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2W

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開始,想必大家一定都已經在寫教案了吧!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考慮聯繫實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閲。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6篇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1

教學設計

一、探索與實踐

1、引入談話。

師:今天我們繼續應用分數的混合運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整理與練習。

2、完成“探索與實踐”第5題。

(1)理解第(1)小題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先畫線段圖)

(2)學生演示畫法。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畫出線段圖。

(3)集體評價,列式計算。

(4)學生根據計算結果,畫出長方形。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畫?

(5)理解第(2)小題題意。

(6)怎樣求現在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並求出現在長方形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3、完成“探索與實踐”第6題。

(1)理解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畫長寬是多少的長方形,小組討論確定長方形。

(2)嘗試練習畫出現在長方形的長和寬及面積。

(3)算出現在長方形的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4)小組彙報交流。

比較上面兩題的計算結果,你有什麼發現?學生互相説,集體彙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加深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

二、評價與反思

1、理解每一條評價指標的意思。

2、學生逐條自我評價。

3、交流彙報。

讓學生説説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怎麼樣?有哪些成功的經驗,還有哪些不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評價與反思中能自我檢討,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感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總結中收穫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2

教學目標:

1.經歷量角器的形成過程,認識量角器。

2.會使用量角器正確測量角的度數。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夠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

1.靈活使用量角器。

2.能根據測量的情況,區分內、外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張練習紙,兩種量角工具(單個小角和半圓量角工具),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兩個角,角一和角二)課前紀翔和李毅畫了兩個角,讓我幫忙比較大小,現在老師想請大家來幫他倆比較一下,哪一個角大?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此處更改為直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貼近生活,引出矛盾衝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1.測量工具的選擇

看到這四個字,你有什麼問題?(用什麼量?怎麼量?……)咱們一個個的來解決,先看第一個問題“用什麼量?”誰來猜猜看?(尺子……)這都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誰説的對呢?咱們一起想一下以前學過的有關測量的知識,能不能有所啟發。(課件)線段的測量和麪積的測量。大家想想看,用什麼來測量角的大小呢?(用小線段的長度測量大線段的長度,用小正方形的面積來測量大圖形的面積,應該用小角來測量大角。)

2.兩種量角工具的選擇

(1)用單個小角量角

用單個小角量一量練習紙一上的角一是幾個小角?(先自己量,然後生演示操作,是兩個小角。)那麼角二是幾個小角呢?試着量一量。(學生演示)這次需要四個小角,有沒有比較簡便快捷的方法,一下就能量出來呢?

(此處,更改為量取四個小角的角,比較麻煩,從而引出半圓量角工具。四個小角的目的讓學生知道每個小角的頂點都聚在一個點上,就是半圓量角工具的中心,為後續角的度量打下基礎。)

(2)連在一起的角

我們可以將這些小角連在一起,組成這樣一個量角工具(出示半圓)。我們再用這第二種工具來量一量角2是多少個角?(4個小角)用第二種工具來量角3是多少個角?(3個半小角)

設計意圖:4個小角製造麻煩,促使改進量角工具為半圓量角工具,更為簡單快捷。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每個小角的頂點都在半圓量角工具的中心;由3個半小角製造認識的衝突,促使學生思考改進量角工具的方法。

3.改進量角工具

(1)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改動一下手中的量角工具,是我們的測量結果精確的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呢?(課件)將每一小角再分成兩個小角,數出一共有七個小角。

(2)給量角工具標上數字

如果每次都是一個一個的數,有什麼感受?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一個一個的數,一眼就能看出這是12呢?

開始的這條邊上應該表上數字幾?想想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都是從刻度幾開始的?

(3)再測量一個角,但是還是不能用一個整數表示,怎麼辦呢?(課件)把每個小角平均分成十分,可以得到多少個更小的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數出7個、12個角,體會到一個個數比較麻煩,引發出進一步改進量角器的必要。

4.簡化量角工具

看看現在的量角工具有什麼感受?簡化量角工具,得到的工具和量角器幾乎是一樣的。

5.量角器上讀角

(1)認識一度角

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一度角。記作“1°”。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那兩個一度角是幾度角?三個一度角是幾度角?

(2)認識幾度角

①認識5度,145度角。

②反方向讀角,怎麼能看出是50度的角?

(3)能不能想辦法不用計算不用數,一眼就能看出是50度的角?

