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調查報告集合7篇 探究五年級生活:調查報告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本文是關於五年級調查報告集合的文章。這份調查報告集合是由多名五年級學生共同完成的,涵蓋了各個方面的主題,包括課外活動、家庭生活、學習習慣等。通過這些調查報告,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狀態和需求,為教師家長提供參考。

五年級調查報告集合7篇 探究五年級生活:調查報告精選

第1篇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講,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國小階段正處於各種習慣的形成期,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易於改變。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錯過該階段再矯正或補救,往往事倍功半,難以奏效。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以便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我班最近對8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針對學生存在的行為習慣特點,我們設計了12項行為習慣。

7、喜歡讀書,讀好書,適時向同學介紹、推薦好書。經常到學校圖書室看書。自覺維護讀書環境,做文明的讀書人。100%

8、學會反思,多做自我批評,做錯事情勇於承認並及時改正。12.5%;50%;37.5%

9、公共場合儀態端莊,談吐輕聲細語,做文明觀眾。12.5%;25%;62.5%

10、知道縣城、學校文明創建活動內容,做文明的公民、好學生。25%;50%;25%

又從學習習慣、文明言行習慣、生活習慣、健體習慣四大方面設計了25道行為習慣調查問卷試題,從被調查的8份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我班學生的行為習慣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各個方面都存在問題。

早晨到校後能自覺早讀學生為25%,75%的學生是在老師或班幹部的督促下才讀書的;上課前,能作好準備的學生為37.5%,在老師或班幹部的督促下才作準備的學生為62.5%;課堂上,只有25%的學生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25%的學生有時會,50%的學生不會表達;75%的學生每天能按時交作業,25%的學生有時能按時交作業;62.5%的學生寫字姿勢正確,37.5%的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在家裏或學校12.5%的學生經常讀課外書,12.5%的學生很少讀,75%的學生不讀。

在日常文明用語方面,12.5%的學生與他人交往時會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25%的學生有時用,62.5%的學生根本不會用;在家裏,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事的學生為50%,37.5%學生有時幫做,12.5%的學生不幫做;課間,在走廊有時打鬧37.5%,62.5%學生沒有打鬧;有時上網或到遊戲機室玩的學生為50%,沒有上網或到遊戲機室玩的學生為50%;上課或集會時能遵守紀律的學生為62.5%,有時會違反紀律的學生為25%,不能遵守的學生為12.5%;能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37.5%,不能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25%,有時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37.5%。

如果不能來上學,會向老師請假的學生為37.5%,不向老師請假的學生為62.5%;挑食的學生為75%,不挑食的學生為25%;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15%,有時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75%,沒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15%;每週的玲花錢在10元以下的學生為62.5%,在20-30元的學生為25%,30元以上的學生為12.5%;用完水電後,會自覺關水電的學生為62.5%,不會關的學生為12.5%,有時關的學生為25%;有過在桌椅上亂寫亂畫的學生為25%,沒有的亂寫亂畫學生為75%;經常亂扔垃圾的學生為0,沒有經常亂扔垃圾的學生為87.5%,有時垃圾的學生為12.5%;在家裏,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的學生為12.5%,有時自己做的為62.5%,經常自己做的'為12.5%;如果有心事,會告訴親友的學生為25%,悶在心裏的學生為75%;有參加危險活動的學生為25%,沒有的參加的學生為37.5%,曾經有過參加的學生為37.5%。

能天天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50%,不能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25%,有時能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25%;經常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12.5%,有時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75%,很少參加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12.5%;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的學生為37.5%,沒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的學生為62.5%。

學生存在上述的不良行為習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響是主要原因。

許多家長認為,我把子女送到你們學校,就是你們學校的事,就是你們老師的事,思想上完全依賴於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甚至錯誤地認為,孩子是殘疾的,而且還小,不懂事沒有什麼好擔心,長大了懂事了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好習慣。

