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教案6篇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引領孩子走進童真世界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9W

這是一份針對三年級語文課程的《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教案。通過本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篇文章的主題和情感,並提升學生的閲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三年級語文《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教案6篇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引領孩子走進童真世界

第1篇

學習的課文:《讓我們蕩起雙槳》《不願長大的小姑娘》《醜小鴨》

4、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歌內容,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情感,並練習説話。

1、正確的朗讀課文,瞭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懂得長大不僅使身高變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別人。

2、認識課文中的8個識字,重點指導學生個別字的書寫

2、通過醜小鴨的故事,培養學生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思想行為。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2、從醜小鴨出生後的遭遇,理解為什麼醜小鴨會變成一隻美麗的白天鵝。教學時間三課時。

1、同學們,你們喜歡到公園或郊外去玩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就是描寫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公園盪舟遊玩的情形。

1)課文共有幾句話?“讓我們蕩起雙槳”,開頭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表示什麼意思?(開頭點題,表示“我們”正在划船)

2)“推開”本來是人的動作,課文寫船兒推開是什麼意思?(課文這樣寫既表明船兒慢慢地行進在平靜的水面上,又體現了文中小朋友輕輕盪舟的歡快情趣。)

3)第一、二行寫出了怎樣的情景?(第一、二行寫了一個晴朗的早晨,小朋友們在北海公園平靜的水面上盪舟遊玩的歡快情景)

4)“湖面倒映着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這兩句話描寫了北海公園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這兩句話描寫了北海公園的湖面、塔、樹、牆,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綠,有的紅)

5)“四周”是什麼地方的四周?為什麼用“環繞”?(四周是湖面的周圍,因為綠樹紅牆在湖面的周圍,所以用“環繞”)

對照圖畫,讀讀詩句,説説自己的感受。(體會所見景物的美麗)

6)正當小朋友們欣賞美景之時,小船又是怎樣的狀態呢?(小船兒輕輕飄蕩)

邊用手勢演示,邊比較“輕輕飄蕩”與上文的“推開波浪”有什麼不同?(“推開波浪”表明小朋友們在划槳,小船兒在行進;“輕輕飄蕩”表明小朋友們停止划槳,任小船兒在水面上慢慢飄動)

7)小朋友們為什麼停止划槳呢?(因為小朋友們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8)“紅領巾迎着太陽,陽光灑在湖面上”這兩行中的“紅領巾”指什麼?(“紅領巾”指少先隊員,因為它是少先隊員的標誌)

人們常用“太陽”來比喻什麼?(人們常用“太陽”來比喻中國共產黨)

你是怎麼理解“紅領巾迎着太陽”?(意思是少先隊員心向着共產黨)

“陽光灑在湖面上”僅僅是灑在湖面上嗎?(也灑在少先隊員身上)灑在少先隊員身上是什麼感覺?(灑在湖面上,一片光亮,灑在少先隊員身上,他們感覺到温暖)

詩中“太陽”比喻中國共產黨,體會一下這一句又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呢?(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帶來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隊員茁壯成長。)

“水中的魚兒望着我們,悄悄的聽我們愉快唱歌。”魚兒真的在望着小朋友,聽他們唱歌嗎?為什麼他們會有這種感覺?(魚兒不會真的望着他們。聽他們唱歌,而是他們感到在中國共產黨的哺育下無比快樂,無比幸福,就覺得魚兒都在羨慕他們)

9)“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盡情歡樂”是怎樣的歡樂?(很盡興地玩耍觀賞,或者説想怎樣樂就怎樣樂)

在舊社會小朋友們能不能這樣歡樂?為什麼?(不能,因為舊社會人民受壓迫剝削,小孩子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都穿不暖,哪能盡情地歡樂呢)

“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這裏的“誰”指什麼?(指社會主義國家)

10)詩中説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會主義國家祖國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11)課文中三小節末尾兩行內容都相同,他們反覆出現起什麼作用呢?(表明小朋友們陶醉在歡快愉悦之中,他們忘記了划槳,任小船飄蕩,只感到一陣陣涼風拂面)

瘦:病字旁,注意“瘦”中間的一豎要上下出頭。越:其中“戉”筆順

咬和“校”、鑽和“沾、站”的字形區別在左旁不同。

思考:故事講的是誰的什麼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一隻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事。)

2、醜小鴨怎麼變成白天鵝?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醜小鴨》就明白了。

過渡:過了幾天,孩子出世了,長得什麼樣,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

5、還有一隻小鴨長得什麼樣?它們看到這隻小鴨什麼表情?它們會想些什麼?(它們看到這隻小鴨都非常的驚奇,它們在想,這隻小鴨長得可真醜啊!)

