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日瓦戈醫生》的個人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故事:《日瓦戈醫生》的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8W

小説《日瓦戈醫生》描述了蘇聯醫生日瓦戈在內戰時期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神聖精神,拯救傷員和病人的生命,以及他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堅守信念的堅韌品質。這本小説已經成為經典名作,深受讀者喜愛。

小説《日瓦戈醫生》的個人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故事:《日瓦戈醫生》的觀後感

第1篇

讀《日瓦戈醫生》,很多時候有冷颼颼的感覺。人們在冰天雪地裏互相殘殺,為了各自的信仰,無意義地走向死亡。他們懷着滿腔熱情,進行殘酷的戰爭,與無冤無仇的人互相射擊,凸顯了人類靈魂的卑微。

一個醫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捲入戰爭環境,他的無奈與抗爭,對生活的掙扎歷歷在目。其實,他只想和親人在一起,享受人世間温馨的家庭生活,可惜時代的環境那麼不可抗拒,他在冰天雪地樣的環境裏艱難行走,幾度與親人離散。

整部作品給人的感覺是西伯利亞地區的寒冷。在寒冷的色調裏,醫生悲天憫人的情懷,是書中温暖的潮流,他心中的人道主義理想的光環,是冰天雪地裏聖潔的雪蓮花。他救助敵方受傷的士兵,儘管那個士兵明確表示仍將返回敵方陣營,繼續與他們為敵,他還是想盡辦法讓那個士兵返回自己的部隊。自然環境的'酷寒不足以使人畏懼,使人內心打冷顫的是人心的冷酷。戰爭讓許多平民百姓走向死亡甚至患上嚴重的精神病,有一個士兵竟然因為害怕自己死後,妻子和孩子會遭受凌辱,而自己先把妻子和孩子殺死。

冰天雪地的樹林裏,還有比殺死自己的親人更令人心寒的嗎?帕斯捷爾納克讓人感受到他那個時代給人們造成的心裏重壓,難怪當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他遭受了國家體制內文壇的攻擊,在孤獨中黯然離去。

小説《日瓦戈醫生》的個人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故事:《日瓦戈醫生》的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i had read the book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he confusion of the plot made me wonder whether the book was worth the prize. it was only the russian beauty that the author had described at that time. then lala started the plot for the earlier clue and felt that lara gore east vago was a person. there was a real turning point in the story when the four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after that, the story continued to move away as a clue. but what i would like to say is that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long, complicated and mouthful names in the whole novel are always in the end, and sometimes suddenly appear suddenly and suddenly disappear, but they will eventually appear or come out to help the gago people or to reveal the result of the person through the metasomatism of gago and his people. for example, the three funerals in a work are very ingenious because at the time of the funeral, all the people related to the dead appear to be connected by the author.

when it comes to love and life, he is sober, but also falls into the obscure way of being ordinary. he and winter's love are deep but perhaps lacking in passion. so with lala's love, he knows exactly from passion, and their chance will not let this passion fade away, but will continue to intensify. at the same time, the lala's keen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is very similar to yula. i can hardly forget the two letters from lala to yula. the first was that they met at the library in yulian city. yuri thought that the reading lara didn't notice him, and he stopped to greet her, but when he got up, lara walked away, and yuri walked to the pile of books that lara looked at, and was surprised to find a note with lara's address. the second is that yuri finally ran out of the guerrillas and returned to the city of ulian. he did not know whether julian and his family and lara were alive, and whether they were still in the old place. but he tried to go to the place where lala stayed, and found that everything seemed to be the same. he found a hidden door key that lala had told him before, and opened a letter to him that larah had written to him. the letter lala said she had heard that he was back, but she thought he would go home, so she went there to see it, but in case, if he came to her, he could see the letter settle down first. it is the two letters and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lala and yago, which let me know the two people's love, and lala and yulah are as sharp as they are, as they look at the world, and look at things. this kind of person who has a thorough thought of the world and things, and their love interpretation, is really faster and more true than the love that is muddled and twisted.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greatness.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greatness. because many books are read at the same time, and feel different classics. “pride and prejudice” is probabl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 light innovation, like the first to say that the face is an apple, a time of time, a woman is a flower, the first is a genius, but the value of it is only the first time to say, “pride and prejudice” may be the level of tv drama today. the lizzy and darcy, full of true feelings and coincidences, such freedom and personality, became classic in an age full of hierarchy, love cannot be talked and women have no position. “the tropic of cancer” does not rely on the plot, not relying on the times, depends on the thick thought, the flying imagination. it is a moment when you are very tired or idle. it is when life is ready to show you its magic, a little doubt about everything familiar, a little doubt, a little thinking after thinking. this “bit” is me, henry miller is “a lot” and “a little bit”. the main body of “dr. sun go ge” is the important history of russia. it is precious that it is not the textbook of history books. it is the subject of human beings.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bearable side of the years, and embodies the tenacious spirit of the russians in the decription and narration everywhere.

at last it was finished. i saw the pain and pain of dr. after the death of dr. the walking dead days are still over. take good care of it. he was too fond, too rational, too calm and too kind. so that despair, so die. for a man who has had a love life, it is the most sad to lose it. as a person, you can only choose your own thinking, so you can't choose anything.