過多溺愛,過分放任。由於我班部分學生父母因生活需要在外打工,孩子就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祖輩們對孩子的過分寵愛,使得孩子就是有了壞習慣,也沒有及時改正的機會。也有部分學生的家長因工作的奔勞,生活的艱辛,沒有精力耐心教育孩子,放任其自由,要錢給錢,用錢哄其上學。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特別強,而很多習慣都源於模仿,孩子多次簡單重複就自然地形成了習慣。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對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的最初形成影響是很大的,一般孩子出現的不良習慣大多源於父母和身邊的人的影響。一些不文明的語言、行為,打牌、玩遊戲、睡懶覺、隨地吐啖等不良習慣無時不刻不在影響着孩子。

五年級調查報告集合7篇 探究五年級生活:調查報告精選 第2張

第2篇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講,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國小階段正處於各種習慣的形成期,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易於改變。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錯過該階段再矯正或補救,往往事倍功半,難以奏效。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以便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我班最近對8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針對學生存在的行為習慣特點,我們設計了12項行為習慣。

7喜歡讀書,讀好書,適時向同學介紹、推薦好書。經常到學校圖書室看書。自覺維護讀書環境,做文明的讀書人。100%

8學會反思,多做自我批評,做錯事情勇於承認並及時改正12.5%50%37.5%

9公共場合儀態端莊,談吐輕聲細語,做文明觀眾12.5%25%62.5%

10知道縣城、學校文明創建活動內容,做文明的公民、好學生25%50%25%

又從學習習慣、文明言行習慣、生活習慣、健體習慣四大方面設計了25道行為習慣調查問卷試題,從被調查的8份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我班學生的行為習慣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各個方面都存在問題。

早晨到校後能自覺早讀學生為25%,75%的學生是在老師或班幹部的督促下才讀書的;上課前,能作好準備的學生為37.5%,在老師或班幹部的督促下才作準備的學生為62.5%;課堂上,只有25%的學生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25%的學生有時會,50%的學生不會表達;75%的學生每天能按時交作業,25%的學生有時能按時交作業;62.5%的學生寫字姿勢正確,37.5%的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在家裏或學校12.5%的學生經常讀課外書,12.5%的學生很少讀,75%的學生不讀。

在日常文明用語方面,12.5%的學生與他人交往時會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25%的學生有時用,62.5%的學生根本不會用;在家裏,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事的學生為50%,37.5%學生有時幫做,12.5%的學生不幫做;課間,在走廊有時打鬧37.5%,62.5%學生沒有打鬧;有時上網或到遊戲機室玩的學生為50%,沒有上網或到遊戲機室玩的學生為50%;上課或集會時能遵守紀律的學生為62.5%,有時會違反紀律的學生為25%,不能遵守的學生為12.5%;能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37.5%,不能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25%,有時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學生為37.5%。

如果不能來上學,會向老師請假的學生為37.5%,不向老師請假的學生為62.5%;挑食的學生為75%,不挑食的學生為25%;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15%,有時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75%,沒有浪費糧食行為的學生為15%;每週的玲花錢在10元以下的學生為62.5%,在20-30元的學生為25%,30元以上的學生為12.5%;用完水電後,會自覺關水電的學生為62.5%,不會關的學生為12.5%,有時關的學生為25%;有過在桌椅上亂寫亂畫的學生為25%,沒有的亂寫亂畫學生為75%;經常亂扔垃圾的學生為0,沒有經常亂扔垃圾的學生為87.5%,有時垃圾的學生為12.5%;在家裏,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的學生為12.5%,有時自己做的為62.5%,經常自己做的為12.5%;如果有心事,會告訴親友的學生為25%,悶在心裏的學生為75%;有參加危險活動的學生為25%,沒有的參加的學生為37.5%,曾經有過參加的學生為37.5%。

能天天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50%,不能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25%,有時能堅持鍛鍊身體的學生為25%;經常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12.5%,有時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75%,很少參加參加户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為12.5%;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的學生為37.5%,沒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的學生為62.5%。

學生存在上述的不良行為習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響是主要原因。

許多家長認為,我把子女送到你們學校,就是你們學校的事,就是你們老師的事,思想上完全依賴於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甚至錯誤地認為,孩子是殘疾的,而且還小,不懂事沒有什麼好擔心,長大了懂事了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好習慣。