這隻醜小鴨見到大家用這樣的目光看着它,它會怎麼想?(為什麼它們用瞧不起的目光看着我?)

6、為什麼大家叫它醜小鴨?(因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這段主要寫醜小鴨出世和它為什麼叫醜小鴨這個名字。所以我們讀這段就要把它長得醜的樣子讀出來。

7、醜小鴨來到世界上,在家裏處境如何呢?我們學習第3段。

(哥哥姐姐討厭它,用嘴咬它,大公雞也氣勢洶洶啄它,就連小姑娘也雙手插腰用眼瞪着它。)

大家對它都不好,醜小鴨怎樣做的呢?(醜小鴨感到很孤單,一生氣就跑了。)

思考:為什麼大家都討厭它,只有鴨媽媽疼愛它?(因為醜小鴨太醜了,所以大家都討厭它,而鴨媽媽畢竟是它的媽媽,無論孩子多麼醜,媽媽總是疼愛的。)

10、思考:它離開家,去到什麼地方?遇到什麼困難?

在蘆葦地裏,它為什麼在悄悄地過日子?(因為它怕別人發現,欺負它。)

羨慕:因喜愛而希望得到。本課指醜小鴨看見潔白美麗的天鵝,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隻漂亮的天鵝。

11、過渡: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冰,醜小鴨又怎樣了?從這段你知道了什麼?

這隻潔白的天鵝就是那隻醜小鴨?當它看見自己變成了潔白的小天鵝是什麼心情?(醜小鴨看自己變成了白天鵝心裏非常高興、欣喜。)

小結:醜小鴨從剛出生就不受喜歡,只有鴨媽媽疼愛它,它忍受了許多痛苦,最終變成了一隻白天鵝。

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全名是漢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童年時由於家境貧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從小對演戲感興趣。14歲時,他來到哥本哈根一家皇家劇院,一邊做雜役,一邊學唱歌。後來,得到別人幫助,到哥本哈根大學去學習。他寫過詩歌、劇本、小説、遊記等。但獲得最大成就的是童話。1835年發表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以後每年聖誕節,他總要拿出一本童話集,作為送給孩子們的禮物。他一生共發表了150多篇童話故事。

( )又過了幾天,花瓣盛開了,在陽光下向我們張開了笑臉。

( )幾天後,小花苞頂破了外衣,長出幾片花瓣來。

( )月季花開滿花壇,有粉紅的,有暗紅的,有桃紅的,還有白色的和黃色的。他們爭奇鬥豔,互相比美。

2)小草呀,你的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腳下的土地。

有一天,醜小鴨出來( ),看見( )開花了,知道( )來了。他撲撲( )向( )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 )上,映出一個( ),雪白的( ),長長的( ),( )極了。啊,這難道是自己的( )嗎?原來我不是( ),而是一隻( )啊。

(2)小華加入了少先隊員。(少先隊與隊員不是一個概念)

(3)又過了幾天,花瓣盛開了,在陽光下向我們張開了笑臉。

(2)幾天後,小花苞頂破了外衣,長出幾片花瓣來。

(4)月季花開滿花壇,有粉紅的,有暗紅的,有桃紅的,還有白色的和黃色的。他們爭奇鬥豔,互相比美。

2)小草呀,你的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腳下的土地。

有一天,醜小鴨出來(散步),看見(紫丁香)開花了,知道(春天)來了。他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原來我不是(醜小鴨),而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啊。

三年級語文《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教案6篇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引領孩子走進童真世界 第2張

