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6篇 "精細管理,促進教育質量:中國小常規管理實施細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02K

本文介紹了“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包括對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管理內容、程序及責任等方面的詳細闡述,旨在全面推進中國小教學管理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人性化和專業化。

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6篇

第1篇

為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落實課程標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教學常規管理,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中學設立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綜合組(其它各科)共四個教研組,選派骨幹教師擔任教研組長,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出開展教研活動的方案、計劃、制度等。

以教研組為單位每週至少舉行一次集體備課研討會。研討會上,要從課標、教材、教法、學法等方面對近一段教學安排進行討論,形成一致的看法,用以指導每位教師的教學工作。

各科教案使用統一的備課本(七、八、九年級使用學案導學),每學期的備課本前應有詳細的教學計劃(包含學期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措施和方法、教學課時與進度安排表等內容)。應分課時編寫教案(提倡教師寫詳案),教案應體現以下內容:課題、三維目標、重點、難點、教具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小結、板書計劃、教學後記等。七、八年級採用“五環節高效課堂學案導學模式”設計學案,五環節為練習反饋、自學討論、交流提升、梳理鞏固、達標檢測,教師精講控制在10分鐘左右。要求提前一週寫好教案(學案)。

教師提前一週寫好教案(學案)後,先由同頭教師修改補充,然後由教研組長審定簽字後,教師方能使用教案(學案)上課。教導處組織教研組長每週對教案(學案)檢查一次,檢查時要做好詳細記載,並蓋章確認。語文教案(學案)中的作文教學(指導與講評)要單獨備課,理科教案(理、化、生、科學)中的分組實驗教案也要單獨備課。查閲後,在下一週例會進行情況通報,對優秀教案(學案)予以表揚、獎勵,對有問題的教案(學案)要提出改進意見,並限期改正,此結果在每月進行彙總後與教師責任制掛鈎。

任課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導處編排的課程表上課,不得隨意調動課表。教師必須在在響上課鈴之前到達教室,不拖堂,中途不隨意離開教室,不在教室內接打電話等。

教師上課時端莊整潔,儀表大方。不穿拖鞋、背心進教室,不在教室內抽煙。

課堂結構緊湊,既有適當的密度、速度,又有適宜的難度和強度,步驟清楚,層次分明。教師講授時間每節課控制在10分鐘左右。能靈活處理突發性事件,幫教學生要以理服人。善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探究。板書不僅突出重點、難點,而且要工整美觀。

4、教學用語精煉、準確、易懂,提倡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授課。

教師要求用普通話講課。課堂用語力爭用科學語言,準確無誤,不講方言、土話,更不得使用粗俗語言,聲音要清晰,提倡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授課。

課堂上,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應鼓勵學生創新。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各科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佈置作業,作業習題要精選,份量要適當,難度要有層次性,題目準確無誤。

作業量:大作文,七至九年級七篇,2月(9月)份完成1篇,3月(10月)份2篇,4月(11月)份2篇,5月(12月)份2篇;日記每週查閲1次。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生物、歷史、地理九科作業按學案全批解,各科學案數必須達到上課節數的85%;3—6年級語數英按上課節數每節課有作業,以上作業,均須全批改。各種基礎訓練(學研指導案)由任課教師督促全部完成並全部批改,無作業本的科目基礎訓練須詳細批改。已批閲的考試卷計入作業數。

學生作業書寫要規範、整潔。老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嚴禁學生用作業本做草稿本。

要按時收交作業,對缺交、遲交作業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課堂作業要全批全改,並及時發放批改後的作業本。對作業的情況要做好簡要記載。批改符號要規範,並用鼓勵性評語。課外作業應採取面批面改、重點批改、互評互改等方式進行查閲。

要引導學生更正作業中的錯誤,對典型錯誤要集中講評,個別性問題要面批面改。

教導處每月要組織一次作業檢查,對學生優秀作業,應及時組織展覽或表揚。對批改認真的教師要表揚鼓勵,對批改馬虎者提出批評。

教師要主動及時地利用自習課進行輔導,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指導學生看書、複習、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完成作業,對個別學生面批面改,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審題解題方法,對學困生或缺課學生彌補缺漏;對優秀學生、特長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鼓勵教師課外無償輔導學生。

學校每個學期組織文化科目的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其它科目每學期組織一次考核,並及時組織各學科進行教學質量評估,抓好教學反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校組織各年級各班採取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接合的評價方式,注意學習過程評價與測試成績相結合。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命題要嚴格依據課標,依據教材,全面科學,份量適當,難度適中。不出偏題、怪題,更不能出現知識性錯誤。師生要嚴格遵守考試規則,考前15分鐘才能啟封試卷。對違反紀律作弊的師生應及時批評教育和處理。教師在考前要對考試的內容有計劃認真系統的組織複習和輔導,考後應認真進行閲卷,並做好試卷分析,學校並及時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質量評估,應把考試評估的結果作為衡量教師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

每位教師堅持訂閲一門學科報刊雜誌,每期學校召開一次業務學習經驗交流會,集中學習,集中討論,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學校積極創造條件聘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業務講座。

教研組應合理安排公開課、研討課、比武課,組織教師聽課。校長、副校長、教育專幹、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於30節,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其他教師每期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要有詳細記錄。聽課記錄要反映教學全過程,分析評價結果,提出意見和建議。要經常開展評課活動,教師要本着互相學習的目的.,認真參加評議,評價中不講不着邊際的客套話,儘量評到點子上。

課題研究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師業務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鼓勵一線教師進行有效的“小課題”研究,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堂文化建設開展有效研究,解決具體問題。

七、學校行政定期與不定期的督導檢查制度。

中學行政每月對教學常規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每次定期檢查的教案由教師本人送教導處檢查,作業送教師辦公室檢查),以通報的形式反饋,據此作為教師責任制的落實與績效掛鈎的重要依據之一。

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6篇

第2篇

一、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要專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電、防盜、防塵、防潮、防黴、防蛀、防碎裂等,對各類儀器設備要經常維護,及時保養,確保始終處於完好備用狀態。

