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構造論文共4篇 構建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體系

來源:巧巧簡歷站 6.82K

本文旨在探討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構造,分析傳統消防行政模式的不足,提出構建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的途徑。旨在推動消防行政管理的轉型升級,提高消防服務和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構造論文共4篇 構建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體系

第1篇

面對當前消防行政的困境,各級政府及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社會實際,建立“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消防監督機制,改變過去以管理者自居,靠行政命令,靠文件,靠組織一些檢查、專項治理來實現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思路。改革依靠行政審批、處罰的工作機制,借鑑國外消防管理依法辦事,強調效率,強調快節奏和高質量服務的工作方法。把那些不該我們行政審批的事項取消,應該由市場機制調節的由市場來調節,對於依法應該由消防機構來實施監督管理的工作,依法把它管好、辦好。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所有制形式已由原來單一的公有制轉變為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外資、合資、股份合作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經濟主體的多元化,導致消防保衞對象的多樣化,消防工作這種社會化的行為,只有在政府的領導和組織下,才能適應消防保衞對象多樣化的需要。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政府在部署消防工作時必須統籌各方面力量,統一組織、統一管理。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要靠政府統一規劃才能考慮到消防的要求,社區消防供水設施建設,要靠政府統一組織才能實施,企事業單位的消防工作,要靠政府的統一部署才能落到實處,社會的消防安全教育,要靠政府的統一組織才能增強,消防事業的投入,要靠政府的統一計劃才能合理預算。只有實施政府行為,把消防硬件建設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才能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積極主動地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實現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管理。公安消防機構的主要職責應為:消防產品的市場監管、全社會消防安全事務的管理和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服務。放寬是服務,嚴管也是服務,樹立服務理念,對消防部門的要求一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落實“執法為民”的要求,把消防監督管理的模式由傳統權力治理型轉為法律法規治理型,淡化強制性色彩,提倡温和型服務,真正做到嚴格執法,熱情服務;二是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責任”的原則,進一步規範審批權限,嚴密審批程序,規範執法行為,簡化辦事程序,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搭建公共消防服務平台和信息平台,提供消防技術指導及消防知識和信息諮詢,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和裝備優勢,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一是設立消防諮詢機構,健全消防中介組織。實行消防諮詢制度是消防部門在消防行政管理工作中轉變職能的必由之路。發展消防中介組織,有利於公安消防機構從繁重的專業性、技術性事務中解脱出來,有利於實現消防技術工作專業化,提高相關技術工作的服務質量。應當通過立法,鼓勵和扶持消防中介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建築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消防技術鑑定、消防安全評估、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消防產品檢測、消防培訓和消防諮詢等領域的作用。通過中介機構的參與,消防機構找準自己的工作重點和目標,通過中介機構的宏觀監督來實現提高消防行政管理水平的微觀效果。二是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誠信機制。消防機構應從部門管理向行業自主管理轉變,對單位和人員實行資質證書的發放和管理制度,大膽放權,讓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歸口管理,根據《消防法》加強對各類自動消防設施設計、施工單位的監督,對單位和人員資質的審查,發揮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功能,將單位的消防行為與市場誠信有機結合,促進企業消防自律。單位的消防安全要由單位自己來管理,消防部門只對其進行指導和督促,對於一些安全意識淡薄的單位要進行多方位的督促,必要時要進行曝光,讓社會來實施懲罰。三是推行信息公開制度,實現全民參與消防。建設服務型消防還要求行政體制從封閉型向公開透明型轉變。政府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和百姓,只有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制度,政府的服務才能受到社會和百姓的監督。通過網絡實行電子政務,建立完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機制,將地區或單位的安全狀況和消防機構的政務公開,使社會監督消防機構,督促單位對自身消防工作的加強,老百姓也可以通過網絡對消防違法行為進行舉報,可以向公安消防機構提出意見,使全民都能參與消防。