第2篇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學習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教學設計中,我着力體現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變為學堂,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基於這種理念,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古人言:“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在設計中我引導學生:“讀一讀小姑娘心理想法變化的句子,看看有什麼問題想問問小姑娘”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在讀中與小姑娘心靈對話,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我多處設計了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感情的變化,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會,充分尊重孩子們閲讀的個性行為,努力做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課標指出:“國小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培養學生體會、理解、感受、欣賞、評價能力的同時,也要重視語文知識的訓練。因此,我設計了兩處語言訓練點,一處是讓學生通過看圖,結合生活實際,插上想象的翅膀,圍繞“你彷彿聽見了,她在高聲地説着什麼?”練習説話;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是一個能幹的小姑娘時,我又設計了一處“請你用‘小姑娘能,能,能……,還能。’這個句式説一説小姑娘會做的事情”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通過此處訓練,使學生認識排比句,運用排比句。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小姑娘由不願長大到看到媽媽工作辛苦、生病卧牀休息需要人關心照顧而渴望長大的過程,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三年級學生剛剛進入中年級,對教材的理解,體會還不太深刻。因此在上課過程中我沒有強調讓學生説自己的理解體會,而是抓住重點段落,讓學生讀出自己理解。如:在教學第8自然段時,我對學生説:“自己讀一讀,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教學第9自然段時,讓學生自己“體會小姑娘的心情變化,讀出體會。”一句過渡“自己讀一讀10-11,把你感觸最深的一段或一句讀好,一會兒讀給大家聽(自由讀配樂指名讀)”。簡簡單單幾句話,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又尊重了學生的閲讀個性。三年級學生字詞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而綜合運用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一年也是培養各種能力的關鍵期。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學習的生命線,是今後學習的基礎。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你彷彿聽見了她在高聲地説着什麼?”的説話訓練,“請你用‘小姑娘能,能,能 ……,還能。’這個句式説一説小姑娘做的事情”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1.學習課文,瞭解不願長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媽媽做事情的過程中長大的故事。

體會長大不僅僅指身體長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別人。

孩子們,前兩天我們一起初步讀了一篇課文,誰還記得是哪一課?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出來吧。(生書空寫課題)(師板書課題)

小姑娘為什麼不願長大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她那美好的內心世界吧!

請你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把描寫小姑娘內心想法變化的句子劃下來。打開書,開始吧!

點評:引領學生帶着問題閲讀全文,培養學生信息的篩選能力。

1.彙報:誰願意把你劃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生回答師出示句子)

d.“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①你們真會讀書,小姑娘的想法都被你們找出來了。請你小聲讀一讀這些句子,你或許能感受到小姑娘的內心變化。

②請一位同學讀,你邊聽邊體會,看看有什麼問題想問問小姑娘。

點評:讓學生讀一讀,聽一聽中認真思考,引導學生與小姑娘進行心靈對話,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師: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一起體會小姑娘的內心變化吧!

小姑娘為什麼不願長大呀?讀一讀1—7自然段,想一想。

(出示句子)“她對媽媽説:“好吧,我就不上動物園吧。每天早晨您上班前,不要照顧我了,我的事情我自己做吧!”

自己讀一讀,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自由讀指名讀)

小結:在這一刻,小姑娘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決定自己要開始照顧自己了,她已經在長大了。

點評: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體現尊重個體差異。

“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她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盼望自己長大呢?你能説一説嗎?

小結:小姑娘自己照顧自己學會了洗臉、疊被、吃早飯,還學會了梳小辮,在學本領中她個子長高了,胳膊長長了。

過渡:有一次媽媽得了重病,她開始關心照顧媽媽,幫助媽媽做事情了。

自己讀一讀10-11,把你感觸最深的一段或一句讀好,一會兒讀給大家聽。

點評:凸現以度為主,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

小姑娘在關心照顧媽媽的過程中學會了許多本領。請你用‘小姑娘能,能,能……,還能。’這個句式説一説小姑娘會做的事情。

點評:引導學生認識排比句,培養學生概括能力,重視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出示圖片)看!這就是那位能幹的小姑娘,她能幫媽媽做事情了,大家看她多高興呀!你的耳邊彷彿聽見他在高聲地説着什麼呀?

小結:多能幹的小姑娘,她在關心照顧媽媽,幫助媽媽做事情中不僅身體長高了,而且學會了做許多事情,她——(生接)長大了!