過多溺愛,過分放任。由於我班部分學生父母因生活需要在外打工,孩子就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祖輩們對孩子的過分寵愛,使得孩子就是有了壞習慣,也沒有及時改正的機會。也有部分學生的家長因工作的奔勞,生活的艱辛,沒有精力耐心教育孩子,放任其自由,要錢給錢,用錢哄其上學。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特別強,而很多習慣都源於模仿,孩子多次簡單重複就自然地形成了習慣。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對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的最初形成影響是很大的,一般孩子出現的不良習慣大多源於父母和身邊的人的影響。一些不文明的語言、行為,打牌、玩遊戲、睡懶覺、隨地吐啖等不良習慣無時不刻不在影響着孩子。

第3篇

瞭解自己所在地出現的環境題目,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

一、大氣污染大氣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固體雜質微粒組成的混和物。就幹潔空氣而言,按體積計算,在標準狀態下,氮氣佔78、08%,氧氣佔20、94%,氬氣佔0、93%,二氧化碳佔0、03%,而其他氣體的體積則是微不足道的。各種自然變化經常會引發大氣成份的變化。例如,火山爆發時有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噴射到大氣中,造成火山噴發地區煙霧瀰漫,毒氣燻人;雷電等自然緣由引發的森林大面積火災也會增加二氧化碳和煙粒的含量等等。一般來講,這類自然變化是局部的,短時間的。隨着現代產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向大氣中延續排放的物質數目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複雜,引發大氣成份發生急劇的'變化。當大氣正常成份之外的物質到達對人類健康、動植物生長和氣象天氣產生危害的時候,我們就説大氣受了污染。

二、河水污染由於受天氣乾旱等因素的影響,降雨和客水來源延續減少,水資源日益短缺,對接納的大量產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起不到稀釋和淨化的作用;廢水中的污染物在河牀中沉積、滲透,同時造成了沿岸地下水的污染;豐水期由於降水構成地表徑流匯入河內,使河牀中沉積的污染物被衝至下游,易造成下游水體污染的加重或造成突發性污染。在枯水期,大多數河流唯一產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即使企業達標並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大部份河段也難以到達功能區要求。之前我們在調查中就看到好幾家工廠,把深綠色的、濃玄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邊的人們隨手將剩菜剩飯、家庭垃圾都裝進塑料袋往河裏倒,我們的母親河,現在已遍體鱗傷,成了一條垃圾河。

三、垃圾污染垃圾侵佔土地,梗塞江湖,有礙衞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

四是污染大氣。產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温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

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假如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類肥料的蔬菜、水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公佈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進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同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太高消耗尋求經濟數目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調和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延續發展的路”。2008年5月13日環境保護部向各有關地區省環境保護(廳)局頒發了:《關於防範和應對地震災難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

第4篇

放學了,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裏擠滿了人,他們有的人買零食,有的人買玩具,有的人買文具。而且有很多高年級同學一帶就帶幾十元錢。

他們的零花錢用來做什麼?他們的零花錢是父母給的還是自己掙的?到底應不應該給零花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決定來問問我身邊熟悉的高年級同學。

1、其中有七個人買零食,四個人買玩具,五個人買文具。

3、大多數同學每天零花錢都控制在1元~2元之間,但也有同學每天都花十幾元。

1、大家應該多把零花錢花在買文具上或攢起來。因為,買零食既浪費錢,吃了以後又對身體不好。

2、大家可以自己掙錢,比如在家裏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街上賣一些小玩意等,體會一下自己掙錢的樂趣。

3、對於零花錢的控制,我們要合理運用,不能花太多。

4、對於沒有零花錢的同學,家長可以合理地給一點,也可以自己去掙。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掙錢併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零花錢。

第5篇

摘要:近兩個月的寒假假期,如何利用好寒假並且有所收穫,是我應該考慮和重視的問題。臨近畢業,太多的事情還沒能做好,也沒能完成。在假期安靜的時空裏,藉着偶然間的一次靈動,反思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

