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萊特的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3W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案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哈姆萊特的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哈姆萊特的教案5篇

哈姆萊特的教案篇1

哈姆萊特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哈姆萊特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莎士比亞的生平及其創作經歷。

2.理解戲劇情節的發展。

3.分析哈姆萊特的藝術形象。

4.體味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形象。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

教學難點:    體味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這堂課就從這一句英語開始説起。誰能把它翻譯一下

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並不陌生。他就是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萊特》中的一段經典台詞:“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這不僅是憂鬱王子哈姆雷特關心的問題,這也是作家莎士比亞關心的問題。為什麼呢?

我們在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時候瞭解到要讀懂一首詩,就要了解它的作者。這叫知人論世。現在,對於外國文學作品,這條經驗也一樣適用,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莎士比亞。

二、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詩。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被賦予了“人類文學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提問:大家還知道莎士比亞哪一些著名的劇作啊?

明確:悲劇:麥克白,李爾王,哈姆萊特,奧瑟羅,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凱撒,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埃及豔后),科利奧蘭納斯,特洛埃圍城記,雅典的泰門等。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錯中錯,終成眷屬,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一報還一報,暴風雨,馴悍記,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風流娘們,愛的徒勞,維洛那二紳士,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約翰王,裏查二世,裏查三世。

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的旗幟下“為所欲為”,這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從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歐洲的封建社會正往資本主義社會過度。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藝復興的晚期,隨之產生的是私慾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面對這樣一個熱情而又混亂的時代,時值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於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的隱患的深入思考,社會過渡時期的問題十分突出。《哈姆萊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和混亂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三、全劇劇情。

讓學生根據所知複述基本劇情。

明確:《哈姆雷特》描述丹麥王駕崩,守夜衞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迪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后以為王子瘋了。王子在質問母親的時候誤殺了大臣,也是自己戀人的父親波洛涅斯。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之痛投河自殺,引起兄長雷奧提斯心頭之恨,與克勞迪王共謀比劍時塗劇毒於劍鋒,酒內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皇后誤飲,雷奧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報了父仇,自己亦壯烈犧牲。

戲劇是一種在舞台上表演且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劇中人物台詞來體現和推動情節發展,而情節又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是由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而產生的人物的行動和事件。藉助於台詞來把握戲劇情節是我們學習戲劇的主要方式。但由於人物對話多,有時讀完後情節不能清晰地呈現在讀者腦中,而分析人物間關係可幫助我們熟悉劇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運走向。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劇本出場人物提示和課前自讀,説説本劇中的人物關係。

明確:哈姆萊特和克羅迪斯名為叔侄,實為仇人;哈姆萊特和葛忒露德雖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敵的隔閡。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為叔嫂後為夫婦,二人間又有毒殺親夫和企圖謀害其子的矛盾。另一個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樣既有自身的矛盾又與哈姆萊特一家關係錯綜複雜。波洛涅斯既是國王幫兇又是哈姆萊特摯愛的女友的父親。奧菲利婭摯愛哈姆萊特又與父親有骨肉親情。雷歐提斯本是哈姆萊特朋友,後又因與其有殺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見,主人公哈姆萊特的復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個錯綜複雜的極為矛盾的環境中,他既擔負着復仇的使命,又承受着親情、愛情、友情等複雜感情的折磨。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麥王子。為父王的鬼魂所困擾,要對殺父兇手復仇。經歷了痛苦的掙扎之後他達成了目的,整個王宮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後也中了致命的毒劍死去。

克勞地 claudius -- 丹麥現任國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後繼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正是謀殺自己的兇手。他罪有應得,最後死在侄子復仇的毒劍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 哈姆雷特的父親死後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時,哈姆雷特正在國外。

葛簇特 gertrude-- 丹麥王后,王子的親生母親。老王死後她改嫁克勞地,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關係被視為亂倫,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誤喝下了克勞地預設的毒酒,當場身亡。

波隆尼爾 polonius-- 克勞地的御前大臣。他是個出了名的老頑固,阻撓哈姆雷特與歐菲莉亞之間的愛情。哈姆雷特總是假裝呆頭呆腦來戲弄他。他躲在一塊掛毯後,偷聽哈姆雷特與王后的談話時,被王子一劍刺死。

雷歐提 laertes-- 波隆尼爾的兒子。為了父親和妹妹的死用劍殺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劍下,儘管當時哈姆雷特沒有意識到劍是帶毒的。

奧菲莉婭 ophelia-- 波隆尼爾的女兒。她與哈姆雷特雙雙陷入愛河,但種種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們無望結合。作為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劃的一部分,她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失足落水溺斃。

赫瑞修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學裏的密友。他沒有直接捲入王室之間的陰謀,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傳聲筒,莎翁用他來烘托劇情。他也是唯一一個活到全劇結束的主要角色。雖然他曾揚言要自殺。

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學中的老同學。他們被克勞地招來照看哈姆雷特。雖然兩人在劇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兩人是間諜。當國王下密令要處死遠在英國的哈姆雷特時,他把名字偷換了。於是兩人在幕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劇中只有短短的過場戲。但他的重要性在於,全劇的最後台詞由他説出,似乎象徵着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闡述了劇作主題。

課文節選的片段,就是戲劇的結尾,哈姆萊特比劍,復仇的片段。

四、分析討論。

1、  熟悉情節。(觀看片段或學生分角色表演)

2、  分析探究。

討論一:

為什麼復仇在哈姆萊特眼裏會變得那麼複雜?他猶豫什麼?他顧忌什麼?