過渡:看到鏡子裏自己變得高大起來的身體,小姑娘自言自語起來,(學生接讀)“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出示句子):小姑娘自言自語:“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問:什麼是“自言自語”呀?誰願意用自言自語的語氣讀一讀。

小結:小姑娘想幫助媽媽做更多的事情。多懂事的孩子!她又長大了。

不知不覺,小姑娘長成了一個高個子的漂亮姑娘,人們讚美她善良能幹,她微笑着心理想:(生)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過度:看着懂事的女兒慢慢長大,小姑娘的媽媽多欣慰啊!她心裏有許多話想對女兒説,假如我就是那位媽媽,你們願意做那位小姑娘和我一起聊聊嗎?

師:我工作忙,離不開身,不能帶你去動物園,你説——

生:“好吧,我就不上動物園吧。每天早晨您上班前,不要照顧我了,我的事情我自己做吧!

師:我的病好了,但是還比較虛弱,女兒,你又對我説——

生:“您出去曬曬太陽吧,或者去公園散散步,我來做家務事。”

生:“唉!沒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師:親愛的女兒,你已經長大了,媽媽為你感到自豪!

點評:師生對讀既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又使師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1.孩子們,在你的成長記憶中,有過自己照顧自己,關心、照顧家人的事嗎?想清楚事情的時間、地點、誰和事情的經過,同桌先説一説。

小結:當你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別人的時候,你就真正的長大了!老師相信你們長大的感覺一定也不錯。

3.今天我們學的故事是據意大利兒童文學作家姜尼·羅大里的《不肯長大的小泰萊莎》改寫的。如果你們對原文感興趣,可以到網上查一查。他還有兩篇非常有名的童話《洋葱頭歷險記》和《假話國曆險記》,你可以讀一讀。

點評:聯繫生活實際,體會“長大”的含義。瞭解有關作者的信息,引導進行課外閲讀。

第3篇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以“成長的經歷”為主題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個原本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成長為高個子、漂亮而又善良、能幹的姑娘的過程。課文篇幅雖然較長,但內容較為淺顯,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立了以下閲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姑娘通過做事情使自己不斷長大。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教給預習、合作和朗讀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提高朗讀水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小姑娘理解、體諒、關心、體貼父母的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以讀為本,組織學生通過自讀、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自由找讀書夥伴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以及齊讀等形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使課堂書聲琅琅,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會情感、感悟思想;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在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幾個主要的問題,留足時空讓學生獨立閲讀,小組討論,同時,開展對話教學,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珍視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體驗和理解,發展學生個性,使閲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努力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新景觀。

師:有9歲,有10歲的,好,請放下。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長大了。)你們願意長大嗎?(大部份學生説願意長大。)有沒有不願意長大的?(個別學生舉手。)請你來説一説,你為什麼不願意長大?

師:這是兩位同學不願長大的原因,還有一位小姑娘也不願意長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為《不願長大的小姑娘》的課文,請齊讀課題。

師:你們已經預習了《不願長大的小姑娘》這篇課文了,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小姑娘為什麼會説不願意長大呢?

生:其他同學的媽媽都帶他們去玩,而小姑娘的媽媽沒有,所以小姑娘説不願意長大。

?設計意圖: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課文的哪一段寫小姑娘説不願意長大?請同學們看課文,找出來。(板書:不願長大)

師:找到了嗎?是哪個段寫她説不願長大呢?(生有説第6或7或8段的。)應該是第7段,也可以説課文的前7段是寫小姑娘不願意長大。(用課件出示課文1-7段。)

師:現在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旁白,女同學當小姑娘,男同學當媽媽;(輪到誰讀就起立讀。)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一個當媽媽,一個當小姑娘,不讀旁白,直接讀對話。

師:大家都讀得很認真,哪一對同桌有信心讀好,願意來讀一讀。(學生紛紛舉手。)請這對同桌讀,先介紹一下,誰當小姑娘,誰當媽媽。(同桌對讀。)

師:讀得不錯!通過這一同桌的朗讀,老師聽出了小姑娘不高興。哪一對同桌有信心讀得更好!(請一對同桌讀。)

師:讀得很好!老師從你們的朗讀聽出了媽媽在解釋工作的忙。哪一對同桌再來讀。(同桌讀。)

師:讀得好不好?(好!)要不要給他們一點掌聲?(掌聲熱烈。)

