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不願長大的小姑娘》《醜小鴨》7篇 1. 活出我們的青春:讓我們蕩起雙槳 2. 逆襲的力量:不願長大的小姑娘 3. 睿智自信:我是那隻醜小鴨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1W

這三首經典童謠和童話故事,讓我們回憶起童年時的天真無邪和純真感受。它們中的每一個人物和情節,都是我們緊密聯繫的記憶的一部分,刻印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讓我們蕩起雙槳》《不願長大的小姑娘》《醜小鴨》7篇 1. 活出我們的青春:讓我們蕩起雙槳
2. 逆襲的力量:不願長大的小姑娘
3. 睿智自信:我是那隻醜小鴨

第1篇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導學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字。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7個字。

1、看圖聽音樂,説説你從歌詞和圖畫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麼?

2、大體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

每當唱起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就會不知不覺地走進歌詞中描繪的這種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想起剛剛過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總是令人難忘;這一首歌,更令幾代人都難以忘懷,因為,它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着詩一般的歌詞。它的詞作者,就是人稱“詞壇泰斗”的著名詞作家喬羽。 1955年,喬羽為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詞,從此,這首歌廣為流傳,打動了幾代兒童的心。50多年來,喬羽共創作了1000多首歌詞,每首都不過數百甚至數十字,似乎並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詞,心頭卻會湧起純真、振奮、美好的感覺。

(1)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合作交流認識的字。

(方法提示:小組長負責抽卡點名認讀;或全組輪讀;同座互相抽查。)

師:認了字,又讀了詞,把他們放到課文中,你們還讀的準嗎?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後還可以把課文讀給身邊的小夥伴聽。

(1)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些什麼?先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2、同座互相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並説説詩歌寫了什麼。

1、自由認記“浪、周、輕、涼”,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雙槳、推開、倒映、白塔、涼爽、幸福、波浪、四周、輕輕、安排、做功課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認識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1、教師質疑:課文詩歌有三節,分別寫了些什麼?是怎樣寫的?你會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為什麼?

2、小組選擇你喜歡的一節探究學習。教師聽學生彙報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提示:這是一首家喻户曉的歌詞,分為三個小節,每節的結構基本一致,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也應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表達順序。作者在描寫景物是按照從遠到近,從靜到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遠處的白塔、綠樹、紅牆,後寫水中的魚兒。同時在寫魚兒的時候,作者還運用了擬人的描寫手法。最後一節是寫小夥伴的質疑“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學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詞中有一個句子反覆出現了三次,“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每一次出現的語言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讀的情感也應該不一樣,第一次是被美麗的風景陶醉,可以讀的輕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對活潑的小魚,可以讀的輕快一些,最後一次出現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樂,語音可以適當的提高,讀出愉悦歡快的感受。

1、自由認記“灑、做、課、排”,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讓我們蕩起雙槳》《不願長大的小姑娘》《醜小鴨》7篇 1. 活出我們的青春:讓我們蕩起雙槳
2. 逆襲的力量:不願長大的小姑娘
3. 睿智自信:我是那隻醜小鴨 第2張

第2篇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歌曲優美抒情,描繪了新中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盡情遊玩、愉快歌唱的歡樂景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唱)這首詩歌。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1.師:出去遊玩過嗎?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穫和快樂吧!(學生講述遊玩的見聞及快樂)

2.(課件出示書中插圖)看,有一羣小朋友正在遊玩。仔細觀察圖畫,説説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3.師:小朋友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盡情遊玩,詞作家喬羽先生被他們的快樂感染了,於是用一首詩歌描繪了他們的快樂,想不想學這首詩歌?

(《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詩歌優美抒情,課文插圖活潑生動。老師創設交流遊玩的收穫和快樂的話題,自然地將圖畫引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觀察圖畫,交流感受,既鍛鍊了口語表達,也為學習詩歌作好了情感鋪墊,使學生學得入情入境。)

2.讀通課文後,邊讀課文邊嘗試寫寫自己對詞語、句子或課文的理解與體會。

(讓學生讀課文嘗試記錄讀書體會,給學生創設了深入學習課文的空間,有利於每個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指名讀課文,然後學生評價讀課文的情況,談自己讀課文的體會。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分別出示一、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展開想像,想像湖水的清澈,想像環境的優美,想像清風的涼爽;想像碧波盪漾、點點金光的景象,想像魚兒的暢遊,想像我們歡快歌唱的情景;讓學生在想像中感受快樂、體悟語言的表達,並及時交流自己的想像與感受。

4.再次在有感情地誦讀中表達無比豐富的想像和愉悦的感情。

(詩歌精煉、優美的語言賦予我們想像的廣闊空間。教師緊緊抓住詩歌語言美、意境美、想像空間廣闊這一特點,讓學生在優美的語言中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生活的快樂,感受語言的優美,實現潛移默化的語言積累。)

師: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師:除了詩歌中講述的,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幸福與快樂?