大三的第一學年就這麼過了,碌碌無為,沒能考取得任何證書,倒是將大多的經歷和時間花在惡補英語上了。但是,結果不盡人意,一事無成。有時候方向是很重要的,或許,合理評估你實際的能力加現實的努力和不懈的毅力能夠讓你在適合的領域裏有所作為,過高的的期望和過低的行動都會讓你無法達到期望的目標,在失落和嘲笑中倍感失敗。自信源於強大的實力,當現實的失敗卷席而來,再堅強的內心也會在一次次的失意中逐漸卑微。當現實的失敗再一次證明你的無能,在失落裏將其原因歸咎於自己過少的努力,可現實是否如此,也只有自己能夠明瞭了。在無人的角落裏自己回味失敗的痛苦,只為汲取教訓能在下一次楊帆時能更順利的啟程到達目的地。

並不算寒冷的寒假天氣舒服得讓人難以置信,在離開學校前買了幾本考證複習資料,希望能在寒假空餘的時間裏拿出來翻翻,也好為自己準備考取的證書做個準備。臨近畢業了才知曉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還有很多證需要考,還有太多的事情沒處理好也沒學會該怎麼去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從某些方面説自己也不至於太失敗,但是過於的平庸總是讓人感覺被忽視和不甘。

在安靜的角落,靜靜冥思。人窮時渴望財富,孤寂時渴望愛情,年老時渴望青春年少,死亡前又留戀生命,失敗後渴望成功。如同有朝陽的升起,就有夕陽的落下;有天上的月圓,人間就註定有月半。聚散離合,憂患得失,全是一念之間。生就男兒身,便失去了女兒態;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選擇了某種職業的艱辛,卻體會不到另一種職業的責任;擁有了喧囂的城鎮,就喪失了寂靜的山村;有了安全的.港灣,就沒有求索的漂泊;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得與失,就像成功與失敗一樣,不可能只有一邊永遠雄霸一方。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才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趁着年輕,給自己一個期望,瘋狂一把,即使挫折也是一種幸福,這個假期,不會頹廢!人生苦短,要來得阻擋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在這得失之間,只要你耕耘過,播種過,澆灌過,收穫多少不是成敗的唯一標準,重要的是藏在細枝末節裏那種使你痛、使你恨、使你愛、使你終身難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銘心的經歷。

對於很多事情,我會感覺到害怕,而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內心還不夠強大。膽小與怯懦,不過是表象。

有時會感覺很悲哀,我常常是一個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人。更多的時候,是口是心非,剩下的,是自己品嚐失言後的懊悔。也許上帝在創造我的時候,沒走賦予我纖細的思維和靈敏的感知力。我總是無法洞知我有時過於偏激的奇特想法,我甚至在某時候覺得我是無法真

正看清自己的,就像是隔着一層厚厚的霧,濃密而厚重。也許在潛意識裏我過多地隱藏了自己。

人生變幻無常,天氣更變幻莫測。只是在一瞬間,明媚的天空已是傾盆大雨。我真的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一切外來的事物都能很輕易地影響到我的心情。陽光、細雨、微風在別人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可是我卻會因為它們的轉變而產生異樣的心情。這也許便是我最大的缺點了吧!心靈深處潛藏着無可言喻的深邃憂傷。別人認為我很快樂,因為我滿心的暗淡滿臉的憂傷,在別人面前依然是快樂的微笑。但獨處時,卻越發突兀地顯示出了內心的悲哀。當然也希望別人能看到的是我的快樂,畢竟快樂是可以共享的東西;而憂傷則不,憂傷是嵌在自己心裏不可名狀的灼熱,無可言喻。

很多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沉思,思考這個世界,思考我的生活。我不是一個很明智的人,所以總是去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一個錯誤的產生只是在一念間,可是為了這個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深遠悠長的。雖然很多的事反省過,可卻還是會不斷地再去錯很多次。錯了,痛了,才會成長,很多時候卻是一痛再痛。人本是矛盾與統一的綜合體,沒有絕對的完人。感覺的差錯會導致我們失去很多的東西,人總是在失與得之間彷徨。正如有人説的:“失去也可能意味着擁有,只有失去一些東西,才能擁有另外一些東西。”失與得之間應該是互補的吧!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就比如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穫,但收穫的前提是必須付出,這是一個永遠也無法逆轉的不公平定理。所以很多的時候,很多的人總是會感歎自己的失敗與懶惰無關,也開始了在重複的失敗後開始選擇逃避,開始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與此同時,很多的機遇在不經意間無聲地與他擦肩而過。在他決定放棄的一瞬間,失去的不僅僅是表面的物像,而是內心的勇氣與自信。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沒有足夠堅強的意志,沒有面對挫折頑強的信念,幸運之神永遠不會降臨在你身上,你只能與成功失之交臂。