對社會消防工作的正確評價方法應該是針對消防諸多要素進行綜合評價,消防安全形勢好不好,一個重要的標誌是看能否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應當在下達火災控制目標的考評方法上進行改革,不下指標,不搞層層分解,火災發生後,查清原因,在追究直接責任人的同時,看有沒有監督不到位的情況,有沒有其它職能部門失職、瀆職的情況,有沒有人為故意等違法、違規的情況,如有應依法予以追究,用法律的手段進行有效的制約。火災統計結果是對消防管理及相關原因的量化解釋,可以幫助各級領導機關掌握火災規律,檢查決策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消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應結合當地消防工作實際,研究和建立一套火災統計的科學方法和制度,使統計制式、分類標準、指標體系、計算方法等規範化,使統計計算、數據處理,信息貯存,檢索傳輸等技術手段朝着現代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切實發揮統計效能,提高服務質量。

2.4改革保險管理與服務體系。構建安全與效益互動機制

引入保險行業對消防安全的本能關注這一積極因素,建立安全與效益互動機制。保險業的強力介入,將有利於推動企事業單位儘快樹立自主安全意識,促進消防工作社會化。應建立保險與消防聯動機制:在火災責任保險前,由保險機構或保險機構委託的中介機構對投保單位進行火災風險評估,不同的風險程度對應不同的賠付率;在保險有效期限內,保險公司對保險客户進行必要的火災風險防範技術服務,監督其整改火災隱患;對投保火災責任保險的單位,公安消防機構根據其火災風險評估結果,採取不同的監督方式,對評估合格的,保險期限內可不進行抽查;評估基本合格的,只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期抽查;評估不合格的,加大查處力度和查處頻率,把對保險客户管理的動態監督和技術保障,交由保險機構及其(委託的)消防技術服務中介機構完成。由此,既強化了保險機構的社會管理和經濟補充功能,把社會的部分火災風險轉嫁給保險機構,又可以通過保險機構的技術服務有效彌補消防行政審批制度留下的空檔。

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火災防控任務將更加艱鉅,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前消防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問題,在國家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深人探索消防服務經濟建設的新機制,構建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消防安全的需求。

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構造論文共4篇 構建服務型消防行政管理體系 第2張

第2篇

[論文摘要]服務型消防,是政府為解決社會公共消防安全問題,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通過組織工作動員全社會力量,提供的公共消防安全產品的全部勞動和服務。建設服務型消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建設服務型消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實踐,但服務型消防理念的深入,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的破除等問題還不容忽視。同時,應通過擴大服務型消防建設的主體、加強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私人部門的合作、與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共同提供混合公共消防安全服務來解決政府消防安全服務供應能力的有限。

公安部根據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和要求,專門提出要切實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消防部門作為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緊密,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強弱、水平高低,不僅關係消防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形象,更涉及黨和政府的威信和消防事業的發展。認真研究提高消防工作為經濟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問題,搞清楚為什麼要提高、在哪些方面提高、具體怎樣提高、如何避免走彎路等問題,無疑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和理論探索價值。但囿於筆者的理解能力和學識水平,肯請專家和同仁不吝指教。

第3篇

1.1 隨着改革進程的深入和開放範圍的擴大,全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需要會進一步增強,對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增加。這些需求有的是公共消防服務產品,如穩定的消防安全環境、健全的城市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快捷的滅火救災服務體系等;有的是混合公共消防安全產品,如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可靠的消防安全評估認證、便利的消防安全諮詢服務等;還有的是主要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私人消防安全服務產品,如質量可靠的消防器材和設備等。這些需求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推動力,也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必要條件。

1.2 建設服務型消防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要求。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主導地位日益突出,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日趨成為政府職能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不僅符合國家職能的歷史演變發展規律,也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温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也指出:政府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集中精力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單純靠市場機制調節的經濟社會發展,容易產生“市場失靈”的問題,其中公共消防安全保障很可能就會因無利可圖而被市場機制忽略。因此,政府就必須把提供公共消防安全這樣的公共服務產品作為自己主要的職責予以切實履行。所以,消防安全服務作為基礎性的、基本性的公共服務內容,當然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應有之義,建設服務型消防自然成為政府轉變職能的必然表現。而消防部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既是建設服務型消防的承擔者,更是推動者和組織者。

2.1 建設服務型消防已經得到廣泛的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着個體、私營、股份等多種經濟組織形式的出現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來自社會經濟、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消防安全需求與日俱增,有力地推動了服務型消防的建設與發展。

