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1W

對於教案而言,只有保證質量才能讓同學們愛上課堂,寫好教案是能夠讓我們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7篇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1

一、課堂構思

1.本節課一大特點是歷史概念難,理論性強。學生要掌握雅爾塔體系與兩極格局關係、“鐵幕”“冷戰”等內容。

2.要加強對教材的整合,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大膽對教材取捨。

3.儘量運用本節豐富的教學資源,增強教學效果,擴展學生視野。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瞭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發展的影響。

2.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二戰後在雅爾塔體系下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的形成。學習本課可為下一課做好鋪墊,使學生理解當今國際關係發展的狀況。

三、學情分析

國中階段雖然提到戰後的國際關係,但並不作獨立章節重點進行講述,學生對這節課的歷史概念和現象難以深入地瞭解。學生已有的歷史知識及能力不容樂觀。但重大的國際關係和美蘇對峙的驚心動魄場面,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能力

(1)瞭解二戰後初期的世界形勢,兩極對峙局面形成的史實

(2)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對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辯證地認識戰後初期的國際關係,主動參與問題的探究,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之間的聯繫和理解。

(2)髮式教學,做到師生互動和諧、平等交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規定和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動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大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和利益關係,對國際關係格局的推移演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外交背後是實力和利益的較量。認識冷戰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美蘇“冷戰”對峙的措施及表現。

難點:“冷戰”狀態下的美蘇關係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六、教學方法

1.充分利用本節課的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2.講述法與討論法相結合,師生互動。

七、課堂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師)請同學閲讀單元引言,能否提煉出一個令你感到陌生的歷史概念?

(生)“冷戰”。

(師)能否就引言中的敍述説明什麼是“冷戰”?

(生)美蘇之間展開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較量和對抗。

(師)你能否考慮出所謂“除戰爭以外的一切較量和對抗”可能有什麼形式嗎?

(生一)只要不是武力的對抗,沒有訴諸戰爭就都是“冷戰”。

(生二)“冷戰”必然相對於“熱戰”而言。只要是矛盾雙方之一發動了戰爭就是“熱戰”。

(師)兩位同學其實都是説明的一個問題──“冷戰”就是不打仗的戰爭。那麼除了打仗之外還可能有什麼形式的較量呢?

(生)政治、外交手段、製造國際輿論、經濟封鎖和制裁等等。

(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節課中到底有哪些除了大打出手之外的爭奪方式。當然,同學們也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冷戰”是不是一定沒有武力對抗?學習完本課,大家會找到答案。

英國前外相哈默斯頓的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二戰結束後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和美國稱霸受到蘇聯的遏制,美蘇從戰時的同盟關係變成戰後的敵對關係。於是形成了二戰後一種新的國際關係格局──美蘇兩極格局。

(二)講授新課

利用幻燈展示本節課我們要探究的幾個重要問題:

1.戰後出現兩極格局的原因是什麼?

2.什麼是“冷戰”?“冷戰”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3.兩極格局對峙對國際關係產生了哪些的重大影響?

(讓學生帶着1、2兩個問題看書,思考,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

(幻燈片)從一切能得到的指數來看,……美國是世界上大的國家。許多美國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認為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國式的民主資本主義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羅斯《全球主義的興起》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戰爭中實際增長了50%以上,而整個歐洲(不包括蘇聯)卻下降了25%。到1953年絕大部分製造業從破壞中恢復過來後,整個歐洲所佔比重也只有26%,而美國達44.7%。 (數據來源:保羅•肯尼迪著《大國的興衰》)

(師)請同學們從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戰後初期美國狀況和可能採取的外交政策?

(生)美國成為戰後大而富有的國家,因此它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力,進而操縱整個世界。

(師)如果是這樣,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國際局勢呢?

(生一)美國可能成為世界霸主,操縱世界局勢。

(生二)美國的目標也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而導致聯合抗美的形勢。

(師)同學們提出的兩種可能的確有存在的合理性。那麼能否在分析一下材料中所提到的“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國式的民主資本主義方向走去”的主張可能會遇到障礙嗎?

(生)障礙是蘇聯。這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

(幻燈片)材料一 喬治•凱南1947年發表文章稱:“……美國對蘇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長期、耐心、堅定和警惕地對俄國擴張傾向的遏制……遏制的目標可以分三層:一是阻止蘇聯進一步擴張勢力,將其影響限制在二戰結束時範圍內,維持戰後的狀況;二是促使共產主義世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瓦解社會主義陣營,從而大大削弱蘇聯的力量;三是蘇聯內政、外交朝西方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材料二 杜勒斯攻擊凱南的政策是消極的,註定要失敗的,不道德的。他説:“美國的目標不能僅僅是把蘇聯共產主義限制在目前的範圍內……美國政策的目標之一是最終恢復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真正的獨立,我們不參與旨在承認蘇聯對它目前控制下國家獨裁組織的行為。” ——《美國對外關係文件選》

①材料一中美國對蘇聯政策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②材料二中杜勒斯和凱南的分歧是什麼?

③杜勒斯和凱南的政策是否有根本分歧?為什麼?

利用幻燈片展示問題:

1.戰後出現兩極格局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回答,並注意史論結合,然後展示如下內容:

(1)戰後西歐和日本衰落,美國確立稱霸全球的戰略;

(2)蘇聯實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大;

(3)國家利益的爭奪和意識形態的分歧。然後,簡要介紹教材導言中丘吉爾的“鐵幕”演説。

讓學生簡單介紹丘吉爾“鐵幕”演説及丘吉爾本人。

教師可視學生回答情況補充如下內容:

英國首相丘吉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領英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的民族英雄,是與斯大林、羅斯福並立的“三巨頭”之一。

丘吉爾的頭上戴有許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嚴謹多產的作家、辯才無礙的演説家、經邦治國的政治家、戰爭中的傳奇英雄。他一生中寫出了26部共45卷(本)專著,幾乎每部著作出版後都在英國和世界上引起轟動,獲得如潮好評。1953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此外,丘吉爾還可以稱之為預言家、發明家、戰略家、外交家。值得注意的是,丘吉爾是有名的頑固-人物。二戰中與蘇聯結為盟國,體現了一個傑出政治家的外交的高度靈活性。但他曾經這樣説:“我最願意看到的二戰結局是斯大林俄國躺在手術枱上,希特勒德國被埋在墳墓裏。”就是他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介紹教材中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的演説圖片。(幻燈片)

材料一 我相信美國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我相信我們必須協助自由國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運。

——杜魯門在關於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説

教師補充説明:杜魯門主義指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情諮文中提出的霸權主義政策。

給學生設問:什麼是“杜魯門主義”?