一個充滿信念,內心平靜的人,他才能擁有內心的快樂。那種快樂源自於一種自信。 安靜,予以我萬千思緒,在安靜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長。

結束語:在成長的路上難免走錯道,每一步都是在學習,只要在每一次錯誤的過後改變方向,就能在對的路上越走越遠,永遠相信,只要努力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第6篇

冬天來臨,家庭用電劇增,又到了用電高鋒期,電力緊張就時不時會停停電,有什麼辦法可以緩減用電緊張呢?於是,我對家庭用電情況進行了調查,想了解家庭用電浪費情況。

我在小區內走訪了大部分家庭,調查了每月用電的度數和每家的人數、每月用電的費用,統計了每家節能燈、家電的總量,常用與不常用家電數量,夏天和冬天空調使用情況,並仔細詢問了家人的生活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小區內住户都有節約用電的意識,部分家庭也有些節約用電的好辦法,但是很多家庭的節約用電卻找不到具體辦法。

高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91度,4人,每月付電費115元,有18盞燈,都為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3台,人均用電約48度;

羅叔叔家每月用電約85度,4人,每月付電費51元,有9盞燈,都為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1台,人均用電約21度;

蔣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05度,2人,每月付電費63元,有17盞燈,裏面13盞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7台,人均用電約52度;

唐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30度,5人,每月付電費78元,有20盞燈,都為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2台,人均用電約26度。

爺爺奶奶輩源於生活節儉,能省就省,有節約用電的意識,但沒有認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僅僅是為了少花幾個錢。

叔叔阿姨輩能理解節約用電的重要性,明白電是重要能源,但卻找不到節約用電的好辦法。

冬夏的用電明顯高於春秋二季,主要是冬夏耗電電器如空調、取暖器、電熱毯使用較多。

上述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中也突出了節約用電行為上的巨大差異:

1、高爺爺家安的照明燈全是節能燈,並且有些電燈不常用。浪費電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家經常幾台電視從早到晚一起開着,插頭長期在插座上。家裏有兩台冰箱,都塞得滿滿當當。

2、羅叔叔家用電較少,家人喜歡集體活動,一起看電視;家電用後都把插頭從插座上取下來。

小區居民都認為應該節約用電,但沒有真正意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很多家庭都有節約用電的一些好辦法,但卻沒有被推廣和廣泛運用;現行電價執行分時段計價,不能真正促進大家節約用電;小區內家庭使用的家電耗電差別很大,低能耗家電使用率較低。

3、 電視從早到晚不論有無人看都開着,而且聲音很大。

根據上述分析和得出的結論,針對家庭用電浪費嚴重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1、通過報紙、雜誌、公益廣告等方式或途徑,宣傳節約用電,培養節約用電的意識。

2、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在中國小開展人人爭當節約用電宣傳員和監督員。

3、針對家庭用電浪費的主要行為,製作節約用電小辦法傳單,組織義務宣傳員進入各生活小區,教會大家節約用電的具體辦法,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

4、執行階梯電價政策,使高浪費家庭支出電費更多,每月不超使用限額的家庭則次月獎勵,如免費使用2度電。

5、家庭購買低能耗家電則給予補貼,高能耗家電則無補貼。

第7篇

調查目的:瞭解目前國小中高年級學生作文的一般狀況,分析形成作文困難的癥結所在,從而為改進作文課堂教學,提高國小生習作水平提供依據。

在10份問卷中,喜歡寫作的佔4人,佔40%,60%的人選擇一般;調查這一內容,想了解學生喜歡作文的程度,從而採取相應的方法。

有50%的人認為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有20%的人認為習作是想表達生活,有20%的人認為想表達對生活的思考,還有10%的認為了差

