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4篇 童趣詩意:《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古詩是中華語言文化的瑰寶,能夠傳達出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在教學中,通過學習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古詩進行幼兒識字和感知培養十分必要。本篇教學設計將介紹兩首著名的古詩——《牧童》與《舟過安仁》,並探討如何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古詩《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4篇 童趣詩意:《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第1篇

1.理解兩首古詩的內容,領略《牧童》一詩的意境,欣賞《舟過安仁》的童趣。

2.會流利背誦這兩首古詩,並且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擴寫古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

2.在這些詩句裏,我們發現了許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兒童,有懂事的,有貪玩的,有聰明的,也有悠閒自在和淘氣調皮的,他們各自在忙什麼呢?

①指名讀一讀呂巖即呂洞賓的詩,指出易錯字蓑(suō)的讀音與寫法

②再讀古詩,你能根據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填一填、説一説嗎?

在一個( )的地方,耳邊似乎迴盪着( )。當( )的時候,一個牧童到外面( )了。

③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這是一個( )的牧童呢?為什麼?從哪句詩哪個字最能領略他的悠閒與愜意?

鋪:結合詩句理解擴詞(鋪展、鋪開、平鋪、鋪設、鋪天蓋地……)

看到遼闊的原野上到處是綠意葱蘢的草,在我們眼前彷彿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聽一聽,你聽到了( )的笛聲?(悠揚的、時斷時續的、遠處飄來的、忽隱忽現的)

黃昏後:絢麗的晚霞漸漸消失了,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在夜空……

飽飯:吃了媽媽做的豐盛的晚飯,舒服、愜意、心滿意足。

是呀,牧童已經勞累了一天了,現在吃飽了飯,終於可以歇息了。這裏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卧。你覺得卧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這是世間最愜意最美妙的一卧, 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着填一填:

這真是天地間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風温柔的撫摸,耳邊還傳來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聲,此時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會做些什麼?想些??

是呀,此時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真是一個( )的牧童?

看到眼前這位悠閒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誰也不忍心去打擾他美麗的遐想。輕輕地誦讀詩歌。

眼前的一切,在詩人呂洞賓看來,更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牧童休憩園,牧童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陶醉了。指名讀詩。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風,皎潔的明月,在這種境界裏,既想躺下來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詩。低吟詩歌。

(配樂背誦)閉上眼,讓這一切的詩情畫意融入我們的腦海,伴着這輕風明月,輕輕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給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此時此刻,牧童雖然沒有玩耍的小夥伴,可是在清風明月的草坡上照樣怡然自得,讓人羨慕。他享受到了只屬於他獨自一人的恬靜與快樂。如果兩個小孩子在一起,那情況又會怎樣?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古詩《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4篇 童趣詩意:《牧童》與《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老師點到一個詩詞,如果做到了熟讀,那麼你腦子裏就會很快映出帶有這個詩詞的詩句。

繼續走進這幾位孩童的生活,哪些場景讓你們覺得特別有情趣呢?

想象練筆:牧童時而把笛子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悦耳的聲音讓老牛也側耳傾聽。時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呀,牧童已經勞累了一天了,現在吃飽了飯,終於可以歇息了。這裏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卧。你覺得卧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這是世間最愜意最美妙的一卧,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着填一填:

_______是我最舒服的大牀,深深呼一口氣,呵!聞到了_____;

耳邊傳來我喜歡的小夜曲,你聽,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還有_________,它們都在為我唱歌呢!

3、師引導:這是怎樣的生活?(板書:悠閒、自在、無拘無束)

學一首古詩,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指導學生抄讀詩文。

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怎麼在晚風中擺弄他的笛子的呀!

牧童時而把笛子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悦耳的聲音連老牛也側耳傾聽;時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世間最愜意最美妙的一卧,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着填一填:

_______是我最舒服的大牀,深深呼一口氣,呵!聞到了_____;

耳邊傳來我喜歡的小夜曲,你聽,有________,有________ ,還有_________,它們都在為我唱歌呢!

第3篇

1.通過看圖比較的方式,記住“篙”“棹”的音形義。

4.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並將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改編成一段話。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加強誦讀,從中體悟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

師:有人説童年是一首動聽的歌,有人説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七彩斑斕、令人難忘的童年,讓所有人都懷念着,珍惜着,童年還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師:這首《牧童》讓我想起了清朝詩人袁枚的《所見》,整首詩是多麼有聲有色,動靜相宜。

(指讀,糾正讀音。討論“鋪”與“橫”的讀音。教師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讓學生自己選擇正確的讀音。)

師:呂巖,字洞賓,傳説中的八仙之一,早年中過秀才,做過官,晚年隱居山中。後來不知其去向,於是大家都説呂巖得道成仙了。你們説,神仙呂洞賓為什麼偏偏為牧童賦詩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東西吸引了他。再讀詩歌,説説讓神仙羨煞的究竟是什麼。

(指名説。體會詩人情感,隨機點撥:“六七裏”寫出了原野的遼闊,“三四聲”寫出了吹笛的隨意、笛聲的稀少,但足以表現牧童隨意、隨性的情景。“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體會悠閒自在、無拘無束。讀好句子。)

師:今天我們學習他寫的一首描寫孩子的詩。同學們先讀一讀,並想想是什麼吸引了詩人。(指讀一二句。)

師:讀準“篙”與“棹”,説説圖上哪個是“篙”,哪個是“棹”。(生説。)

師:一船兩小兒,普通漁民家,一撐篙,一劃棹,本來也沒有什麼令人生疑的地方。是什麼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呢?(生説。)

師:河水輕泛波,兩岸葦草茂。清風拂面來,小兒童心俏。小夥伴撐着篙,划着棹,撐着撐着,划着划着,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生説。)

師:怎樣能讀出楊萬里恍然大悟,被孩子們的天真頑皮逗樂了的樣子呢?(生説。)

師:楊萬里這麼愛寫有關兒童的事,肯定是非常羨慕兒童。他羨慕兒童什麼呢?

1.童年是牧童無憂的笛聲,童年是無雨張傘使風。你更喜歡哪個孩子?

2.你最喜歡的那一首詩裏肯定有什麼東西讓你很動情,你最喜歡的那一首詩裏或許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歡的那一首詩裏肯定有你難忘的場景,拿起筆,把你喜歡的那一首詩變成一片風景,一件小事。

第4篇

1、誦讀詩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2、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5個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背誦和默寫課文。

我們曾經學過不少關於描寫兒童的詩,你還記得嗎?試着背一背。

1、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瞭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1)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你感受到了什麼?朗讀。

釋義:六七裏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着微微的晚風傳來。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麼的悠閒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麼?説説感受和意思,然後朗讀。

釋義:牧牛回來已到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裏,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麼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3)詩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後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裏看出來的?一個弄,一個卧。(可愛、調皮、疲倦)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説説詩意,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釋義:一隻小船上坐着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釋義:十分奇怪為什麼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

(3)朗讀詩句,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閒的畫面。

1、比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麼?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的記敍文或者散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