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説課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5W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必須認真對自己的教學任務做出分析,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説課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説課教案7篇

中班説課教案篇1

設計思路:

現在的孩子,平時有很多機會和家人一起玩出遊玩,因此他們也會有許多郊遊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從他們活潑的語言與生動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外出的嚮往與熱愛,並且能自豪的描述自己的新發現,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根據他們喜愛郊遊這一情緒特點,我選擇了音樂活動《郊遊》,歌曲的旋律活潑明快,很適合中班幼兒演唱,將歡快的節奏、簡單易記的歌詞與孩子歡快的心境相結合,相信孩子們學唱的積極性會更高,並能在音樂中獲得愉悦的情感體驗,另外要感受並演繹出歌曲a段中“x x xx x”的歡快節奏與b段中較之緩慢而優美旋律的不同的風格,這對中班年齡的幼兒又是有一定挑戰的,將作為本次活活動的重難點。

本次活動將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分享討論初步感受郊遊的快樂;第二環節在感受體驗中學唱歌曲,並感受歌曲前後兩段不同的風格,進一步體驗郊遊時的快樂;第三環節在與老師、同伴的合作表演中運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中郊遊的快樂情景。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學習踵趾小跑步的基礎上,嘗試歌表演。

2.在郊遊的情境中,體驗和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分享討論——感受郊遊真開心

你知道什麼是郊遊?你和誰去郊遊過?心情怎麼樣?

二、感受體驗——熟悉音樂,學習舞步

1.完整欣賞歌曲

歌曲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去郊遊的?看到了哪些景色?

2.教師進行歌表演

你看見了哪些動作?(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裏繞圈練習。

3.幼兒學跳(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裏繞圈練習。

三、合作表演——嘗試兩人合作表演

1.這個舞蹈還可以兩人一起跳呢(觀看視頻)

兩個人跳和一個人跳有什麼不同?(腳的方向、有高低變化)

2.幼兒嘗試兩兩合作表演

幼兒兩兩合作練習,注意腳是不是打架。高低變化時怎樣才能跟上音樂?

3.幼兒兩兩手拉手,在郊遊的情境中進行表演。

中班説課教案篇2

設計思路:

中班的幼兒動作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動手能力較差,還需要加強。因此,我結合我園開展六個一活動,開展了一塊紅泥活動。幼兒本身對玩泥巴比較感興趣,抓住幼兒興趣點生成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夠嘗試側身翻滾的方法,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鍛鍊幼兒動手製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想象力,體驗玩泥巴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側身翻滾同時能夠親手製作出小刺蝟。

活動準備:

1、和好的紅泥巴若干。

2、牙籤棒若干。

3、小紙球若干(果子)。

活動過程:

一、模仿動作:

1、教師扮演刺蝟媽媽,模仿小刺蝟走路,聽着音樂進入活動場:“孩子們,跟媽媽去鍛鍊鍛鍊身體吧。”

2、側身翻滾:練習本領

“孩子們你們看地上好多果子啊,我們把果子帶回家好不好。你們願不願意呀?”(願意)

師:小朋友想一想,我們不用手摘果子,那我們怎樣才能把果子帶回家呢?(用滾的方法)

3、那先讓我來試一試,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師:我現賴作一個示範,你們學着老師的樣子做,

4、讓幼兒互相把果子摘下來。

二、老師提問:

1、孩子們我們剛才學的哪一種小動物背果果,(小刺蝟)

2、讓幼兒觀看刺蝟的圖片,(先出示小咕咚的圖片,然後觀察小刺蝟的身體特徵)。

三、手工製作

1、幼兒講出刺蝟的身體特徵。你們願不願意製作一個小刺蝟背果果?(願意)

2、現在,看看我是怎麼做的。(教師先出示已做好的刺蝟背果子的模型,然後做教師示範。)

3、小朋友們,我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寶貝,你們自己選寶貝來做小刺蝟背果子吧!