明確:哈姆萊特的猶豫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復仇的方法,而是因為他所進行的關於人類生命本體的哲學探討,涉及到了人的生存、死亡與靈魂等形而上的問題。他的復仇對象制約了他的行動,他的思想制約了他的行動,她對母親的愛制約了他的行動。

討論二:

有學者指出,如果在第一幕哈姆雷特王子就幹掉了克勞狄斯的話,《哈姆雷特》一劇也就該閉幕了。也就是説,哈姆雷特的猶豫在劇中並非是可有可無的,或不是哈姆雷特可以選擇的。哈姆雷特的猶豫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那麼,哈姆雷特的猶豫與他的悲劇的關係實質是什麼呢?

明確:在劇中,“延宕”既造成了哈姆雷特在克勞狄斯禱告時錯失為父復仇的良機,同時延宕又是《哈姆雷特》一劇不同價值衝突得以充分展開的過程。如此,延宕既是哈姆雷特悲劇性事件中的因果契機,同時又是各種價值要求實現自身的過程。舍勒提出,只有我們精神視線毫不分離地將行動、焦點既落在事物的因果性上也落在價值的內在要求上時,才會發現悲劇性。如果把哈姆雷特的悲劇看成是純粹的因果事件,是無法發現其中的悲劇性的,因為,“事物的因果過程對其間出現的價值不加考慮”。這就如在與萊阿替斯的比劍中,哈姆雷特的死是中毒的必然結果,這一事件在純粹性上是不包含價值因素的。而把哈姆雷特的悲劇視為純粹是人文主義者與封建主義者的鬥爭,則已經包含了將哈姆雷特視為人文主義者這一不知是否正確的結論當作了不加置疑的理論先見來運用,它往往造成以對封建主義的道德譴責代替對悲劇性的分析。哈姆雷特悲劇的“悲劇結”在於哈姆雷特悲劇事件中的因果性與哈姆雷特所代表的價值內在要求的關聯中。兩者的聯結點就是哈姆雷特的延宕。延宕可謂是哈姆雷特悲劇的“悲劇結”。

討論三: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着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脱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裏,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願意負着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後,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祕之國,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這段經典台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考?

明確:這段獨白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哈姆萊特對生死問題的思考,第二層次是他對思想和行動之間關係的思索。這之前,他已決定復仇,但他畢竟置身於種種矛盾旋渦中,難以立即付諸行動,這段獨白正是他思想轉變期激烈的矛盾鬥爭的產物。面對邪惡,是堅強還是軟弱,是拼死作戰還是消極忍受,在哈姆萊特看來,這是生死選擇,或挺身反抗或自殺了之。而即使選擇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是哈姆萊特歷數資產階級社會種種不平等和非正義現象,表現“活”也並不容易,但由於懼怕不可知的死後世界,人們並不情願結束自己的生命,顧慮使人們變成懦夫。這是哈姆萊特在經歷了一場靈魂的對決後轉而思索決心和行動的關係,告誡自己過於“審慎”就會使“赤熱”的決心蒙上“灰色”,復仇的大業也會“逆流而退”。

五、經典台詞。

1、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原文]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i.2)

2、人不過一個行走的影子。

3、人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六、總結。

悲劇主人公哈姆萊特是一個處於理想與現實矛盾中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哈姆萊特是丹麥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學唸書時,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那時,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奪目的美好天地,他認為,“負載萬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蓋眾生的蒼穹”,是“一頂壯麗的帳幕”,是“金黃色的火球點綴着的莊嚴的屋宇”。特別為文學史家所稱道的是哈姆萊特關於人的一段精彩議論:

人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這種議論,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人、對社會所寄託的理想,説明哈姆萊特曾經是個懷抱理想的樂觀的人文主義者。正是這種樂觀思想,使他將父親看成一個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將母親看成聖母一樣純潔的女性。父親是理想的化身,母親是愛的象徵,父親和母親的結合便是理想與愛的結合,能使這種結合得以實現和存在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花園”。那時的哈姆萊特是“快樂的王子”。但是,劇本一開始,世界便已“顛倒混亂”,面對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奪的嚴酷現實,哈姆萊特像一夜間遭到嚴霜襲擊的嬌花,精神頹唐,痛苦與憂慮使他成了一個“憂鬱王子”。在昔日的理想被擊碎的情況下,他一方面激憤地詛咒這個“冷酷的人間”,一方面又深入地思考與研究生活於其間的人。他對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嚴酷的現實,已擊碎了他昔日的夢幻;夢幻的破滅,意味着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和信念的破滅,他成了一個面對重重矛盾精神無所寄託的“流浪兒”。正是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造成了他行為上的猶豫,這就是文學史上所説的“延宕的王子”。

?哈姆萊特》是一部悲壯的悲劇,通過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給我們展示血淋淋的殘殺、陰謀和死亡的悲劇,使死亡貫穿於作品的始終,但此作給人的悲劇並不在死亡而在於哈姆萊特這樣美好的人物的毀滅和他原來那種美好理想的破滅,這正應了魯迅先生的發那句話“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由於本劇的框架實在太好了,所以有許多人都沿用了此劇框架,如《喜馬拉雅王子》,《獅子王》,《夜宴》等。

哈姆萊特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體會莎士比亞悲劇的特點及其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體會課文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尖鋭的戲劇衝突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2、學習品評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從瞭解情節入手,瞭解悲劇發生的過程,進一步分析悲劇產生的原因,分析文章主旨

