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5W

童年的遊戲更是難得的寶石,童年是最值得我們回憶的美麗時光,那麼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三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1

《童年的發現》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文章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在上課前認為學生必須有話可説,我放心地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於是,整個課堂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開始就由學生根據自我的理解設計板書,孩子們能從課文中領悟到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如,孫佳慧對最終一句的理解是對“我‘的自嘲,孫樂易能引經據典地聯繫到愛迪生、貝多芬等科學家、藝術家的遭遇,進行充分的辯論。但在他們的敍述爭論中,對他們的理解,我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好像與我想的有必須的距離。

反思這堂課,我沒有處理好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關係。作為這樣的課,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領悟到什麼程度?那裏給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深思考的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教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在分組讀議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這也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就是如何把握課堂教學“放”的度?

課堂教學既要“放得開”還要“收得攏”。

“放得開”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手段是改變課堂教學節奏慢、容量少、費時多、成效差的有效途徑。儘管如此,課堂教學中也不能一味地“放”,否則教學任務就無法完成,課堂教學結構就會鬆散。“放”是為了教學主題服務的,所以放開之後還得收攏,“收”的目的要明確,“收”的時機要及時。

1、收在學生認知本事提高時: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流於表面,顯得糊塗而膚淺,不能具體深入這就需要教師引導提示,經過點撥學生的認識就清晰了,就深刻了。

2、收在學生語文本事提高時: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本事,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使他們具有交際需要的各種本事。如果在學生弄明白了文本中的“我”的發現,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我童年的發現,讓學生在實際的訓練與文本的結合中感悟到了口語交際的特點,就會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語言表達本事就會提高。“放”與“收”是辨證的,僅有處理好這二者的關係,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放”的作用。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會大放光彩。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2

自小就比較喜歡語文這門課程,語文是一門特別神奇的課程,一篇文章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享受,最大的收穫是可以隨着作者的感情去感受作者的感受,我們生活的境遇如此不同,我喜歡去體驗不一樣的人生軌跡,自然而然就喜歡這個可以帶給我更多感受的課。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瞭解語文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讀出很多似乎大家覺得很一般的不一般,喜歡文字的跳躍,喜歡情節的跌但起伏,喜歡跟着作者遊覽山川,喜歡隨着作者的思緒到處飄揚。所以喜歡關於文學的東西,只要不要太政治,太學術,一切都顯得很美妙。但是,這一切都只是我自己的自我感受,當站在講台上,看着同學們的眼神,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懂。

第一次那麼正式的站在講台上,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帶着同學們一起去探討作者在童年時期的發現,一個大膽想象,執着探究的孩子,他給我們呈現的正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充滿童真與幻想的思想。在兩節課的教學中有很多不足,需要去改善。

首先,對於多媒體的運用上,一味覺得想依靠多媒體和我的部分講解來讓同學們在視覺與聽覺中一起來領略作者的風采,以至於當多媒體不能用的時候多少有些慌張。一開始講的時候有些凌亂。當然歸根結底是我對整篇課文的把握上不是特別好。

其次是在與同學們互動這一塊上,雖然有一小部分同學一直在積極舉手發言,但是還是有好多同學沒有跟我們一起來享受這一課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這可能是我在調動同學們情緒這一塊上還需要加強。

再次是,對於第二節課的教學中,很多深層次的東西,我急於自己去挖掘,而沒有更好的引導同學們進行自我探索。角色上沒有把握好。在對於作者的發現的證實這一塊講得比較快,可能不利於同學的理解。

做得好一些的是:在備課期間我確實用心用力,一幅幅場景浮現在眼前,只是在課堂上表達能力上有些欠缺。在課下,我積極與同學們交流,在課上我覺得沒有講到位的跟很多同學探討了一下,並做了了一些補充。對於課外拓展的關於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的主要事蹟及成就瞭解,利用後來課下的時間發現大家完成得不錯,只有小部分同學回答上有些磕磕絆絆。但總體上回答情況很不錯。

第一次的教學由於自身很多原因沒有做好,課下有了一些補充,但是也確實反映了自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去努力,去好好把握,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會盡力把同學們應該掌握的知識進行更精心的備課與傳達,使同學們在課文中學到更多。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3

課堂中,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景,那麼我們該怎樣辦呢?我認為首先教師堅持冷靜.“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這是應用教學機智的原則之一。冷靜,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思維更敏捷,靈感便會在剎那間迸發出來,教師便能恰當而有效地引導學生。

其次,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意外情景。我們雖然能夠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情景的出現;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為偶發情景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因為教學環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應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交流的情景,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我在備這一課時,就根本不覺得讓學生説自我的發現是一個難點,學生就能很快説出很多發現來。所以,完全沒料到學生會出現冷場。但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我自我童年時的一個小發現來拋磚引玉:“教師先來講講我童年時的發現吧。

”這樣的隨機應變,打破了僵局,喚醒了學生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一點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同時也能夠看出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多麼重要。

最終,我想説,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澱,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