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讀後感集合8篇 激盪心靈的《吶喊》:讀後感集合

來源:巧巧簡歷站 6.27K

《吶喊》是當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揭露着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闡述了封建主義及帝國主義的罪惡,對於推動現代化文化的進步意義深遠。本篇文章將展示一些讀者閲讀《吶喊》後的感想和體悟。

《吶喊》讀後感集合8篇 激盪心靈的《吶喊》:讀後感集合

第1篇

魯迅先生的文章一向為學生所懼怕,或許是因為先生所處的時代,文字還帶有文言的味道。流傳的國中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先生一個人具備了兩項,確實是讓人頭皮有些發麻,不得不恐懼。可是,我想,學生怕先生的原因,更多的是先生文字的深度,內容的犀利吧。

這本書讀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枕邊早已換了另一本書,可是每晚拿起來的時候,腦海中總是很容易就有幾個人物跳出來,是那樣的清晰:《孔乙己》中穿長衫又髒兮兮的孔乙己;《藥》中愚昧無知的華老栓;《阿q正傳》中貧窮愚昧的阿q……每個人物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不可磨滅……

?藥》裏一個特寫鏡頭令人驚駭,死刑犯被執行死刑前,看熱鬧的人脖子都像鴨子被人捏着一樣提着,華老栓為了用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療肺結核,靠關係要求劊子手砍完人後把新鮮的人血蘸到饅頭上。先生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一定是痛心疾首的,國人不分善惡愛看熱鬧,愚昧無知。不管殺什麼人,該殺不該殺,無人問津,只管看熱鬧;你的死亡就是我的新生,甚至天天打探着什麼時候才會殺人,以求救活自己,卻從未想過別人的死,是否真的能換來自己的新生。

早上下樓去小區門口取菜。三月九號了,雨絲夾在風中,吹拂在臉龐,依然是淡淡的涼意,驀然抬頭,發現幾株垂柳不知何時竟已是淺淺的綠,若是往年,這該是在草坪上奔跑着放風箏的時節了吧,撒下一路的歡笑和陰霾。突然想到了詩人雪萊的一句經典:“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可是,春天在哪裏呢?有些開始想念上課的鈴聲,想念課間孩子們的歡笑聲,想念安靜的課堂,想念辦公室裏坐着,面對一堆作業本,甚至連孩子們胡亂寫的答案,都成了開心的事情。或許,我想念的是那些每天都發生的真切的事情,是可以不用每天帶着口罩的小心翼翼,可以和朋友相聚暢談,可以大口大口的呼吸,可以沿着小河邊的林蔭道跑上半個小時……口罩背後的靜默,是最好的作戰方式。

前段時間,我所處的街道被稱為杭州的疫情重災區,接二連三的確診,全都在我所處的街道。整個杭州基本都解禁了,卻唯獨我們這裏各個道路全部封閉,小區進出各種證,各種檢查。只是因為有的人不拿疫情當回事,明明知道自己和武漢的人員有接觸,明明知道自己發燒了,卻通過吃了退燒藥來逃避過檢查,卻到處各種溜達,超市逛逛,社區走走,馬路上晃晃……這些人和看殺人,看華老栓的人血饅頭有什麼區別嗎?我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人並不是一個兩個,小區裏,小區外也有很多散步不戴口罩的人,和愚昧的阿q有何區別呢?總是抱着僥倖的心裏,誰也不知道誰是那個萬一。

那段時間內心有些恐慌,不敢離家門半步,看着窗外的大太陽,心裏憋屈的不行,我最喜歡太陽,看到太陽就想洗衣服,看到太陽就想搞衞生,看到太陽就想曬被子……賊一樣打開門,左右瞅瞅沒人,趕緊跳進電梯,到了頂樓天台,發現沒人,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隔着口罩的歡呼,雖然有些委屈,卻也滿足了。

我不喜歡無病呻吟的矯情,人,只有在經歷難以克服的苦難之後,才能真正的對萬物存在深刻的認識。

昨天,對,就是昨天,2020年3月8號,中國首位ufc冠軍張偉麗,通過五回合血戰擊敗前冠軍喬安娜,首次成功衞冕草量級金腰帶。

ufc是什麼,世界最頂級的綜合格鬥比賽。喬安娜是誰?波蘭ufc選手,衞冕過這個量級五次,曾幾乎“封神”的不可撼動之人。曾經是不可撼動,現在被中國的張偉麗推到了,激動不激動!