利用幻燈片展示馬歇爾計劃。(幻燈片)

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覆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飢餓、貧窮、悲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這種援助,在危機深重的時候,決不能根據零碎解決的辦法。美國政府未來的援助,應該不僅是緩和物,而是徹底的治療。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説

教師補充説明: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借出席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並接受名譽學位的機會,提出美國幫助歐洲復興的建議,即“馬歇爾計劃”。如果説杜魯門主義是“冷戰”在政治上的表現,那麼馬歇爾計劃則是“冷戰”在經濟上的表現。

給學生設問:(1)什麼是“馬歇爾計劃”?(2)馬歇爾提出援助歐洲的目標是什麼?與材料一中杜魯門表白的目的有何不同?

2.什麼是“冷戰”?“冷戰”局面是怎麼樣形成的?

“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期間,以美蘇為主的兩大陣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除戰爭之外的一切敵對行為。“冷戰”的核心是遏制蘇聯,是美國由戰前的局部擴張轉變為推行全球霸權政策的開始。

當時美蘇雙方為何不訴諸“熱戰”即戰爭的方式呢?原因很多,首先是當時整體直接訴諸戰爭並不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美國要把資本主義推廣到全世界,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而除美國外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遭到二戰的削弱,有待於恢復經濟,穩定政治,否則就會有爆發革命的危機。美國也需要戰後的緩衝來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擴張的資本。而蘇聯更是需要時間,進行戰後重建,儘快從戰爭的廢墟中站起來;其次從國際輿論角度也不利於戰爭,世界人民剛剛飽嘗世界大戰之苦,都希望和平穩定的環境來安居樂業,逆之,會陷入世界人民孤立的境內,也不會得到美蘇人民的支持;再者,當時在軍事上美蘇都具有相當強的實力,而且雙方均擁有核武器,一旦核戰爭爆發,雙方將兩敗俱傷,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冷戰就成為美蘇及兩大陣營對抗的重要方式。

形成的過程:

開始的標誌:杜魯門主義的發表(1947年)。

美國馬歇爾計劃(實質)。

蘇聯經濟互助委員會。

美國:北約。1949《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蘇聯:華沙。1955《華沙條約》(正式形成)蘇聯。

(以上問題都要求學生通過思考,然後學生自己作答,教師利用幻燈片顯示答案)

3. “冷戰”局面下的國際關係——全面“冷戰”,局部“熱戰”

a對德國的爭奪:

德國分裂,先後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b對朝鮮半島的爭奪:

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c古巴導彈危機,其結果表明戰略優勢在美國。

d對越南的侵略,美國慘敗,其殖民統治受阻。

4、“冷”、“熱”交織的影響。

(1)政治上嚴重惡化了國際關係,“冷戰”關係成為國際關係的重中之重,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依靠蘇聯;使戰後世界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陣營。

(2)重妨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被人為地劃分為幾個封閉的經濟體系),造成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

(3)軍事上由於兩個軍事政治集團擴軍備戰,進行軍備競賽,使世界處於核戰爭的威脅下;局部戰爭不斷,人類陷入新的戰爭威脅中。

(4)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彼此勢均力敵,都不敢輕易動武,在近半個世紀裏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5)兩強競爭客觀上促進科技的發展。

(三)本課小結

1、兩極格局形成的簡要過程:

(1)基本原因:

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矛盾衝突加劇。

(2)形成過程

①1946年3月,丘吉爾在美國發表-反蘇演講,主張遏制蘇聯。發出信號。

②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美國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冷戰”。

③1947年6月,提出並實施“馬歇爾計劃”。

④1949年12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成立針對蘇聯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⑤1949年,德國分裂。

⑥1950年,美國發動侵朝戰爭,並派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

⑦1955年,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針對北約的華沙條約組織。這樣戰後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相對峙的局面形成,也標誌着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2、兩極格局的特點:

(1)美國、蘇聯及其盟國互相對抗和爭奪,陣線比較分明和穩定。兩個陣線都服從於美蘇戰略利益大局。

(2)世界兩極格局,實際上是以美蘇為中心全面對抗為特點的格局。美國、蘇聯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主導作用。

(3)“冷戰”是鬥爭的主要方式,最顯著特點是在壓制共產主義和穩定資本主義過程中不訴諸戰爭。由此表現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

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對戰後近50年國際關係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作用:①有利於緩解世界緊張局勢,在半個世紀裏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雅爾塔體系消除了德日兩個法西斯戰爭策源地,有資格打世界大戰的美蘇兩國又長期勢均力敵,使雙方均不敢貿然行事。這種建立在大國均勢基礎之上的國際秩序,雖然不能消除衝突的根源,但卻使大國行事時有一定的約束。②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革命的進行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多極化格局的出現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並進一步影響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冷戰”局面下的兩極對抗與妥協,為各種力量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會,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鑑了經驗,吸取了教訓,並用於內部的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和世界形勢走向緩和。消極作用:①打上了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無視弱小國家利益,導致戰後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②擅劃國界,分裂國家的做法,種下了不穩定的禍根,導致日後世界的紛爭和不安寧。③戰後兩大集團日益演變成美蘇聯各超級大國的工具,為謀求霸權,兩強展開長期的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導致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動盪。④兩極對峙的格局下,國際經濟秩序長期得不到改善,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八、課後習題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2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什麼是?首先發生在英國;英國從棉紡織業開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富爾敦發明汽船;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的影響

2.思想教育目標:

①首先發生於英國,是英國政治經濟發明的必然結果。

②科技是生產力,要努力掌握科技。

3.能力培養目標:

①結合英國的前提、條件及後果進行思考、加以認識,從而提高辯證看問題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②掌握英國的進程,從而培養綜合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英國的前提、條件和影響,瓦特改良蒸汽機。

2.難點:引起階級關係的變化。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述數,讀書指導法,投影

(五)教學過程 :

[複習提問]資本主義最初萌芽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導入 新課]手工工場階段從14世紀就在歐洲開始了,持續了大約400多年,當歷史發展到18c60年代時,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革命發生了。這次革命被恩格斯稱為,它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今天……

[講授新課]

這場開始於18c60年代的英國,到19c上半期英國完成了。隨英國之後,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先後進行了。

一、英國(板)

為什麼開始於英國,而不是英國以外的什麼別的國家呢?這是因為英國最先具備了的前提和條件。那麼,英國具備了的哪些前提和條件呢?(p131)

(提問)前提?

1.前提: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板)

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一方面,掃除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力迅速發展的產物。另一方面,資階統治在英國確立以後,也必須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所以在英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所需要的一切條件都因為有了資階的政權而得到了保證。因此,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即是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前提,也是英國的前提。

那麼,的必要條件有哪些呢?

