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7篇 躍過時光隧道,領悟紅旗渠精神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3W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是一篇以紅旗渠精神為主題的心得體會文章,通過深入挖掘紅旗渠建設過程中的精神內涵和價值理念,激發讀者對於堅韌奮鬥、艱苦創業和團結協作的思考與感悟。本文旨在通過學習紅旗渠精神,培養讀者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奮鬥精神,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和激情。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7篇 躍過時光隧道,領悟紅旗渠精神

第1篇

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懷着激動的心情,在九三學社市委組織下“走進紅旗渠,接受再教育”。我們一行來到林州,首先參觀遊覽了紅旗渠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隻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接着我們身臨其境參觀了紅旗渠,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國家經濟困難時期,歷史上的林縣極度缺水——林縣。縣委書記楊貴下定決心“寧可苦幹、絕不苦熬”誓要劈開擋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十年艱苦奮鬥,戰勝種種困難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與大自然搏鬥的壯麗史詩。紅旗渠總長1525.6公里,林縣人民一錘一釺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共動用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歷時10年,他們打地鋪、睡懸崖,自帶工具、自燒石灰、自造炸藥,256人重傷致殘,189名幹部獻出了寶貴生命。堪稱奇蹟的紅旗渠終於在林縣人民愚公移山的韌勁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的世界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走在乾渠的堤壩上,看着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着紅旗渠的宏偉壯麗,驚歎和敬仰紅旗渠的建設者們,經過不斷的艱苦奮鬥,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穿越太行山的懸崖絕壁,險灘峽谷,遇山鑿洞,遇勾架橋,開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氣魄,有無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膽識,歷時十餘年,於1969年修建完成。

這一浩大舉世的工程(相當於一道從哈爾濱到廣州的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紅旗渠建成後,形成了以紅旗渠為主體,南谷洞、引上水庫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補充調節,能引、能灌、能排、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網,使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到萬畝,結束了林縣世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歷史。紅旗渠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不僅是現代工程史上的奇蹟,更是當代紅旗渠精神的搖籃。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我們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7篇 躍過時光隧道,領悟紅旗渠精神 第2張

第2篇

週五,部裏組織全體幹部學習,觀看了紅旗渠電教片,通過影像深入的學習了紅旗渠精神,被那種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動。

林縣人民十年奮戰,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起了211個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修建了總長近20xx公里的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絕引漳河水入林縣。在60年代,沒有大型工程機械,純靠人力,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工程,林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一錘一釺戰太行,體現出的這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改天換地的氣魄和精神,是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的.。

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縣人民戰天鬥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縣黨員幹部的敬業、為民、務實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業、為民、務實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帶給當代黨員幹部的精神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強化敬業精神,用更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權為民所用、請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理念。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百折不撓的韌勁、旺盛的工作熱情,保質保量的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

第3篇

8月17日,部裏組織觀看了《紅旗渠專題培訓班彙報》,雖説未能親身實地去感受紅旗渠的宏偉壯觀,但通過觀看專題片仍然被修築紅旗渠的壯舉所感動和震撼。無論是林縣人民當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戰天鬥地的勇敢精神,還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羣眾、廉潔為政、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艱難,一線為民的扁擔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動,對發揚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着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就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更是被稱為第八大奇蹟。這是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堅定信念不動搖的體現,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堅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鬥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服從和服務於黨的性質和宗旨。服從和服務於為人民的'事業,進一步提高黨性覺悟,增強四種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為風險所懼,不被幹擾所惑。

紅旗渠的建設實踐説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執政為民、服務於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羣眾的擁護,使正確的決策變成現實。今天,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處在決戰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應該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把抓黨建工作與服務結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體現服務理念、展現服務熱情、做出服務效果。始終堅持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困,並自覺接受人民羣眾的監督。

林縣歷史以來就嚴重乾旱缺水,正是當時時任縣委書記楊貴勇於創新,敢打敢拍,力排眾議,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縣山河的壯舉,綿延1500多公里的紅旗渠才得以建成,徹底改變了林縣人世世代代貧窮缺水的命運,也在這偉大的人造奇蹟中孕育產生了紅旗渠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發進取,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要靠我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醫夢。更要求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不墨守成規,積極進取,主動作為,熱情服務,為慶安實現躋身全省綜合實力強縣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內科系統黨總支黨員在魏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了河南林州市參觀了紅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每個黨員都被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

