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史讀後感7篇 歷史的啟示:近現代史深度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近現代史是一座豐富的歷史寶庫,浩如煙海的資料讓人眼花繚亂。通過閲讀近現代史,我們可以深入瞭解社會變革的源起和歷程,探索人類社會發展的脈絡。本文將圍繞着“近現代史讀後感”展開探討,通過讀者的反思和感悟,帶領讀者深入思考這段充滿矛盾與衝擊的歷史時期。

近現代史讀後感7篇 歷史的啟示:近現代史深度思考

第1篇

讀了《中國近現代史》我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的日子,讓我敬仰近代史上那一個個為國奮鬥而犧牲的烈士英雄們。我們祖國是一個飽受苦難的國家,我們的老一輩黨員經歷着千辛萬苦:多年的持續內戰,奇蹟走過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擊八國聯軍,抗日救國等等抗擊外國列強的侵略鬥爭。在共產黨的帶領下,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中國近現代史》講述了過去一窮二白的苦難生活,日本烈強的野蠻,當時國民黨的腐敗。讓我感受到滄桑歲月的祖國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是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新路。讓我們民族獨立自主,不再是東亞病夫,也不再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讓中國重新向東亞雄獅邁向第一步。

新中國的成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兩彈之星錢三強;第一個提出改革開放政策的鄧小平等等傑出人物的輩出,使我們國家得到了飛速發展。

現在在黨的關心和領導下我們新一代親身體味到祖國的強大和温暖:載人宇宙飛船遨遊太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年北京圓滿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我國健兒取得的驕人成績,金牌總數排名第一;年又成功舉行60週年閲兵儀式,雄獅亮劍威震四海;尤其是是去年的上海世博會我也有幸親臨參觀,感受創造了史上最大規模記錄的世博會。同時超越7000萬的參觀人數也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那眩爛滿目的世界建築,高科技的完美展出,讓我大開眼界流連忘返於夢幻當中┄┄

讓我看到了更加燦爛的明天┄┄真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近現代史讀後感7篇 歷史的啟示:近現代史深度思考 第2張

第2篇

人類之偉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歷史的選擇。——題記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的力量。

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並不懦弱,它選擇了“千錘萬鑿出深山”,選擇了“千磨萬韌還堅勁”,正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它——東方一隻永恆的雄雞。

人民的勞動,自然的結晶。氣勢浩然,被稱為歷史長龍的萬里長城;古樸雄風,精緻優美如畫的蘇州園林;銀裝素裹,雲氣繚繞的巍峨泰山。它們讓我知道,它們能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後,歷史在那裏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澱,因為我知道是歷史選擇了中國。中國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藴。汩羅江上的一圈漣漪,讓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個憤世嫉俗,報國無門的臣子,用孤憤的詩行代替了富貴,用楚辭《離騷》洗去了歷史的鉛華,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語成為後人追求理想的動力,錚錚鐵骨的他被後人所景仰。夜深人靜,長明燈旁,一個虛弱的身影正記錄着歷史的滄桑,他,司馬遷,飽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筆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臣著——《史記》,史學的天空因為有了你這顆星而更加煜煜閃光,文學的園地也因為有你這顆星而更加燦爛輝煌,我想這些是偉大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正是這些在漫漫歲月裏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國擁有了如此深遠的文化。

其實,不是每道風景都是珍貴的文化,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一種有着生命力的文化,是歷史粹取的結晶,是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頑強的精神的結晶,無窮的力量感動着歷史,讓歷史的選擇成為悠久。漫長的文化歷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蹟被中國所創造,甚至成為絕響,但也有太多本不該被散化的而被散化為煙塵,我們文明的精髓,我們人民的勞動成果,卻被英法聯軍一把火毀去,我們的“萬園之園”就這樣隨風而去,它是被歷史所淘汰了嗎?中國文明猶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而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湧而出的生機與綠意。

歷史選擇了中國,人類並不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一座永遠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澱都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千載興衰風雨,你,靜靜地佇立於萬千蒼生之上,仰天長望,你如此浩瀚。歷史選擇了你,我的中國,永遠的中國。

第3篇

終於讀完了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這套灰不溜秋的書,分上下冊。當然,我看的是後浪出版社的。