其實我並不喜歡血腥的格鬥,也不願意去看這樣的比賽,我看的是張偉麗和喬安娜這兩個完全不同品行的人。一個多月前,中國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喬安娜在ins上發佈圖片,在自己的臉上p上防毒面具,嘲諷疫情中的中國。比賽前,喬安娜狠狠地説:你別惹波蘭這個國家,每個人都很清楚,我會在比賽中打爆你,你這是第一次碰到像我這麼厲害的對手。對於喋喋不休的喬安娜,張偉麗淡定兩個單詞“shut up!”喬安娜沒有善罷甘休:你的詞彙量這麼可憐嗎?

奪冠後,張偉麗説:能夠參加這次比賽很不容易,我的祖國正處於疫情,來到這裏我也是經過好多個國家,希望我的國家趕緊渡過疫情。

我覺得在這個平台上都是武者,都需要相互尊重,需要給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所以,我們是冠軍,不是暴君。

(以上關於張偉麗的文字大部分選自公眾號《視覺志》)

每次遇到困難時,我都會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會好轉的。

看到這篇新聞,那些不能出去曬太陽的小心情瞬間灰飛煙滅了。喬安娜的叫囂,張偉麗的靜默,有時候,靜默或許比歇斯底里的吼叫更有效。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那麼毛驢將統治世界。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也不過是換了一種靜默的方式來拯救那時的黑暗。

雪萊説的應該是對的,春天不是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嗎?!

《吶喊》讀後感集合8篇 激盪心靈的《吶喊》:讀後感集合 第2張

第2篇

要説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書,《吶喊》當居首位,真的,一點也不誇張。不論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藥》中的華老栓;《明天》中的單四嫂子;還是《阿q正傳》中的阿q,都能躍然紙上。《吶喊》是魯迅先生經典小説集,更是中國的名著。

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的堅強精神脊柱,他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這八字深深包含着對中國人民的憐惜和悲傷。

曾記得,那個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上流階級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以偷為職業。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竟被打斷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徵着中國教育的墮落嗎?我還看到了讀書人的悲哀。他們可供炫耀的惟有學問而已,可學問在世人眼中又算什麼呢?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僅寥寥幾筆,但細膩地刻畫出了一個落魄書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幾代人。

曾記得,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那個“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上,帶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作者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點頭哈腰的。將當時人民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展露無遺。

?藥》則體現出了一個民主的愚昧和無知。其中的環境描寫似乎就是當時世道的黑暗程度與動盪不安。讓人們深深地對自身的無知而感到可悲。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吶喊》中的哪部小説的話,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擇《阿q正傳》。《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曉,是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阿q性格極其複雜: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他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又因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實只是舊中國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他專做短工,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脱”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負卻又要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他還常為生計發愁……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發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動”竟是去靜修庵裏胡鬧。所以説,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了。這也是就中國人民的最大弊病。

在我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之後,魯迅先生的《吶喊》卻仍讓我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在魯迅的作品裏,盡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盡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言語犀利,他的作品尖鋭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啊!中國,快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在《故鄉》中主要寫了魯迅回老家變賣房屋的事情。此時的魯迅已經二十多年沒回故鄉了,但正如他所説,此時的故鄉毫無生氣,他的心情也不大好。但魯迅就是魯迅,寫這種回憶型文章也植入了批判封建社會的人精神的傷害。《故鄉》中的這種人物就是閏土。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説:“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閏土又對我説:“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日裏到海邊檢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⑤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少年閏土和魯迅如親兄弟一般,在一起什麼話都講,什麼有趣的事都説。但這二十年間,封建禮教對閏土的精神進行了摧殘,讓他的腦子裏出現了等級制度,人人不平等,便出現了二十年後的的悲劇。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着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着;手裏提着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説不出話。

這是中年閏土的形象,非常窮困,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農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社會的壓迫,讓這些本身就窮苦的農民變得更窮苦,日子更難過。20年的勞苦生活讓那原本可愛的、充滿活力的、和魯迅稱兄道弟的閏土消失了。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描寫形成了很大的對比,稱呼從“迅哥兒”變成了“老爺”,更是讓人覺得心酸,併為閏土感到悲哀。從閏土這個活生生的實例來批判封建社會對勞動人民的迫害,榨取勞動人民的血汗,封建禮教對勞動人民精神的摧殘!