二、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要科學管理。儀器、器材等物品都應登記造冊,擺放整齊。實驗儀器、模型、標本、x品等,要分門別類,定櫥定位,櫥有編號,櫥窗設卡,物卡一致,賬卡相符。室內定期打掃,保持環境整潔美觀。

三、學生進入實驗室要遵守紀律,不追逐打鬧;保持室內安靜和清潔,不帶零食和飲料進入功能室。

四、每次實驗後應及時收拾好有關儀器、器材,並作好使用情況記載。每天使用後要關好門窗,擰緊水龍頭,切斷電源。

五、借用實驗儀器和器材等要辦理借用手續,用後及時歸還不得轉借他人,外借須經主管領導批准。

六、實驗前,學生應明確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驗中提醒學生愛護儀器,節約x品,注意x作安全,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後,督促學生整理好實驗儀器,寫好實驗報告。

七、對具有危險x的.實驗儀器、輻x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應當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設置x示標誌,存放於安全地點,指定專人保管。

八、師生須自覺愛護實驗室內的一切儀器、器材和設施,損壞照價賠償,並作好記載。儀器、器材每學期清查一次,及時做好報損報廢和增添登記工作。

第3篇

1、學校領導要經常性地帶頭深入課堂聽課,指導教學工作,教師也要積極聽課,取長補短。每學期校長聽課不少於25節,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聽課不少於35節,其他教學人員聽課不少於20節。(説明:非成建制國小相關人員每學期聽課分別不少於15節、25節、12節。)

2、學校領導聽課要力求全面,覆蓋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師,力求每學年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對青年教師、骨幹教師、教學能力偏弱教師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體現一定的計劃性、針對性。

(1)項目要填寫齊全。包括:學校、班級、科目、授課教師姓名、聽課時間、節次、課題,並標明聽課節數。

(2)教學過程記錄要完整,體現教與學兩方面的情況。

(3)要重視課堂教學評價。聽課時要隨時記錄下對所發現的閃光點或問題的思考,做好即時評價;

要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綜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點,分條列項寫清優點、缺點及改進意見,堅決杜絕只聽不評或評價中只有優點而無不足及改進建議的現象。總評還要注意體現本次聽課研討的重點。

4、學校要經常舉行公開課、觀摩課、彙報課等研討活動。聽課後人人蔘與評課,從教學思想、課標要求、教學方法、教材把握與處理、教學程序、教學態度、教學素養等方面與執課教師及時認真交流,研討優點、不足並提出改進建議,切實發揮聽課對改進教學、指導培養教師的作用。

5、教研室每學期對鄉校領導聽課情況進行檢查評價並抽查教師的聽課情況。各中心學校要做好對所轄中國小領導、教師聽課情況的檢查評價。各中國小校也要及時做好對本校教學人員聽課情況的檢查評價。檢查時既要關注聽課數量還要關注聽課質量,表揚先進,對應付、造假者給予處理。

1、學校校長:要從宏觀上結合當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學現狀,每學期親自為教師做教學形勢報告分析不少於1次,闡述自己的教學理念,指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明教改方向。此外,要參與主管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的專題講座,提出指導性意見或建議。

2、業務副校長或教務主任或骨幹教師: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緊密結合本校教師的教學狀況,學生的學習狀況,校本教研情況,從優點(成績)、問題、下一階段主要目標任務及改進措施等幾方面來安排專題結構。

3、每學期各類全校性專題講座總計不少於3次。(説明:非成建制國小不少於1次。)

4、專題講座要形成書面材料,並下發到教研組或各位教師。

(1)學校每月組織1次,確定時間、主題、主講人等。

(2)要注重與當前的教改動向相結合,注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突出學習的實效性。每學期都要擬定包括。

(3)要有學習安排表、原始學習材料或講稿及教師的學習記錄。

(1)每學期筆記不少於4000字,撰寫隨筆或心得體會不少於2篇。

(2)學習內容體現一定的價值性、前瞻性,與自己的教學相適合。提倡每學年讀一本教育教學方面的專著。

(3)每次摘記要註明出處(報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記日期。摘記要有所取捨,提倡寫學習後的感悟。

3、外出學習。學校要儘可能安排教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外出人員返回後要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彙報學習內容和體會,必要時上一節彙報課。

1、課題研究:校長及其他校級業務領導均要主持或參與一個校級以上課題的研究,課題的選定要注意與本校實際相結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

2、教研:學校領導要參加教研組會議,校長每學期4次以上,副校長、教導主任每學期6次以上,參與研討、進行輔導講座活動等(教研組活動記錄中要有詳細記錄)。

1、每位學校領導及骨幹教師要確定自己的青年教師培養對象。

2、對青年教師要因材幫教、精雕細琢。師傅要把好青年教師備課關,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擅長學科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在聽課記錄上端註明“師徒”字樣)。有評課指導記錄。

1、每學年召開一次全體教師參加的教育教學工作會,總結部署工作,表彰先進,進行經驗交流活動。

2、定期召開領導班子會、教研組長會、學科教研會等,研討教學工作。

每學期於學期初、期中、期末對教師教學計劃、備課、業務學習筆記、學生作業、聽課記錄、教學反思、輔導等教學工作普查3次,對上課至少普查1次;鄉鎮中心校每學期對所轄學校領導在教學分析引領、聽課記錄、業務學習、常規檢查、教師評價材料等方面普查2次,對各校教師教學計劃、備課、上課、業務學習筆記、學生作業等抽查2次。

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要全過程親自參與檢查,切實掌握教學工作的全面情況;校長要做好抽查工作,並聽取業務副校長每次檢查後的全面彙報,從宏觀上把握整體情況。

(1)有記錄:除記錄數量、格式外,重點記錄優缺點,要有具體的典型例證。

(2)有評價:每次檢查都要有分數或等級評定,作為教師、教研組、學校工作質量形成性評價素材。期末對學校、教研組、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學年末進行終結性評價。