(提問:p131圖表)

2.的必要條件:(板)

①雄厚的資本?(板)

英國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哪兩個主要來源呢?(問:殖民掠奪,黑奴圈地運動剝削本國人民)

一是通過圈地運動剝削本國勞動人民,(p131註解)一是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哪位同學能舉例説明?(英入侵印度,從1757到1815年,48年間,就從那裏總共榨取了十億英鎊的財富,利物浦一地的奴隸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間,就販賣奴隸33300多人,賺取1500多萬鎊)這些大量的錢財都能轉化為資本,使有了雄厚的資本。

②充足的勞動力(板)

這就要從圈地運動談起,圈地運動在英國早就開始了。不過,在英國資階革命前夕,圈地運動零星地、非法地在進行。革命後則公開地、大規模地進行。被剝奪土地的農民四處流浪,湧入城市,隨時準備接受資本家的僱傭。這就為的進行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

③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板)

英國本土煤、鐵資源十分豐富,更多的原料則是從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奪的。

④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板)

英國在18c中期,經過多年戰爭打敗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法國,變成了一個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市場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就日益要求在生產技術上得到改進,以增加商品的生產。

所有這些情況表明,已經提到了日程上來。

3.的進程(板)

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從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個飛躍。它在生產領域裏和社會關係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變化。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產生於棉紡織工業部門。

(1)棉紡織機械的發明和改進(板)

(p132圖表)

①珍妮紡紗機(板)

它的發明是從飛梭的發明引發的。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飛梭使織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紗頓時供不應求,這就引起了紡織工業各部門各環節的連鎖反應。到了1765年,經過幾年的心血研究,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終於發明了手搖紡紗機。(p132圖)他用女兒的名字命名這台機器為“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紡紗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它被認為是的第一台機械,以此為起點開始了。

珍妮紡織機雖然提高了紡紗速度,但紡出的紗並不理想,為什麼呢?(細而易斷),為了克服這一弱點,有一個學徒出身的鐘表匠阿克萊特克服了重重困難,刻苦鑽研,於1869年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②水力紡紗機(板)

紡出的紗很結實,但是紡出的紗較粗。後來工人克隆普頓將珍妮機的一部分和水力紡紗機結合起來,發明了“騾機”。

③騾機(板)

英語mule,比喻結合兩種機器的優點。它能同時轉動幾百個紗綻,紡出的紗既細又結實。(p132圖)

棉紡織業包括紡和織兩個相關部門,紡紗環節的重大突破,把織布環節又拋到了後面,這就促使人們在這方面進行研究突破。有一個叫卡特菜特的鐘表匠想,既然機器能用於紡紗,就一定也可以推廣到織布。經過研究,他終於發明了水力織布機。

④水力織布機(板)

提高織布效率40倍,隨即大規模的織布廠也出現了。

機器的發動需要既便宜又有效的動力。剛才我們所講的4部機器中,除了珍妮機是以人力為動力的以外,其餘三部機器是以什麼為動力的呢?(水力)沒水的地方和冬季結冰的地方能使用嗎?(不能)因此,以水力為動力具有很大的侷限性,這就需要一種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動力來帶動機器,解決這一問題的是徒工出身的機械師瓦特。他經過20多年的研究,同時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終於在1785年製成了改良蒸汽機,並用作紡織機器的動力。蒸汽機成為帶動機器的動力之源,就把人類帶入到“蒸汽時代”。

紡織工業的技術革新,對冶金、採礦等一系列工業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這些部門迅速採用新技術,大量使用機器和蒸汽動力。到19c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裏也先後進行了。

二、交通運輸的革新(板)

以後,大機器生產需要運進大批原料並及時地把堆積如山的產品運到各地。人力、牲畜和簡陋的運輸工具就無法勝任了。於是交通運輸上的革新又被提上了日程,這方面的突破首先發生在美國。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了第一艘汽船“克萊苧特號”。

1.富爾敦發明汽船(板)

(p184圖)他親自駕汽船在美國的哈得孫河上試航,只用了32小時就走完了從紐約到奧爾巴尼長248km的航路。1819年,汽船橫渡大西洋成功。從此,汽船開始在遠洋航線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1814年,英國工人出身的工程師史蒂芬孫又發明了火車機車。

2.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板)

(p135圖,小字)1830年,英國正式使用了火車,鐵路交通飛速發展。到1870年,全世界鐵路總長度已超過20萬km。

是人類歷範圍極廣的一次革命,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三、的影響(權)

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經濟迅速發展(板)

(p135表)我們以英國棉加工和生鐵產量為例,珍妮機發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國棉花加工量為380萬鎊,到1789年就增長到3240萬鎊;1740年英國生鐵產量僅有1.7萬噸,1800年增到25萬噸。正如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説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説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2.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大直接對立階級(板)

是從技術革新開始的,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技術革命,那就是它不僅給生產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資階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階級:資、無,這是的重要後果。資階用種種手段,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們用自己的勞動和發明所創造的鉅額財富,落到了資階的手中,無階卻日益貧困。(p136《礦井中的童工》),這就使兩大階級的對立和鬥爭逐漸明顯和尖鋭化了。

3.造成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落後(板)

完成後,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強國。強國的掠奪和傾銷造成了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落後。

[鞏固小結]

結合板書,指出重點。

(六)板書設計

第19課

一、英國

1.前提:資階統治確立

2.必要條件①②③④

3.的進程

②瓦特改良蒸汽機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富爾敦發明汽船

2.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三、的影響

1.創造……促進……

2.社會日益分裂……

3.造成亞、非、拉落後

(七)作業 :

①p136,1~2

②產生了哪些影響?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3

高三歷史教案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

教學建議

複習課設計

第七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

在講述本課內容之前,引導學生回憶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點,瞭解這一時期文化發展的時代背景。

一、思想

本部分內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本部分知識學生在國中已經學過。教師可以在學生回憶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加以補充。並引導學生對各思想家的思想進行評析。

二、文學

本部分內容包括《詩經》、屈原和諸子散文。《詩經》、屈原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國中已經學過。教師可以在學生回憶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對於國中課本未涉及的內容加以強調。

在講述諸子散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學過的語文知識了學習這部分知識。並讓學生認識到諸子通過其散文向世人闡述其思想。

三、藝術

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歷史圖片講述這部分內容。

四、天文和物理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天文成就,學生在國中就已經學過,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內容。並強調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的時間。

戰國時期物理學的發展是以前學生沒有學過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閲讀課文了解當時中國物理學取得的成就。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

五、醫學

本部分內容學生也已學過,教師引導學生簡要回顧即可。

重點——對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綜合認識

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鉅變時期,代表社會各個階級和階層的人們從各自經濟、政治利益出發,形成了各種學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學派。

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於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盪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盪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為基礎,以法家路線為輔助,兼採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構築了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精神;道家思想,構成了封建正統思想中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成為歷代進步政治家改革圖強的理論武器。三者的綜合,共同構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點——對孔子的評價

