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認識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6W

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肯定要考慮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寫教案,教師從而明確新一學期的教學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1~5的認識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1~5的認識教案5篇

1~5的認識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徵。

2、能在各種圖形中找到梯形。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

認識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徵。

難點:

能在各種圖像中找到梯形。

活動準備:

課件,梯形若干,各種幾何圖形若干,畫有各種圖形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圖片導入(出示ppt)

(1)師: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住着一隻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請小朋友們説一説這座房子是怎麼樣的。

(2)師:房子是由很多幾何圖形組成的,請小朋友們説一説都有什麼圖形組成的。(梯形的屋頂、長方形的身子、圓形的窗户、長方形的大門、正方形的小門)

2、辨別長方形和梯形

師:請小朋友們把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放到腿上。我説什麼圖形你就拿出什麼圖形,看誰拿的又快又準確。(長方形、梯形)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梯形

(1)師:好,現在請你把梯形拿在手上,把其他圖形放到盒子了,藏到凳子下面。

(2)師:老師也拿出一個梯形,現在請小朋友們説一説這個梯形是怎麼樣的。

(3)請小朋友們説一説,梯形和長方形比一比是怎麼樣的。(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左右兩條邊也是平平的。梯形和長方形一樣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梯形上下兩邊是平平的但是不一樣長,左右兩條邊是斜斜的)

(4)請小朋友將手中的梯形藏到凳子下面的盒子裏。

2、從各種圖形中辨別梯形(出示ppt)

(1)師:小兔子呀可愛護自己的房子了,他呀在自己的房子周圍種了一盆漂亮的花。還在草坪上立了一個愛護環境的牌子,優美的環境還吸引來了一隻漂亮的蝴蝶,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房子的周圍還有沒有梯形了。(花盆、牌子、蝴蝶的翅膀、屋頂)

(2)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檢驗找的正不正確。畫面中一共有幾個梯形(一共有5個梯形)

3、梯形變變

(1)師:現在有幾個梯形,(有兩個梯形)現在老師要給梯形變變魔術了,請你看仔細了(教師ppt中的梯形拉伸、壓縮、旋轉,讓小朋友説一説還是不是梯形——是梯形)。它有四條邊,四個角,兩條邊平平的,兩條邊斜斜的,所以還是梯形。

(2)師:現在請將凳子底下的梯形拿在手上,你給梯形也變變魔術。(教師和幼兒一起將梯形360度旋轉,梯形還是梯形)

(3)教師總結:不管梯形變大還是變小,正着放還是反着放,旋轉多少圈,梯形還是梯形。

4、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1)師:小兔子可喜歡幾何圖形了,他呀想在自己的家門口修一條几何圖形的小路,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他的設計圖稿。圖稿中都有什麼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

(2)師:小兔子説了,今天咱們只鋪梯形的磚,你們願意來幫助他嗎?

(3)師:請你將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拿出來,你的盒子裏也有各種各樣的圖形,可是今天小兔子交給咱們的任務是什麼?——鋪梯形。現在開始行動吧!

三、結束部分

1、檢查任務

(1)師:請三位小朋友上來檢查一下咱們的任務完成的正不正確,有沒有鋪錯的或是漏掉的。

(2)老師指着每一個梯形和幼兒一起説一遍梯形。

2、去郊遊

師:小路已經鋪好了,你們想不想上去走一走呢?

師:咱們走的時候每一腳都要踩到梯形上面,踩着梯形去郊遊。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之前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為本次活動的教學作好了一定的知識準備。新課程標準指出:這一段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等活動,發展孩子空間觀念,使孩子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由於梯形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此設計各種有效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反覆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設計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人手一份梯形教具,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觀察和討論,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通過以幼兒馮韻為例,不斷變換位置還是不是馮韻來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無論如何變化位置都還是梯形來訓練幼兒的空間思維.最後通過操作遊戲找一找梯形,找到後給梯形塗上漂亮的顏色;拿塗好顏色的梯形給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鋪梯形;最後再走一走鋪上梯形的小路等多種方式來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不足的地方,那副大的掛圖中的"房子"應該把比例再放大一些加強教學的直觀效果。教師的語態可以再温和親切一些,再放開一點。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設計一些能夠發揮幼兒參與性、操作性較高的課程,將觀念性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

1~5的認識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知道鐘面有12大格,60小格,瞭解時、分的關係,知道1時=60分。正確讀寫鐘面上的任何時刻。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寫幾時幾分。

2、知道1時=60分。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錶。

四、教學過程

1、生活質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請大家看屏幕,誰能説説我們班的同學在做什麼呢?