(3)有總結:每次檢查結束,要進行整體情況總結分析,形成書面材料,並向教師通報。

(1)各中國小要制定以師德、能力、效能為重點的《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方案》。鄉鎮中心校要進行有效監控。

(3)每學期末進行階段性總結評價,每學年末進行終結性評價。各中國小要將本校教師工作質量評價成績進行統計後上交鄉鎮中心校一份存檔。教師終結性評價結果作為獎勵晉級的依據。

(1)各中心校要制定《學校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方案》。

(2)每學期通過定期檢查或抽查對各校進行評價,學年末進行終結性評價。評價材料專檔保存。

1、學校要建立以教學為中心、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教學研究制度,形成嚴謹、務實的研究氛圍。

2、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3次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為目的的大型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要有方案、過程記錄及總結)。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課堂教學技能競賽活動,對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優秀教師予以表彰。

各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設置學科或年級教研組,每組選派一名學校領導或骨幹教師任組長,並落實學校領導參與教科研製度,強化對教研組的管理。

每學期每個教研組活動不少於8次(提倡按周進行),每次活動要有主題,活動時間根據活動內容可長、可短,但必須紮實有效。

各校依據本校的工作計劃、各鄉鎮教研工作計劃,並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教研工作計劃。

各教研組依據學校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組教研活動計劃。

教研組活動形式要豐富多彩,可以是專題講座、研討交流、聽評課、説課等,讓每位教師真正參與活動全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主人,使教研組活動更具活力與吸引力,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研組活動可圍繞如下內容進行: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驗,學習研討課程標準,研究教材,集體備課,聽評課,説課,教學案例研究分析等。重視解決實際問題,如:①這個教學內容我怎樣引導學生學習;②這個難點我採取什麼方式、方法突破;③談談我的一次教學得與失;④這個內容我怎樣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⑤一道題的多種解法;⑥後進生的成績是如何提高的;⑦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際應用……

每個教師每次要有準備地談好一個問題,力求短小、精悍,內容新穎,有實用價值。大家集思廣益,充分研討,共同提高。

活動記錄要規範,提倡採用學校統一印製的表格式,內容包括考勤記錄、活動安排(目的、時間、地點、內容、步驟等)、過程記錄。要詳細記錄每次活動的中心議題,

每個發言人發言的具體內容,活動後得出的結論,取得的效果及改進意見等。(對於聽課,可略記聽課過程,詳記評課內容,活動記錄本要留足記錄活動過程的篇幅)

每學期各教研組要對活動開展情況、教研工作重點研究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基本結構為總結成績、指明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學校、鄉鎮可適時總結交流,展示研究成果,達到相互學習借鑑、共同提高的目的。切實讓教研組成為培養教師的搖籃,提高教師素質的渠道,開展專題研究的途徑。

8、學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幾個有重要價值、能有效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課題進行教改實驗,推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每學年學校要有縣級以上立項課題,30%以上的教學人員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並根據實驗方案紮實做好過程記錄、階段總結等工作。實驗成果要及時用於改進實際教學。(説明:非成建制國小不一定要有縣級以上立項課題。)

1、學校領導應當在開學預備周前安排制定方向明確、前後銜接、改革創新、切實可行的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開學預備周內交全體教職工討論、修訂。教導處等部門和教師要依據學校計劃制訂部門、學科教學工作實施計劃。教學計劃要完整、具體,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對教學實際工作具有指導性。學校要經常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總結,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1)教師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前,要認真領悟《課程標準》的精神,通覽全冊教材,並依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本班、本學科教學、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2)學科教學工作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分析(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以及活動、操作技能、生活習慣、身體狀況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改革的設想、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教學進度表、重要的教學活動和各部分教學內容的課時分配,以及培優補差計劃。

(1)熟悉教材:應首先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鑽研全冊教材,掌握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基本的教學目標要求;

分清教材各部分內容的重點;把握教材的難點、疑點、關鍵點,考慮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和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及應做好的準備工作等。

(2)確定重難點: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做到明確、具體,分條列項寫清教學重難點。

(3)教學改革實施設想:教師要依據學科教學、學生學習現狀,針對存在的具體的實際問題,確定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教改研究專題確定力求“小”、“實”、“活”,體現一定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

(4)實施教學計劃的具體措施:這是教學計劃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在深入分析學科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之後,從如何提高自身素質、深入研究教材、開展教學專題研究、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進行質量監控、加強“雙基”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做到:

①貫徹、踐行新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某些具體的途徑、方式、手段等來達到預期的目標,體現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種策略的優化和有機結合。

②體現教師的教學個性。應充分考慮教學共性與教師個性的有機結合。好的教學措施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而且要體現施教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教學觀念以及教學個性,還要建立在學生的可發展性的基礎之上。惟有“以人為本”,措施才行之有效。

③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制定教學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心理、生理特徵、個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應注重實效性。要從“一切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

④應體現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應力求具體、明確、易行。

(5)培優補差:從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等多方面對優生、後進生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提高、轉化措施。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實效性,使學生確實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價值。切實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來,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愉悦。

學校要對教師學科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審閲,簽署指導意見;每一年級每一學科都要有教學計劃,對於身兼多年級多學科的教師,學校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整體安排,確定詳寫和簡寫。

(3)單元教學設計(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單元知識結構,重點、難點,課時劃分等);

要研讀領會《課程標準》,全面理解課程內容,挖掘課標要求的內涵與外延,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全面、具體,貼近學生實際,做到三維目標有機融合;教學目標具有操作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辯證地處理好階段性目標和總體目標之間的關係。目標是具體的可檢測的,在達標導學時必須做到:教材目標化,目標問題化,問題要點化,要點練習化,練習應用化。

深入鑽研教材,通過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過程,達到:

(3)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恰當選擇、合理取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對課標規定的能力要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活動予以滲透。

備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要做到:

(1)摸清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學習方法和習慣、思想狀況;