設計意圖:認識角的計量單位,感知1度角的大小,初步理解量角的方法。50度角同時引發讀角過程中的矛盾衝突,引出外刻度。

6.認識量角器各部分名稱

量角器外圈數字叫外刻度,量角器內圈數字叫內刻度。量角器有兩個0刻度線,分別對應着內外刻度。所有小角頂點聚集在一起的這個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同學們看我手中的大量器,和老師一起説説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7.(1)讀出下列各角的度數

開口向右70度角和開口向左60度角,開口向右用到量角器的內刻度,開口向左用到量角器的外刻度。

(2)在2號練習紙上畫出下列各角(注意強調中心點、0刻度線、內外刻度線)90°,180°,120°,60°(強調內外刻度兩種表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區分和使用內刻度和外刻度,在會讀的基礎上正確的畫出各個角。

(此處增加開口向右70度角和開口向左60度角,以及在紙上畫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內外角,也為量角做好了準備。)

(3)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試着量一量3號練習紙上角一的大小。(學生操作演示)強調注意中心點對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對齊,看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並讀出度數。

(4)量一量3號練習紙上其餘各角的度數。

三、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3

教學目標:

掌握含兩級的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大數,並體會、理解讀數的規則。

練習讀數,使學生理解萬級的數的讀法與個級的數的讀法的聯繫與區別。

結合讀數,培養學生的類推和歸納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含兩級的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每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讀出下面的數

305300535002879

(1)我們學過哪些記數單位?

(2)請你按數位順序表中的順序依次説出所學過的數位。

(3)萬級包括哪幾個數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萬級的數的讀法。

我們已經學習過萬以內的數的讀法。而像我們昨天的城市人口數據的大數該怎麼讀呢?

(1)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並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呈現2496,讓學生讀一讀。

(2)再呈現24960000讓學生試讀。

比較24960000與24960000在數位上的區別。

啟發:引導24960000的讀法。

説説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引導説出一共有多少萬?

這個數有什麼特點?(個級的四個數位上都是o,即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末尾的零都不讀出來。)讀法與以前學過的數的讀法有什麼異同點?

相同點: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去讀。

不同點:萬級的數要在後面加讀一個“萬”字。

小結:整萬數的讀法,先分級,把萬級上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個級上的四個零都不要讀出來。

練習讀一讀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讀法。

學習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①板書6407000。

②引導觀察6407000與24960000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③學生自己試讀,交流讀法。

④小結讀法:分級——先讀萬級上的數——接着讀個級上的數。

教師隨學生敍述板書,六百四十萬七千

(1)學習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①板書***。

②學生自己分步驟試讀。

③師聲生同讀。

④小結讀法:每級中間有0的應該讀零。

⑤按正確的讀法師生品讀。(板書:八千五百萬零三百。)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內化提高

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1)觀察每個數的特點。同桌互讀。

2、做練習一第2題。

3、教師在計數器上撥數,學生讀。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穫?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4

教學內容:

課本22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四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3、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生成問題

1、師:老師站在大家的正東方向上,那麼你們站在老師的什麼方向上呢?(西方)對,我們的位置關係是相對的。

2、分別指兩名學生,讓大家根據方向説一説他們的位置關係。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先弄清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根據兩名學生的位置分別説一説誰站在誰的方向上,使學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對關係。)

3、師: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兩個物體位置的相對關係。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上兩節課學習內容有一個大體的回顧,為本節課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22頁例3主題圖。

(1)讓生觀察地圖

師:北京和上海兩地相距大約 1000千米,説一説,上海在北京的什麼方向上?

①組織學生用直尺,量角器測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麼方向上。

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②討論: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30℃方向上,那麼北京在上海的什麼位置呢?

組織學生觀察上圖,在小組中討論,然後交流説一説。

出示提示

1.確定以誰為觀測點,並建立方向標。

2.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討論後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彙報。

可能會説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師對照圖示指一指,肯定兩種説法都是正確的。

師小結: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觀測點不同,物體的相對位置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2、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採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麼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的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麼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製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與遠古計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就是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後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後來遊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裏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着時間的發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明了什麼?

出示課件: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2)現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三)、計算器的應用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並説説你找到了什麼規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想説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

作業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與反思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麼會不一樣?引出“四捨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複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説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後指名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裏輸入學生彙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彙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後的近似數。並説一説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麼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後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説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

(1)保留( )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①一位 ②兩位 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 )位。

①分 ②百分 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 12.006 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3.72 0.58 9.054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後,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穫?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後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後作業: 1.從課後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於5,捨去 大於5,向前一位進1 大於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

課後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