自漢代至清朝,被尊為“聖人”的孔子一直被尊崇。“五四”時期提出“-孔家店”,孔子被否定。建國以來,對其評價更是經歷了一個大起伏過程。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對其是譽毀不一,先是肯定其在歷的進步作用;在強調階級鬥爭的年代,又受到了批判。“-”期間,孔子被全盤否定。在”-”結束以後,開始公正客觀地評價孔子。綜合建國以來對孔子的評價,主要觀點如下:

關於孔子的階級屬性:一派觀點認為孔子是封建文化的代表,也是新興的地主階層的代表,其思想保守多於進步,妥協多於反抗。這派人多數持西周封建説。另一種觀點認為,孔子是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家。有人提出,孔子生活在奴隸社會,但順應了社會變革的潮流,是奴隸主階級中的改革派。

關於孔子的思想結構:第一種觀點認為“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第二種觀點認為“禮”是孔學的核心。還有人認為“仁”與“禮”組成孔子的思想核心。

關於孔子思想與社會、文化的關係:有人指出,孔子是國際性的歷史人物,其影響遠及世界。也有人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國長達二千餘年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與思想基礎。孔子學説成為歷代統治思想的基礎,但又是封建時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

關於孔子與當代及未來社會的關係:一種觀點認為,儒家思想作為歷史的產物,只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另一種觀點認為,孔子及儒家思想不僅有研究價值,而且作為一種精神資源,有着實用價值,對現代化建設事業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則從知識經濟新特點角度,拋棄了過去一貫尊奉儒學的觀點,認為儒學不符合當代社會的實際。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繁榮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曆第一次文化高峯,出現了文化繁榮的局面,是中國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第一,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思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二,階級關係的變革、奴隸制的崩潰、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會變革,為思想文化的繁榮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動盪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變革,使得思想異常活躍,迫使人們去思索,眾多思想家從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第四,各國統治者基於爭霸戰爭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紛紛網羅人才,優待知識分子,讓其為爭霸戰爭和社會變革出謀劃策。這種寬鬆的環境和優越的地位,有利於文化繁榮。第五,私學的興起和講學之風的出現,造就了一批有知識、有才幹和敢於表達自己政治觀點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擴大,豐富了華夏文化,有利於思想文化的繁榮。

典型例題

例1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蜂出並作,各到一端”、學派眾多,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 )

①社會大變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躍 ②各國國君為富國強兵紛紛養士 ③學在官府局面的改變,貴族對教育的壟斷被打破 ④科技生產迅速發展,唯物主義戰勝了唯心主義

a.①②③④都正確b.①②③④都不正確

c.①正確,③③④不正確d.①②③正確,④不正確

答案:d

例題分析:此題旨在培養學生對照材料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該題是一道複合選擇題,只有經過了①、②、③、④項的首先篩選,才能在a、b、c.d四項中得出正確答案;經分析理解可知:①是背景,②③是史實,唯有④項中科技生產“迅速”發展不妥,唯物主義“戰勝了”唯心主義更不對;因此d項是正確答案。

例2 閲讀下列材料

“欲天下之窗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又説:“(戰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落斂,……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

請回答:

(l)上述思想是我國戰國時期_____、的思想,這一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

(2)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在階級社會裏,上述思想能成為現實嗎?

(3)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分析上述思想有何積極的進步意義?

例題分析:本題提供了墨子有關戰國時期兼併戰爭的一段材料,主要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考查對這段材料的理解。回答時,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聯繫先秦時各派思想家的主張,提煉出材料的“兼愛”“非政”思想。回答第二問時,主要從矛盾論和階級矛盾等觀點進行分析。要聯繫墨子代表的階級利益、有關戰爭觀等,評價墨子思想的進步意義。

答案:

(l)墨子;“兼愛”、“非攻”

(2)①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並貫穿一切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②在階級社會裏,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統治階級總是要竭力維護自己的階級統治,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而被統治者總是要反抗剝削,擺脱貧困,因此,在階級社會裏,墨子的這種兼愛思想不可能成為現實。

(3)從歷看,墨子的上述思想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要求人們相親相愛,互助互利,和睦相處,安定團結,共同富裕,這代表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他反對掠奪戰,譴責戰爭對生活和生產的破壞、提出“兼愛”“非攻”,企求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發展生產,這有利於社會的進步,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因此,墨子的思想仍有重大的借鑑意義。當今世界任何國家只有在和平的環境裏,才能求得發展,反對戰爭,維護和平,過幸福富裕的生活仍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與要求。因此,發揚光大墨子的思想,有利於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例3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説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攻打別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真的)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道後世。

材料二 君之視臣(民)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材料三 明主使其羣臣不遊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動無非法。法所以凌過遊外私也,嚴刑所以遂令懲下也,威不貸錯,制不共門。威制共,則眾邪彰矣;法不信,則君行危矣;刑不斷,則邪不勝穎。……故以法治國,舉措而已矣。

材料四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分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説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穎。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二冊)

請回答:

(1)按材料順序分別指出各段材料所代表的學派及主要主張。

(2)指出材料中哪些學派的主張被封建社會初步發展階段的統治階級所採納,並分析其主要原因。

例題分析:第一問,考查的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張。第一問中的第二層要求不難,只要先判斷出各段材料分屬哪一學派,各學派的主要主張就好概括了。

第二問,學生要明確一個歷史概念——“封建社會初步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指的是哪幾個朝代或時期?主要指的是秦漢時期。時間範圍確定下來後,聯繫書上內容作答。

答案:(1)材料一是墨家、“非攻”。材料二是儒家、“民為貴”。材料三是法家、“法治”或“以法治國”。材料四是儒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秦始皇採納了法家思想;法家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和以嚴刑峻法治國的思想,正符合秦統一和鞏固政權的需要。

漢武帝採納了儒家思想;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大一統”思想,正符合西漢加強思想統治和鞏固政權的需要。

例4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持此觀點的是(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答案:a

例題分析:回答本題首先要弄懂題幹所引材料中的“美”與“惡”、“善”與“不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一種辯證觀點。然後依託教材找出備選項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中具有辯證思想的一家。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4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識記“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到來的時間、標誌、歷史背景及產生的歷史影響;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背景、基本歷程,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社會影響。

2.過程與方法

在識記上述基本史實的基礎上,通過生生共議、師生互議、學生質疑,引導學生通過對兩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代背景的分析,認識科技進步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多角度對比分析兩次工業革命,把握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兩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應用,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進一步全面認識到科技進步發展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蒸汽機的發明、電氣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

難點:信息技術發展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及負面影響。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與問題(如下):

引入:本組圖片反映了三次工業(科技)革命成果,這些科技發明,有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深刻影響着人們的生產、生活。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瓦特改良蒸汽機

18世紀60年代,“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成為了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棉紡織業機器的使用又引發了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着越來越多的工業部門實現了機械化,一個新的問題就擺在了人們面前,就是動力問題。這一時期的動力主要是水力。水力他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呢?要用水力那工廠就得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山谷等地。還要受季節的限制。這些地區交通不方便,而且遠離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動力問題就成為了擺在人們面前的的急迫問題。人們都希望找到便捷可用的的動力。所以工業革命使瓦特蒸汽機應運而生。

