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10種最聞名的特產

來源:巧巧簡歷站 8.51K

10、黑土地白酒

齊齊哈爾10種最聞名的特產

黑龍江省甘南縣甘南鎮現轄行政區域

黑龍江省甘南縣人民政府《關於申報“黑土地白酒”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的請示》,甘政呈〔2012〕29號 黑龍江鶴城酒業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HHJ01-2009《黑土地白酒》`

9、富拉爾基温水大米

富拉爾基土壤屬於温帶草原類型。天然黑土,肥沃如油。土壤類型繁多,有草甸黑土、碳酸鹽草甸土,鹼化草甸土、草甸土、氾濫地草甸土,草甸型水稻土,鹼化草甸土,風沙土和黑鈣型沙土等十多種土壤。主要是草甸型黑土和水稻土,其主要特點是地下水位高、土層水分充足。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86%,含氮0.162%,含磷0.074%,含鉀2.84%,是保水深肥的高產土壤。更難能可貴的是,“富拉爾基温水大米”的歷史淵源及知名度頗為久遠,早在明代後期就有契丹族後裔達斡爾族人居住在這水草肥美的嫩江岸邊。在這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開始了水稻原生態種植。

温水稻的稻粒飽滿,米質晶瑩剔透,營養成分含量高,品質優良、口感上乘,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交口稱讚。截至目前,“富拉爾基温水大米”已暢銷到四川、北京、蘇州、杭州、廣州等78個大小城市。還被齊齊哈爾市政府確定為政府賓館招待指定用米。

8、依安芸豆

“奶花芸豆產依安,花色純正粒飽滿,多種用途多品味,營養成分不一般,富了客商和農户,走進世界各國間”。這是對依安縣奶花芸豆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依安縣把發展營養豐富、適應性好、用途廣泛、市場走俏、經濟效益高的奶花芸豆作為促農增收、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通過正確引導、大力扶持、市場牽動、效益吸引,使該項產業不斷做大做強,並行銷到世界五大洲。

小芸豆闖出大市場

由於特殊的土質和地理位置,依安縣生產的奶花芸豆花色純正、粒型規範、光澤度好、蛋白質含量高,在國際市場上倍受歡迎,供不應求,並全部銷到國外,其中總量的80%銷到南非、古巴、科威特、印尼、巴基斯坦,總量的20%進入法國、美國市場,成為全國知名的奶花芸豆集散地,並牢牢確立了全省生產、出口第一縣的地位。南非客商對依安縣的奶花芸豆情有獨鍾,並作出這樣的評價:依安縣的奶花芸豆品質優良、口感上佳、色澤喜人、數量可觀。如今,依安縣的奶花芸豆在大連、天津、威海三個海關成為免檢產品。在法國、美國,只有依安縣的奶花芸豆才可以進超市。

7、訥河馬鈴薯

訥河市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馬鈴薯產量佔全省的四分之一。年種植面積40萬畝,年產馬鈴薯50餘萬噸。其新鮮馬鈴薯、雪花牌馬鈴薯澱粉、港進牌粉絲粉皮,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綠色食品。訥河市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0.7℃。6-8月份馬鈴薯結薯期平均氣温為19.7℃,降雨量為300.8mm,約佔全年降雨量的67%,而且該時期晝夜温差大,非常適合馬鈴薯塊莖的膨大。訥河市耕地面積450萬畝,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90%的土質以黑鈣土為主,土壤有機質豐富,耕地面積的80%以上均適合種植馬鈴薯,每年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在4萬公頃左右,最高年份種植面積達7萬公頃,平均單產為22.5噸/公頃。由於自然條件優越,許多馬鈴薯研究單位把訥河作為新品種試驗、示範的基地,由於新品種的效益較高,農户種植的積極性也比較高。目前訥河市種植的馬鈴薯品種多達20多個,品種類型繁多。