“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苦極,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每逢乾旱,居民懸釜待水,有取水十餘里外者。老弱婦幼抱甕提罐,遠道取水,人畜疲極。林縣的史冊中記錄着漫長的歲月因乾旱缺水而留給人們的災難與貧窮。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乾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歷時數年,在太行山中用鮮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號稱中國水長城的水利工程——紅旗渠!壯志撼山嶽,膽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縣人民在艱苦的歲月裏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兩省的崇山峻嶺,利用有限的生產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這一偉大壯舉,要何等的勇氣和膽識,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心繫百姓,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利。帶領林縣人民戰天鬥地,同惡劣的自然環境做鬥爭。一羣最樸實的人,用最簡單的工具創造出了世界奇蹟。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們,打動了我們,鼓舞了我們,心靈倍受觸動、情操倍受陶冶、鬥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進一步昇華。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們將發揚紅旗渠精神,踏實工作,用信念和實幹精神投入到爭先創優活動中,為醫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4篇

大家好,我是國控x公司黨羣工作部的xx,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紅旗渠學習參觀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經帶領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來過這裏,時隔五年,我再一次被這座由人民羣眾創造的工程奇蹟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靠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剛來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紅旗渠精神源自什麼?通過學習參觀,我知道了,紅旗渠精神源自羣眾力量,源自英雄模範,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學創造,源自廉潔無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經告別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飯”的時代,紅旗渠也成為風景秀麗的紅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講述着“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

紅旗渠精神雖然形成於上世紀60年代,但它並未隨時光的流逝而過時,它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力量,催人奮進,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幟,引領一個時代,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動力,鞭策我們不能懈怠、不能偷懶。幹事業要有熱情,幹事業要有激情,今後,我們要在工作中,發揚紅旗渠精神,迎難而上、鋭意進取、奮發有為,做到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提升我們的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讓紅旗渠精神在當代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第5篇

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機器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站在渠邊,看着滾滾的渠水向前流淌着,彷彿像是在訴説着當年修建時的悠悠歷史。順着渠水就來到青年洞景點,青年洞是總乾渠最長的隧洞。“堅硬的石英巖一錘打下去一個白點,十數根鋼釺打不成一個炮眼”,當年青年們面對這樣的艱難困境,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於1961年7月15日鑿通隧洞。為表彰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故命名為“青年洞”。抬頭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題詞“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個年輕的小夥子揮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聽到那鑿崖開洞時的聲聲的鐵鍬聲,“誓言無悔,立誓立行,勵志向前。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的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努力學習,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終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頭挺胸,聲聲的誓詞喊出了我們對於黨的真真熱愛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質量要求高,紅旗渠五十多年沒有出現過一處漏水的地方,在當時沒有工具、沒有資金、沒有糧食的年代,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紅旗渠的'壯舉,詮釋了“責任”這兩個字的真諦。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林縣人民在修渠過程中孕育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了激勵、教育當代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年輕人要緊緊圍繞在黨的領導下,刻苦學習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繼承革命優秀主義傳統,使我們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發揚、創新!

第6篇

週五,部裏組織全體幹部學習,觀看了紅旗渠電教片,通過影像深入的學習了紅旗渠精神,被那種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動。

林縣人民十年奮戰,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起了211個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修建了總長近20xx公里的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絕引漳河水入林縣。在60年代,沒有大型工程機械,純靠人力,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工程,林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一錘一釺戰太行,體現出的這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改天換地的氣魄和精神,是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的。

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縣人民戰天鬥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縣黨員幹部的敬業、為民、務實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業、為民、務實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帶給當代黨員幹部的精神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強化敬業精神,用更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理念。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百折不撓的韌勁、旺盛的工作熱情,保質保量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

第7篇

15日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職工奔赴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參觀紅旗渠給我最深的感受是,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為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為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

林縣人民在上世紀60年代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甚為簡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兩糧食,奮戰了10個春秋,建成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走進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的世界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走在乾渠的堤壩上,看着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着紅旗渠的宏偉壯麗,驚歎和敬仰紅旗渠的建設者們,經過不斷的艱苦奮鬥,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穿越太行山的懸崖絕壁,險灘峽谷,遇山鑿洞,遇勾架橋,開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氣魄,有無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膽識,歷時十餘年,於1969年修建完成。

紅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歲月,巍巍太行山記錄着林縣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豐功偉績。當年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不僅缺少機械設備和技術水平,還有三年的自然災害也給林縣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缺衣少糧十分艱苦。就是在這樣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林縣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不畏艱險、不畏困難、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用血淚和汗水澆灌出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創造歷史又一奇蹟。紅旗渠的建設不僅僅是建設了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樹立了中華民族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偉大精神豐碑。

過去,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是紅旗渠的建成,才使那貧困的小山溝,徹底改變了乾旱的局面。紅旗渠,你告訴中國的人民,林州人是了不起的;你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中國人是偉大的;你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人生不應只貪圖享受,應該想一想紅旗渠人民的精神。

通過這次參觀紅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發了對工作的熱情,更加熱愛本職工作,堅持發揚紅旗渠精神,堅持學習文化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為單位的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