2、注重讀台詞,理清心理變化的過程,從而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3、注重讀、説、研、寫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認識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 教學

重點 體會莎士比亞悲劇的特點及其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體會課文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尖鋭的戲劇衝突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教學

難點 認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課文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尖鋭的戲劇衝突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課時安排 1.5課時

教 學 內 容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從1877年開始到現,平均每十二天就有一篇或一部研究《哈姆萊特》的論文或專著問世,真是説不完的莎士比亞,道不盡的哈姆萊特。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在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聖經》,一本就是《莎士比亞全集》)之一的《莎士比亞全集》中的《哈姆萊特》

“寧可不要100個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 —— 英國諺語

二、作家作品簡介:莎士比亞 ( 1564-1616)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人文主義最傑出的代表,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為世人留下了37個劇本,一卷14行詩和兩部敍事長詩。

他被稱為是“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是“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莎士比亞 人生經歷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於英國沃裏克郡斯特拉福鎮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他少年時代曾在當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學學校”學習,掌握了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較豐富的知識,但因他的父親破產,未能畢業就走上獨自謀生之路。他當過肉店學徒,也曾在鄉村學校教過書,還幹過其他各種職業,這使他增長了許多社會閲歷

18歲時他和一個比自己大8負的農場主女兒結了婚,幾年後就做了三個孩子的父親。22歲時他離開家鄉獨自來到倫敦。最初是給到劇院看戲的紳士們照料馬匹,後來他當了演員,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後開始寫作,先是改編前人的劇三,不久即開始獨立創作。當時的劇壇為牛津、劍橋背景的“大學才子”們所把持,一個成名的劇作家曾以輕蔑的語氣寫文章嘲笑莎士比亞這樣一個“粗俗的平民”、“暴發户式的烏鴉”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

但莎士比亞後來卻贏得了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廣大觀眾的擁護和愛戴,學生們曾在學校業餘演出過莎士比亞的一些劇本,如《哈姆雷特》 《錯誤的喜劇》。

15莎士比亞參加了倫敦著名的環球劇院,併成為股東兼演員。莎士比亞逐漸富裕起來,併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襲貴族的稱號。16他作為一個有錢的紳士衣綿還鄉,四年後就與世長辭

莎士比亞戲劇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歷史劇、喜劇時期。寫出了歷史劇《亨利四世》等9部歷史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10部喜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3部悲劇。

中期:悲劇時期。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後期:傳奇劇時期。

一生共創作劇本37部。154首14行詩。

莎士比亞藝術成就介紹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義思想的代表。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創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亞化”,稱讚莎士比亞劇作情節豐富,渾然一體,讚許他歷史劇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他以奇偉的筆觸對英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歷史轉折時期的英國社會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畫。

他創作了37部戲劇,2部長詩,154首十四行詩,特別是悲劇和喜劇,是世界文壇上的藝術珍品。四大悲劇是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作品。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優柔寡斷導致的悲劇

?奧賽羅》妒忌猜疑導致的悲劇

?李爾王》世態炎涼中真情的悲劇

?麥克白》沒有節制的野心導致的悲劇

莎翁悲劇的特點:

①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

②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

③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哈姆萊特》又名《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且被人引用最多的一部劇本。習慣上將本劇與《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並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寫作背景

莎士比亞生活在歐洲歷史上封建制度日趨沒落、資本主義興起的交替時代。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思想領域新興的資產階級文藝對封建文化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這就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就是這一時代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 人。本劇取材於12世紀的一部丹麥史,作者用人文主義的觀點,把這個只是單純為父復仇的故事,改寫成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強烈反封建意識的悲劇。

完成於16的《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學研究的最大課題。

※ 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

※ 人類有史以來傑出的經典戲劇

※ 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

※ 1986年法國《讀書》雜誌推薦的理想藏書

?哈姆萊特》是戲劇詩人之王莎士比亞的燦爛王冠上面的一顆最光輝的鑽石。

——俄國著名文學批評家 別林斯

1984年選舉世界10名偉大作家,莎士比亞(1564—16)名列第一。他被譽為“奧林匹亞山上的宙斯”,他的戲劇已被公認為是不可企及的典範。難怪英國有了這句諺語。雖然這話有濃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亞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

莎翁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

——魯迅

三、生字詞

傀儡kuílěi 覬覦j ì yú 吮舐sh?n shì 害臊hài sào

締結 dì 廝守sī 鬱鬱寡歡 貂皮diāo

四、劇情梗概

?哈姆萊特》概況

據專家考察,《哈姆萊特》是16以後莎士比亞在第二個時期創作的一個五幕劇,據説是根據觀眾的記錄本出版的。

?哈姆萊特》的素材來源於丹麥的一個歷史史話,在原劇中,只有王子復仇一個單一的故事,而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對《哈姆萊特》的衝突和線索加以改變,安排了幾重線索糾葛在一起。

?哈姆萊特》第一幕主要是表現哈姆萊特的父親、丹麥老王的鬼魂來告訴王子哈姆萊特他的死因:哈姆萊特的叔父謀害了他,然後和哈姆萊特的母親結婚。

這就是哈姆萊特身上的雙重悲哀:父親的死和母親的改嫁。就此揭示了悲劇的前因。

第二幕中哈姆萊特開始變得鬱鬱寡歡並裝瘋,他與叔父克勞狄斯互相試探,哈姆萊特准備證實鬼魂的話後再實施復仇計劃。

第三幕中哈姆萊特把鬼魂所講的謀殺老王的情節編成戲演給新國王、自己的叔父克勞狄斯看。果然叔父沒看完戲就憤然離開,兩人都知道對方已經知道真相,對立的衝突暴露:哈姆萊特要報仇,而克勞狄斯要殺死哈姆萊特。