訥河市種植馬鈴薯的歷史雖不長,但馬鈴薯種植面積大,分佈廣。農民在種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訥河也是全國最早開始馬鈴薯脱毒種薯生產地區之一,種薯專業村的農户種植種薯的技術水平較高。訥河市十分重視馬鈴薯種植技術的研究推廣。90年代中期農業技術人員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與種植技術的發展,研究總結出了“鬆耙整地,按需選種,種薯脱毒,催芽處理,適時播種,以肥保密,防治疫病,精管細收。”的訥河模式。在高澱粉加工薯的研究方面,訥河市農業技術研究部門於90年代開始引進各地高澱粉、高產品種,進行篩選試驗。根據加工企業的生產加工實際情況,研究出了早、中、晚熟高澱粉品種搭配的種植模式,通過品種搭配,分期收穫,提前加工,延長了加工期,並選擇出了相應品種。在引進的高澱粉品種中篩選出了澱粉含量最高達24%的榆薯CA,並大面積推廣了較當家品種澱粉含量高3個百分點的克新13號馬鈴薯,到目前為止該品種在訥河市年種植面積在3萬公頃左右,並於1998年創了畝產3850公斤的單產最高紀錄。為適應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技術人員於2000年開始了機械化種植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

訥河馬鈴薯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黑龍江省訥河市訥河鎮、拉哈鎮、老萊鎮、龍河鎮、學田鎮、通南鎮、九井鎮、訥南鎮、二克淺鎮、長髮鎮、-鎮、同義鎮、同心鄉、和盛鄉、興旺鄉、孔國鄉等1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6、黑龍江大豆

黑龍江省著名特產。顆粒圓潤飽滿,皮薄色黃,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氨基酸,質量上乘,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可直接用來做湯,經研磨加工後的各式豆製品,味正色純,更是素食者的盤中佳餚。每年大量出口,是創匯的重要產品之一。

5、拜泉芸豆

拜泉縣是全國農業生態先進縣,其傳統產品--芸豆以質地純、品種、無污染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年種植面積20萬畝,年商品量2萬噸。2000年被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A級綠色食品。同時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芸豆之鄉”。拜泉縣是國家首批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經過20多年的生態農業建設,全縣生態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為發展綠色、無公害芸豆生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宜農小氣候。

芸豆種植在拜泉縣有着傳統的習慣和悠久的歷史,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全縣年均芸豆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產量在1.2萬噸以上。特別是2000年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芸豆之鄉以來,拜泉縣委、縣0緊緊抓住這一藴藏無限商機的難得機遇,大力發展芸豆產業,全縣湧現出了多個芸豆生產專業村、屯和專業種植大户。

幾年來,芸豆市場價格看好,農民種植積極性很高,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芸豆種植農户都能夠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的要求進行種植和管理,極大地提高了芸豆品質。很多外商來拜泉縣考察時,對這裏的自然生態環境及科學的管理表示讚賞,尤其是對芸豆的質量,給予高度的讚譽,拜泉的芸豆已經遠銷美國、日本、南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芸豆為主的特色主導產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地域範圍

拜泉縣位於東經125°30′13″-126°33′04″,北緯47°17′51″-47°52′52″。地域保護區面積為25萬公頃,包括拜泉鎮、豐產鄉、長春鎮、大眾鄉、興農鎮、興華鄉、上升鄉、國富鎮、新生鄉、三道鎮、興國鄉、愛農鄉、富強鎮、龍泉鎮、永勤鄉、時中鄉,現拜泉芸豆生產面積7400公頃。地處黑龍江省中部偏西,嫩江地區東部。東以通肯河與海倫為界,南與明水毗鄰,西與依安接壤,北與克山、克東相連。總面積為3599.15平方公里。總趨勢是小興安嶺餘脈與鬆嫩平原腹地的由西部平原東部丘陵的地帶。海拔高度241-325米之間。

4、甘南葵花籽

甘南縣葵花種植歷史悠久。葵花籽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綠色食品,具有產量高、籽大、色澤鮮、口感好等特點,使用後具有健腦、養肝、益腎、降壓、降低膽固醇之功效,深受中外客商垂青。甘南縣2000年被命名為“中國向日葵之鄉”,是國家級綠色葵花生產基地、全國節水灌溉示範縣。甘南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大興安嶺的南麓。全縣幅員面積479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97萬畝,其中葵花年種植面積80萬畝。年平均降水量455毫米,光照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6%以上。全縣下轄5鄉5鎮,95個行政村,總人口37萬,其中農業人口24.8萬多人,農村勞動力14萬人,種植加工具有豐富的勞力資料。2000年8月,甘南縣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向日葵之鄉”。