作者寫下了1600-2019年間,中國從泱泱大國淪為半殖民地,走向滅國的邊緣,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輩,裏的重大事件。全書1083頁,以一個外國人的視野來看中國發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觀,邏輯的思維,笑看過去,儼然一本通鑑。

舞台上,依然還是隻有幾個人,圍繞着權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較量,重複着“王始帝國”的故事。

常拿凹面鏡看自己,顯得自己巨牛無比。拿凸面鏡看別人,大象在眼裏也成了螞蟻。我只想找面平面鏡,還原真實的自我。

一部中國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國人們的苦難血淚史。書的內容國人都清楚。西方人邏輯的思維用在分析中國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個邊境線外,通過一些材料,作邏輯推導,得出結論。然而,我們是醬缸文化,對邏輯免疫。

在神氣的國度裏,發生神氣的事。神氣,神氣,再神氣!(最近流行咆哮體)這才是行文之道。

寒假裏,我讀了《中國近代史》,作者是蔣廷黻,讀的比較吃力。主要講的是:在19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此中有兩個緣故。1。中西相隔很遠2。中國覺得外國人是蠻夷之邦。但外國人認為,中國是很好的國家,竭力與中國訂立邦交,可中國人仍覺得他們是應該向我們跪下的小人,英國人就這樣在一開始就和中國關係變差了。而且,當時在中國的外商發現鴉片是利潤較多的貨物,在中國銷售鴉片,但遭到許多中國人反對,更加惡化了中英關係,最後和英國打了起來,失敗後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戰敗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輕視西方了。有些人要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一些人就批評説中國數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輕而易舉的滅亡。洪秀全領導一些人組成的起義軍很快攻下了許多城市,可是到後來,起義軍變得驕傲自大,他們的領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後失敗了。

不過好幾場對外戰鬥的失敗,令更多的中國人知道中國科技水平早已十分落後,很多人向外國人購買先進的武器,學習科學技術,受到推薦的李鴻章提出了許多維新方案,他希望中國步步向前進,但他做的不徹底,許多人不聽他的話,很多建的廠都在和法國打仗時被毀了。

這時李鴻章覺得日本是中國的勁敵,有朝一日會攻打中國,於是在高麗進攻日本,但由於戰略錯誤,中國敗給了日本。和日本戰爭失敗以後,李鴻章用各種外交辦法想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但都失敗了。可是俄,法,德三國卻在後來自願援助我國,想從中獲取一些代價。俄國借給我們很多錢,聲稱要和中國為友,幫助中國修鐵路,實際上要佔領中國北方。最後,中國許多地方被瓜分了。孫中山這時在國內外來回奔波,提倡復興方案,最後推翻了滿清,當上了大總統,趕跑了不友好的外國人。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覺得應該人人平等,就像生活中一樣,我們不能歧視有困難的那些人,而且做人要大氣,不能為一點點小事而鬧得越來越大,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第4篇

不知不覺這門課程已經過去,雖然很短暫,只是概括地敍述了這段歷史,但這門課程卻留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鴉片戰爭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關注世界形勢、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暫時地鎖住了他人,卻永久的鎖住了自己。缺乏對世界形勢的正確認識,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當時就是一隻蹲在井裏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大。被資本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驚醒後,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軟弱無力,以及賣國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隻被關在鳥籠的鷹,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鷹,長期的安逸無憂會使翅膀軟弱無力,只有將之放飛蒼穹,不斷經歷風雨飢餓,才能使其啄鋒爪利,成為真正的強者,鴉片戰爭以前的清政府統治的中國就是一隻被關在籠中的鷹,臃腫無力,鴉片戰爭打破了其閉關鎖國的牢籠,將之放入殘酷的現實中去,不斷地打擊,不斷地經歷風雨,終於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專制這層厚厚肥肉。因此,只有緊跟世界局勢,不斷使自己接觸這世界的殘酷競爭,才能更好的發展提升自己,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

抗日戰爭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不論你是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大國,還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國家,都不例外,一個相當於中國一個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國發動了八年的抗戰才能將他徹底打敗,這是一種什麼實力,這更可突出實力的重要性。我們渴望和厭倦戰爭,但我們不能將和平的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好壞決定我們的命運,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處境要靠自己來爭取。