原因條件:

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障礙;

②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

③科學技術為生產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

瓦特蒸汽機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那在瓦特蒸汽機出現之前有什麼蒸汽機?結合導言部分。主要用用來幹什麼的?礦山抽水。沒能在各個生產部門都使用。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在紐可門蒸汽機的基礎上製成了裝有冷凝器的單動式蒸汽機,裝冷凝器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大大減少熱量的浪費。效率增長,是紐可門蒸汽機的三倍。但是同紐可門蒸汽機一樣,還是不能驅動工廠裏的機器。又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瓦特對蒸汽機做了進一步的改進,80年代,他又製造了聯動式蒸汽機,採用曲柄機構,使往復的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2.蒸汽機的應用推廣

這種蒸汽機突破了人力、蓄力、風力、水力為動力的侷限性,能夠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強度的動力,在生產中廣泛應用,適用於各種工作機,被稱為“萬能蒸汽機”。瓦特還在蒸汽機上增加了可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他研製的蒸汽機除了用作提水外,還可以帶動車牀、織布機等,能夠適應不同工廠的需要。此後,紡織業、採礦業、冶金業、造紙業等工業部門,都先後採用蒸汽機作為動力。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採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有人説蒸汽機是工業革命中最偉大的發明。為什麼這麼説呢?咱們接下來來看看它所產生的影響。

3.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意義

[合作探究]蒸汽機時代的出現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教師總結:首先是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萬能蒸汽機出來以後,只要有煤作燃料開動蒸汽機,就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工廠,不再受河流的限制。

第二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形成。蒸汽機的出現解決了動力問題,使得大量的機器使用成為了可能。以前是手工作坊的時候可能不需要很多人,但現在是大工廠了,會需要很多勞動力,人們就不僅僅在家種自己的那幾畝地,有人就選擇去工廠打工。蒸汽機出現以後,蒸汽輪船,蒸汽火車也相繼出現,交通運輸工具的變革,使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而且以前手工作坊的時候,人們以前的工作環境是手工作坊,而現在變成了工廠。以前可能還要拿着活回家去幹,但現在都在工廠裏完成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都改變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也逐漸形成。什麼叫社會化大生產?比如現在做一件衣服。衣服需要什麼?釦子,線、布料等等,這些東西每一樣都是一個工廠進行的大批量生產,大規模生產。都是各有各的流水線,這就叫社會化大生產。不再像以前,做一件衣服,可能要自己每一樣都得去生產完後才做衣服。

第三點形成許多工業城市。現在的工廠不再受動力的限制,只要有煤的地方就可以建廠。什麼地方有煤,建的場就會多,在這些地方就形成了工業城市。例如英國的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就是工業城市。英法美等也變成了工業化國家。

第四點,蒸汽動力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應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繫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美國人富爾頓蒸汽輪船,以及史帝芬孫發明了蒸汽汽車。可能以前從倫敦來中國得花上幾年的時間,但現在就需要半年就夠了。如果沒有車,大家從這到遵義得花多長時間?有車了就不一樣了,三個小時就到了。正因為有了這些交通工具,我們就不覺得遵義離我們有多遠了,什麼時候想去想回就容易了許多。正因為有了交通工具,使得世界各個地方的聯繫更加密切了,世界日益成為了一個整體。

二、電氣革命的出現

1.背景

教師講述:(1)各種工業生產的需要;

(2)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理論依據)

(3)科學家們對電的研究不斷深入;

在蒸汽機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科學家對電的研究也在進行。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製奠定了理論基礎。19世紀中後期,很多科學研究成果都應用於生產,各種新發明、新技術層出不窮。

2.電力的廣泛運用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製造出來。隨着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便利的電力開始帶動機器,成為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一種新能源。電力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了社會發展最主要的動力。

20世紀電力取代蒸汽動力而成為工業發展重要動力的原因是什麼呢?

a發電機的完善和改進;(隨着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便利的電力開始帶動機器,成為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一種新能源。發電機的完善,可以發很多電)

b長距離輸變電技術的成熟;(不同地方的人們通過輸電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發電廠傳輸來的電。這樣,工業獲得了比蒸汽機更強人、更方便的動而且使機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業部門湧現出來,生產技術也更加先進。蒸汽動力時是哪有煤就在哪建工廠,而現在就沒有這個限制了)

c電力的優勢(電力本身也有自己的優勢:方便、便宜、能量大)。

隨後,電燈、電車、電話、-放映機等電器產品紛紛湧現,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我們也把它叫第二次工業革命。

3.影響:

?合作探究】“電氣時代”又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老師概括並解釋:

(1)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技術革命浪潮,促進了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改變着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併產生了壟斷組織

(3)電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點工業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改變着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工業革命使國家強大了,就有能力去對其他國家侵略了。同時,隨着信息交流和交通運輸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聯繫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點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成了壟斷組織的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工廠的規模都比較小,大多數只有十幾個人,有幾百名工人的工廠就算是大工廠,而且每個工廠的運作都相對獨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重化工業生產規模都很大,很多工廠有成千上萬的工人,資本需求日益龐大,生產的社會化趨勢日趨加強。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着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調整生產組織形式。首先在新興工業和鋼鐵工業,一些大企業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資產階級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原則,採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了壟斷組織。壟斷很快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方面,成為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

第三點,電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燈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晝。電車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電梯使摩天大樓越建越高。電話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等的使用大大減輕廠人們繁重的家務勞動,-和電視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讓學生講)當然電氣時代也有它不良的影響。比如對環境的污染

?合作探究】兩次工業革命特點之比較:

(1)相同點

①兩次工業革命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②都帶來了生產關係的深刻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了現代工廠制,第二次工業革命確立了公司制、壟斷制。③都引起社會關係的鉅變。第一次科技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科技革命導致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機構開始和壟斷組織結合;

④都對世界格局發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強的殖民擴張造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

(2)不同點

①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自然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相結合。

②產業結構側重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的確立;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重工業為重點,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如鋼鐵工業、機械加工業、電氣、化工、汽車、石油等。第一次工業革命開闢的是“紡織時代”和“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迎來的則是“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

③廣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都是在英國發明的。就世界範圍來看,則是以英國為中心,通過新技術的逐步傳播來帶動後進國家,其發展進程緩慢而不平衡。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德國、美國等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一開始就超出一國的範圍而具有更廣泛的規模,發展的進程也是比較迅速的

三、信息技術的發展

那我們剛學習了電氣時代和蒸汽時代,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叫什麼時代?信息時代。