師:從你們的朗讀老師聽出了(指課件字幕):小姑娘從奇怪地問、不明白地問到不高興地説,而媽媽呢,從耐心地解釋到有點不耐煩地回答。好,請全體起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齊讀,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根據老師的提示,讀出不同的語氣。有信心讀好嗎?(生根據提示讀出了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課文內容淺顯,貼近學生生活,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提高朗讀水平。】

師:小姑娘是不是真的不願意長大呢?(不是)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接着往下讀課文,找出最能看出小姑娘願意長大的句子,並用

師:找到了嗎?誰來回答。你是從課文的什麼句子看出小姑娘願意長大的?

生1: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臉、疊被、吃早飯。可是她梳小辮子時,因為胳膊太短,夠不着後邊。她想:要是我能長大一點就好了!她每天都這樣想,果然就長高了一些,胳膊也長長了。

生2:她買菜、冼碗、做粥。可是她的個子太小,洗碗夠不着水池。她想:要是我能再長大一點就好了!

生3: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為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生4:人們讚美她善良、能幹,她微笑着心裏想: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師:從剛才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其實是願意長大的。(板書:願意長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邊讀書邊動筆邊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和獨立閲讀能力。】

師:(指板書)小姑娘剛剛才因為媽媽沒帶她去動物園而説不願長大,現在怎麼卻願意長大了呢?(畫箭號。)什麼原因呢?

師出示第八段,生回答:因為小姑娘心疼媽媽呀!師板書:心疼媽媽,問:誰能用“心疼”説一句話。

生2:媽媽每天早晨很早上班,又很遲才回來,我很心疼媽媽,希望她能多休息。

生3:媽媽每天早晨很早起來,幫我們煮飯,還幫姐姐梳頭髮。

師:讀得多心疼啊!誰來更心疼地對媽媽説。(指名讀。)

師:多麼心疼媽媽的小姑娘啊!(很多同學舉手想讀。)想當小姑娘的起立,請你們帶着心疼的心情讀。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通過用詞造句理解詞語意思;指導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領悟思想。】

師:小姑娘因為心疼媽媽而願意長大,她有沒有長大呢?長成什麼樣?

生:長成高個子、漂亮的姑娘。(師出示13段,板書:高個子、漂亮)

師:小姑娘長大後高興嗎?一起讀一讀這段,相信你們能夠通過朗讀把小姑娘長大後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師: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請小組讀書討論。(小組學習要求:1、小組先齊讀9----12段;2、再討論解決”問題。)

生1:小姑娘做家務時,個子太矮,她就天天想長大,她就慢慢長大了。

生3:在一次媽媽得重病,小姑娘幫媽媽做家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她不知不覺長大了。

生4:因為小姑娘心疼媽媽,為了能幫媽媽做事情,她就漸漸長大了。

師:綜合大家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主要是通過做事情使自己長大起來的。(板書:做事情。)因此,想長高而沒有長高的同學從今天開始不用發愁了,為什麼?我們找到了一個長高的祕方----做事情,通過做事情,女同學就能長成高個子、漂亮的姑娘,男同學能長成高大、英俊的小夥子。(生笑。)

師:小姑娘先做了哪些事?(出示第9段,生看課文説事情。)師看課件説做的事情。

師:小姑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就漸漸長大了。小姑娘做的這些事中,你會做哪些?

師問一男生:梳小辮子你該不會做吧?(不會)不過,也不妨學一學,雖然自己用不着,但可以幫有辮子的小妹妹或者班上的女同學梳嗎。

師再請一位有小辮子女生:你來説一説。你這個小辮子是誰梳的?

師:這一段共有四句話,每一個句子都應有不同的讀法,你們覺得應該怎麼讀?讀一讀,想一想,懂得説哪一句就説哪一句?

生:因為小姑娘長高了一些,胳膊也長長了,能自己梳小辮子。

師:請你帶着興奮的語氣讀。(生帶着興奮的語氣讀。)

生2:小姑娘梳小辮子夠不着後邊,她盼望能長大,因此第三句要帶着盼望的感覺讀。(師請該生讀。)

生3:第一句要讀出小姑娘願意、喜歡做事情。(師請該生帶着願意、喜歡 的心情讀。)

生4:因為小姑娘梳小辮子手夠不着後邊,所以第二句應讀出苦惱、着急的語氣。(生帶着苦惱、着急的語氣讀。)

師:請大家帶着願意、苦惱、着急、盼望、興奮的感覺讀這段。大家有沒有信心讀好呢?