因此,必須加強自己的實力,用自己的實力來保護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戰爭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實地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擁護。代表大地主階級,買辦性大資產階級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權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進行獨裁統治,雖然擁有優勢的兵力,優良的武器,佔據着國內重要的城市,在戰場上卻是節節敗退最後被趕到台灣,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卻是越勇,兵力越強大,最終取得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關鍵是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決了農民關心的根本問題——土地問題。不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農民的利益為主要目的,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農民為自己利益而進行的鬥爭,使廣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一致抗敵,最後在劣勢情況下取得勝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歷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裏面的每個片段都記載了各階層人民的經驗和智慧,只有懂得這些道理才能勝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已流傳了千代,但真正能夠弄懂的卻是沒有幾個,中國共產黨的出現將這一理論運用的出神入化、遊刃有餘,最終引領了一個新的時代。

如今歷代國家領導人都非常注意發展及解決三農問題、實施科學地發展觀,廢除“皇糧國税”,正使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高端,我們有信心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前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時代已經在不遠處向我們揮手致意。

懷着崇敬的心態拜讀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一書。讀完之後頗有所得。

這部書把“中國近代史”界定為“中國近代化的歷史”,中國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於是就成為本書論述的主線。

近代化對於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非常迫切的課題,它在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中卻又是一個緩慢和曲折的歷程。蔣廷黻不可能找出為何如此緩慢和曲折的社會根源,但他卻看到了我們民族的惰性。他説:“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瞭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這個話頗有分量。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在鴉片戰爭震撼的當初迅速走上維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書以恭親王奕訢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領導的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為第一個近代化方案,以康有為等人領導的變法運動即百日維新為第二個近代方案,以義和團運動或曰“拳匪運動”為第三個公式化方案……然而這些方案最後都挫敗了。於是本書提出自己的觀點:“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並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換句話説,我國到了近代要圖生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盤西化”口號為胡適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對西方文化都不預設任何的人為限制。或許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個年代我們確實應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

此外:本書所開創的學術傳統,曾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瀾、胡繩等人的近代史研究開展之後,這個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識形態要求必定中國近代史的所謂“新的學術傳統”所取代。這本書不僅奠定了蔣氏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衝擊的學人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之前途命運的獨特理解。

大師之作,言簡意賅,薄薄的小冊子將中國近代史講述的清晰明瞭。由於我在上高中時所受到的中國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傾向,所以看到蔣先生的大作,真的是從眼睛到心靈都清澈無比。他不僅是從客觀的角度的講歷史,更重要的是從尊重的角度講歷史。對歷史的尊重,就是對人民的尊重。

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可以作為高中生、大學生的教材,而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讀。作為教材似的史書,它將這段歷史的前因後果很輕鬆地進行了梳理,這樣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這個那個條約,賠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麼回事了。作為每一箇中國人,更應該瞭解這段真實原歷史,太平天國的真相、為什麼開放通商口岸、北洋海軍的失敗等等,近代化過程中這些恥辱是怎麼產生的?實際上,很多傷痛或許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帶給自己的。

第5篇

第一章講述了道光、咸豐年間的外患。全章圍繞“剿夷與撫夷”展開,其間不乏作者個人獨特的觀點和思考。

提起戰爭,中國封建社會的落後腐朽與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船堅利炮之間嚴重力量對比自不必説,但從學習歷史以來,教材多是強調英國發動戰爭的不義與霸道,此書卻更加重視描述英國發動戰爭的無奈,這場戰爭已是歷史的必然。戰爭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説是中國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説:“中西的關係是特別的,在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戰爭以前,中國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其他各國皆為“夷”。這種意識是自古以來中國領先於世界的現實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國人夜郎自大。但中國的大國意識充滿着矛盾,既希望萬邦來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種極端狹隘的民族主義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許外人買中文書籍,瞭解中國的文化。我認為這種矛盾來源於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以漢人為主的中國。