第3篇

日瓦戈是一個知識分子,從事的是廣施仁愛,救死扶傷的醫生職業。他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他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沙皇專制統治帶來的苦難,同情人民,渴望改變舊的生活秩序。因此當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來時,他真誠而欣喜的歡迎它,認為它是一次“了不起的手術”,“巧妙的一刀,便把多少年來發臭的爛瘡一下子切除了”。隨後革命初期發生的破壞,混亂和苦難,還有發生的一系列暴力血腥事件,使得日瓦戈陷入迷茫和思考之中。他痛苦,猶豫,徘徊,希望在大自然和愛情中尋求個人的安慰和解脱。之後他隨同妻子一家人離開莫斯科,避居窮鄉僻壤去過田園隱居的生活,以求自食其力。但事與願違,他被紅軍游擊隊擄去當了軍醫,過了18個月的野營生活,一直處在被捕與處死的威脅之下。在這樣壓抑的生活中,日瓦戈碰到了女友拉拉,雖然兩人的出身不同,但是卻相見恨晚,很快兩人就陷入了熱戀中,但是他們的愛情卻不被世俗所認可的,而日瓦戈也經歷着思想和心裏的劇烈鬥爭,後來又經歷過許多事情,拉拉和日瓦戈沒能在一起,日瓦戈最終猝死於電車上。

縱觀整部小説,我認為它充滿了深深的人道主義。像小説中的日瓦戈和拉拉一樣,他們都是無法選擇自己命運的人,即使日瓦戈很喜歡拉拉,但是他不能不顧和他一起長大的妻子的感受和罔顧照顧他長大的託尼亞一家,他是被硬拉着當軍醫的,等等這類事情都是他無法擺脱,無法自己決定的;而拉拉是一個有夫之婦,在那樣動盪的時期,一個女人怎麼有能力來主宰自己的命運呢?但是日瓦戈和拉拉的愛卻是那麼純真和熱烈,他們的愛就像天空和大地,森林和小溪那樣和諧美好,他們如此相愛,是因為他們覺得彼此心靈相契,同樣追求個性的自我完善。很喜歡拉拉伏在日瓦戈遺體上説的一句話:“生命的謎、死亡的謎、天才的美、質樸的美———這些我們是熟悉的。可是天地間那些瑣細的爭執,像重新瓜分世界之類,對不起,這完全不是我們的事。”他們活的太純粹了,根本不屬於這個紛擾的世界,有點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味道。他們的悲劇在於沒有實現自身的尊嚴的自覺性,不能自覺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放眼現今,我們又有多少人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可以自覺抵制非理性行為呢?我們被時代的潮流推着朝前走,我們做事瞻前顧後,被各種生活瑣事所牽絆,我們的手手腳腳都像上了鎖,每挪動一下都要痛一下,所以我們就無心顧暇自己,對自身尊嚴的實現根本很少考慮,或許我們都應該重讀這本經典,思考我們這個社會,還有我們自己!

第4篇

小説紀錄了主人公尤里?日瓦戈顛沛流離,命途多舛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日瓦戈毫無疑問是個極為出色的人,作為一名醫生,他善良,仁慈,救死扶傷,毫無偏見。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他關心祖國的命運,有責任心。可惜時代的動盪註定了個人的幸福難以實現,日戈瓦醫生一生經歷也就是那個時代尋求救贖之路的知識分子的命運的寫照。

戰爭的殘酷讓日瓦戈痛恨暴力,流血,痛恨腐朽的沙皇統治。因此,十月革命勝利後,他為新政權的建立而歡呼歡呼雀躍,但事實上革命後的俄羅斯並不是那麼美好,物資的嚴重不足,革命後的遺留問題使人民掙扎在生存的邊緣。更可怕的是,動盪還遠未終止,革命揭示了人性醜陋的一面,打着革命的名義實施的各種暴行,肆無忌憚的踐踏人的價值。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於背誦書本上十月革命諸多重要的歷史意義,卻忽略了對於當時的人民羣眾革命所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或許,我們該學會更為客觀全面的審視這一段歷史。