第3篇

?吶喊》正如書名,是魯迅在那個黑暗的時代為了民族為了人民,發出的最深沉的吶喊疾呼。

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記》是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鋭,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明天》是魯迅着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説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痛失獨子的描寫,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吃人的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寫作風格顯示出他對黑暗社會的憤恨。精煉而寫實的藝術顯示了作者寫作手法的純熟。洗練而樸實的筆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鎮風俗畫,而人物的刻畫與對話的描寫,更難有一字更改,實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在五四運動時期能有如此不尋常的認識,是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篇的寫作特點,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將車伕和“我”對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進行對照,顯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車伕的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這種對比的妙處在於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樸實無私。在表現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寫畫,又近於當代的“小小説”,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長;情節真實可信,成為現代小説中傳頌最廣的名篇之一。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鋭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説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説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敍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説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畫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歎服!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巧妙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藴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還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文章,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第4篇

?吶喊》收入魯迅1918-1922年間創作的小説14篇及自序1篇。全書貫穿着充沛的反封建熱情,“慰籍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魯迅以卓越的藝術語言——嚴格的現實主義形象,巧妙的藝術構思,一篇又一篇新形式,揭示深刻的社會問題,寫出了整整一個時代。裘沙、王偉君兩位藝術家以畢生經歷用畫筆揭示。

吶喊》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説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收錄了魯迅在1918—1922年間所寫的15篇小説。其中,《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文章皆為魯迅的代表作。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説。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説《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説反映了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説明了這些小説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説的內涵,及意藴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説,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説,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敍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鋭,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説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痛失獨子的描寫,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吃人的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寫作風格顯示出他對黑暗社會的憤恨。

?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在五四運動時期能有如此認識是很不尋常的,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篇的寫作特點,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將車伕和「我」對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進行對照,顯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車伕的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這種對比的妙處在於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樸實無私。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鋭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説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説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敍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著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5篇

十多歲之時,看過餘華的《活着》體會到那種攝入心骨的冰涼後,對於他的書,即渴望又害怕,不敢再看。時延至久,依舊不敢再次去看那種撕裂的痕跡。感覺中似乎都在逐漸忘卻了。那天突然“模糊”提起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那種熟悉的冰涼又帶着少時的記憶襲了過來。猶豫之下,還是讀起了這本書......

雖然在文界的評論中,餘華早期的《活着》和後期的《在細雨中呼喊》是兩種截然的風格和筆觸,但通篇讀下來,冰涼而熟悉的感覺仍舊翻湧過來。在讀這本書之前猶豫的時候,曾想過,好些年了,五六年了吧,這五六年裏我變化了,對那樣的冰涼也應該有不同的體會吧。而今這種熟悉的感覺讓我發現,沒有變,真的沒有變。

一樣的,真誠是覆蓋在被現實麻木的面孔之下,一樣的,美麗最終總是被現實撕碎、撕裂,然後,所呈現的畫面是一雙雙空洞洞的眼睛,看着靈魂留下的缺肢碎臂,鮮淋淋的趟着血。在這滿眼的血泊中,身體會產生一種由心臟漫延到全身的一抽一抽的疼。

無論是夕陽下孤苦老去的福貴,還是被隔離的孫光林,在時世的生活上面,他們將人性交給了命運,將人生遺忘在角落。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就該是如此,這樣已經很好了。”這樣的話,是他們人生的座右銘。他們活着的的意義是,見證那些逝去的時間,一片一片的帶走他們感覺到的,恍若天邊的流星一樣短暫的真誠。然後老去,連想去抓住的手都還沒有伸出,他們就如同沒有出現過一樣,不見了。

那些來自靈魂的本能、來自身體的本能,那些由本能出發而去行動的人,讓為我他們的真誠與勇敢而流淚,為他們由靈魂之處剜出來的閃閃發亮的東西而高興的流淚。可同樣,當這些閃亮的東西,被現實的黑洞所淹沒,我同樣流淚了,是不同於前的流淚,悲痛的,氣憤而傷心的。