人類是怎麼樣進入信息時代的呢?1946年,美國研製成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20世紀六十年代末,正處於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和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的需要,加緊了對信息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直接推動了互聯網的產生。20世紀90年代以後,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一般認為,以紙質為媒介的報紙為第一媒體,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為第二媒體,以圖像為媒介的電視是第三媒體。而互聯網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信息的文化載體,這種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儲、處理和傳播,以比特為計量單位的電子媒體被人們稱為“第四媒體”。互聯網不僅具備傳統媒體的所有用途,而且具有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

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什麼服務呢?由學生講。互聯網可以提供文件傳輸、電子郵箱、聊天等服務。互聯網又對咱們人類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積極:

b信息經濟在世界各地全面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c傳統產業也藉助互聯網提高管理水平,並通過全球營銷和採購擴大市場

d改變工作方式,人們可以在家裏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樂趣;

e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擴大交往,網上購物網絡聊天等。

消極:a垃圾信息和網絡安全會影響到國家經濟安全;

b容易造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侵襲社會;

c-和虛假信息氾濫,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本課小結

社會的發展需要技術革命;電力的發現與發展是幾代科學家努力的結果,樹立繼承發揚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觀念;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5

怎樣理解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從“振興中華”的救國願望出發,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實踐中,深入研究中西有關思想資料並實地考察西方社會政治的基礎上提出的。

孫中山倡導的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洋人的朝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變半殖民地的中國為民族獨立的中國。民族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前提,它繼承了中國曆的民族主義傳統,吸取了西方資產階級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的民族主義思想。孫中山強調“民族主義”絕不是排斥滿族,只是反抗滿族貴族的民族壓迫,-滿族貴族的統治。孫中山認為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滿清政府,則無挽救之法也”(《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234頁)。民族主義“並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候,那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孫中山選集》第81頁)。所以,民族主義反對的不是整個滿族,而是反對滿族統治者。也沒有排外的思想,而是要聯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政治上獲得獨立之後,必須有經濟上的富強獨立,這是民族主義的另一主要內容。孫中山對此作了十分具體細緻的研究,提出了一箇中國建設的具體藍圖──《實業計劃》。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在辛亥革命前是全體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旗幟。

孫中山倡導的民權主義就是“創立民國”,通過政治革命,-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主要來自西方資產階級的“平等”思想和民治觀念。孫中山主張“一國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充分享有“民權”。民權主義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資產階級革命派迫切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對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動作用。

孫中山認為“民族革命”只能-清政府,卻無法剷除“惡劣政治的根本”──君主專制政體,這一政體是中國長期落後和被侵略的根源。因此,他説只有“由平民革命,建國民政府”,才能-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立憲政體”。因此,他堅決反對“英雄革命”和皇帝思想。在他看來,“英雄革命”和皇帝思想將使中國陷入“四分五裂”,進而被西方列強瓜分而亡國。

孫中山倡導的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是“平均地權”,這是孫中山經濟思想的核心和社會革命的主張,是三民主義的補充和發展。土地問題和資本主義發展問題是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中心問題,孫中山對此十分關注。根據美國亨利·喬治的“單税論”,結合中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孫中山提出了“民生主義”,以解決國計民生問題。具體實施辦法是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孫中山試圖通過解決土地問題達到兩個目的:(1)消除國民經濟生活中貧富懸殊和貧富尖鋭對立的社會現象,防止後來的社會革命;(2)為消滅封建土地制度,發展資本主義開闢道路。因此,“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在孫中山看來,歐美各國之所以不能解決社會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解決土地問題。“近時志士,舌敝脣枯,唯企強中國以比歐美。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吾國縱能媲跡於歐美,猶不能免於第二次革命……睹其禍害於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孫中山《民報·發刊詞》)。所以他把“平均地權”的實現,稱之為“社會革命”,説:“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税,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之國”(《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329頁)。

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強烈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在-清王朝和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從此以後,任何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國復辟帝制和建立獨裁統治的人和政治集團,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列寧曾經高度評價説:“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了戰鬥的、真誠的民主主義。它充分認識到‘種族’革命的不足,絲毫沒有對政治表示冷淡,甚至絲毫沒有忽視政治自由或容許中國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改革’、中國立憲改革等等並存的思想。這是帶有建立共和國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義。它直接提出羣眾生活狀況及羣眾鬥爭問題,熱烈地同情被剝削勞動者,相信他們是正義的和有力量的”(《列寧選集》第2卷《中國的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第424頁)。

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三民主義存在一些帶有根本性的缺陷,如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這些都表現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

怎樣理解新舊三民主義的不同

關於民族主義,舊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強調反對滿洲貴族統治;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主張“中國民族自求解放”,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內容,強調“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即廢除國內民族壓迫,團結、號召各民族共同奮鬥,爭取民主革命成功。這就抓住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彌補了舊三民主義的嚴重缺陷,與中共的反帝主張一致。

關於民權主義,舊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號召-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的政府,國民一律平等。為此,孫中山等人領導了辛亥革命。但在君主專制政體被-後,真正的民主共和並沒有建立起來,國民的民主自由被軍閥踐踏無餘。且由於當時的政黨僅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因此所謂的民主即使實現也僅僅是少數資產階級的民主,帶有明顯的侷限性。而新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強調:“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蓋民國之民權,唯民國之國民乃能享之,必不輕授此權於反對民國之人,使得藉以破壞民主。詳言之,則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國民,以效忠於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其為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中國國民黨一大宣言》)。文中強調一切個人及團體享有一切自由權利的前提是真正反帝。這就再一次強調了反帝的必要性,把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綱領發展成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綱領。

關於民生主義,新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在平均地權的同時又提出“節制資本”,孫中山對“平均地權”作出了重新解釋,後來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張。“節制資本”,即將本國人和外國人在華舉辦的獨佔性或規模過大的企業改由國家經營管理,使私人資本不能操縱國計民生。也就從經濟上照顧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

可見,新三民主義和舊三民主義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爭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勞動人民生活等內容,是一個較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怎樣理解新三民主義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異同

相同點: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即都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軍閥統治,因而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國民革命的旗幟和革命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

不同點:第一,民主革命階段上一部分綱領的不同。中共民主革命綱領中有徹底實現人民權利、八小時工作制和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新三民主義沒有。第二,有無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不同。中共民主革命綱領在民主革命階段之後,還有一個社會主義革命階段,新三民主義只有民主革命階段,沒有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可以看出,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具有人民性和革命的徹底性,目標更為高遠。第三,新三民主義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各自階級立場的不同。新三民主義在理論和綱領上還沒有超越資產階級範疇,具有侷限性,這是資產階級的性質決定的。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6

教學目標

需要掌握的知識:第三次科技革命。這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及其影響。知識經濟。

通過對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從而歸納出科學技術革命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的結論。

通過學習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科學論斷的理解和認識。(2)通過對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的學習,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現代國際間的競爭,説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培養學生正確的國際意識。(3)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含義,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現代科技革命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教學過程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思考並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