60%的認為偶爾,有20%的經常受到別人的稱讚,有20%的從來沒有過。

很喜歡讀課外書的和不喜歡的各佔一半。有的喜歡讀各類書,有的只喜歡看作文書。

從調查表中的數據和學生的座談中所反映的情況可以看出,國小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難是“無話可寫”和教師作文指導不力。學生作文時“無話可寫”仔細想來不好怪學生,學生現在真是太苦了,整天就生活在學校和家庭兩點一線之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生活面太狹窄了。而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豐富學生課餘生活,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在學生有很多話非要説的情況下,當然就不再會“無話可寫”了。當然,學生作文時學生“有話可寫”不等於就能寫出好作文,在學生有話可寫的情況下,教師也要注意改進自己的作文指導方法,力求體現新的作文理念,使學生喜愛作文,樂於作文。

枯燥的寫作知識講解,脱離學生實際的分析,沒有指導價值的盲目模仿,都會引起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厭惡。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千方百計地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我在上三年級作文課時,先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可以説説名字的來歷,也可以説説自己的個性特點或特長愛好,並讓他們上台表演一下自己的特長。如唱歌、跳舞、畫畫、朗讀、彈琴等等,這樣,一節課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此時,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作,題目可以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課》或《名字的故事》、也可以是《別開生面的自我介紹》、《這就是我》,學生下筆如有神,成文速度很快。

這樣,在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學生作文有內容可寫,不用胡編亂造,大多數同學的作文寫得生動活潑。每次活動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篇習作都在輕鬆愉快中完成,作文課變得快樂起來,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們都盼望多上作文課。

在活動中,不光是讓學生有所樂,重在讓他們有所得: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初學作文的國小生描寫的事物往往不夠具體和準確,説明的順序比較混亂。我在班上開展“比比誰最美”的活動,其過程如下:

1.準備。在作文之前,老師準備好幾件小物品,如小鬧鐘、布娃娃等,同時叫學生帶好各自最喜愛的小“寶貝”。

2.示範。老師先將物品讓學生從外到內、由表及裏地觀察,注意強調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同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介紹,並指出性能作用;如果是能夠拆裝的物品,最好拆裝一遍。

3.參與。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四人一組)介紹或拆裝自己的小物品。

4、總結。老師根據學生觀察和介紹的情況進行總結、補充,引導習作。

這樣的觀察活動簡便易行,形象直觀,解決了描寫和説明中空洞、無序的缺點,學生在聽、説、看、想、寫等方面都得到了鍛鍊,提高了素質。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作文教學的關鍵。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們總是較多地把作文課看成是教授學生“寫寫弄弄”的課程。似乎寫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課的最終目的,因此,傳統的作文教學,常常是老師命題,講述寫作方法,讓學生寫作,不管他們寫得出寫不出,只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寫就行,甚至有些老師在指導時規定每一段寫什麼內容,用哪些詞語。這種灌輸式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地位,不可能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作文的時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觀察能力、邏輯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可以説,沒有以上的五種能力,幾乎就寫不好作文。那麼,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就要幫助學生們訓練以上所説的五種能力。活動作文就注意了這一點,課堂上把學生從被動地位轉為主動地位,讓他們人人動手、動腦,引導他們仔細觀察,説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自己的所見所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我利用手工課讓學生動手做小玩具,可以用橡皮泥捏各種自己的喜歡的事物,用玻璃紙做門簾等,然後讓他們在班裏介紹製作過程,講講自己的.感受,再以《我捏……》《有趣的……》為題把説的內容有條理地寫下來,也可以根據所製作的事物的形象,賦予它們生命,展開豐富的聯想,寫想象作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小製作十分精巧,作文也寫得多姿多彩,很有創意。同一堂作文課,讓學生運用多樣化的體裁,多角度立意、多形式表達,旨在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他們在作文的藍天上自由快樂地翱翔!

要使學生的作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我們還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時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校會經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文體活動,如緊張激烈的體育競賽、健康活潑的班隊活動、莊重嚴肅的升旗活動、氣氛熱烈的聯歡活動等等,每次活動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教師要抓住時機,巧妙引導,讓學生自覺養成細心觀察、善於積累、勤於練筆的良好寫作習慣。

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多形式的趣益皆俱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巧妙地變國小生的“愁作文”為“樂作文”,讓學生在歡樂中親身體驗,把寫作當成是一項愉快的創作活動,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不僅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突飛猛進,綜合素質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