滿族是發源於中國東北部的少數民族,與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雖然備受壓迫,但當他們推翻了多面的壓迫者的時候,自己卻並沒有給他們自認為弱小的夷好臉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與狂妄,這與滿族接受漢族的文化不無關係。漢族的先進文化就像一個大染缸,能將所有外來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顏色,清朝的統治者無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這種觀念不只停留在本國的禮儀制度,甚至也影響着中國的對外關係。當時的中國用自己的這套的等級制度拿來面對世界,中國天朝上國的地位無可避免的被擴大抬高了。即使當時中國人還沒有世界的意識,但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裏,中國確實是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的,大概他們認為中國的優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傳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國的文化。

同時,清朝的統治者歸根結底是一個少數民族,害怕漢人勾結外夷推翻自己統治的狹隘民族心理又無可避免的貫穿於清朝歷代的統治政策中,從大興文字獄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當時的清朝統治者擔心漢人造反的恐懼心理是多麼的嚴重。就是這樣兩種矛盾的心態造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劇:中國成為了一個落後的國度,即使現在仍然在追趕中……

回顧那段屈辱的歷史,最讓人心痛的並不是戰爭、割地、賠款、開口岸。戰爭輸了,還有贏得機會;香港割了,還有回來的時候;銀子沒了,還有再賺回來的日子;口岸開了,還有再關上的可能(以當時來看,清朝上下確實是對開口岸耿耿於懷,即使這一條款又利於中國走向世界)。這些都沒關係,最讓人心痛的是戰爭後中國的不思進取,整整二十年光陰任其白白流走,一個國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沒有危機意識,沒有進取精神,一個民族一定不會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註定在歷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一個人只有一次少年時,一個民族又會有多少少年時?對於一個國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把握時機,鋭意進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6篇

?儒林外史》這部小説任用詼諧幽默而又筆觸尖鋭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為民間士林人士。通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説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羣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為南昌知府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地的治安如何,也不是去詢問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本書中更生動地批判了科舉制度造就了一批社會蛀蟲,他們毒害着整個社會。如温州府的樂清縣有一農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來樸實敦厚。為了贍養父母,他外出做小買賣,流落杭州。後來遇上了選印八股文的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贈給他十兩銀子,勸他讀書上進。匡超人回家後,一面做小買賣,一面用功讀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縣的賞識,被提拔考上了秀才。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祿,他更加刻苦學寫八股文。不料知縣出了事,為避免被牽累,他逃到到杭州。在這裏,他結識了冒充名士的頭巾店老闆景蘭江和衙門裏當吏員的潘三爺,學會了代人應考、包攬訟詞的本領。又因馬二先生的關係,他成了八股文的“選家”,並吹噓印出了95本八股文選本,人人爭着購買,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都在書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不久,那個曾提拔過他的李知縣被平了反,升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為了巴結權貴,他拋妻棄子去做了恩師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貧困潦倒中死在家鄉。這時,幫助過他的潘三爺入了獄,匡超人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和前程,竟同潘三爺斷絕了關係,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對曾經幫助過他的馬二先生他不僅不感恩圖報,還妄加誹謗嘲笑,完全墮落成了出賣靈魂的衣冠禽獸。

本書不僅揭露科舉制度使人墮落,更批判了科舉制度是封建禮教幫兇。如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卻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又對女兒説:“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難道反而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八天以後,女兒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説:“死得好!死得好!”但事過之後,當他女兒的靈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了傷心。回家看見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離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兒,悽悽惶惶,到了蘇州虎丘,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兒,心裏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後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裏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着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户也一反常態,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雲雨雪,辛酸苦歎。

第7篇

?儒林外史》是一本長篇諷刺小説,主要寫了清朝的一些讀書人觀念是讀書只為了當官,心中只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只有極少的官是清官。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歡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寫了元朝末年,有一個人叫王冕,在諸暨縣鄉村居住;七歲時死了父親,他母親做些針線活,供給他到村學堂裏去讀書。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給他幾錢銀子,還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在這樣的環境下,他12歲,就對天文、地理、經詩、瞭如指掌,無所不通。

一天雨後,王冕來到湖邊,湖裏有十來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一看從此對畫畫感興趣了,初時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就像是湖裏長的。路人見畫得好,也有拿錢來買的。王冕得了錢,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長大後,朝廷讓王冕當官,王冕執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覺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與污。有的古代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考到白髮: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為金錢,不為財富,這是一般人無法控制的。

今天,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使我深有感處。是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離不開書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