(2)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比較、選擇怎樣教學才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從確立的教學目標出發,認真鑽研教材,分清每項具體內容的主次,確定重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找準疑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內容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以及課程資源條件、教師的個性特徵,靈活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善於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在主動建構中習得知識與方法,在感悟、體驗中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創設情境,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現有條件,優選教具,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教學效果最優為原則。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加強傳統媒體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結合,充分利用好小黑板、模型、掛圖、幻燈、錄音、自制教具等傳統媒體,並增加多媒體的科技含量,充分發揮多媒體便教利學的動感性、趣味性、快捷性。必要的演示、操作、實驗教師要提前試做,並依據教學活動需要佈置(檢查)學生準備相應的學具,以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教學過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重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準,通過巧妙創設情境,用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讓學生儘快地、全身心地進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學設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適宜。要有啟發性、層次性、條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思維廣度(即發散性、開放性)。設計的問題要明確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問的隨意性。此外,教師還應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如何篩選問題,着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設計中要突出引導的方法。

教學設計要把落腳點放在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上,對學生在獲取知識、方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有充分的估計和對策。教案中應突出師生活動的內容、形式、時間、空間的安排以及對重難點的處理,要重點體現教法和學法。

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圍繞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練習,練習的內容要有針對性、開放性、體驗性和適當的梯度,使練習真正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習題的精選與精編,反映在時段和質量兩個方面。習題的時段性要做到五有:有前提測評,有典型例題,有隨堂練習,有矯正練習,有拓展練習。質量要求的原則是:正確定位,精益求精。

板書設計包括分板書和整體板書,要突出學科特點,要充分體現教學重點、知識網點和活動主線。板書設計要做到巧妙、精煉、準確、條理清楚。佈局要合理、美觀,力求多樣化。

要重點寫自己教學過程的得與失,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避免應付式的空話、套話。

(1)備課要超前。不能臨教臨備,更不能教後補備,杜絕無教案上課。學校要組織好學前周的備課。除講評課外,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實驗課都要根據其內容和特點做到提前備課,一般以一週課時的提前量為宜。

(2)教學設計格式要規範。完整的教學設計應包括課題名稱、教學目標(三維)、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具和學具準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習題設計、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等。

(3)每學期教學設計的數量為:﹝本期週數(不滿一週的按一週計算)﹣5﹞×課程實施方案規定的周節數。

單元測試、月考、期中(末)考試等大型考試,在有試卷和講評教案的情況下,每次按3個課時計算備課量;只有試卷,不計入備課量。

(4)允許借鑑他人的優秀教案,但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和添加。完全照搬而無個性修改和添加,視為沒有備課。

(5)有條件的學校,實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相結合的備課制度。進行集體備課時,學科組要提前對下週的課進行全方位研討,提出建設性的備課要求,分工協作,按時完成,並在徵求大家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改進。教師在使用集體教案前,要結合個人對課標、教材的鑽研和個人的經驗積累及所教班級實際學情進行適當的修改、添加,以便更好地發揮個人的教學風格、更好地體現師生的雙邊活動、更符合教學實際。修改不能只是增減習題。

(6)備課要講究質量。教學目標要符合課標要求,教學過程設計要緊扣教材,突出主幹問題的預設、闡釋與拓展,突出教師如何組織引導和學生如何學習,突出各類練習題的設計。杜絕知識點、習題羅列式備課。

試卷講評課教學設計要備考試基本情況(與數據統計相結合)、典型答題情況、錯因分析、變式或鞏固練習等。

作文要有“指導”和“講評”教學設計。指導備課要結合訓練點,寫清習作要求和習作重點,有指導過程和方法,要給學生以充分構思與交流的時間,提倡教師寫下水文;講評備課應包括:整體情況分析、教師精批的內容、集體評議、進行修改幾個部分。

為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提高備課的質量,可根據學校、教師、學科等實際情況,對備課分層要求,有所區別。

教學素養高的教師備課時,可把主要精力和側重點放在對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創新上,放在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上。在教學設計編寫時可以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某些重點環節,形成個人的教學特色。

對身兼多年級、多學科教學的教師,學校可根據總體工作安排和教師主攻方向,有側重點的選擇某些學科和年級備詳案,其它可備簡案,但備簡案的年級或學科中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詳案。

(8)加強備課的督導檢查。學校對教師教學設計要周籤月檢,確保備課數量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課時數。學校每學期要組織兩次以上大型備課檢查,對全體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檢閲,不只是寫日期蓋章,還要有簡明具體的批語,對教學設計的質量進行評定,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通報。

1、嚴格按課表上課,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隨意調課,更不準隨便缺課。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提前下課,中途不離課堂,下課不拖堂。嚴禁在教室內抽煙、酒後上課、上課時接打手機。上課開始和結束,師生應相互問候致禮。

2、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前,要復讀一遍教學設計,以進一步熟悉甚至修改。瞭解學情。教師在上課鈴響前應站在教室門口,目視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同時清點學生人數,弄清學生缺席情況,對非正常缺席學生應及時報告學校教導處。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創設靈活的、有助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情境,營造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

4、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結構合理。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精益求精、科學嚴謹地組織教學,教學環節完整、層次清晰、層遞性強;注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促進學生合理建構知識結構。

5、教學內容處理得當。引導學生圍繞重點,理解學習內容,分析和解決問題,感悟和體驗學習內容中藴含的科學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努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教師講解科學準確、詳略得當,脈絡清晰。抓住關鍵揭示重點內容,分散化解難點內容,具體對比分析疑點,着力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夯實基礎,發展能力。

6、教學過程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既要體現教的過程,更要體現學的過程。要摒棄滿堂灌的陋習和過於重視結論教學的傾向,加強過程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個體差異,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個體差異,選用恰當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要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運用信息技術、掛圖、實驗儀器等手段,提高課堂效益,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要科學、簡便、實用、有效,不搞形式主義。

教學過程安排合理,教學結構嚴謹有序,各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流暢;課堂練習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編習題,教師也要設計典型精當的習題,增強學生對主幹知識的運用掌握,真正做到練習充分、鞏固及時;教師、學生活動均要適度,合理使用教學時間,堅持“三講三不講”。