小説中日瓦戈先後經歷過三段感情,在我看來,他與妻子託尼婭的愛是青梅竹馬,水到渠成;他與拉拉的愛情,是最純粹,最真摯的。拉拉是日格瓦在精神上的共鳴者,寄託者,儘管由於時局的動盪與家庭的責任使他們最終分開,但在日瓦戈的心裏,拉拉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他與瑪琳娜的結合則是歷經磨難後平淡如水的歸宿。

第5篇

本書《日瓦戈醫生》講述了在20世紀上半葉的俄羅斯,主人公尤里-日瓦戈和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如何經歷當時社會大變革的故事。

該作描述日瓦戈和他妻子冬妮婭以及美麗的護士拉拉之間的愛情三角故事,通過描寫日瓦戈醫生所遭遇的種種經歷,來表現俄國兩次革命和兩次戰爭期間宏大歷史的另一側面戰爭的殘酷、毀滅的無情、個人的消極。

一條是尤里-日瓦戈和他妻子冬妮婭的童年青年故事,他倆是青梅竹馬,大學畢業後就結婚了,有一個兒子,但是後來日瓦戈應徵去參軍,成為一名戰地醫生,從此兩人關係慢慢發生變化。

另外一條是拉拉和她丈夫帕沙的故事,她倆也是青梅竹馬,拉拉的童年經歷挺坎坷的,被母親的情人侵犯了,還懵懂地以為那是愛情,還好遇到帕沙,一個懂得愛護她的有能力的男孩。但是後來他自願參軍去了,拉拉一直沒有他的消息,某天傳來帕沙戰死沙場的噩耗。

後來拉拉為了弄清楚帕沙究竟是怎麼了,她到前線當了一名護士,和日瓦戈醫生相識。日瓦戈和拉拉常常見面,對她產生了感情,就這樣,兩條看似沒有關聯的人生軌跡因為戰爭有了交集。

故事中出現了很多人物的名字,這些名字很長,難記,而且關係還不好搞清楚,還好主人公的名字有簡稱。為了更好的瞭解人物關係,我邊看邊列出每個出場的人物關係圖,主要是圍繞日瓦戈和拉拉身邊的關係網,有時候出現兩三個名字,都不知道他和主人公是什麼關係,有了這個表可以更好地梳理故事情節發展。

在列這個表的過程中,我可以鍛鍊自己的專注力,在梳理人物關係網過程中,還可以鍛鍊邏輯能力。對於主人公――日瓦戈,我有兩點想説的。

一是,他是真滴渣,渣男的渣。為什麼自己有老婆了,還是不能忘記拉拉,後來甚至當冬妮婭懷孕了,還經常去找拉拉!日瓦戈內心很糾結,從軍隊回來,和冬妮婭重聚後,發現自己對她的看法態度不一樣了,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每天所考慮的都是雞皮蒜毛的小事,而美麗大方有思想的拉拉才是自己想要追逐的理想伴侶。但是他又不忍心和冬妮婭挑明,他認為自己還是愛着她的,不想因此傷害她。這也就是在那個特殊年代,兵荒馬亂的,要是放在現在,日瓦戈這種“吃着碗裏,瞧着鍋裏”的做法,會讓他變成過街老鼠。

第二是,還是日瓦戈這個有才華、有理想、對於生活有自己態度的人,讓我想起一句話:知識是新的性感!

不然一個樣貌不算出色,性格不算好的醫生怎麼會有一個又一個女人為他痴迷,冬妮婭、拉拉、馬林娜三個女人對他都愛得死去活來。日瓦戈是個作家、詩人,他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都寫成文字,後來有人把他的隨筆整理出書,在當時廣泛傳頌。

冬妮婭和日瓦戈是青梅竹馬,從小培養的感情最後成為了夫婦,這是一件美事。而拉拉是被日瓦戈的知識面廣、思想前衞所吸引,找到一個和自己在同一個頻道上溝通的人,也是不容易,但是由於當時戰爭的緣故,他們都沒能夠和日瓦戈走到最後,分分合合,最後拉拉再見到日瓦戈的時候,卻已是在日瓦戈的葬禮上了。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20世紀上半葉的俄羅斯,那時的俄羅斯正處於社會性質變革的動盪中,日瓦戈的思考和探索與時代潮流不斷產生衝突,他和亞歷山大(岳父)、拉拉、戈爾東和杜多羅夫(好友)經常爭辯有關時代潮流的問題,説一大堆很繞口,很難理解的觀點。