一個人寫作的動機可能出於愛,也可能出於恨,但很少有人能用一把刀子,對準自己的心口,一點一點的剜,剜出血和肉,剜到自己的靈魂乾嘔不止。餘華的書做到了,他總是想將人痛死,然後期望着置之死地而後生,期望讀者看過、痛過後的涅槃。也正因為如此,總讓太多的人對他的書避之而無不及,因為多數人總是趨樂避苦的。也還有些人,痛着痛着就死去了,掙扎盡了最後的力量,痛到失去力氣後就死去了,不會再重生了。而我亦如此,也因此以往的五六年裏,去書店時總對他的書瞄兩眼,卻總不會帶回家中品讀。因為,還沒有那種揭起疼痛傷疤的勇氣,還沒有完全對現實麻木説不的勇氣。小的時候,能為了心中的偶像而把一篇文章重寫三遍,而等我們長大了,手裏的玩具刀換成鋒利的匕首的時候,我卻對自己説,算了吧,血流盡了,人還怎麼活?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對自己越來越柔軟?我不知道。

當再次讀到,並不表示我就有了這種勇氣,只是旁生了那種世俗的圓滑之氣再看到這些時,能談然些,能不那樣痛楚一些。可痛楚終還是有的,一種來自對書中人物的悲憫,一種來自對現在生活的環境所帶來的惆悵。所以當看到出現在婚禮上的馮玉青、獨自到七橋的魯魯、靜默的蘇宇......我眼前又閃到了那愛舞蹈的福貴之女,那至死不棄的福貴之妻,和天真獻血而亡的福貴之子。

人生的路似乎太長,而苦難卻總充斥着大部分的時間。只有棺材板蓋上的那一剎那,那不孝子孫廣才才會不知何故的在家門檻上,為未盡孝道的爹流下了唯一真誠的淚。而我們也是一樣?也要一樣麼?

這樣的書總讓我想起那個年代,並越加的累積了對那個年代的恨意,那個完全沒有光明,人人都是滿臉麻木的生存的年代的恨意。而眼光流轉至今,這一切的麻木似乎沒有因為物資生活的相應滿足而消逝,而是將表面的舞台轉站到了內心的深處,相比前者這將會是更大的災難,而這一切卻是這樣的讓人不知不覺,然後潛移默化......

我曾問過一個人:“如果給你一碗孟婆湯,你會選擇忘記什麼?

回答説:我想,真有得選擇的話,你就讓我忘了我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吧!因為我的靈魂告訴我,我是有原罪的,每個人都應牢記自己的原罪——忘卻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就能在下一世裏,繼續揹負着原罪去面對這世間所有的芸芸眾生,忘卻上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真正地、不摻任何雜質地去悲其心憫其情。這一世我已經沒有資格作那樣的希望了,也許下一世的我會希望:可以行走在恆河邊,踏着甘地的足跡,跟着佛祖的足跡,去愛這個世界,去愛這些世人——要有資格做那樣的事情,不忘卻前一世所有的幸福與快樂,又怎能做得到!

第6篇

?吶喊》小説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魯迅用他的筆就起了中國人。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説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説:“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裏,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裏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脱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

?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被人們作為笑料;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魯迅先生説:“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實在是一種無奈的感歎,一種淒涼。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到。

?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説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脱離羣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裏,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鋭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沉睡中的東方巨龍,經過若許年的奮爭,走到了今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處處勃勃生機的崛起中的中國!這是經過了幾代國人的浴血奮戰和不懈努力換來的成果,成果來之不易!以至於僑居海外的中華兒女也會發出長抒一口氣的幸福!

第7篇

我覺得這世界太浮躁,世界對我説是你的心在浮躁,我搖搖頭,只想吶喊以泄內心之鬱悶。

在《吶喊》的自序中,魯迅先生説過,回憶可以使人歡欣,但有的也不免使人寂寞,但唯有痛苦不能使人忘卻,這便是吶喊一書的來由。但何為痛苦的記憶,是父親生命垂危時藥石無醫的無奈,面對中醫騙子的憤恨,到底還是在畫片上見到若無其事地欣賞被日軍砍下頭顱示眾的中國人的看客,呵,都是強壯的體格,麻木的神情。