7、靈活合理地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能敏鋭地感受、準確地捕捉新情況和新問題,做出決策和選擇,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和結果及時做出恰當的評價與總結,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引導和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8、高度關注上課的“三個度”——自主度、參與度和達成度。確保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與質量;確保小組合作探究的時間與質量;展示交流應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達成;通過反饋,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鞏固,查漏補缺,檢測提高,實現每一個學生對學習目標的全面達成。

9、講評課是與新授、複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相併列的四大基本課型,要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突出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避免面面俱到、蜻蜓點水。要讓學生充分參與講評過程,暴露思維障礙,弄清錯誤的原因。

要執行“五要五不要”的規範要求:要有規律的總結,要有知識的遷移,要有方法的指導,要有題目的變形,要有錯題的再練;未經批改的不要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要講,超綱超標的不要講,通過學生合作互助能夠解決的不要講,即使講了估計學生還是不懂的堅決不要講。

10、用普通話授課,語言規範、精練、準確、生動,具有啟發性,聲音響亮;衣着整潔、得體,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教態親切、自然、大方;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真誠關愛,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和變相體罰、羞辱學生,上課時不得把學生趕出教室,課堂內發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的,應由任課教師負責在課後處理;注意糾正學生坐、寫姿勢;杜絕發生教學事故。體育教師應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

11、板書規範、科學、準確、清楚、精當;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要點,揭示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

12、及時總結教學的成功經驗,反思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思考、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為改進教學提供借鑑,並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1、作業的選擇要精、實、活,反對繁、難、怪,杜絕機械訓練和體罰性作業;要體現三維目標的落實,發揮鞏固、反饋、矯正、補漏、提高與激勵等功能。選題時一定要深思熟慮,精挑細選,要做到“七個不選”:自己沒做過的題不選,不符合課標與考綱的題不選,難題怪題不選,機械重複或大量抄寫的題不選,表達不規範、不嚴密的題不選,沒有針對性、典型性的題不選,沒有啟發性的題不選。

2、作業的類型要多樣化,要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合理選擇書面作業和非書面作業,提倡採用實驗操作、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調查、閲讀感悟和蒐集、整理資料等多種作業形式,倡導分層作業和“自助式”作業。

3、任課教師在作業設計與佈置中要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量與質相結合,注意多樣性和層次性,可根據學生實際設計選做題、必做題等形式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凡開設的課程,都要精選或自編習題,適量適度佈置課內作業,內容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有利於教學目標的深化理解和掌握。

學科課內作業的次數為:﹝本期週數(不滿一週的按一週計算)﹣5﹞×課程實施方案規定的周節數。

5、科學控制課外作業總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課外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課外作業量控制在一小時以內,國中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高中控制在二個小時以內。佈置課外作業要有全局觀念,注意學科間的協調,考慮學生的總作業量不超過規定時數。不以多留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不得濫用規定以外的教輔作業資料。

6、對學生作業要有規範要求。作業本的封面要寫清楚班級、姓名,要保持乾淨整潔。嚴格要求學生認真、獨立、按時、規範地完成作業,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書寫工整,條理清楚,格式規範。作業經教師批改後,找出錯因,主動改正,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7、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在學生作業上書寫的所有符號和文字要規範認真,格式固定。作業評價根據年級和學科情況以分數或等級形式呈現,還要儘量使用激勵語言或指導性語言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即時反饋的作業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互批互改。對於學生糾錯要及時復批。對非書面作業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檢查評判,教師應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來。

8、學生作業馬虎潦草或不及時完成的,要加強教育和指導。不準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來變相體罰學生,不準撕毀學生作業本,不準將學生趕出教室。

9、立足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行歸因分析,並及時反饋矯正,要求學生及時訂正錯題,杜絕錯題漏糾現象,指導學生使用好錯題本。

10、作業佈置與批改應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11、對於優秀的學生作業(如整潔、正確率高)或作品(如作文、繪畫、電子表格、幻燈片、網頁、電子賀卡等),教師可通過適當形式展示給予肯定。

12、學校要檢查教師佈置、批改作業情況,可隨機抽樣,常檢常促。除此以外,每學期還要有兩次以上大型全面檢查,要有比較詳細的檢查記錄,並將檢查情況進行總結通報。

1、輔導要堅持以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前提,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為目的。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

2、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輔導除着重解決共性問題外,重在抓好“兩頭”,促進學困生“過關”,鼓勵優等生“冒尖”,真正落實“從最後一名抓起”的教學理念,以求學生學習水平穩步上升。對各類學生的輔導,都要做到目的明確,安排合理、及時,講究實效,防止學生負擔過重。

3、輔導的形式要多樣。既要課內輔導,又要課外輔導,既要集體輔導,又要個別輔導。要有目標,有計劃,定時間,定對象,定方法,定要求。

4、輔導要講究效益,針對性強。集體輔導要側重解決共性問題,注意學科間的協調與平衡。個別輔導要有所側重,特別要關注學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適當佈置提高性作業,向其推介課外補充讀物,引導他們探討一些問題,讓其參加興趣小組等辦法,激勵興趣,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增強學習信心,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還要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具體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因請假、曠課而影響了學業的學生,可採取個別輔導和小組輔導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補缺。輔導時,要做到熱心、耐心並且有信心。輔導要避免疲勞戰。

5、搞好課內自學輔導、自習輔導與研究性學習輔導,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解決疑難問題。

6、輔導要及時。各類輔導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以增強輔導效果。

7、要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成立興趣小組予以輔導,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8、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督促與指導,以保證完成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外閲讀任務,並養成閲讀的習慣,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指導學生學會精讀與瀏覽,養成寫日記、及時摘抄積累和寫讀後感的習慣。

9、重視學生規範寫字的訓練與指導。作業書寫只是其一,可開闢書法廣場,有效利用學校的牆壁板報、校園操場、廢舊書報等進行粉筆、毛筆書法訓練。教師要定期更換臨摹內容,對學生進行序列訓練,練就紮實的書寫功底。