甘南縣種植向日葵十分普遍,出產的葵花籽具有產量高、籽大、色澤鮮、口感好等特點,使用後具有健腦、養肝、益腎、降壓、降低膽固醇之功效。特別是由黑龍江省唯一一家縣級向日葵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甘葵系列”優質品種更是深受廣大種植户的青睞。“甘葵”系列大瓜子不僅銷售全中國各地,而且銷售到了海外市場。

甘南充分發揮甘南“中國向日葵之鄉”的品牌優勢,大力宣傳甘南,大力發展甘南的葵花產業。形成了科研+基地+農户+公司的葵花產業,全中國最大的葵花生產銷售市場在這裏形成規模,年葵花交易量已達3.5億斤,甘南縣收穫葵花子花產業成為甘南“支柱產業”。2002年以齊齊哈爾港聯公司加工企業為主體的4萬畝向日葵加工原料基地已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A級綠色食品。2004年,甘南縣又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5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向日葵標準化生產基地”。

3、克山大豆

克山縣素有“北國糧倉”、“大豆之鄉”之稱。克山大豆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克山大豆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地區東北部。克山幅員約33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約302萬畝。克山物化天寶,土質肥沃,農業優勢得天獨厚,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大豆出口基地縣和馬鈴薯基地縣,素有“北國糧倉”、“大豆之鄉”之稱。

黑龍江克山縣綠色食品協會申報的“克山大豆”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克山馬鈴薯

黑龍江省克山縣,是馬鈴薯之鄉。全縣地貌類型主要地形為丘陵漫崗平原。境內整體趨勢東北部地勢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勢低,波狀起伏,漫川漫崗。克山縣土壤為淋溶黑鈣土,鬆軟肥沃,腐殖質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素有“黑土明珠”之稱,pH值6.8-7.0之間,有機質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鉀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

境內有5條河流:訥莫爾河、烏裕爾河、潤津河、鰲龍溝、泰西河,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無污染,有利於開發為灌溉用水。

克山縣地處黑龍江省第三、四積温帶,屬中寒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709.9小時,年均氣温1.1℃,≥10℃的有效積温2500℃,全年無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土豆塊莖膨大需水多的時期。以上氣候特點適宜土豆生長所需的喜冷涼、長日照、膨大塊莖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性。

克山馬鈴薯主要品種為黑豐、黃麻子等,以其個頭大,口感好,澱粉含量高的優特點,深受廣大食用者的喜愛,成為眾多蔬菜批發、零售商的首選。

1、人蔘

鏡泊湖山區,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森林植被,植被,給中草藥植物的滋生,提供了優異的的條件。黃芪、貝母、黨蔘、刺五加等名貴藥材比比皆是;最有名氣的是人蔘。它可謂中草藥之冠,居"東北三寶"之首。

人蔘主根的上部,圓得好象人頭,支根叉開成"八"字形,猶如人的胳膊和腿,類似人體,故稱人蔘,土名叫"棒槌"。屬於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手,主要生長在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體裏。株高可達六釐米,葉為掌狀複葉,輪生在莖的項端。第一年生一個葉柄,三個複葉,叫"三花";兩年後生五個複葉,如伸開的手掌,叫"巴掌";第四年開花,為傘狀花序,開在莖的頂部,呈淡綠色;果實是紅色球狀,猶如一團紅瑪瑙,直到第七年,長出六個"巴掌",也叫"六品葉"。人蔘每年夏季開花,秋季果實成熟,山參的種子落地,需要二十至二十二個月才能發芽,經過四十到五十年的時間,才能長到一兩重。一兩山參的價格比一兩黃金還貴。所以,人們常説:"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按舊制十六兩為一斤算)。

上山挖參,叫"放山",也叫"採寶"。從前,鏡泊山區的"放山"人,一般都結成夥,採參時,每人間隔三米左右,列成橫隊,用"索撥棍"撥拉草叢,仔細尋找。當有人發現人蔘時,立即高喊:"棒槌!"夥伴們馬上應一聲:"快當!"便函迅速地跑過來,先用一條兩頭拴銅線的紅線把人蔘莖拴上,然後,鏟去周圍的雜草,用木器掘出土,再用竹籤慢慢剔除根鬚音的餘土,一直挖到三尺多深,才能托出一個完整的人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