4、幼兒自由製作,教師指導。

中班説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裏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衞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隻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隻量杯。

活動過程:

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

一、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裏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裏有死蟲子。

(3)土壤裏有蚯蚓、螞蟻。

二、輕輕捏捏衞生紙包的泥土。

(1)紙濕了。

(2)泥土裏有水分。

三、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四、説一説,植物為什麼會在土壤裏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裏生長,是因為土壤裏有肥料。

(2)因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五、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裏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裏去了。

(2)壤土裏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裏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裏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

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中班説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用手捏表現樹的基本特徵,並用多種綜合材料裝飾樹葉和樹林。

2.能主動與同伴商量,合作創作,遇到問題能積極想辦法解決。

3.能大膽向同伴介紹,體驗、分享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l.陶泥、操作工具及綜合材料人手一份。

2.樹林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活動。

(1)教師:一羣小鳥飛累了,很想停下來歇一歇。但是周圍煙塵滾滾,沒有一棵小樹!怎麼辦呢?你們能夠幫助小鳥建一片樹林嗎?

(2)教師:你們會幫它們建什麼樣的樹林呢? (請幼兒邊講述邊畫出樹的形態)

(3)教師小結:樹由樹幹、樹葉、樹枝等組成。有的樹是高高的、粗粗的、直直的,有的樹是矮矮的、細細的、彎彎的。樹葉也是各種各樣的。

2.學習用手捏的方法制作樹。

(1)幼兒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創作一片樹林。

(2)幼兒分組討論:要設計什麼樣的樹林,準備怎樣來製作。

(3)教師示範:先用一大塊泥捏出樹幹,可以有粗有細、有高有矮;再捏出樹枝,樹枝可以向各個方向伸展;最後在樹枝上製作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樹葉。

3.幼兒分組創作樹林,教師巡迴指導。提醒每組幼兒考慮清楚用什麼方法來製作,怎樣做才漂亮。

4.展示作品,相互欣賞、評價。

(1)每組派一名幼兒介紹樹林的製作方法,有沒有遇到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2)鼓勵幼兒將自己小組的作品編成好玩的故事,教師根據每組幼兒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師幼共同製作、佈置各種“大大小小的樹”和“樹的朋友”主題牆。

☆家園共育①在接送途中,到公園或綠化帶附近散步時,可以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看樹木,親近樹木。②協助幼兒做好關於“樹”的調查,用多種方式瞭解樹。如查書、上網、看電視等。③關心幼兒園的“樹朋友”,有條件的話可以同幼兒一起去植樹,讓小樹苗伴隨孩子成長。④請幼兒找出家中所有用木料做成的東西。

中班説課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提醒幼兒在陽台上注意安全,增強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台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裏是不是都有陽台?你們都在陽台上做些什麼?"小結:陽台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台,它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台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台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台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像,討論在陽台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台上看書、摺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台上鍛鍊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台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台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台上玩,忽然風將陽台門吹上了,怎樣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像片,每看完一段,提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裏對,哪裏錯,為什麼?應當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台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當用衣鈎將衣物鈎到能夠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細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台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台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裏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台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確定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並説出原因。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瞭解陽台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識。明白不爬陽台,不往陽台外扔東西等。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首先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引導孩子發現圖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確,並談談自我的想法和見解。孩子們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孩子説"在陽台上我們不能往下扔東西,會砸到下頭的行人",還有的説:"小孩子不能爬在陽台上晾衣服,會摔下去的"等等,經過出示圖片充分的調動了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播放錄像時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對是錯,並能説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動對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對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班説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説句式:“黃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xx”。

2.嘗試用“x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xx”的句式創編故事。

3.積極參與表達,感受創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景圖片:草地、大樹、馬路、城市、屋內、撲蝴蝶的小朋友。

2.彩色紙若干,剪了蝴蝶形孔的紙片若干,勾線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出示撲蝴蝶的小人圖片,談話導入。

1.觀察小人圖片。

師:看,這個小朋友想幹什麼?

2.説説春天的蝴蝶。

師: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蝴蝶都飛來了,小朋友見過什麼樣的蝴蝶呀?