10、輔導應在規定的學生在校時間內進行。不得佔用體音美課程進行其它學科的輔導,不得在節假日時間輔導。

11、教師要建立培優補差檔案。科任教師學期初要根據平時觀察、瞭解和測試情況及時確定學科培優補差學生名單,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制訂合理科學的培優補差計劃和措施。課外輔導要記錄輔導目的、對象、時間、內容、相關作業等。要注意信息反饋,及時掌握輔導對象的學習動態(如能力、態度、習慣、成績、位次等),科學調整培優補差學生名單及對應的培優補差措施。

12、學校要對教師的輔導情況跟蹤檢查,及時總結,適時進行教學輔導經驗的交流。

(1)制定科學嚴格的命題人員遴選、命題、審題、保密制度,規範命題操作程序。

(2)命題要以課程標準為綱,體現考試性質,充分結合學生實際,以能力立意為主,保證考試信度。命題應以有利於實施新課程、有利於促進教學為原則,必須全面檢測三維目標的達成效果,必須有一定量的創新題。

(3)試題內容正確,陳述簡明、準確、無歧義,立足主幹知識,注意學科滲透。

(4)試題結構合理,梯度明顯,難易適度,賦分合理,題型多樣,提倡設計適量的選做題。防止出偏題、怪題,一般按6:3:1的比例,即基礎題佔60%,中等難度題佔30%,難度較大的題佔10%組織命題。

(1)根據課程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考試形式、考試科目和考試內容。

(2)嚴密組織,嚴格紀律,嚴明考風,規範操作,確保考試過程和考試結果的客觀、公正、有效。

(3)監考老師要認真履行監考職責,嚴格監考,杜絕各類形式的舞弊行為。

(4)嚴格控制規模性考試次數。各學科平時考核,可由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小考。一般一個單元、一章內容學習完,要進行一次書面檢測。期中、期末考試由學校統一組織。

(5)要加強平時教學質量監控,每期至少進行一次對某級某科的調研診斷性測試。

(1)無論哪種測試,教師要認真評閲試卷,保證閲卷質量。在確保參考答案正確性的前提下,準確把握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做到寬嚴適度,給分有理,扣分有據,客觀反映學生的真實學業水平。

(2)學校統一組織的考試,評卷要集中時間,集中人員,採用流水作業形式,快速完成閲卷任務。

要認真做好試卷分析,總結教學的得與失,查漏補缺,提出改進教學的有效措施,及時調整教學方略。試卷分析內容包括:成績統計、試題特點、答題情況、原因分析及教學對策等。

5、及時組織二次過關。每次測試結束後要對未過關的學生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補測,對補測中發現的問題再進行個別指導,確保每一個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學生考試成績及按考試成績排出的名次張榜公佈,不得以分數排座位。可採用適當的形式讓學生和家長客觀瞭解學生的考試情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7、建立測試檔案。單元、期中、期末測試要建立檔案,包括測試試卷、成績記錄、質量分析等。

1、評價遵循科學性、民主性、多元性、主體性、開放性原則,既要重視學業成績,更要重視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既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

2、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可以採用觀察、調查、記錄、訪問、討論、作業、測試、評議、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

(1)評價內容主要為學生的學習熱情、參與程度、學習方法等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

(2)評價主體除教師外,要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評價,提倡學生自評和互評。

(3)評價方式除一般性激勵語言外,提倡運用動作、眼神、表情等體態性語言進行評價。

(4)對學生的評價要做到及時、客觀、準確,具有針對性。

(1)關注考試過程中態度、誠信、技巧、習慣和規範等方面的評價。

(2)評價主體以教師為主,強調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評價,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糾正錯誤。

(3)評價要立足改進和矯正。從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數據和其它材料開始,從學生答題情況入手,找出存在問題,探尋導致學生錯誤答題的原因,確定矯正方案,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義務教育階段杜絕整班整校考試排名,把考分作為粘貼學生類別的標籤。

(1)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學校組織實施,學校要建立相應的評價制度和評價組織。

(2)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要充分體現學生的發展性與個性差異,注重學生成長的過程,促進學生自主、主動、創造性、個性化發展;評價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開。

(3)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項目。

(4)評價依據的素材主要來源於學校每學年對學生髮展狀況的詳實記錄——日常表現、關鍵性材料、學生特長表現、過程性評價等,評價所依據的材料必須客觀、原始、真實,能充分證實學生在評價項目中所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的狀況。

(5)每學期要對學生進行一次綜合素質評價,實行報告單制度,畢業前實行總評,注重過程性評價,注意全面評價和個性化評價相結合。

(6)採用綜合評語加等級評價的方法進行評價。對品德、情感、態度、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的評價要做到客觀描述與定性描述相結合,尤其要突出學生的素質特長和發展潛能,評語應準確、精練。評價等級設置要符合有關規定。

(7)學校要保證評定過程及評價結果的客觀和公正。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反饋、調整和改進功能,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有效手段。

第4篇

為加強教學管理,建立教學過程最優化,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和《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試行)的通知》、《臨江市中國小校教學管理工作意見》等文件的有關規定,對我校的教學常規工作提出明確的行為指標:

1、學習《標準》,教師在備課前要認真研讀領會相關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教學原則以及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要求和任務,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繫和銜接。

2、鑽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鑽研教材,通過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過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級的教學內容在整體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恰當地確定各單元和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制定學期學科教學進度計劃。

3、瞭解學生:備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力求全面瞭解班級學生思想狀況和興趣態度,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瞭解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以利於因材施教,提高教學實效性。

4、設計課堂整體思路:在編寫教案前對整堂課的教學應有總體的設計,總體思路應考慮目標、內容、條件等各因素彼此協調平衡,要考慮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合理組合,要有彈性,課型明確,便於整體把握。

5、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師統籌規劃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每位教師必須提前一週備好教案,教學環節完整;教學過程實用;教學方法科學;教學後記字數不做規定,應儘量務實;設計教案時應對板書設計進行一定規劃;體現課堂作業的安排佈置;堅決杜絕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來主義”;教案書寫字跡工整。兼課教師,所教學科都必須認真備課,上課,但撰寫教案時可有所側重,一般以考試科目為備課重點,另一學科可備簡案。在領導聽課時要檢查授課和教案是否一致。

