索圈的不同玩法。

(3)繼續注意安全,別讓圈傷害到自己和同伴。

2.幼兒再次分散玩圈,繼續自由探索圈的不同玩法,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利用其他材料輔助圈來玩,也可以幾個人配合着玩。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萌發合作意識。

3.集中展示,相互交流各自探索的不同玩法。

師:你是怎麼玩的?你和誰一起玩,你們是怎麼玩的?

(三)師幼共同利用圈玩遊戲。

1、請女孩子每人到筐裏拿一個圈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站好。

a:聽哨音我們一排一排的,快速跑到對面的紅線再跑回來。

b:第一排準備……(一排一排的聽哨音練習)

2.遊戲捕魚

a、1/2人當魚,1/2人當魚網

·剛才我們跑的都不錯,這次我們來用圈玩個捕魚的遊戲。

·怎麼玩呢?這次男孩子當小魚到池塘裏游來游去,女孩子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做魚,請男孩子把圈放回筐裏。

·聽到哨音一響,魚網就可以去池塘裏捕魚了。被捕到的魚就站到我這兒來。

·小魚怎樣才算被捕到了呢?只要做魚網的小朋友手抓到你了,就算被捕到了,不能再逃跑。

·預備(吹哨音)

b、交換角色

·剛才有幾張魚網捕到了好幾條大魚,魚網怎樣才能又快又穩的捕到魚呢?

(兩人的速度、兩人協調、兩人看準同一條小魚、朝魚多的地方捕)

·那小魚如何躲才能不被捕到呢?(找空地方、轉身快、小魚不能擠在一起)

·好,這次請第3、4組的小朋友當小魚,1、2組的小朋友兩人拉圈做魚網。3、4組的小朋友把圈給1、2組的小朋友。

·我們魚網、小魚就用剛才大家説的那些好辦法再玩一次捕魚的遊戲。

·請第3、4組的小魚到池塘裏準備。

3、增加難度

a、三人拉兩環做魚網捕魚

·剛才我們小魚、魚網都很厲害,現在我們來織張大網變成三人拉兩圈捕魚。有沒有信心捕到魚?

·請第2、4組的小魚到池塘裏準備。

·1、3組的小朋友三人拉兩圈做魚網。沒有圈的請到圈筐裏去拿。

b、全體幼兒當魚網,請客人老師做小魚

·我們魚網太厲害了,這次我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當大魚,小朋友都當魚網來捕魚,看哪些魚網能捕到大魚。

四.收拾整理,放鬆活動。

1、引導幼兒收拾擺放好圈。

2、聽音樂《小魚遊》,幼兒跟隨教師一起做放鬆動作。今天我們都

玩累了,小魚回家休息吧。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7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做事情總是不能獨立完成,依賴性強,除了父母,老師,似乎就不能前進了,如果身邊沒有了可以幫助的對象,就經常做事半途而費,而且還向周圍的人抱怨這事太難了。《小熊賞月》是個即滲透科學道理,又藴涵着做事要有執着不灰心的精神,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童話小故事。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排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能大膽運用連貫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

2、鼓勵幼兒會運用豐富的詞彙。

3、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到小熊做事執着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樂觀積極的態度。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情節制作5幅畫面。

2、幼兒人手一套與畫面相同的圖片。

3、幼兒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寶,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幼兒與教師隨着《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樂入場。

(二) “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賞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請幼兒集體觀看五幅圖片。(請幼兒仔細的一幅一幅觀看,把內容記在心裏。)“老師把其中的五幅圖片給你們排一排,看一看,説一説,編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二、講述部分:

(一)幼兒用老師準備的圖片按自己的.意願進行排圖講述。

(二)幼兒之間相互講述。(三三,兩兩講述)

(三)師生互動(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

(四)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在每個幼兒講述完後予以評價。(1、提問:這個故事有趣嗎,什麼地方最有趣了?2、啟發運用了豐富詞語的孩子,運用了豐富詞彙的孩子進行表揚。)

(五)利用五幅圖片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我故事裏的小熊賞到了月亮嗎?老師以前還講過一個什麼小動物也去撈月亮了?(小猴撈月)。小猴撈到了月亮麼?(沒有)為什麼?那我的小熊就能撈到月亮呢?(動腦筋,想辦法。)他想了哪些辦法,或他是怎麼動腦筋的?(用了手,籮筐,盆子。)用手撈上來了嗎?為什麼?籮筐呢?盆子呢?為什麼用盆子就能撈上月亮來呢?小熊用盆撈到了月亮,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為什麼盆端到家裏月亮就沒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為什麼在外面又能看見看見月亮呢?小熊撈月亮遇到了困難,它是怎麼做的呢?(執着、不灰心、堅持。)故事裏的小熊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賞到了月亮,我們應該學習小熊什麼呢?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困難和難做的事,你們又是怎麼做呢?(可以讓孩子舉例説。)引導幼兒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很小熊一樣想着自己的運氣真好。