生:這是早上我們在站隊準備進教室。

師:對,你能説説我們在早上什麼時刻到校嗎?

生:早上7時30分。

師:這幅圖上我們在幹什麼?是什麼時間呢?

生:這是我們上課的時間上午8時。

師:你能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能。

師指名板演(7時30分 7:30 8時 8:00)

師:整時和半時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大家看這幅圖,你能説出現在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10時45分,同學們正在做眼操。

師:你對有關時間的知識瞭解得真多,老師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看來除了整時和半時,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刻也需要我們來認識,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

板書:認識時間——幾時幾分。

2、認識鐘面。

師:你們想快速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想。

師:好。那我們首先要了解鐘面上都有什麼,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然後再和同桌説一説,看誰説得最有順序,有條理。

生:時針和分針,12個數,大格,小格)

生: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演示: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板書:12個大格

師:每兩個大格中間有多少個小格呢?

生:(5小格)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師:從12到1中間有5個小格,從12到2中間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麼知道的?那麼12到3呢?12到每一個數中間各有多少個小格,你能算一算嗎?把它填在書p81上。

集體訂正。一共是多少個小格?板書:60個小格

師:分針每走一個小格就是1分,你們看他從12走到1,是幾分?從12走到2呢?

對口令的遊戲:分針指1,是分

分針指2,是分

分針指3,是分

分針指4,是分

分針指5,是分

分針指6,是分

分針指7,是分

分針指8,是分

分針指9,是分

分針指10,是分

分針指11,是分

分針指12,是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分針走了幾個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那分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就是60分。

3、 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知道了分針指幾相對應的分鐘數,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xxx同學的作息時間。

黑板貼出三個鐘面圖:

早上出門 午休時間 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表示,説出自己的方法。

7時5分 11時35分 2時20分

7:05 11:35 2:20

師:注意5分不足10分時,要在5前面寫0佔位。

師小結:要讀出一個時間,必須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這是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2:55)你知道這是幾時幾分嗎?

我們在看時間的時侯,不但要看清楚時針和分針,還要注意時針和分針之間的聯繫,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時和分的關係。

4、 時分關係

師:老師撥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地記下鐘面上的時刻。

出示鐘面(12時),學生自己寫時間;

分針、時針同時開始轉動,當停下來時(12時30分),學生自己寫時間;

再次轉動分針和時針,停下來時(1時),學生再寫時間。

出示(12時和1時兩鐘面)

師:比較一下,時針和分針各是怎樣變化的?

生:時針從12開始轉動,轉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個小時。

分針從12開始轉動,又回到了12,轉了一圈,是60分。

師:時針和分針同時開始轉動,同時停下,你們發現什麼了嗎?

生:1時=60分

5、拓展練習

(1)師: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老師的時間安排嗎?那老師就給你們看看我的作息時間表,你能説説老師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嗎?(學生説)

你能把這些時刻用兩種方法表示出來嗎?

集體訂正。這是我每天的時間安排,希望同學們在學過認識時間一課後,也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師: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就有一句話,它時刻提醒着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這句話在哪裏,誰找到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拓展延伸:

師:請同學們在你的鐘表上撥出8時5分,那麼如果再過3分鐘你會撥嗎?你能讀出這個時刻嗎?

生:再繼續撥到8:08,學生讀時刻。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嗎?

生:奧運會開幕式。

師:對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時8分,第29屆奧運會就要在北京召開了,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為北京加油!