1、教師集體備課主要是兩個內容,一是單元備課;二是重點課備課。

單元備課:在每個單元(一組)教學進行之前,擬出一個單元(一組)的授課計劃,目的是在於從整體出發,明確每一節課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點。

(1)領會本單元(組)編排目的與意圖,確定單元(組)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3)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通盤考慮在本單元(組)中應培養學生具有哪些能力和發展哪些智力。

重點課備課:是針對單元中的重點、難點的備課,它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熟悉教材,確定教學目的,安排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的程序和方法,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

2、每週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做好資料的積累。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實效性原則:研究對教材的理解、重點與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的選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實際問題;

(4)互補性原則:取長補短,集個人智慧於一體,把集體智慧化為個人的教學行為。

(5)經常性原則:每週活動一次,年級組長至少提前一週將任務佈置給本年級組相關學科教師。平時,同年級同學科老師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日常性研討;將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的專題式研討與日常性交流研討結合起來;

1、上課前要耐心細緻地重温教材與教案,必須持教案及必備的'教學用具進課堂,提前調試好多媒體設備。

2、自覺照課表上課,未經教導處安排,不準私自調課、換課,不得將部分學生擅自叫出進行補課等。

3、上課鈴響,教師立即進入教室,督促、指導學生做好上課準備。教師上課要站立,不能坐着上課。及時發現並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不得隨便把學生攆出課堂或停課訓斥學生,更不能體罰學生;也不得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4、課堂教學知識要傳授正確。要做到“五為突出”: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育人為目標。“六允許”: 錯了允許重答;不完整允許補充;沒想好允許再想;不同意見允許討論、爭議;不明確的問題允許發問;允許給教師提意見和建議。要突出重點、難點,突出精講巧練,嚴禁滿堂灌,講滿堂,看滿堂,聽滿堂,不讓學生訓練。抓好每堂課的最佳時間,力爭優質高效。

5、要優化訓練,避免不動腦筋的機械的簡單重複,突出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精神,求變的態度和綜合選擇能力,允許學生髮表不同見解,鼓勵學生去創造;突出因材施教,採用分層次教學法,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中,盡力體現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真正讓優秀學生吃飽吃好,拔出尖子;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吃得進,消化好,不掉隊,使各類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學有所得。

6、要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的教學方法,多角度、多方面的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多渠道獲得信息,激發興趣,促進積極思考,大膽嘗試愉快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成功教學法等,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7、教師課堂板書要注意照顧學生視力,做到工整、規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具有概括、啟示作用。

8、教師應做到服裝、服飾得體,課上儀態端莊、舉止文明、教態親切和藹,使用普通話教學。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專職體育教師必須着運動服、穿運動鞋上課。無特殊原因不允許終止學生上課,停課必須經教導處批准。

9、任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對在課上出現問題的學生,課後要主動找學生談話,解決問題,如遇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再與班主任配合共同解決。

1、精心設計作業。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的內容。教師在佈置作業前,都要親自研做一遍,掌握難易程度。要考慮學生的不同差異,有針對性、分層次統一比做作業與自主作業。作業量適當。

2、指導學生“獨立、按時、整潔、規範”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生先複習,後作業;先審題、後解答的良好作業習慣。對學生的書寫字跡,解題格式,圖表繪製等要提出規定性的要求,明確完成的標準,加強養成型訓練。鼓勵學生科學、自主、廣泛地運用多種參考資料,培養髮散思維,提倡一題多解。教育學生愛護本子,做到不卷角,不破損,從細微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3、批改反饋及時。學生的書面作業由任課教師本人及時、認真地逐一批改。批完後要組織學生修改,不準只批不改。作業本上不打“×”,錯誤的地方註明記號,寫清原因,中低段在在原處訂正,高段就近訂正,訂正後教師及時復批。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業要重點地進行面批面改。對於活動類作業,教師應當及時給予檢查和點評。

4、作業批改一律使用紅筆。作業批改實行“優、良、差”或a、b、c等級制(年級自己統一),等級打在作業本右上角,日期寫在邊上。批改要及時,當天作業儘量當天批(除作文、日記外),優秀作業多給予星、花、粘貼等獎勵。優秀作業,多展覽交流,以資鼓勵。

5作文批改,重視眉批(對文章的字、詞、句、節等方面指出局部性的優缺點,要有啟發性)和總批(綜觀全文,對文章的立意謀篇,用詞造句,語法修辭,標點符號方面作出的評價),批語要明白,具體,使學生一目瞭然,根據本次作文的要求來寫評語,能受到應有的效果。重視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重視作文講評,作文批改後指導學生根據評語進行修改,並要有復批。

數學;口算本、習題本。語文:字詞本,習題本。積累本。作文本(一二年級為寫話本,三至六年級為作文本)其他學科:筆記本。指定的練習冊要按作業要求進行批改。

輔導的主要任務包括:指導學生自學,解答學生作業中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消化課堂教學內容,為缺課的學生補課等。輔導要堅持以下原則:

1、注重差異,分類指導。根據不同的對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要通過輔導,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解決課堂遺留問題,完成保底型作業,查缺補漏,排除學習的障礙,提高學習成績。通過選擇性作業的指導,擴大優秀學生的知識面,發揮其優勢特長。並做好輔導記錄。

2、以個別輔導,分散輔導為主。對個別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採取答疑、補課、組織小組互助活動等形式進行。對於共性的問題,教師可以統一解答。輔導要講求實效,抓住輔導的最佳時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輔導效果。

1、教學評價以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和教學效率為基本指標,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目的。

2、教學評價的手段包括課堂提問,課堂觀察、作業完成、教學測試等,前三項屬於平時考查,由任課教師組織考核,教學測試包括單元測試、期中、期末測試有學校統一組織。

3、做好試卷分析。教師要做好試卷分析,內容包括各知識點的通過率及差異情況,集中反映的問題及原因,解決問題的措施等等,作為自己下一步教學的指南。單元測試有教研組長主持分析會,教學領導參加,期中期末有教導處主持分析會。