三、音樂遊戲《小熊賞月》。

我覺得今天我們也特別的幸運,有這麼多的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欣賞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我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你們喜歡的歌曲,你們先聽聽,下次再交給你們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實驗。

活動反思:這一活動我把目標定位在:

一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排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能用連貫較完整語言進行講述。

二是鼓勵幼兒運用豐富的詞彙。

三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在實踐中我基本上做到了:(1)、準備為目標服務,過程圍繞目標展開。(2)、遵循了《綱要》的精神,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3)、以語言活動為主,科學,社會,藝術活動有機聯繫,相互滲透,體現整合精神。(4)、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並能關注幼兒的語言差異,創設了一個讓幼兒有機會説,想説,敢説,喜歡説的氛圍。

大班樹與影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本領,可以跳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

2.幼兒探索“鑽山洞”的各種方法,並掌握其中一種,發展其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激發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幼兒敢於挑戰的精神。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金箍棒道具

2.鞋盒製作的大石頭

3.彩虹橋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音樂:齊天大聖)

教師帶領幼兒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圍場快跑三圈,進行熱身運動:雙臂繞環手腕、原地跑跨跳等

二、引出活動主題,介紹場地,創設情境

教師: 猴兒們,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今天喊你們一起去跟我救師傅,準備好了麼?

三、練習跳躍有高度的障礙物(依次遞增,共練習三到五次)

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滿足玩的慾望。

教師:要想救出師父,我們必須先學會一些本領。

1.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剛才用什麼方法過去的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雙腳跳過去的,也有跨過去的,那如果把小河變高一點你們還可以過去嗎?幼兒再次嘗試:“如何過去的?怎樣跨的更遠?”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助跑跨跳過去。

2.教師示範並講解跨跳的要求

助跑跨跳:助跑時要有一定距離跨時一個腿要用力蹬地另外一個腿要儘量往上彈起再自然落下。

3.幼兒再次練習,教師觀察並適當引導。最後集中講解動作

4.練習鑽山洞,依次降低山洞的高度,孩子思考並練習

教師:剛才小猴子們練習的非常好,那你們覺得小白猴更厲害 還是小黑猴更厲害?都覺得自己很厲害,那我們比比賽好嗎?

(1)教師講解鑽山洞的技巧:身體與腿平貼地面,身子用力。

(2)幼兒分兩隊進行比賽,接力賽的形式匍匐前進過兩個大山洞在迅速返回。先回者先勝。

(3)遊戲環節:取兵器

教師介紹遊戲情景:小猴子們我們學好了本領,但我們還缺少一樣兵器。要想拿到兵器,首先我們要跨跳過一塊大石頭,然後鑽過兩個大妖洞,就可以拿到兵器了,拿到兵器的請回隊伍最後面站好。

活動延伸:師傅出場,放鬆整理活動。(音樂:白龍馬蹄朝西)

教師:小猴子們把我們的兵器都拿回來了,真棒!現在我們去救師傅吧。

師傅:猴兒們太厲害了、妖怪被你們嚇跑了,現在猴兒們跟為師一起去西天取經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前我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設置幼兒感興趣的孫悟空帶領小猴子救師傅為主線,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並吸引其注意力,在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親身體驗練習助跑跨跳。

整個活動本着由易到難的原則,遞增跨跳的高度,在不斷挑戰幼兒體力與智力的過程中,激發起幼兒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情境中突破重難點,實現預設目標。

放手讓幼兒進行探索,比如,鑽山洞時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在不碰到山洞的情況下鑽過去,給幼兒充分思考的空間。同時本次活動遵循一物多玩的原則,將廢舊鞋盒加工製作成石頭,讓幼兒進行跨跳。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當讓孩子們想辦法進行鑽山洞時,孩子們表現特別的積極,以至於很多次把我推到了教室中間,這時我沒有用巧妙的語言讓他們回到原位,顯得課堂稍微有些混亂,由於時間原因也沒有給每個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這是本次活動比較遺憾的地方。

相信經過不斷的反思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會取得不斷的進步!

小百科:師傅,區別於師父,是一個名詞,對有專門有手藝的工匠的尊稱,也是現代人對陌生勞動者的稱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