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有趣好玩的活動教案,快來圍觀!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6W

本文提供多箇中班兒童適宜的活動教案,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更好地開展科學、有趣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案包括啟蒙遊戲、拼音教學、動手製作等多種形式,不僅寓教於樂,也很易於實施。

中班活動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有趣好玩的活動教案,快來圍觀!

第1篇

1、走走小碎步。——小花瓣們在一起跳舞,會是什麼樣的`?——我們聽着音樂,像小花瓣那樣輕輕地跳、快樂地跳。——幼兒聽音樂原地走小碎步。

2、學習基本動作。——小花瓣一起歡快地跳,跳成了一個大花環。——教師放慢速度哼唱樂曲,示範基本動作。

動作一:雙手叉腰,小碎步行進一小節(每拍兩步),接着原地起踵一小節(每拍起踵一次)。

動作二:兩兩相對,先各自拍手兩下(每拍拍一下),接着相互對拍兩下(每拍拍一下)。

3、跳跳花環舞——我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就像一個花環。我們要聽着音樂快樂地跳,沿着圓心跳,跳出不同樣子的花環。——教師哼唱樂曲,帶領幼兒學跳花環舞a段:做動作一,沿圓圈行進,幼兒組成的“大花環”轉起來,最後一小節,全體幼兒面向圓心。——在樂曲b段,教師,或一名幼兒扮演“花王”站在圓心,從圓圈上任意一名幼兒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用右手間隔點人(每拍點一名幼兒)。被點到的幼兒向前一步,轉身與未點到的幼兒面對面站好,直至變成雙圈隊形。——教師哼唱樂曲,帶領幼兒學跳花環舞a段:幼兒兩兩相對站立,做動作兒,在作後一小節還原成單圈,舞蹈繼續進行。——跟隨音樂,幼兒完整舞蹈。教師進行必要的語言提示,使幼兒的動作跟上音樂。

中班活動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有趣好玩的活動教案,快來圍觀! 第2張

第2篇

對於剛升入中班的孩子來講,數字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較難掌握。數字的認識應強調多感官參與,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這節。 手操作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以及靈活運用周圍環境中的數字趣學活動教育活動。運用遊戲、故事情境和ppt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去積極思考,在輕鬆、主動的氛圍中感知6以內物體的數量。

ppt課件、大骰子一個、小骰子若干、1—6數字卡、指偶、小動物的家圖片,紙盤、吸管、圓形油泥等。

第3篇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紙巾盒10個,10種不同小動物圖片(幼兒喜歡的)、標記小花和大樹。

2、數字卡1—10,“前排”和“後排”卡片,小禮物若干(幼兒課前準備好)。

1、出示10個空盒排成一排房子,請幼兒猜猜有哪些動物要住進去?

2、逐一將小動物住進房子,大,考吧、幼師,網出,處!要求幼兒記住你喜歡的小動物分別住進了哪間房?

要求:先説出你是從哪邊開始數,想要把你的禮物送給第幾間的哪個小動物。

4、將10個空盒排成10樓高的大樓,請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動物住進高樓裏,並説出他們分別住進了第幾層樓。

5、再將空盒排成前後兩排,先抽數字,再將小動物送進相應的房子裏。如抽到前排5,則把禮物送給前排第5間房子的小動物,按照此規則玩序數遊戲。

活動前由幼兒自己選出喜歡的`小動物和準備好小禮物,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幼兒對序數遊戲很感興趣,序數是反映序列中每個物體的位置,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數教學中大多是排成整齊的橫列,在初步認識序數的時候,整齊的排列、習慣性的排列,都有助於幼兒較快地認識序列中序數的關係。而這個活動用了三種序數形式,幼兒都能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即使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大部分幼兒也能很快地知道變換後的物體排第幾。通過這個活動,幼兒進一步瞭解了“序數”這個概念。

第4篇

1、繼續學習按外形顏色的一維特徵分類,初步探索按外形、顏色二維特徵進行分類。

2、五角星:黃綠兩種顏色,課前貼在小朋友手背上。

1、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心裏真害怕,我們把它拾回家吧!

(拾的時候,幼兒都很小心地拿在手裏,好像怕把它們弄疼了。對個別幼兒老師適當提醒動作要輕。)

(幼兒觀察細緻,回答較多:有黃有綠,有的邊上光滑,有的邊上有鋸齒,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小船。氣氛熱烈,有的與小朋友交流,有的與老師交流。)

看看小樹葉的兩個家有什麼不同?對了,這是邊上光滑的小樹葉的家,這是邊上有鋸齒的小樹葉的家,看看你的小樹葉應該放在哪一個家裏。

1、提要求: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五角星,請你看手上五角星的顏色去拾一片相同顏色的.樹葉。

3、遊戲“躲貓貓”:老師來和你玩一個“躲貓貓”的遊戲,你們躲在樹葉後面,讓老師來找。

師唱:許多小寶寶,快呀快躲好,一會兒老師就來找,我的寶寶快躲好,找呀找呀找呀找,寶寶找到了。沒找到的寶寶在哪裏?

(出示黃綠房子)你的樹葉應該放在哪個家裏?請你輕輕地放過去。

那裏還有許多樹葉在等着小朋友去拾呢,請你仔細看好這些是什麼樹葉的家。綠色的邊上光滑的小樹葉的家,黃色的邊上有鋸齒的小樹葉的家。請你把樹葉送回它的家吧!

你們看那邊是大樹媽媽,小樹葉在想媽媽呢!我們送它們回家吧!