1、一年級新生入學,按上級劃定的本校招收範圍內的時齡兒童入學,並按規定時間班裏報名註冊手續,新生按學校規定編班,不得挑選班級。

2、新生入學後,學校教導處批准取得學籍,編列正式學號。學生學號長期不變,休學一年後一律使用原學籍號。

3、新生入學後,學校要填寫新生花名冊,上報區教育局教育科審理。

1、學生因家長變動工作地區、家庭搬遷(户籍普更)或有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轉學的,經學生家長(監護人)申請,學校審查後,按規定辦理有關轉學手續。

轉入的學生有年部主任、年部組長負責,經過“語、數、英”三科的測試,合格者有學校批准到管理學籍的教師處辦理轉入手續,在教育局批准後,編入相應年級插班就讀。

轉出的學生,班主任要和年部主任彙報情況,有學校審查後,再到管理學籍的教師處辦理轉出手續。

個別學生確有特殊情況要求借讀的,須由家長或監護人向借讀學校申請,取得同意後,經區教育行政監管部門審核,條例條件並辦理有關手續,方准予借讀。學校建立學籍時,必須註明是借讀,並記錄其身份證號碼和户口所在地。

對受完國家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兒童、少年,經考察達到國小畢業程度的,發給義務教育證書。

教導處將同教研組長一起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檢查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輔導、檢測等工作情況,每次檢查都要簽字蓋章,寫清檢查日期。根據檢查結果量化出成績,作為評估教師教學工作的依據。

第5篇

為了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考勤制度。

行政人員、教學人員、教輔人員、工勤人員一律實行坐班制,上班時間必須在校。

全校教職工考勤由當天值日校級領導執行,堅持一週一彙總,每週一公佈。彙總由政教室執行。

1、請假必須寫請假條,課務、事務安排妥當後向管線領導請假,課務調整單報教導室,請假條報政教室。

2、突發事情請假須自行或委託人(本學科教師)安排課務、事務後電話請假,委託人填好課務調整單、寫好請假條。病假須附醫生證明。

3、請假一天經處室主任批准,三天內經管線領導批准,三天以上經校長批准。

四、婚假、產假、及法定假日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婚假:婚假3天。女性年滿23週歲,男性年滿25週歲為晚婚,晚婚假為18天(節假日應計算在內)。

產假:暫定為半年(一學期)。在假期內只享受個人賬户和70%的績效工資,不得享受學校任何福利。

1、每天上午下午上班前找值日領導簽到,嚴禁代簽、漏籤、錯籤,代簽一次按遲到處理,遲到一次扣全勤獎5元。

3、凡抽查不在崗者,視早退,早退一次扣全勤獎5元。

4、凡一天兩次未簽到,一次抽查未到視為曠工一天,曠工一天扣全勤獎15元。

5、一天以內的`事假、病假,手續齊全者不扣全勤獎。

6、一天及以上的事假每天扣10元。本月全勤獎不夠的從下個月扣除。

7、每週一升旗不參加者及例會不參加者扣全勤獎10元。

8、凡請假手續到期而沒有履行續假手續的視為曠工。

9、公假不扣全勤獎。但本人須寫一份情況説明交政教室,便於統計。

10、請假手續不全(無請假條、無領導簽字),視為曠工。

11、一學期請事假累計十天者,本年度不得評先、評優。

第6篇

辦公電腦是為了方便教師更好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重要的基礎設備,是教師重要的工作手段。為加強對教師用計算機的管理,確保計算機正常使用以及校園網的安全運行,讓計算機更好地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特制定本制度:

一、辦公室電腦為學校所有,由學校統一配置下發至辦公室,教師人手??

套,編號簽字領用。使用人即為日常唯一保管與維護責任人,有保持辦公電腦正常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如因使用不當或他人隨意操作等造成電腦損壞,由保管責任人負全部責任。若由他人損壞的',再由保管責任人去追究賠償。

二、教師電腦設備是進行教學、科研和辦公的輔助教學設備,專為教育教學服務,因此僅供本校教師本人工作使用,不供其他個人和校外人員使用。

三、辦公電腦的主要用途為參與學校網站建設、查閲資料、電子辦公、電子備課、學生管理、家校聯繫、製作課件、運用多媒體教學等,並通過網絡拓寬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工作時間不得利用辦公電腦從事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如網絡遊戲、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看電影、聽音樂影響他人等),不得瀏覽不健康網頁。各年級組長有權利和義務督管本室人員。

四、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拆裝計算機、更換計算機設備,不得私自外借、搬離辦公室。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重裝計算機操作系統、修改系統配置、ip地址、安裝不安全軟件。確因教學需要,需提出申請後由信息教師給予安裝。電腦使用中出現非人為的硬件故障需要維修,請與總務處聯繫。

五、辦公電腦應正確使用,倍加愛護,做到人走關機,斷電過夜,節約用電,延長電腦使用壽命。

六、不得在機器上擺放物品,嚴禁使用來歷不明的磁盤或移動硬盤,以防止病毒入侵。

七、保證遵守學校和其他各項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條例。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利用學校網絡在互聯網上散發惡意信息,冒用他人名義發送信息,損壞他人名譽,侵犯他人隱私,不信謠不傳謠。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由電腦使用者負責。

八、服從學校統一安排,寒暑假、節假前統一將電腦按學校要求妥善處理,並作好登記。否則由此造成的失竊後果由電腦使用者負責。學校如果發現教師有違反以上任何一條制度的,將給予警告及相應的經濟處罰。

九、每位教師每天必須瀏覽學校網站,關注學校動態信息,並積極投稿。要求每台電腦必須把學校網站設為主頁。

十、每位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有關電腦使用和維護的知識,經常對系統、軟件升級,清理系統垃圾,查殺病毒等,保障電腦正常運轉。

十一、本制度自制定之日開始實施,其解釋權歸學校所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