1)消防安全服務的形式和手段多樣化。不僅政府將全社會消防工作的責任和義務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各級政府、各類社會團體和法人組織結合自身消防安全需要,以iso9000-18000等國際標準認證、hqe認證等形式,將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生產、經營等經常性管理之中,在石油化工、城市管理、勞動密集型行業等實行了消防安全目標管理手段、項目規劃控制手段、許可審批手段,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施行後,將搶險救援納入消防部隊重要職責,有效擴展了消防安全服務的領域和範圍。

2)各級消防部門普遍將服務寓於管理和執法當中,採取了警務公開、網上申報、窗口服務、現場辦公、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提前介入、幫助協調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團體和組織的.消防安全需要,併為達成這些需要,提供儘可能的便利。國務院先後兩次取消十項非必需的消防行政審批項目後,各地也分別取消了大量不方便羣眾辦事和阻礙生產效率的地主性規定。藉助每年的全國119消防宣傳日和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消防安全反思日等活動,集中性的消防宣傳與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深入學校、鄉村、工廠和社區,滿足了廣大羣眾對消防知識的渴求。

3)消防安全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目前火災財產保險、消防產品質量檢測、消防工程建設、施工、裝飾裝修隊伍等中介服務組織和體系已初步建立,建築消防設施檢測、火災損失估算、消防安全評估和諮詢等服務組織亦在各地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雖然這些體系發育尚不健全,但其發展方向體現了服務型消防旺盛的生命力。

1)服務型消防理念尚未得到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樹立。受計劃經濟時期保姆式管制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性的不良影響,公僕式服務型消防理念的深入和普及程度還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服務型消防就是方便羣眾辦事的簡單化思維、服務型消防就是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的形式化做法,在一些領導幹部和職能部門的具體運作中還較為普遍。

2)服務型消防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尚未完全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消防安全需求是多樣性的,為滿足這些需求而提供服務的主體必然相應地是多樣性的。然而,由於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後,造成產生這些服務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尚未完全建立。如對消防產品質量評價的非唯一性要求評價機構的非唯一性,在目前國家公安部的規定下就無法實現;再如因整改火災隱患而產生的資金需求,由於沒有貸款方的利益機制,目前尚無任何一家保險可融資機構願意涉足這一領域;還如全社會對消防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沒有建立反映類似需求變化的信息發佈機制的人才交流市場,使各類學校和勞動培訓機構不可能主動開展業務這方面的服務工作。

3)服務型消防的保障條件受到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限制。這個問題在經濟落後省份或經濟欠發達省份或地區尤為突出。由於地方財政的恩格爾係數偏大,地方財政基本上是“吃飯的”財政,無力在公共消防設施建立、滅火救援裝備改善及城鎮消防規劃、老城區改造等方面投入,造成公安消防部隊在提供緊急救援救助等公共消防安全服務方面無能為力,對部隊和政府的形象產生了不良影響。

第4篇

摘要:在企業的日常運行中,行政管理是其中樞神經系統,在整個企業管理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企業行政管理體系是基於總經理的領導下,由行政部門進行分工負責進行實施和操作,對企業各個部門和機構的方方面面進行管理的一個系統。

企業行政管理擔負着整個企業的管理工作,推動企業的技術、生產、經營以及財務等業務的發展,協調各部門之間的聯繫,從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

本文將結合企業行政管理的功能和特點,對其存在的不良作風進行分析,然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首先,在企業發展中,行政管理具有服務和保障的作用,通過管理職能強化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樹立與時俱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經營理念,把企業打造成學習型運行模式,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當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行政管理應有序的做出應對處理,保證企業的平穩發展。

在企業運行中,不可避免的要與政府管理部門打交道,以爭取工作項目的順利執行;而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借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機會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然後通過一些手段和方法為企業員工解決思想問題和現實困難,促進企業內部環境的優化,以適應企業外部環境,從而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最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經過快速的發展,基於新形勢下,企業發展也面臨着改革;企業行政管理能夠滿足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需求,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在企業行政管理中,要根據我國相關的政策法規,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引導企業發展方向,使企業發展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進行是基於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上級權威,如果上級行政機構沒有一定的權力的和威望,就難以下達命令和指標等。

而且,行政管理在企業中是否有效取決於下級職工是否服從指令、上級權利是否具有威懾力等因素,所以説企業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權威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