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他的觀點,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反而越來越相信:歷史的形成不在於“人民”,而在於人性;只有個性是不朽的,正是個性在不斷地創造歷史本身;在歷史中生活的人,如果沒有關於個性自由的'思想,沒有對現實生活中人的愛,就不能創造和生活。

最後,從作者對戰爭的正面、側面、反面的描寫中,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數百萬人流連失所,生活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和平不易。

第6篇

當我合上書,眼前晃動着的是日瓦戈捂着前胸搖搖晃晃地從悶熱的電車上走下來,一頭栽着地上死去了,拉拉在不遠處。那個一生坎坷的女人最後失蹤了,被送往了勞動營,可能就消失在了那裏。還有遠在天邊的冬妮婭,痛不欲生的馬琳娜,自殺了的帕沙……

我敬佩這個一生誠實正直,忠於自身信仰和滿懷人道主義精神的醫生,在那個動盪不安的紛亂時代,在種種苦難和厄運的殘害下,日瓦戈仍然能堅守着自己的本心,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曲意迎合時代風尚、追趕浪頭,從他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他對人類精神自由的一種崇高的追求。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理想化的精神追求,他的命運註定以悲劇結局。他既肯定革命的正義性,卻又否定革命的暴力手段,他想逃避現實,走一條迴避戰爭的中間道路,想尋找到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卻忘了:任何遊離在社會之外、獨善其身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日瓦戈醫生》這部解凍文學時期的長篇小説,因帕斯捷爾納克憑藉它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更具有傳奇色彩。故事的男主人公尤里·日瓦戈是一名醫生,但是在他成為一名醫生之前,更準確的説,是他的這一生,都過得非常之坎坷,有點生不逢時的有傷感。首先是被父親拋棄,爾後失去母親。長大後,才當醫生、成了家不久,便被應徵入伍,隨後更是顛沛流離,認識了女友拉拉,經歷了他認為最美好的愛情,經歷過各種生離死別,最後在坐電車的時候,心臟病發,猝死於車上,終於完結了他痛苦的一生。

在我看來,日瓦戈醫生更大程度上來講,是死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孤獨感。戰爭,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罪惡,是所有不幸發生的根源。革命,本來就是要流血的。到底一直以來被頌揚的十月革命,以及前後的一系列戰爭,帶給俄羅斯人們是福多於禍,還是禍大於福呢?我不是政治學家,也不是歷史研究者,無法從這一深層次去評論它。但是就我自己的觀點,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後果,我覺得這場戰爭對於俄羅斯當時的羣眾來説是一場災難。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知識分子更是痛苦。

小説紀錄了主人公尤里?日瓦戈顛沛流離,命途多舛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日瓦戈毫無疑問是個極為出色的人,作為一名醫生,他善良,仁慈,救死扶傷,毫無偏見。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他關心祖國的命運,有責任心。可惜時代的動盪註定了個人的幸福難以實現,日戈瓦醫生一生經歷也就是那個時代尋求救贖之路的知識分子的命運的寫照。

戰爭的殘酷讓日瓦戈痛恨暴力,流血,痛恨腐朽的沙皇統治。因此,十月革命勝利後,他為新政權的建立而歡呼歡呼雀躍,但事實上革命後的俄羅斯並不是那麼美好,物資的嚴重不足,革命後的遺留問題使人民掙扎在生存的邊緣。更可怕的是,動盪還遠未終止,革命揭示了人性醜陋的一面,打着革命的名義實施的各種暴行,肆無忌憚的踐踏人的價值。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於背誦書本上十月革命諸多重要的歷史意義,卻忽略了對於當時的人民羣眾革命所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或許,我們該學會更為客觀全面的審視這一段歷史。

小説中日瓦戈先後經歷過三段感情,在我看來,他與妻子託尼婭的愛是青梅竹馬,水到渠成;他與拉拉的愛情,是最純粹,最真摯的。拉拉是日格瓦在精神上的共鳴者,寄託者,儘管由於時局的動盪與家庭的責任使他們最終分開,但在日瓦戈的心裏,拉拉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他與瑪琳娜的結合則是歷經磨難後平淡如水的歸宿。

第7篇

一開始讀這篇作品的時候因為太多的人物和故事交錯很難讀下去,但是漸漸主人公越來越突出的時候,便找到了一條主線,開始有了頭緒。這真的是一本史書,記錄了一段真實的社會歷史。作者通過對日瓦戈這個線索,不僅僅進行敍事,還展開了對社會,政治,人生,理想,文學,哲學各個方面的描寫。而其中最出彩的部分要數日瓦格和拉拉的對話。他們的愛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與相互的理解上,所以只有在同拉拉對話的時候醫生才可以把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受講出來。