師:小姑娘除了做自己的事外,有沒有幫媽媽做事呢?(有。)做了哪些事呢?請同學們自己讀10、11段,邊讀邊用小三角號標出小姑娘做的事情。

師:當媽媽的病好了,小姑娘是不是就不做事了?(不是。)她又做了哪些事?

?設計意圖: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合作、探究課文,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樂於探究精神。】

小姑娘不管是媽媽生病還是病好了,她都堅持幫媽媽做事情,可見她對媽媽是多麼的關心和體貼啊!你們能夠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現在請你們離開座位找讀書夥伴讀互10、11、12段。讀書夥伴讀得好的,別忘了表揚他;讀書夥伴讀不好的,請給他提一提建議。

師: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更能把小姑娘關心、體貼媽媽的心情讀出來呢?下面男女同學來比賽讀。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先呢?(男女生爭先恐後。)

師:男同學有沒有信心讀好呢?請男同學讀第11段。(男生讀。)

師:從男同學的朗讀聽出了小姑娘很體貼媽媽!男女生並列冠軍!第12段請大家齊讀,團結就是力量,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把這段讀得更好。讀得相當好!表揚自己。

師(出示圖):這是一位多麼關心、體貼媽媽的小姑娘啊!難怪人們會讚美她----善良、能幹。(板書)面對這麼善良、能幹的姑娘,想想自己,你們有什麼話想對她説的?

生4:小姑娘,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們全班同學應該向你學習。

師:相信還有很多同學想説。由於時間關係,回去請你們再讀一讀課文,把心裏想説的話寫下來。題目就叫做《小姑娘,我想對你説》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由表達,學習小姑娘優秀品質,提升主題。】

一、重習慣:課前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一,讀一讀,課文;二,認一認,生字;三、想一相,講什麼。讓學生課前就能把課文讀通。);課堂上,我注重讓學生過讀書邊動筆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和自己讀書自解決問題的習慣。

二、重朗讀:通過個別讀、同桌對讀、小組讀、自由找夥伴讀、男女生分角色和比賽讀以及齊讀等形式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領悟思想。

三、重感悟: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內容卻較為淺顯,教師不必作過多的分析講解,完全可以讀懂,因此,在教學中,我沒有並沒有作過多的講解分析,主要讓學生通過多讀來自己理解、感悟。

四、重情趣: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樂讀、樂學,學習興趣濃厚。首先是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第二是儘量發揮教師的幽默,讓學生感受教學的趣味,讓學生享受課堂的快樂,使學生心情愉悦,學習輕鬆,這樣使課堂更有吸引力。

五、重自由: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主讀書的時空,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能説自己想説的話,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身心是自由的。

第4篇

這篇課文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在教學中,我注重將生活與教學緊密相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讓他們真正學習小姑娘獨立自理的精神,通過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總結重點句子、詞語,體會小姑娘的成長曆程。再引申拓寬到學生在現實中該怎麼做,在這課教學中,我着重把握了語文是為生活服務的這一理念,其它教學環節略有不足,如閲讀、認字方面,我以後應克服不足,真正做到使學生感覺上課就是在生活,更有靈活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採用“長文短教、長文快教”的方法,引導二年級學生“有詳有略”地學習課文內容,高效有益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我課前思考的問題,也是力求在本堂課上達到的目標。

1、字詞教學分層進行,各有側重。課前預習要求學生運用各種識字自主識字,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識字空間。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分類處理的方法分層教學生字新詞:對於易讀錯的字以糾正讀音為主;對於一些動詞,主要採用動作演示的方法;對於字形相象、意思相近的字,通過比較來辨析、區分……自學為主,適當點撥,紮紮實實地落實二年級的字詞教學,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紮實。