哈姆萊特還沒有想到具體的復仇計劃,克勞狄斯就安排了一系列計劃,想借英王的手殺死哈姆萊特,被哈姆萊特識破,更對他的叔父懷有滿腔仇恨。

哈姆萊特進內宮見母親時,路遇叔父克勞狄斯獨自跪在神像前懺悔。這對身帶佩劍的哈姆萊特是一個復仇的好機會,他卻開始猶豫。

因為按西方的__觀念,人在臨死之前懺悔,無論他犯了什麼罪行,靈魂也會得到寬恕和拯救。想到父親因為沒有進行臨終懺悔就被叔父謀害,所以靈魂永遠在地獄受煎熬;為了不讓叔父的靈魂進天堂,哈姆萊特一時猶豫,放過了克勞狄斯,反而使叔父有機會謀害自己。

第三幕中,哈姆萊特在宮內和母親談話。證實父親是被叔父害死後,他不禁激動地譴責母親,在母親面前大發萊霆,哈姆萊特的母親驚恐不已。

哈姆萊特情人奧菲莉婭的父親、躲在帷幕後的大臣波洛涅斯以為哈姆萊特要殺死王后,一時多事,大喊“救命”。被哈姆萊特當作其叔父誤殺。

由此劇本多了一條線索。

哈 姆萊特與叔父克勞狄斯之間有殺父之仇;到了第三幕結尾時,哈姆萊特又誤殺了波洛涅斯,與其子萊歐提斯之間有了冤仇

到了第四幕,這兩個冤仇進一步發展。哈姆萊特識破叔父要借英王之手加害於自己的陰謀;而萊歐提斯聽説父親被殺害,因父親被戀人殺死而發瘋的妹妹奧菲莉婭又落到河裏淹死,令他非常痛苦。

劇本中出現雙重的仇恨糾纏在一起。

第五幕中,兩個仇恨的年輕人相互比劍,而真正的罪人克勞狄斯卻在旁邊觀戰。等到真相大白,身中毒劍的萊歐提斯臨死前説出克勞狄斯的奸計,哈姆萊特終於殺死克勞狄斯,報了父仇。但他的母親已無意中替他喝了毒藥而死,哈姆萊特自己也與仇人同歸於盡。

整個悲劇在舞台上的一片悲哀中結束

五、課文初步感悟

1、節選課文劇情結構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霍拉旭? 不要作聲!誰來了?”):

回述哈姆萊特逃回丹麥的經過。

第二部分(從“奧斯里克上”到“他們的水泡就破滅了”):

哈姆萊特對奧斯里克的嘲諷。

第三部分(從“一貴族上”到結束):

哈姆萊特與雷歐提斯比劍決鬥,中了克勞狄斯的圈套。

劇中人物及關係

劇中人物

哈姆萊特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教育目標:

⑴ 認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⑵ 體會莎土比亞悲劇的特點。

⑶ 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能力培養目標:

⑴ 結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⑵ 通過誦讀品味人物詩化的語言。

3、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

4、美育滲透目標:

體味莎土比亞詩化的語言,欣賞其節奏的跌宕性和音韻的和諧性,以及體味用形象生動的詞語表達的強烈的激情。

【學法指導】

1、學習本文應從瞭解情節入手,瞭解悲劇發生的過程,進一步分析悲劇產生的原因和對兩個家庭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分析課文的主旨。

2、閲讀漢姆萊特的台詞,理清他心情變化的過程,從而把握人物的思想與性格。

3、結合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4、人物的語言,是人物的心靈寫照。那種對人物語言簡單的、平面的描寫,只能使人物個性流於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蒼白。

5、人的內心世界是複雜的,人的個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描寫,就應當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動態的而不應一味是靜態的,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簡單劃一的。

6、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在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就非常值得仔細品味。以羅密歐為例,他的語言,時而命令、恐嚇,時而平和親切,時而悲傷暴躁,時而不顧一切,語言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心情的變化。人物性格的多重體現,表現在語言的變化上。

7、聯繫我國的一些經典著作,也有類似的情況。古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就曾指出文學作品中間人物性格有兩種對立因素的對照。他以《水滸》為例。指出李逵這一形象,既“魯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細”。可見中外古今在這一點上是有共同點的。

8、反覆誦讀哈姆萊特的台詞,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莎士比亞詩化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加以欣賞和品味。

詩化的語言,可從下述特點體會理解:

⑴ 具有強烈的激情。

⑵ 典型的修辭特點:排比,比喻。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難點:

⑴ 重點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結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⑵ 難點是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解決辦法:

⑴ 反覆朗讀或分角色朗讀,讓學生仔細揣摩。

⑵ 可以指導學生排演節選部分,讓學生讀出其中藴含的濃郁的詩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史上傑出的劇作家。教師應簡要介紹莎土比亞的創作活動,然後重點指導學生誦讀,通過誦讀去揣摩品味劇中人物的深摯感情,讀出莎劇特有的濃郁詩情。

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電視等錄像資料,或是利用課餘時間排演成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結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二、整體感知

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創作的大部分是詩劇,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四大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喜劇)、《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喜劇),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2、莎翁悲劇的特點:

⑴ 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

⑵ 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

⑶ 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3、全劇劇情:

?哈姆萊特》全劇是以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劇情是:從老國王哈姆萊特的鬼魂那裏,哈姆萊特得知了克勞狄斯陰謀殺害兄長、篡奪王位的罪行;哈姆萊特裝瘋,克勞狄斯懷疑哈姆萊特知道些什麼,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萊特用一出有“謀殺”情節,並且所用手段和克勞狄斯殺害老國王的手段相類似的戲劇,來試探克勞狄斯,以此判斷鬼魂所説的話是否真實;克勞狄斯果然露出了馬腳,心裏對哈姆萊特十分忌憚;

不明底細的王后喬特魯德找哈姆萊特談話,哈姆萊特誤殺躲在旁邊偷聽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勞狄斯藉機立即派他到英國去,並在公文裏讓英國國王處死哈姆萊特;哈姆萊特半路上回來了,克勞狄斯已經設計好毒計,讓哈姆萊特和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比劍。課文節選的是第五幕第二場(未完),主要情節是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比劍,這是全劇的高潮。劇情發展到這裏,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都清楚知道了對方要置自己於死地,他們誰都不能再回避、耽擱,形勢刻不容緩。老辣狠毒的克勞狄斯搶佔了先機,安排了看上去萬無一失的“比劍”的圈套。

三、重點、難點的孝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萊特》。(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及其戲劇創作的特點。

3、概述節選部分緊張的故事情節,明確該劇是悲劇。

悲劇是一部典型的悲劇,其情節曲折多變。

“比劍”這一關鍵情節包含有若干懸念:哈姆萊特是否會答應與雷歐提斯比劍?哈姆萊特能否察覺到雷歐提斯使用的劍有詐?雷歐提斯會不會按照和克勞狄斯事先設計的計劃行事?每一個懸念都關係着克勞狄斯的毒計是否能成功、哈姆萊特能否避免厄運,讀者的心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之中。

在大臣來徵詢哈姆萊特是否願意成全克勞狄斯和雷歐提斯之間的打賭,同雷歐提斯比劍的時候,哈姆萊特正和霍拉旭講到他對雷歐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對於比劍,他可能把它單純理解為雷歐提斯要向他報仇,為了平息雷歐提斯的憤怒,他毫不遲疑地接受了挑戰。霍拉旭認為他很可能會輸,而他自己心裏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霍拉旭勸告他,讓他不要參加比賽,他卻沒有同意。讀者因為已經知道克勞狄斯的毒計,因此心裏驟然緊張起來。

接下來是比劍。遵照王后的預先提醒,哈姆萊特誠懇地向雷歐提斯道歉,將自己的過失歸因於“瘋狂”,求得他的諒解。雷歐提斯表示雖然不能放棄“復仇”,卻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時,兩人之間的氣氛較為友善,但是危險並沒有解除。

選擇用劍的時候,雷歐提斯根據事先安排換了一把劍,毫無防備之心的哈姆萊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讀者對事情的發展擔心到極點。

比賽開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萊特擊中了雷歐提斯,國王用毒酒為他祝賀,讓他喝下去,他拒絕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萊特取勝。讀者的心裏稍感寬慰。可是風雲突變,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急速而混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裏,雷歐提斯刺中了哈姆萊特,哈姆萊特隨即奪過劍來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歐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萊特用有毒的劍刺克勞狄斯,並用毒酒灌他,克勞狄斯死去。這一部分情節更是變故迭起,波瀾起伏而扣人心絃。

4、提問:本劇人物語言的動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現的?

明確:

⑴ 動作化:

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萊特向雷歐提斯請求諒解的一番話富有動作性。這段話真摯、懇切,打動人心,而在全劇裏他一貫的語言風格是尖刻、譏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這種變化,是因為哈姆萊特對雷歐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對他產生了由衷的同情。透過這段話語,我們感受到哈姆萊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時,它對此後劇情的發展也產生影響:雷歐提斯被他的話感動了,一意要復仇的心猶疑起來,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無心進攻,延緩了克勞狄斯的毒計的實現;第三回合裏,雷歐提斯決心擊中哈姆萊特的時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卻不贊成我幹這件事”;臨死前,他揭穿了克勞狄斯的陰謀,使得哈姆萊特能抓住最後的時機殺死克勞狄斯。

又如,哈姆萊特連續兩次擊中雷歐提斯後,既有些得意,又對雷歐提斯的狀態有些納悶,因此脱口説了一句:“你怎麼説?”雷歐提斯被這句話激起了鬥志。他對克勞狄斯説:“陛下,現在我一定要擊中他了。”這句話表明他還不能下定決心殺死哈姆萊特,想從國王那裏獲得勇氣。而克勞狄斯對他使用了激將法:“我怕你擊不中他。”然而雷歐提斯還是遲疑不決。光明正大、毫無猜忌之心的哈姆萊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麼一點也不起勁?請你使出全身的本領來吧;我怕你在開我的玩笑哩。”終於,雷歐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萊特死命的一劍。

⑵ 性格化:

哈姆萊特的語言有這樣幾個特點:直率,不加掩飾;喜歡用比喻,喜歡嘲弄人,很多話有一針見血的效果。克勞狄斯是個慣於耍陰謀詭計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禍心,卻做出親熱和善的樣子。他的一些語言,如“來,哈姆萊特,來,讓我替你們兩人和解和解”“我們的孩子,定會勝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裏藏刀的話。

5、提問:如何看待哈姆萊特這一藝術形象?