(小朋友七手八腳地抬着小樹葉放在大樹旁,然後隨着快樂的《小樹葉》音樂跳舞。這裏所選音樂是活潑的,讓小朋友充分感受到幫助小樹葉後的愉快情感,教師同時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表現快樂。)

第5篇

3、能在摺紙的內層添畫人物形象,用簡單花紋裝飾小被子。

出示幼兒睡眠時的圖片,讓幼兒瞭解正確的睡眠姿勢。討論:哪種睡眠姿勢好?為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睡覺的時候要安靜的入睡,姿勢要正確,睡覺的時候最好要右側身體微屈或臉向上平躺。不要矇頭睡覺,睡時不要把手放在胸口,把手放在肚子上。請幾名幼兒示範一下。(讓幼兒用手捂着鼻、口體驗一下矇頭睡覺時的感覺,瞭解它的壞處)。

1) 教師出示範例。老師把小朋友睡覺的樣子用摺紙的方式表現出來了,你們看一看是怎樣折成的,幼兒觀察。你想不想給寶寶折小被子?(想)在折小被子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幾種摺紙符號(出示黑板畫,讓幼兒瞭解:----實線,表示要折的線,......虛線,表示中心線,→箭頭表示要折的方向)

2) 出示摺紙步驟圖,讓幼兒觀察理解摺疊符號。請三名小朋友到前面試着折一折。

4)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按照摺疊步驟,認清摺疊符號,自己試一試。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獨立完成作品,老師重點指導觀看步驟圖有困難的'幼兒。

小朋友都折的非常好,就是顏色太單調了,我們來把它裝飾的漂亮一點好嗎?(好)

1)教師示範作畫,先添畫上頭像,再裝飾小被子。邊畫邊重點講解對稱和色彩的搭配,幼兒仔細觀察。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要運用簡單的花紋、圖案,儘量做到對稱有創意,要正確運用色彩)。

1)教師選幾幅有特點的作品,從顏色搭配、圖案、對稱等方面進行點評。(通過講解提高幼兒的欣賞水平,豐富幼兒裝飾方面的知識)

2)師生共同佈置作品展“寶寶睡着了”,請幼兒相互欣賞,相互交流活動的感受。

第6篇

(1)能動腦筋嘗試使用磁鐵、大頭針、糨糊、雙面膠等不同材料,使小圖片固定在不同質地的直立的板上。

1.出示小圖片及各種材料,引起幼兒動腦嘗試的慾望。教師:秋天真美麗,這裏有許多小朋友自己塗。剪的秋天的花果樹。人和動物的圖片,我們來把這些小圖片放在板上,看畫講故事,好嗎?可是我們用什麼辦法讓這些小圖片固定在這幾張直立的板上呢?

2.幼兒動腦,根據已有的經驗想出幾種方法進行嘗試。

(1)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述給大家聽。(可以用糨糊貼,大頭針釘)

(2)幼兒自選圖片嘗試用幾種方法來固定,並注意畫面的安排。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嘗試過程並與其適當交流。如教師問:“你用什麼方法固定小圖片的?”

(3)幼兒在集體中表述自己嘗試使用的方法,並討論在什麼板上用什麼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兒再次嘗試使用多種方法進行固定,並注意在不同質地的板上選用不同的較為合適的方法。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第7篇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並大方地講述出來。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中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境都非常感興趣,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對生活周圍的小動物,有着強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長得是怎麼樣的,它是怎麼樣奇蹟般地變成了小青蛙的?游來游去在幹什麼?孩子很想弄個明白,通過“有趣的蝌蚪”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蝌蚪的認識,也增進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觀察、講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結合《綱要》精神,更加註重調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幼兒對蝌蚪觀察、瞭解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接納幼兒的`觀點,運用激發、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多媒體教學聲形並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在此活動中通過運用能直觀形象生動地將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將抽象變為生動,將靜態變為動態,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1、老師:春天來了,池塘裏又多了誰?(小蝌蚪)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着什麼樣?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着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後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隻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老師追問:你們知道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評析:這裏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後讓幼兒再來説説小蝌蚪----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麼變的?尾巴又有什麼變化呢?幼兒可能答:先長後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體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製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印象。

五、延伸活動: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編故事。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第8篇

2、能不受物體排列位置的影響,感知數量的“一樣多”。

2、幼兒操作用人手10朵小花紙片和白紙一張,固體膠若干

1、教師出示第一幅範例(排成一排),請幼兒説説總共有幾朵花,(10朵)你是用什麼方法數的?(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能2朵2朵的數)

2、出示第二幅範例(分別排成兩排)第三幅範例(排成三角形),請幼兒數數這兩幅範例中花的數量。(10朵)

3、提問:這三幅範例中,它們的什麼是一樣的?(花的數量一樣)什麼是不一樣的?(排列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4、教師小結:原來相同數量的花朵能夠排列出不同形狀的圖案。

1、除了能排列成這三種形狀,還能排列出其他的形狀嗎?

2、教師講解:墊子的`下面有白紙,請你先驗證白紙裏面花朵的數量,再在白紙上排一排,你能排出什麼圖案。(幼兒自由回答)

4、看一看:教師對幼兒排好的圖案進行點評,給予肯定及鼓勵。

2、提問:如果你跟你的同伴合作,你們想排出什麼圖案來?(幼兒自由回答)

1、幼兒一個拿紙片一個拿白紙,兩個人把想好的排列方式粘貼再白紙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