6、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到了什麼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

1~5的認識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學具準備

教 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裏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夥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麼?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慾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並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並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彙報。

3.老師根據彙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並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反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説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夥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着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麼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都是在前一個數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2.整體感知。

a.出示點子圖,你來給它們5個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台擺,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動手擺。

[點子圖則讓學生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聯繫。]

b.擺好後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和後面一個數各是幾?

然後同桌間互問互答。

c.讓學生從1數到5,再倒着數一遍。

開放性活動

1.聯繫生活,豐富聯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小夥伴。

[通過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a.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到活動中,並適時指導,注意表述的廣泛性。

b.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學生彙報。

c.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好多的數學問題。

2.猜數遊戲。

提問:

a.這個數在2的後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b.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c.這個數在3的後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它數字嗎?為什麼?

[利用這個遊戲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師:用你們桌子上的圓片、小棒、卡片等擺出你喜歡的圖形,並跟你的小夥伴説説你擺的是什麼?用什麼擺的?用了幾個?

[此活動是為了初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繫,並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組活動,老師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説説,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彙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是創造性教學的最終基本環節。]

教學設計説明

1.創設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尤其是國小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生對數學的情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優化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

對於剛入學的國小生來説,深入地理解1~5各數的基數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的數學事實,採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就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這些抽象的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再用學的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

專家評析

本教案設計最大的特點在於讓學生進行充分地合作學習。從出示主題圖開始,就採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在接下來的反饋實踐與感知數的順序兩個環節中又通過同桌互考的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後面的開放性活動中,小給合作方式使學生在用數進行交流和創新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並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很好地體現了教師作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從全篇教案來看,設計者在教學手段方面形式多樣:創設情境、實物演示、動手操作、數學遊戲,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積極建構。

1~5的認識教案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認識鐘面,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能告訴我謎底是什麼嗎?(鐘錶)小雪人告訴我們答對了。知道鐘錶有什麼作用嗎?(學生自由回答)嗯,鐘錶的作用這麼大,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咱們先看看它長什麼樣吧!(出示課題)

?評析:抓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a.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個漂亮的鐘面,拿起來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把你的發現説給小夥伴聽聽。(學生玩學具,教師指導。)

b.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小鐘面,來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來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出示鐘面)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還有12個數,我們數一數。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麼?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 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評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説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

三、認識整時

1.認識。

(放鈴聲)聽,誰家的鐘表響了?(演示晶晶家)原來是晶晶的鐘表響了。還不起牀快告訴她現在幾時了?(出示放大的鐘表)你是怎麼知道是7時的?

長長的分針指着幾?

短短的時針指着幾?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着説,教師演示課件)

2.鞏固。

a.搶答: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8是幾時?指着4呢?

b.真不錯,歡迎小朋友們到智慧屋來做客,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這些鐘面時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時、6時、1時)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像這樣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c.能很快説出鐘面上的整時嗎?這麼自信,那好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説的又對又快!(出示3時、4時、11時、12時)

d.現在二人一組撥鍾練習。

?評析:教師注重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如:互相説整時環節的設計。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轉變了角色,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興趣的激發下,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口説、眼看、腦想。〕

3.認識電子鐘。

現在你們和有着分針、時針的鐘表成為好朋友了嗎?其實還有一種表,長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課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間)看到了嗎?這是什麼表?電子錶是幾時,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在課件上演示7:00)

小結:小圓點後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教師和學生唱“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問:“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師戴上1:00的頭飾,原來在這兒呢!)

?評析:對於電子錶的學習,教師採用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既鞏固了新知,又放鬆了學生的身心,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四、練習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幾組畫面學生説幾時)希望小朋友們也像小明一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回家後製定一個作息計劃貼在牀頭,堅持去做。希望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好好學習,好嗎?

2.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

我看小朋友們精神百倍,那咱們再來一個智力大比拼好嗎?

?評析:教師設計的練習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練習於遊戲中,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瞭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

五、總結

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時間真的像小馬車一樣飛快的向前跑着,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讓我們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嗎?