那時的中國除了極少數的知識分子以外,大多數的人還是目不識丁,在最基礎的温飽都沒滿足的條件下,追求精神上的開化就是痴人説夢,他們活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所構築的囚籠裏,周圍銅牆鐵壁,一但觸碰,必定會撞的頭破血流,久而久之,他們愚昧無知的程度,簡直是令人毛骨悚然。

可以試想,在鴉片戰爭後的一系列侵略戰爭中,外來文化不斷侵襲,此時的中國,沒有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積貧積弱,因此,魯迅先生説,學醫並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首推是文藝。

魯迅先生的前一句話我是不予認同的,因為任何人無關他的身份,職業,信仰,階層,貧富貴賤,生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理應永遠地被尊重,被珍惜。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愚昧無知的人是可憐的,但他們又都是可恨的,但精神是一個人內里根深蒂固的存在,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要想連根爬起談何容易?所以我很認同魯迅先生將畸形的人性作為治療的首要任務。

魯迅的吶喊具有張力,五四運動將矛頭直指中國的舊制度和舊文化,但是隻令少數的知識分子思想上進一步解放,對於絕大多數的人的影響還是聊勝於無,仔細反思,這個矛頭指向的還有誤差,因為無論任何制度,任何思想,它都是人這個主體所製造出來的,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應該緊緊地貼合人性,從人性出發。制度的變遷雖難,但比起人性的變遷還是容易太多,只要人性不變,任憑你是全盤引進西方的制度也好,還是獨立摸索本國的舊有制度也罷,悲劇仍是會不斷上演,甚至愈演愈烈,因為你永遠低估了人性的破壞力,他總是能夠超乎想象。

從狂人日記中,我看到狂人掙扎於被吃的恐懼中,終日恍恍惚惚,人們生活在那個吃人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像野獸一般,只待他人放鬆警惕,便一口將其吞沒,屍骨無存,他們的內心殘忍無情,麻木不仁;在藥中,他們用革命者的鮮血去澆灌饅頭,並將它奉為拯救生命的“聖物”,他們或有陡然一試的無可奈何,親人病入膏肓的走投無路,卻更是有愚昧無知的神靈觀,自私地利用他人生命,令人髮指;在阿q正傳中,我看到一個可憐卻又可笑的人,他把自己當爺爺,把別人當孫子,被人打到吐血卻還是不知悔改,獨創的“精神勝利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自輕自賤,“以各種妙法克服怨敵之後,便又愉快地跑到酒店裏喝幾碗酒,又和別人調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勝,便愉快的回到土穀祠放倒頭睡着了”,他的精神勝利還體現在與小尼姑的恃強凌弱之上,他會永遠感受到勝利的得意,他飄飄然的似乎要飛去了。另外還有被封建科舉殘害的面目全非的孔乙己,他迂腐,但又自命清高,自高自大;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不強大,並不正確,強大到去發現封建社會,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正確去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的畸形與可恨,他們自身就像是一潭毫無生命力的沼澤,對外界落進的任何東西都照單全收,表面污濁與腐臭,並無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從來如此,便對嗎?”此時的他們迫切地需要構建起一個新的內心世界,一個可以幫助他們面對痛苦生活的內心世界,一個可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的內心世界,一個幫助他們對明天有所期待的內心世界。而此刻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學的知識分子登上歷史舞台,他們創報刊,翻譯西學,提倡民主與科學,因為他們認為,中國人本沒有自己固有的內心信仰,與神靈有關的內心信仰自然被定義為封建迷信,而外國則不同,他們信奉主的力量,無論在如何困難的時刻,他們仍然會相信災難會過去,因此他們的抗打擊能力很強,對未來的期許仍使他們具有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動性,而此時中國人只在封建迷信的迷霧了兜兜轉轉,喪失感官,這就是知識分子想要去幫助他們構築一個充滿希望的精神時間的原因。

魯迅曾感歎道:民族劣根,難治啊!他那妙手回春的療救之術,確實能夠在黑夜中拯救無數人的靈魂,但還會讓一些頑根殘留下來,雷抒雁曾在他的文章中寫道:貧窮曾惡毒地嘲笑着文明,精神享受還是與物質有關。在當今社會,滿大街的藥店琳琅滿目,書店卻寥寥無幾,名著的價格一降再降卻仍無人問津,而娛樂八卦的書籍卻熾手可熱,國民精神方面仍是急需療救,要真正實現精神上的富足,整個民族的新生,仍是任重而道遠。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生已去,希望後人吶喊會更加有力。