拉拉在少女的時候經歷的一切突然讓我想到了蒲寧筆下的《輕盈的呼吸》裏面的奧利婭,她們都在懵懂之間變成了婦人,她們的生命都在那一次變得複雜,她們活在無盡的內心的痛苦與折磨之中。但她們的結局截然不同,奧利婭遇到的軍官因為嫉恨卑鄙地對她開了一槍,而拉拉遇到的科馬洛夫斯基雖然卑鄙卻一直在幫助拉拉,不知道是否是在尋找良心的安穩;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因為拉拉更加勇敢地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從一開始就堅信,拉拉是不會倒下的。所以我摘抄了這樣一段話:“霎時間,生命的意義又展現在拉拉麪前。這是她領悟到,並叫出所有事物的名稱來,如果她力不勝任,那就憑藉着對生活的熱愛養育後代。”----拉拉是如此地努力地熱愛着生活。

還值得我們去品味的是拉拉,帕沙,冬妮亞還有日瓦戈的愛情。拉拉和帕沙,冬妮亞和日瓦戈的愛情很相似,彷彿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就連在一起了,拉拉覺得帕沙那麼傾心於自己,自己應該把一生都獻給他,而日瓦戈在和冬妮婭在一起的時候,對她充滿了神祕的嚮往與愛慕。一切都是那麼簡單。拉拉很愛帕沙,帕沙更愛拉拉,小説有這樣一個觸動我內心的片段,是在他們結婚的時候,蠟燭舉的高的人就會主宰以後夫妻的生活,“為了帕沙的幸福,拉拉寧願犧牲自己的前程,於是她儘量把蠟燭舉得很低,不過還是沒有用,因為不管她怎麼想辦法,他的蠟燭總是比帕沙的高”。。。我是這樣想的,拉拉想讓帕沙主宰自己的生命,她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愛他,可是帕沙更愛她,他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一生都在仰望拉拉。。。。好感人的瞬間。日瓦戈很愛冬妮婭,冬妮婭更愛日瓦戈:冬妮婭在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掙扎之後終於生下了兒子,“父親兒子—他看不出在這輕而易舉取得的父親身份當中有什麼值得驕傲—最重要的是冬妮婭”“全部的不幸在於我愛你可你卻不愛我。我竭力尋找這種論斷的意義,解釋它,為它辯解,自我反省,把我們整個的共同生活以及對自己的瞭解都逐一回憶了一遍,但仍找不到起因,會想不起我做了什麼才招來的不幸。”而我,一向看重愛情的唯一的我,也不得不讚歎他們之間的愛情,讚頌他們每一個人。

看到冬妮婭的一生,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身邊的張幼儀,很偉大,她們都用自己的一生為一個男人營造了一個家,一個家庭,無論他們走到哪裏,都有這個家的支持。當然我覺得她們都很可憐,尤其是當我讀到冬妮婭的那封信的時候,更是覺得她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呢?這個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可我愛你呀,唉,但願你能想象出我是多麼愛你!”冬妮婭説“我誕生於人世就是為了使生活變得單純並尋找正確的出路,而她卻要使它變得複雜,把人引入歧途。所以,冬妮婭像張幼儀,而拉拉就像林徽因。很值得慶幸的是,日瓦戈曾經與拉拉熱烈地愛過,而不像徐志摩和林徽因,只有默默的愛戀。

日瓦戈與拉拉的談話中有一句話使我印象深刻“我覺得,我只會強烈地,極端地,發狂地嫉妒低賤的,與我毫無共同之處的人。”“我不愛沒有過失,未曾失足或跌過跤的人。她們的美德沒有生氣,價值不高。生命未向她們展現過美。”兩句短短的話就詮釋了愛與嫉妒。説的多好啊,嫉妒,我們始終不明白,我們經常嫉妒那些與我們毫無共同之處的人,甚至低賤的。真正高尚的人,我們有的更多的是敬愛。同樣的,我們經常會去愛那些有故事的人,甚至是有苦難的人,就像《白痴》裏面的公爵愛上了納斯塔霞的苦難。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兩個人,亞當和夏娃,在世界創建的時候沒有任何可遮掩的,我們現在在它的末日同樣一絲不掛,無家可歸。我和你是幾千年來在他們和我們之間,在世界上創造的改造的不可勝數的的偉大業績中的最後的懷念,為了悼念這些已經消逝的奇蹟,我們呼吸,相愛,哭泣,互相依靠,互相貼緊。”

以日瓦戈的一片隨筆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每個人生來都同浮士德一樣,渴望擁抱一切,感受一切和表達一切”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應該提起筆,把我們心中的一切都表達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