明確:

課文裏,哈姆萊特在思想和行為上有兩點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無所顧忌地同意了克勞狄斯設下的賭局——和雷歐提斯比劍。這兩點之間有着二定的聯繫。先看天命思想。在這全劇的最後一幕裏,哈姆萊特似乎忽然變成了宿命論的信徒。他説過這些話:“……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把它佈置好了。”“就在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預先註定。”“一隻雀子的死生,都是命運預先註定的。。”

他如此強調天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其一,對於罪大惡極的克勞狄斯,哈姆萊特沒有信心讓他受到應得的懲罰,而不殃及別的無辜的人,因為此前他曾誤殺大臣波洛涅斯,並間接導致了奧菲莉婭之死。他覺得自己在除“惡”的時候,同時也在作惡;因此無法擺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歸於天意。其二,哈姆萊特接連遭到巨大的災禍的打擊,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給叔父,接着是奧菲莉婭落水身亡,他不明白這些殘酷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視為上天註定。

從去英國的途中逃回來的哈姆萊特雖然意識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須儘快對克勞狄斯採取行動,可是在腦子裏充滿了天命思想的情況下,他似乎無法確定一場周密的復仇計劃,也不能很好地應對克勞狄斯設下的圈套。他對於比賽雖然有不好的預兆,但是他對生命、對世界都不覺得值得珍惜和留戀(“一個人既然在離開世界的時候,只能一無所有,那麼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嗎?隨它去”),為父親報仇的念頭也根本被拋到了一邊。

所以,對於克勞狄斯和雷歐提斯之間的打賭,即使他本能地意識到其中有陰謀,也不願去深究,或想辦法拒絕,他毫不遲疑地答應和雷歐提斯比賽,也許是希望一切都儘快結束。臨死前,他對霍拉旭説:“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一個冷酷的人間,替我傳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萊特眼裏,世界徹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顯得“冷酷”、猙獰。能和敵人同歸於盡,對他而言,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結局。

關於哈姆萊特,一般認為,憂鬱、延宕(猶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兩大特徵。以上所講的兩點,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他憂鬱、延宕性格在特殊時刻的一種表現。

6、提問:奧斯里克是一名善於逢迎,説話文縐縐的宮廷大臣,他來詢問哈姆萊特是否願意和雷歐提斯比劍時,哈姆萊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這個情節輕鬆詼諧,但並不是劇情發展所必需的,怎麼看待這類情節的存在?

明確:奧斯里克來徵詢哈姆萊特的意見時,拘謹守禮,套話連篇,咬文嚼字,而且反應遲鈍,根本意識不到對方對他的嘲諷,哈姆萊特本來就很反感他,因此藉機大大捉弄了他一番,製造出不少笑料。其實奧斯里克來哈姆萊特這裏的任務幾句話就可以説清楚,作者卻饒有興致地描繪了他自以為文雅知禮實則拘謹呆笨的表現,以及哈姆萊特對他的嘲弄。這種情節是插科打諢性的,具有調節欣賞者的情緒、活躍場上氣氛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戲曲裏,也有類似的情況。

四、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教學目標:

1、瞭解莎士比亞及其劇作的有關知識。

2、明確課文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尖鋭的戲劇衝突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3、正確認識哈姆萊特復仇的意義,吸收人文主義思想中的精華。

教學重點:

體味“比劍”中主要人物間的複雜關係是如何推動情節發展的。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主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文學評論界有一句名言:“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哈姆萊特是英國著名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萊特》中的主要人物。

二、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於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的隱患的深入思考,社會過渡時期的問題十分突出。《哈姆萊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和混亂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三、莎翁悲劇的特點:①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②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③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四、複述基本劇情

明確:《哈姆雷特》描述丹麥王駕崩,守夜衞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迪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后以為王子瘋了。王子在質問母親的時候誤殺了大臣,也是自己戀人的父親波洛涅斯。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之痛投河自殺,引起兄長雷奧提斯心頭之恨,與克勞迪王共謀比劍時塗劇毒於劍鋒,酒內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皇后誤飲,雷奧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報了父仇,自己亦壯烈犧牲。

五、瀏覽,理清人物關係,瞭解矛盾衝突

1、劇中人物

哈姆萊特 王子

克勞狄斯 王子的叔父,弒君篡位者

喬特魯德 王后

波洛涅斯 大臣

雷歐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奧菲莉婭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王子摯友

奧斯里克 大臣

羅森格蘭茲王子同學,背叛王子

吉爾登斯吞王子同學,背叛王子

2、討論人物關係

王子哈姆萊特與國王克勞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萊特與王后喬特魯德: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敵的隔閡;

哈姆萊特與奧菲利婭:是戀人,又有因誤殺奧菲利婭的父親所產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

國王克勞狄斯與王后喬特魯德:原為叔嫂後結為夫妻,但克勞狄斯有着毒殺喬魯特親夫和企圖謀害其子的矛盾;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國王克勞狄斯的幫兇,又是奧菲利婭的父親。

奧菲利婭:既深愛着哈姆萊特,又與其有着殺父之仇,與波洛涅斯有着骨肉親情。

雷歐提斯:既是哈姆萊特的好友,後又因與其有殺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3、結論:哈姆萊特的復仇面臨着錯綜複雜的矛盾環境,他既擔負着復仇的使命,又承受着親情、愛情、友情等複雜感情的折磨。

六、跳讀,把握跌宕起伏的情節,尖鋭的矛盾衝突,賞析精彩片段。

1、概括主要內容。填空:這篇文章講了“ 和 的故事”?