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啟發引導思路:社會實踐的需要一二二戰和戰後各國的需求;物質和科技基礎;科學理論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會條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的重要條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為適應戰爭的需求都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研究開發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各壟斷組織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開發新產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為了與美國競爭,蘇聯也非常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這些情況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二,技術與物質條件是前提條件。科技的發展有歷史的繼承性和連續性,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創造的技術與物質條件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礎。第三,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成為新科技革命的理論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使人類的物質觀、時空觀、運動觀和方法論都發生了變革,二戰後初期形成的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成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論依據。

我們正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進程中,這場革命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有極其密切的關係,它到底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所介紹的內容來把握。如果能夠説出更多的例證當然更好。

生:(回答)

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如果按照研究領域門類,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空間技術等領域的變革。同學們考慮一下,這場深深影響到我們人類與以前的兩次工業革命相比,有哪些特點?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生:(回答)

師: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點。第一,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第二,科學與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隨着科學實驗手段的進步,科研探索的領域也不斷開闊。

第三,科學技術各領域之間相互滲透,出現兩種趨勢:學科越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研究越來越深入;學科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科學研究朝綜合性方向發展。例如,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和“星球大戰計劃”是國家規模的科研行動;現在的太空合作行動更是國際間的科研合作。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生:(思考並回答)

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啟發引導學生從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三要素進行思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通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的不斷提高、勞動對象的不斷改進和擴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一切機器在本質上都是人類勞動的模擬,機器工具是人類雙手的延伸,電了計算機則是人類大腦功能的延伸。電子計算機在直接生產過程巾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的勞動形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必須由人類直接操縱的控制機器動作的機構,變成了由電子計算機操縱機器運行的自動機構,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內的全盤自動比的機器生產體系。以上是導致作為生產力水平標誌的生產工具方面發中的變化。

現實生產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後,以電子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技術,使人的勞動從直接參加生產轉變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這就要求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則無法同現代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要求導致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勞動者水平的提高。

生產力三要素還有勞動對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人類不僅能夠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為勞動對象進行生產,還能夠製造自然界中所沒有的物質材料作為勞動對象新材料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夠按照生產的需要創造大量本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這就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勞動對象的內容。

這一切都是由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充分説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是真理。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也就明白了儘可能提高我們自身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下面,我們再來分析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影響。

生:(分析並回答)

師:(引導學生依據課本上的小字進行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是國民經濟中的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超過了第一、第二產業;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普遍強化。由於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產業結構中的“技術密集”企業發展速度大大超過傳統的“勞動密集”企業。這種技術密集企業包括微電子、機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業以及現代通訊、新能源新材料工業等。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導致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是使人類日常生活發生變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創造的大量新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生活,甚至影響着人類的思想道德觀念。例如,現代化通訊手段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交流信息的傳統方式,也在改變着傳統的人際交際方式;通過國際互聯網,導致人們觀察、認識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試管嬰兒的誕生,有利於解決人類優生的難題,但是也給人的婚姻家庭和倫理道德帶來新的問題。對人們的家庭生活、乃至人類的倫理道德觀念都提出了挑戰。

科技革命對人類日常生活又有哪些影響呢?請同學們舉例説明。

生:(回答)

師:剛才,我們所分析的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是從一個國家內部來觀察的,如果把世界經濟看作一個整體,那麼必然會看到科技革命對國際經濟格局也同樣產生巨大的影響。請同學們結合所瞭解的事實來説明這一影響。

生:(舉例説明)

我們又如何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對包括我們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呢?請結合當今國際關係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條件來思考。

生:(思考並討論)

師:(小結學生髮言)我們已經分析了若干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從生產力的角度看,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對於我們學生來説,就是通過刻苦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高科技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將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使我們的祖國也成為現代化科技強國。

四、知識經濟的初現

提出者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1、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的出現。“知識經濟”一詞雖然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但早在七八十年代,已經有人對它加以關注了。目前在學術界,對有無“知識經濟”還存在一些爭議,教師在講課時按照課文的提法説明即可。關於知識經濟的概念,也按照課文中敍述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1996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報告中的提法。教材中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的提法出自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等人的説法,他們普遍認為現在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提法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劃分社會發展階段,與我們常用的五種社會發展形態論有所不同。對這一情況,教師瞭解即可。

2、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向學生説明:隨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知識經濟已經初露端倪。各國之間今後的競爭,更多地取決於知識經濟的發展程度。在高科技領域佔據優勢的國家,將在各國綜合國力的較量中佔據上風。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落後的國家,則將受制於人。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科學和文化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中歷史必修1教案篇7

結構

一、阿奎那的“君權神聖”

1.王權與教權的鬥爭2. “君權神聖”的主要內容

二、詹姆士一世與“君權神授”

1.都鐸王朝 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權神授”

重點:“君權神授”、“君權神聖”主要內容

難點:“君權神授”和“君權神聖”的區別

問題什麼是專制和專制主義?二者有什麼區別?

專制:與民主相對。指統治者擁有無限制的權力,以自己的意志對國家進行獨裁統治。

--一種政體形式

專制主義:維護專制統治的學説和理論。 --一種理論形式

導入

在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何時建立的?(秦朝,秦始皇)什麼時候給君權披上了一層神祕的外衣?(漢武帝時)漢武帝時,董仲舒發展了儒家的君權神授説,給君權披上了一層神祕的外衣。君權與神權結合,更加強了君權不可侵犯的神聖性。當時一般的社會意識,莫不認為皇帝就是天子,是秉承天命統治人民的。而在西方最早給君權披上了一層不可侵犯的神聖性?最早提出“君權神授”又是哪國?何人呢?由此導入新課。

講述

一、阿奎那的“君權神聖”

1.王權與教權的鬥爭

西歐進入封建社會後,佔據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會);教會擁有哪些權力?(凌駕於世俗權力之上,擁有世俗和宗教權力。)教會宣揚君主權力來自神的意識,給封建制度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但是,王權不甘心屈尊於教權之下,同教權展開長期的鬥爭。教會與反教會的鬥爭在哪個國家最為劇烈?(意大利)為什麼?讓學生閲讀課本後,概括指出:-勢力中心;市民、農民和國王的世俗力量不斷壯大;先進思想的衝擊。

面對教會神學受到嚴峻挑戰,一些神學家從維護教會的神權統治,意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個。