2、閲讀教學有張有弛,有扶有放,不求面面俱到。考慮到有限的時間,較為宂長的課文,我對教學內容作了大膽地處理。本堂課主要抓住了小姑娘想長大部分進行教學,圍繞着“課文幾次寫小姑娘‘想長大’?她為什麼想長大?” 讓學生找找有關語句,通過讀讀句子感受小姑娘愛媽媽的情感,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題少,學生朗讀多;教師分析少,學生自主閲讀多。總之,教師力求改變學習方式,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嘗試問題,自己尋找規律,自己探究結論。這樣,無論從方法和形式上來説,還是從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説,都為教學節省了時間,保證了長課文短教、快教,提高了課堂效益。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穫,也有不足。在追求高效快速的同時,如何加強詞語的運用使學生語言內化?這是我想在以後教學時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第5篇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懂得長大不僅指身體變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學會關心別人,承擔責任。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姑娘獨立自理的精神,培養獨立的能力。

4、能抓住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小姑娘的內心變化。

瞭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懂得長大不僅指身體變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學會關心、照顧別人。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長大的感覺嗎?你們願意長大嗎?為什麼?

同桌相互述説自己長大後的感覺,人後指名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過度:你們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老師告訴你們有一位小姑娘她不願長大,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她,好嗎?板書:不願長大的小姑娘

過度:要想了解小姑娘,必須闖過生字娃娃這一官,相信同學們會很快和她們交上朋友的。大家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標出,並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解決。

4、將生字送入課文中,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1、閲讀課文,小姑娘的心裏是怎樣變化的?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師: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你會對長大還有什麼理解?

師:咱班的孩子真會讀書,同學們説的都很好。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樣成長起來的?(想)老師相信學習了小姑娘的成長經歷,大家會對長大還有理解。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用“----”畫出表現小姑娘心裏變化的句子。

(不願長大------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再長大一些------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生找不到“不願長大時”師引導:當爸爸媽媽不能天天在家陪她,不能陪她去動物園時她心裏是怎樣想的?(我不願意長大))

從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小姑娘不懂事,不理解爸爸媽媽)她總是想着自己,所以她不願意長大。

指導朗讀小姑娘與媽媽的對話,體會她不願長大的心情。

3、探究:小姑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逐步體會小姑娘是因為心疼媽媽、關心媽媽、愛媽媽才越來越盼望自己長大。

師:在什麼情況下小姑娘卻有了想長大的這些想法呢?(在梳小辮子時,手夠不着後邊;洗碗時,夠不着水池)

師:在梳小辮子時,因為胳膊太短,手夠不着後邊。她想:( )

過渡:小姑娘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她就想着自己要長大一點。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心疼媽媽)對呀,可見此時的小姑娘她的心裏已經不只是想着自己,還想着別人。於是她想快快長大。因為——

出示:“長大的感覺也不錯”,自己試着讀一讀,感受小姑娘渴望長大。

4、同學們,老師相信現在每個學生對長大又有了更深的體會,趕快在小組內説説你對長大的理解,一會兒老師要看那組學生彙報的。

5、同學們都理解了長大的真正含義,那你們現在就是文中的小姑娘,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帶着感情來朗讀,體會小姑娘的成長經歷。

1、思考:開始,小姑娘説“不願意長大” ,最後她又想“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你覺得小姑娘到底願不願意長大?

2、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也有着業理解、關心、幫助過別人的事情嗎?説給同桌聽聽。

第6篇

課文是一篇翻譯作品。文章寫了一個小姑娘從纏着媽媽不願長大,到為了媽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的過程,讚美了這位小姑娘對媽媽、對家庭的熱愛。課文比較長,但是語言淺顯、內容簡單,情感也很貼近學生。

雖説學生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掌握了簡單的閲讀方法,能夠讀懂這樣淺顯的文章。但由於文章比較長,生字特別多,二年級學生剛學會閲讀,閲讀的速度比較慢,一堂課要完成識字與閲讀兩項任務有相當的困難。

三個目標字詞和閲讀展開,層層設置,步步提高。目標一,抓字詞,為學習課文掃除障礙;目標二,抓朗讀,旨在體悟文章意味;目標三,抓理解,旨在昇華感情,明白事理。

由於課文比較長,要在一課時裏完成全文的教學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只能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採用“長文短教”的辦法。通過整體感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縱向串聯,突現重點,抓住課文的主旨。