二、逐一出示場景圖,感受故事,學習句式“黃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xx”。

1.出示草地場景圖片,學説句式“黃色的是蝴蝶。”。

師:小朋友抓蝴蝶,來到了哪裏?蝴蝶在哪兒?什麼顏色的?

2.將蝴蝶孔的紙片拿下,學習句式“哎呀,不是蝴蝶,是黃色的小花”。

3.出示大樹場景圖片,學習句式“黃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黃色的梨子”。

4.出示馬路場景圖片,學習句式“黃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黃色的氣球”。

5.出示城市場景圖片,學習句式“黃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黃色的信號燈”。

三、嘗試創編句式“x色的是蝴蝶嗎?哎呀,不是蝴蝶,是xx”。

1.討論:還有什麼東西是黃色的,容易被看成蝴蝶?

2.教師示範創編。

3.幼兒自主創編。

四、交流創編內容。

1.自主交流:將自己的創編內容與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2.集體交流:將幼兒的作品訂成書,集體欣賞。

五、觀察最後畫面,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有沒有捉到蝴蝶呢?沒抓到蝴蝶他心情怎麼樣?我們變成蝴蝶一起跳舞來逗他開心吧。

活動延伸:

1.將圖書投放到閲讀區,讓幼兒完整閲讀這本圖書,感受書本上小洞裏面藴藏的樂趣。

2.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創編,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想象力。

中班説課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互相配合練習多人齊步走,努力協作完成遊戲。

2.在活動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悦。

3.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螞蟻在秋天搬運糧食準備過冬的自然現象。

2.螞蟻搬運食物的自然場景,自制螞蟻觸角頭飾若干。

3.若干沙袋“大米”。

4.小糖果若干。

5.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探索

1.教師: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麼,誰能學學他們走路的樣子?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樣子。

(二)練習

1.教師:“哇,我們的身體都熱乎乎的了!現在,要學螞蟻寶寶走路了,我們先來看看螞蟻媽媽是怎麼走的?”

幼兒觀察螞蟻媽媽走路的樣子,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兩人的步伐。螞蟻媽媽漸漸走遠。

2.教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2-3人一組自由組合,第一個幼兒站立,戴上螞蟻觸角頭飾;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幼兒的腰。幼兒嘗試自由練習多人齊步走,教師觀察並適時指導,提醒幼兒一起走路的過程中步伐整齊一致,“螞蟻”各身體部位不分離。

3.教師:“剛才我們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看到一些小朋友遇到了麻煩。他們走着走着“小頭”和“身體”就分開了,而且怎麼也走不快。你們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自由討論,並請走得又快又好的幾組幼兒作示範。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在探索中找出更好的辦法。

4.小結:“哇,原來啊,小螞蟻走路的時候每個部分都要方向一致,後面的小朋友要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出左腳後面的小朋友也要出左腳,前面出右腳後面也要出右腳,“小頭”和“小身體”要一起走才能走得又快又好!”

幼兒再次練習多人齊步走,着重強調多人合作,步伐一致。

5.教師:螞蟻寶寶們真棒啊,都學會走路了。

(三)遊戲:螞蟻排隊走

1.現在老師把小螞蟻的頭上貼了標籤,請一樣顏色的螞蟻在一組。

教師組織小組比賽。

(四)運糧食比賽

1.教師:“剛才寶寶們表現得都不錯,現在冬天快要到了,小螞蟻們要儲存糧食過冬了。我們要將這麼多的糧食運到我們的倉庫裏去了,請小螞蟻們注意安全好,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千萬別把糧食送錯倉庫嘍!”

請幼兒將箱子裏的“糧食”搬運至“倉庫”內。

2.遊戲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出汗情況;並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要求: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碰撞,不踩到別人。

(五)放鬆

教師:“螞蟻寶寶們,糧食都搬完了,一定很累了吧,螞蟻媽媽給我們送來了好吃的!”

教師將小糖果分發給幼兒品嚐,體驗成功的喜悦。幼兒邊品嚐糖果邊交流遊戲經驗。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