2.“君權神聖”的主要內容

先首先給學生介紹一下意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的巴黎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神學教授,因沉默、温順、人送外號“啞牛”。但他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已嶄露頭角,一些有名望的學者很賞識這位年輕人,阿爾伯特就曾斷言:“啞牛”之聲必將聞名於世。果然,“啞牛”後來成了中世紀最有名的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14歲時,他進入那不勒斯大學,接觸到大量的科學與哲學著作。5年以後,加入了天主教組織“多明我教團”,這成為他一生的重要轉折。托馬斯在巴黎大學執教時,亞里士多德的學説已大量湧入,在教徒中引起的反響極為強烈。教會深感其著作的危險性,幾次試圖封鎖這種與天主教正統信仰不相容的自然主義和理性主義哲學,禁止轉錄、閲讀和保存。可托馬斯並不害怕這種學説,他和老師阿爾伯特一起潛心研究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閹割了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而將其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體系加以全面系統地發揮,並將其納入-的神學體系,使它成為天主教官方哲學的基礎。他成功地將-的神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龐大的經院哲學體系。一生著有18部鉅著,其中包括集毛澤東思想之大成的《神學大全》和《哲學大全》、《論存在和本質》、《反異教大全》等。阿奎那的《神學大全》是中世紀官方思想體系的百科全書,被稱為天主教的百科全書。

根據宗教權力至上的理論,阿奎那宣揚“君權神聖”。

提問:托馬斯·阿奎那“君權神聖”理論的核心是什麼?(教權高於王權)托馬斯的全部理論都是為天主教信條服務的。他明確提出哲學必須為神學服務,之後,又為上帝存在這一神學信條作了哲學的論證。托馬斯還力主教會的權力至高無上。認為如同神高於人,靈魂高於肉體一樣,教會高於世俗的國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權應由他掌握,國家必須服從教會,國王必須順從教皇。他還極力維護封建君主的統治權力,認為君主制是的政治形式,並説,沒有一個統治者控制和指導民眾,社會就會解體。

托馬斯·阿奎那“君權神聖”的實質是什麼?(維護封建統治)

世俗國家的職能和作用就在於服從教會要求,運用國家這個暴力機關無情地懲治破壞封建等級制度和各種異教異端行為。可見,托馬斯的國家觀始終是圍繞教權高於王權、君權神授、封建等級秩序神聖不可侵犯這個軸心轉的。托馬斯包羅萬象的神學唯心主義體系產生後,很快成為西歐中世紀思想領域中佔絕對統治地位的學説。

二、詹姆士一世與“君權神授”

1.都鐸王朝

從1485年開始,英國處在都鐸王朝的統治之下。歷代國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瑪利一世、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統治時期,正好處於新航路開闢和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

提問:新航路的開闢對歐洲有什麼巨大影響?(新航路開闢後,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區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由於地處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資本主義生產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成長起來,還出現了新貴族。)15世紀中葉,英國農村的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得到迅速發展。為了擴大英國的實力,都鐸王朝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以壯大國家的經濟力量;鼓勵航海業發展,擴大海外貿易,以便進行海外掠奪;積極推行殖民擴張,爭奪海上霸權。16世紀末,英國打敗老牌的殖民帝國西班牙,成為海上強國。這些措施不僅加強了英國的實力,而且對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都起了促進作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力量不斷上升,他們與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2. 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權神授”

提問:“君權神授”理論的核心是什麼?(鼓吹君主專制,王權至上的專制主義)

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這個自稱將“生命與貞節奉獻給大英王國”的女王逝世。她終生未婚,死後無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遺詔,本應傳位給外孫女瑪麗·斯圖亞特,但她在蘇格蘭親政時已於1567年被廢黜,後又被處死。這樣依照規定就傳給了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當時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斯圖亞特家族開始統治英格蘭。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國王位,這是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英國的開始。

提問: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權神授”及專制統治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學生閲讀教材後思考,然後教師概括指出:

詹姆士一世為加強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斯圖亞特王朝歷經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統治。詹姆士一世在蘇格蘭統治時,以壓制新教和奉行“君權神授”而聞名。他親自寫過《皇帝之天賦本能》和《自由君主制之法則真諦》兩篇文章,它們不僅宣揚君權神授,還宣稱國王居於法律之上。到了英國以後,他和他的繼承人都變本加厲地維護和推行這種封建專制思想,鼓吹“除上帝外,國王不對任何人負責”。在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時期,在經濟上,國王可以不通過議會而強行徵税,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蘇格蘭他曾壓制新教,統治英國後,他看到英國國教中還保留有許多天主教舊習,而且英國國教當時已經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強大的勢力,於是,他改變作法,以尊奉國教為名而不斷地恢復天主教的一些教義和教會的禮儀。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統治時期,嚴厲地對待“非國教徒”,實行宗教專制,特別是殘酷迫害那些主張取消國教中天主教舊習的“清教徒”,嚴重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由於以上兩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圖亞特王朝時期政治上的緊張局面,引起議會向國王之間的鬥爭。詹姆士一世以後,國王查理一世在位時,專制統治有增無減,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使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最終導致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課後研討

托馬斯•阿奎那教有一句名言説∶“你能對一個人所貢獻的服務,就是將他從錯誤引導到真理。”因此,在一本美國的歷史課本上寫道∶“托馬斯。阿奎那認為引導人走向真理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理智,另一條是信仰。所以,一個基督信徒從非基督信徒那裏所學得的一切真理,都只能堅固他對基督的信仰。”

你認為,情感比理智跟可貴還是理智比情感更可貴?

思路:持正方意見。從推動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原動力看,情感比理智更可貴。回顧歷史,正是無數情感的要求,激勵着我們敢於嘗試,衝破夢想,衝破理智的侷限。情感給創造以激情,情感給夢想以力量。

情感的更可貴,就在於它能衝破理智的侷限而勇於嘗試,從而實現更偉大的飛躍。當客觀形勢和人生追求發

生背離,情感的抉擇更為高貴;當生命的價值受到挑戰和置疑,情感的回答更為有利;所有的善行義舉,背後都是情感的強大推動;任何遠大理想,目標都是情感內在的逾越。

持反方意見的只要論據正確,理由充分即可。在現實生活中,理智和情感更被看作是解決問題的兩種行為態度。大到國際爭端,小到感情糾葛,理智駕馭情感都比情感駕馭理智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不管是從心理層面上分析,還是從現實層面進行比較,理智比情感對人類有着更重要的意義。

小結

專制主義理論是維護西方君主專制制度的工具。從-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的“君權神聖”理論,到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權神授”的主張,勾勒出西方專制主義發展的歷史軌跡。托馬斯•阿奎那是歐洲中世紀-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的重要代表。他揉和新柏拉圖主義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來論證天主教的教義,形成完整的神學體系,即托馬斯主義,成為中世紀歐洲維護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而詹姆士一世把王權至上的專制主義理論發展到一個新高度,近代君主專制統治便應運而生。

教學反思:

西歐中世紀-會的地位

背景

“君權神聖” 教會與王權的長期鬥爭

內容 國家觀

政體觀

西方專制主義理論

背景 (都鐸、斯圖亞特)

“君權神授” 表現 (壓制、暴政、迫害)

後果(資產階級革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