“讀課文理解詞句”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要落實這點還得從句子入手。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劃劃、圈圈、填填都是一些比較直觀,便於學生操作的方法。因此,本堂課中,教師主要讓學生用“劃一劃句子、填一填句子”等方法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根據教學目標,根據課文特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應紮紮實實地進行,不能“一筆帶過”。但在教學時,要注意方法,講究策略,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音形義要各有側重。本課十個生字,“纏、粥、刷、擦”重在字音的糾正;“廚、纏”要指導字形;“纏”還要理解字義。

(2)二年級也是進行詞句訓練的重要階段。《課程標準》提倡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詞彙,在應用過程中瞭解、掌握詞義,要改變和淡化死記硬背詞語概念和脱離語言環境的釋詞。因此,在理解“纏”的意思時,可分兩步進行:在學習生字時,讓學生用動作演示來了解“纏”在生活中常指“繞”;在學習課文時,通過讀句“那時你就不纏着媽媽了”,讓學生在語境體會“纏”在這兒表示“糾纏”的意思。

(3)閲讀教學時,要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一,要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品味,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教學設計中,教師力求通過讀句子、找句子、填句子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閲讀,反覆接觸語言,感悟語言。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捨得化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去讀,並增加個體閲讀的次數,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參與理解、感受語言文字的實踐活動。

師:昨天,我們已經進行了預習,讀了課文,學了生字,現在我們來檢查一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生字和易讀錯的字詞。在出示字詞的同時,進行生字教學。)

師:這幾個字再請同學來讀一讀。(教師邊説邊出示:梳、粥、刷、廚)

師:這個字,請你看看拼音再讀一遍。(教師邊出示“纏”,邊請剛才讀錯的同學重新讀)

師:這回讀對了,是翹舌音。以後讀生字時一定要看清拼音。那麼,“纏”是什麼意思呢?誰給大家演示一下?

師:對,“纏”有“繞”的意思。不過在課文裏可不是這個意思,什麼意思?待會兒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採用“長文短教、長文快教”的方法,引導二年級學生“有詳有略”地學習課文內容,高效有益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我課前思考的問題,也是力求在本堂課上達到的目標。通過課堂實踐,我感到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1.字詞教學分層進行,各有側重。課前預習要求學生運用各種識字自主識字,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識字空間。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分類處理的方法分層教學生字新詞:對於易讀錯的字以糾正讀音為主;對於一些動詞,主要採用動作演示的方法;對於字形相象、意思相近的字,通過比較來辨析、區分……自學為主,適當點撥,紮紮實實地落實二年級的字詞教學,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紮實。

2.閲讀教學有張有弛,有扶有放,不求面面俱到。考慮到有限的時間,較為宂長的課文,我對教學內容作了大膽地處理。本堂課主要抓住了小姑娘想長大部分進行教學,圍繞着“課文幾次寫小姑娘‘想長大’?她為什麼想長大?”讓學生找找有關語句,通過讀讀句子感受小姑娘愛媽媽的情感,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題少,學生朗讀多;教師分析少,學生自主閲讀多。總之,教師力求改變學習方式,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嘗試問題,自己尋找規律,自己探究結論。這樣,無論從方法和形式上來説,還是從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説,都為教學節省了時間,保證了長課文短教、快教,提高了課堂效益。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穫,也有不足。在追求高效快速的同時,如何加強詞語的運用使學生語言內化?這是我想在以後教學時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開始上課了,教師直截了當地問學生:“你們想不想長大?”從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了。他們紛紛舉手發表看法,有的説: “我想快點長大,因為長大了,大人們就不用管我了。”有的説:“我不願長大,因為長大了好多事情都得自己獨立完成了,沒人幫你了。”還有的説:“我既想又不想,因為長大有長大的好處,沒長大有沒長大的好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口説道:“有一個小姑娘開始也不願長大,可後來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長大,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教師開始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學習。由此可見,學習語文必須切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以他們的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使學生的情感與課文學習內容產生共鳴。本案例中,學生們之所以能侃侃而談,興致勃勃地進入課文學習,就是因為老師一開始就喚起了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激發了他們“想説、要學”的慾望,讓學生擁有了嚮往學習的熱情,奠定了積極的感情基礎。

文中“不知不覺”、“自言自語”都是四個字的詞語,你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請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