明確:哈姆萊特和霍拉旭的故事,回憶哈姆萊特逃回丹麥的經過。

哈姆萊特和奧斯里克的故事,哈姆萊特對奧斯里克的奚落,嘲諷。

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的故事,哈姆萊特與雷歐提斯比劍決鬥,中了克勞狄斯的圈套。

2、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的,“沒有矛盾衝突就沒有戲劇”,説説“比劍決鬥”這個情節中有哪些矛盾衝突?

明確:哈姆萊特——克勞狄斯(殺父霸母之仇)

哈姆萊特——雷歐提斯(殺父“害”妹之仇)

實現復仇——實行毒計

兩重矛盾衝突產生強烈的碰撞,並緊緊圍繞“比劍”(明)和“毒計”(暗)展開,悲劇由此產生!

哈姆萊特的教案篇4

一 課堂導入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這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説的是經典的藝術形象在被人接受的過程中具有多義性,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塑造。我們今天,就要學習莎士比亞筆下經典戲劇《哈姆萊特》的選段。通過學習感悟,來看看哈姆萊特在大家眼中會是怎樣的形象。

我們在學習文學作品時,經常會説到“知人論世”,就是説我們想理解一部文學作品,要先了解它的作者,對於外國戲劇也是一樣的。那麼,我們就先了解一下莎士比亞。

二 作者簡介和戲劇介紹

1 莎士比亞,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創作了諸多經典的戲劇,我們比較熟悉他的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除此之外,他筆下的四大悲劇分別是《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和《哈姆萊特》,四大喜劇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終成眷屬》,還有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藝復興喚起了人的覺醒,人們重視個性與思想解放,同時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私慾膨脹社會混亂的情況出現。莎士比亞對人生和時代作出深入思考後,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時代的悲劇主人公:他們從中世紀的禁錮和矇昧中醒來,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時代和自身的侷限,在同環境和內心敵對勢力的力量懸殊鬥爭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哈姆萊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亞對這種理想與進步背後隱患和人性弱點的反思。

2簡單介紹課文選段之前的情節。

丹麥王駕崩,守夜衞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狄斯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哈姆萊特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哈姆萊特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后以為哈姆萊特瘋了。哈姆萊特在質問母親的時候誤殺了大臣,也是自己戀人的父親波洛涅斯。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之痛失足落水而死。新王克勞狄斯送哈姆萊特去英國,哈姆萊特半路回來。課文情節在此展開。

三 自讀課文,熟悉內容,

1 校正字音

梟(xiaō)首 棕櫚(lǘ)樹 戕(qiāng)害 蟊(máo)賊 篡(cuàn)奪

玉璽(x?) 繁文縟(r?)節 嗜(shì) 殺 戰慄(lì) 吮(sh?n)吸 萬惡不赦(shè)

2 注意生詞

孟浪:①魯莽;輕率 戕害:傷害;殘害

3 理清人物關係。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舞台表演藝術,它主要通過劇中人物台詞來體現和推動情節發展,而情節又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是由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而產生的人物的行動和事件。藉助於台詞來把握戲劇情節是我們學習戲劇的主要方式。但由於人物對話多,有時讀完後情節不能清晰地呈現在讀者腦中,而分析人物間關係可幫助我們熟悉劇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運走向。

哈姆萊特:丹麥王子,人文主義者。 老國王:哈姆萊特之父,被弟弟克勞狄斯殺死。

王后:哈姆萊特之母,在老國王死後不久,嫁給老國王弟弟克勞狄斯。

克勞狄斯:哈姆萊特之叔,謀害自己的哥哥,並要置哈姆萊特於死地。

霍拉旭:哈姆萊特好友 波洛涅斯:保守的大臣

雷歐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原為哈姆萊特友。 奧菲利亞:波洛涅斯之女,哈姆萊特情人。

四 通過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戲劇情節梗概

1 讓學生複述課文主要情節。

明確:哈姆萊特回國後,向好友霍拉旭講述叔父陰謀害自己及自己脱險經過。新王利用奧菲利亞兄長雷奧提斯喪父失妹之痛,與之共謀比劍時塗劇毒於劍鋒,酒內下毒,加害哈姆萊特,不料被皇后誤飲,雷奧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哈姆萊特真相,最終哈姆萊特與仇人同歸於盡。

2 學生劃分戲劇情節的層次,指出劃分依據。

板書 : 哈姆萊特

莎士比亞

老國王 王后 新王克勞狄斯 大臣波洛涅斯

哈姆萊特 陰 謀 雷歐提斯 奧菲利亞

比劍

悲 劇

同歸於盡

第二課時

一導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這是莎士比亞戲劇的經典台詞,是由哈姆萊特發出的感歎,它引發着一代代人的思考,我們知道這句話背後有怎樣的意義嗎?哈姆萊特他究竟在思考什麼?這節我們就來探討台詞的隱含意義。具體來講,戲劇台詞體現人物的思想和個性,並且具有動作性,推動着情節的發展,我們重温課文的重頭戲——比劍部分,看看台詞之後隱藏着什麼。

二 重讀課文重點部分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三節比劍部分。

三 分析討論

1 通過問學生小問題探討情節發展。

(1)國王是真心想要使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和解嗎?他是真心希望哈姆萊特勝利嗎?

明確:不是。他只是做好表面文章,為達到其借刀殺人目的而隱藏起險惡用心。

(2)哈姆萊特為什麼爽快答應和雷歐提斯比劍?他在比劍之前對雷歐提斯有着怎樣的情感態度?