第8篇

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茨維塔耶娃的這句話:“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愛,並且是以永別而不是相會,是以決裂而不是結合來愛的。”後來在讀《樹上的男爵》的時候,看到結尾處,在男爵的墓碑上有這樣一句話:“終身住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逗趣之餘也能感受到那種又恨又愛最終還是愛但是又以告別和決裂來表現的愛。在重讀魯迅的小説集《吶喊》之時,我忽然覺得,小説很多時候也表現了這種矛盾的愛。為什麼會有這樣矛盾的決裂的愛?我想這和其基於個人經驗之上的孤獨感有關。

魯迅一生當中,有很多經歷使他感覺到寒冷,讓他覺得與環境格格不入。我們從小説當中能夠看到,對魯迅影響至巨的個人經歷至少有兩處,《〈吶喊〉自序》裏是這樣説的:“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枱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枱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枱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這處經歷使少年魯迅體會到人情冷暖,並且在逐漸成長的魯迅心頭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處環境中總是遽然轉身,瞪着懷疑的眼睛審視周圍一切,感到遍體生涼,格格不入。這點我們在《狂人日記》中當能體會到。《狂人日記》的開頭:“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從懷疑趙家的狗到懷疑趙貴翁一直到辨認出吃人的還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從頭直冷到腳跟?在《明天》裏,單四嫂子的寶兒夭折之後,鄰居王九媽幫做喪事,作者這樣寫着:“王九媽便發命令,燒了一串紙錢;又將兩條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單四嫂子借了兩塊洋錢,給幫忙的人備飯”,“王九媽又幫她煮了飯,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事主家裏都已經家徒四壁,卻仍然要顧及人情請幫忙辦喪事的人吃飯,這種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無譏諷地説:“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一個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幫手呢,然而人們自會借一個機會來給無聊的生活添點色彩,想到這裏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來。

還有一處對魯迅影響至巨的經歷在《〈吶喊〉自序》裏是這樣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示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説,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這處經歷使得魯迅日後的小説中反覆出現“麻木的羣眾”這一意象。比如《藥》當中,革命者夏瑜就義,就有許多羣眾圍觀賞鑑,作者是這樣寫的:“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這種被麻木扼制的羣體真正讓魯迅覺得悲哀又覺得恐懼吧。而在《風波》當中,羣體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對村人的描寫:“村人們呆呆站着,心裏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喊着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於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這裏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價值判斷,實際上還是愚昧而殘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們學小説《故鄉》,只挑選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來學,然而我卻記住了“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為何獨獨對這句話如此記憶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還時時慢聲念出來嘲笑那些我認為孤陋寡聞的人。然而當我以成年之齡、山野之性從南方到北方、再從北方到南方輾轉,一次又一次適應新的環境時,我也時時仰頭觀望高牆上的天空,這時才慢慢理解:或許無論有沒有廣闊的天空,仰頭觀天這一動作便預示了日後無盡的孤獨?便預示了日後的“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有人説過:一個温馨美好的童年會拯救一個人的一生。魯迅的早年經歷既可以作這句話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這句話的反面例子。父親生病時開始的不愉快經歷在魯迅心中早早地種下了孤獨和懷疑的種子,有這樣悲劇性格的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於樂的。雖然説這方面的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魯迅的作品,但是對於個人的生活來説,我們是不免要為之嗟歎傷悼的。但是魯迅畢竟曾經有過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場行賄倒台之前,他還是過着比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於一個地方望族,能夠自由閲讀一堆雜書,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夠躺在大桂樹下的小飯桌上,有特別疼愛他的祖母搖着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麼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麼許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親有空閒的時候,還可以跟着她去農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魯迅是可愛頑皮的。也可能正因為這樣的童年,魯迅一生都沒有放棄對底層人民的大愛。

魯迅在小説中塑造了一個個病態的靈魂,如被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無助可憐的單四嫂子,愚昧殘忍的華老栓及其他看客們,愚昧麻木的中年閏土,當然還有永遠的阿q,然而正像魯迅自述的那樣:“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樹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説:“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以巨大的愛,為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鬥”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這樣的穿越時間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