?評析:在數學課堂中,適時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滲透“惜時”觀念。〕

總評:

這節課的教學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學得饒有興趣,學得積極主動。

1.學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認識鐘錶”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們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是設計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採用情境教學法,用統一的一個動畫形象和一個完整的故事將教學的幾個環節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設計時,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課件創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早晨起牀、中午吃飯、晚上睡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範化,常識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通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過程,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瞭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教師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3.設計環節,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

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同時,學生通過合作促進主體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識。在教學中的説鐘面、説整時、課後的遊戲練習都是教師有意設計的合作學習的環節。

1~5的認識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頁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苯岷仙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痺諶鮮鍛夾蔚墓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備惺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曆、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出示第33頁的單元主題圖。

教師: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時我們看到的一幅圖,那時小朋友們在圖中找到了很多有關方向和位置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再來看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看到一些圖形嗎?

引導學生説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教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來認識圖形。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黑板上貼出例1的圖形。

教師:這些東西小朋友見過吧,對了,這是同學們經常到的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曆,我們在前面學習了分類,你能把這些東西分成兩類嗎?

學生可能有多種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顏色分、按形狀分等。分完後讓學生在

上説一説自己是怎樣分類的,並把分的結果展示看。

教師:小朋友們有很多種分法,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形狀分。老師唯獨對按形狀分的這種分法感興趣,像這樣按形狀分的小朋友舉手看一看,能説一説你為什麼要這樣分嗎?

預設一:學生可能説出這邊分出來的是長方形,這邊分出來的是正方形。這時教師追問“你怎麼知道它是長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學生説出這面的圖形要長一些,這面的圖形要方一些的感覺。

預設二:學生可能説這樣分的依據是這邊的圖形要方一些,這面的圖形沒有這樣方。

教師:小朋友們説出了自己分類的想法是這些圖形要方一些,什麼叫方呢?小朋友們這面的方巾或生字卡片對摺一下,可以上下對摺,也可以斜角對摺,看從中你能發現些什麼?

學生操作後説自己的發現,四邊都是一樣長的。

教師:算式卡片斜角對摺,它們的邊是一樣長的嗎?

教師:對了,方方的圖形四邊都是一樣長的,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這邊的圖形也有四條邊,但它的邊不是一樣長的,所以這種圖形不是正方形,這種圖形是什麼圖形呢?對了,同學們叫它長方形。

教師邊講邊把正方形類的和長方形類的分別橢圓圈起來(如圖)。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兩個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為什麼它們都叫正方形呢?

讓學生回答出這兩個圖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條邊都一樣長。

教師:還能發現什麼?

引導學生髮現正方形的邊都是直直的,還有四個尖尖,教師給學生糾正説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教師:看看這些長方形的東西呢?它們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導學生説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直直的邊,都有四個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給人正正方方的感覺;而長方形有的邊不一樣長。

教師:如果我們把這些圖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還能認出它們嗎?

把以上的物體的顏色去掉,只留下圖形讓學生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把上面沒有顏色的圖形移一個下來,在下面標上長方形的字樣;再移一個正方形下來,在下面標上正方形的字樣。

教師:我們在上學期學過哪些物體?哪些物體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

引導學生説出上學期學過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估計學生要説長方體和正方體與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

教師:既然有關,就把它們請到桌面上來吧。學生拿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看看這些物體,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觀察、討論後發言。學生可能説出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這時教師拿出一個兩邊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問學生“這個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嗎?”讓學生自己把自己的話糾正為“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

教師:既然正方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你能正方體來畫正方形嗎?畫一個試一試。抽一個學生先到黑板上來做示範,把正方體“印”在黑板上畫正方形;然後學生獨立在本子上正方體的學具畫正方形。

教師:小朋友可以正方形的學具畫正方形,你還能長方體的學具畫長方形嗎?試一試。

學生畫長方形後,抽幾個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並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畫的。

出示下圖。

教師:這時應該圈哪個圖形呢?為什麼要圈這個圖形?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説一説教室裏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轉好後要求學生看一看自己圍的正方形的每條邊是不是一樣長,並指一指圍成圖形的4個角。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六第2題、第4題和第6題。其中第4,6題都只要求學生完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練習就行了。

(3)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的第1小題。

(4)指導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拼圖,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圖形。

四、課堂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怎樣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