哈姆萊特的教案篇5

一、導入新課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處處是喜劇,但古往今來,悲劇的陰影又總是徘徊在人世間,文學史上更是留下許多讓人扼腕長歎的悲劇故事。誰來為大家舉例? (梁山伯與祝英台、劉蘭英與焦仲卿、賈寶玉與林黛玉……)同學們舉的多是愛情悲劇,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是哪四部?

教師歸納:《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其中又以《哈姆萊特》最為著名。

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被馬克思譽為“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出生於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於1616年4月23日。於是,英國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莎士比亞戲劇節”。

2、主要作品,分為三個時期:

(1)早期(1590~1600年):這時期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

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武器,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先進性。但它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為私有制,有一定的侷限性。所謂人文主義,從原意講,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藉助於古典知識──主要是希臘哲學與藝術,來反駁經院哲學與神學,提倡人的個性發展與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種與以神為本位的神本主義相對立、反對野蠻、愚昧與迷信的世界觀。但現在,人文主義已泛化成一種強調人的作用、地位與作用的世界觀或意識形態。從這個意義上,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藴含着非常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

人文主義的特徵是:提倡個性解放,尊重人權,尊重人的價值,反對神權,反對愚昧和迷信。

①歷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

②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o0)等,描寫温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衝破重重封建阻攔,終於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慾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

③就連這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2)中期: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創作風格也從明快樂觀變為陰鬱悲憤,其所寫的悲劇也不是重在歌頌人文主義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創作了四大悲劇:《李爾王》、《哈姆萊特》、《奧賽羅》、《麥克白》,代表作是《哈姆萊特》。

(3)晚期: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破滅,退居故鄉寫浪漫主義傳奇劇。其創作風格也隨之表現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寫失散後的團聚或遭誣陷後的昭雪、和解。《暴風雨》(1611)寫米蘭公爵用魔法把謀權篡位的弟弟安東尼奧等所乘的船攝到荒島,並寬恕了他,其弟也交還了王位。一場類似《哈姆萊特》的政治風暴,在寬恕感化中變得風平浪靜。

3、莎翁悲劇的特點:

①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

②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

③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二、《哈姆萊特》介紹

1、創作的社會背景: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生活在歐洲歷史上封建制度日趨沒落、資本主義興起的交替時代。哈姆萊特是丹麥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亞故意以超越時代的誤差將哈姆萊特搬到伊麗莎白統治末年的英國現實中來。此時的英國,社會矛盾激化,宮廷生活揮霍浪費,社會動亂不堪,王室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尖鋭。莎士比亞借哈姆萊特之口,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平,充分表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

2、《哈姆萊特》也譯作《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一部悲劇,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哈姆萊特是個正直、樂觀、有理想的青年,他本應成為一位賢明君主,但現實社會卻迫使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他是英國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

3、戲劇情節介紹。

三、整體感知:

1、哈姆萊特安排“戲中戲”的目的是什麼?

2、戲上演前,哈姆萊特特特意作了哪些安排?

3、奸王看戲時有什麼表現?説明了什麼?看戲後呢?

點撥:

1、目的是試探叔父克勞狄斯殺父娶母、篡權奪位之罪行。

2、①讓演員演一出情節跟自己父親死狀和死因相似的戲;②讓好友霍拉旭觀察奸王的容色舉止;③裝瘋賣傻,對奸王、母親旁敲側擊。

3、國王先問戲的“情節”:有沒有要不得的地方?又問戲名,擔心自己的罪惡被揭穿。後來又臉色陰沉,坐立不安,不等戲演完就站起來,並大聲吩咐人點起火把來,戲未演完即匆忙離開。回去以後“非常不舒服”“發脾氣”。

這一切反常的表現都表明了他做賊心虛、殺人陰謀被人揭穿時的被人揭穿時煩躁、焦慮的複雜的心理狀態。

四、問題探究

1、演戲前哈姆萊特的語言,特別是回答國王“你過得好嗎,哈姆萊特賢侄?”的話以及對奧菲利婭的話有何特點? (學生討論後回答。)

點撥:

(1)多是瘋話,這是哈姆萊特故意裝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樣子,胡言亂語。

(2)目的是讓人們尤其是國王認識到哈姆萊特是因戀愛失意而瘋了,從而放鬆對王子復仇的警惕。

2、你認為造成哈姆萊特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學生討論、交流後自由發言。)

點撥:從客觀上講,首先是反動勢力過於強大。其次,是哈姆萊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萊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卻不切實際;他受人民愛戴卻又不相信羣眾,而是孤軍奮戰;他勇敢地擔負起扭轉乾坤的重任,卻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反對人民的暴動,擺脱不了宿命論的束縛。這暴露了人文主義者的侷限性。

3、戲劇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矛盾?(學生討論、交流後自由發言。)

點撥:戲劇以中世紀丹麥王宮艾爾西城堡內外為背景,實際上廣泛地反映了英國的各種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以哈姆萊特為代表的人文主義理想與以克勞狄斯為代表的封建反動勢力之間的矛盾。

五、小結:

課文節選部分的戲劇情節是豐富的。這場戲包含着幾組矛盾線索。在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情節主線外,還寫了他與奧菲利婭間的不幸愛情,他和霍拉旭間的真誠友誼,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對哈姆萊特的友誼的背叛。揭示了社會矛盾的紛繁複雜,也增強了劇作的可讀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