(不侷限於教材的時代背景,而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把學生引向自己的生活這個無比廣闊的空間,充分回顧親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貴,以及自己所應有的責任。很好地體現了在生活中學語文的理念。)

在優美的旋律中歌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再次昇華愉悦的情感。

(詩歌是美的,優美的旋律賦予詩歌更美的意境更豐富的情感。伴隨着優美的旋律,學生的感受得到了昇華。)

第3篇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一首伴隨幾代人成長的經典老歌的歌詞,內容淺顯,語言清新生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歌詞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和風拂面,水波盪漾,四周環境繞着綠樹紅牆的北海公園裏一羣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盡情快樂的春景圖。伴隨着歡快優美的旋律,唱一唱,讀一讀,能讓孩子盡情享受無憂無慮、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使人歡笑,讓人陶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得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課注重的是情感體驗、感悟。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為學生搭建體驗、感悟的平台。

2、能用歡快的語調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能隨着優美的曲調歌唱。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豐富多采,董得生活在祖國大家庭裏的幸福,能夠珍惜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和精彩,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1、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主要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探究的過程,要想讓學生有所發現、自主探究,教師必須首先善於發現、勤於探究,這樣才能給學生以點撥,且要點在關鍵之處,撥在朦朧中,幫助學生捕捉住語言文字傳達出的多種信息,以引領學生或“登堂入室”或“曲徑通幽”……從而真正走進文本。

2、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優雅動聽的音樂中,喚起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澱,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

3、“讀”領風騷,引導學生步深入,由表及裏,求其精微,通過“讀”來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讀激發出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悟,從而獲得愉悦的審美體驗。

同學們 ,今天我們仍然和那羣北京的少先隊員一起到北海公園去泛舟。(板書課題,讀題)

1、看圖,聽教師在音樂伴隨下範讀,説説課文裏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愉快?

學生談到“海面倒映着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時,指導學生讀出美感,通過看圖,理解詞語“倒映、四周環繞”。

引導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推開波浪”和“輕輕飄蕩”的不同之處,讓學生體會到,這樣的變化是因為“我們”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陶醉其中了。

指導學生讀第一節,讀出美感,讀出愉快、讚美之情。

學生談到“紅領巾迎着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引導學生理解:

(“紅領巾”指少先隊員,因為它是少先隊員的標誌)

“陽光灑在海面上”僅僅是灑在海面上嗎?陽光灑在海面上,灑在少先隊員身上是什麼感受?

(灑在海面上,一片光亮,灑在少先隊員身上,他們感覺很温暖。)

學生談到“水中魚兒望着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時,引導學生體會:魚兒真的在望着少先隊員們,聽他們唱歌嗎?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魚兒不會真的望着他們,聽他們歌唱,而是他們感到無比快樂,無比幸福,覺得連魚兒都在羨慕他們。)

學生會談到“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聯繫平時的學習生活,體會詞語“盡情歡樂”。

讓學生聯繫自身實際想一想,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樣的環境裏,小朋友們不可能這樣“盡情歡樂”?

少先隊員們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會主義祖國為我們安排了幸福的生活?

(1)分節朗讀課文,想一想,“紅領巾”為什麼感到幸福、歡樂?

(2)你們能通過朗讀,表達出“紅領巾”歡樂的心情嗎?

(2)小組比賽朗讀,看看哪組讀得好。評比標準: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

1、跟着樂曲,一邊做動作,一邊學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2、學生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它們,想想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假日時,和家人一起去公園劃劃船,唱唱這首歌,回家後寫下自己的感受。

第4篇

我本來打算這樣設計教學,在引導學生讀第一節詩時,這樣説:“北海公園的景色可美了,讓我們趕快去看看吧。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二是讀三四行詩“海面倒映着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時設計一個補畫的環節,讓學生把白塔的倒影和四周的綠樹紅牆畫出來。我把重點放在了感受北海公園的美景上。

其實這節詩重點應是寫孩子們在湖面盪舟的美好畫面和輕鬆愉悦的心情。孩子們腦海中浮現的應是輕舟盪漾,碧波白浪,綠樹紅牆,涼風習習,歌聲陣陣的一幅整體的畫面,感受到的是紅領巾愉快的心情。

我本來試圖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去感受語言,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些設想是否真正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和想象。如果處理不當,會適得其反。“海面倒映着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這兩行詩寫得確實非常美,給了學生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讓學生補畫,意圖是想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這個美景,同時理解“倒映”和“環繞”。學生大多能把白塔的倒影畫正確,這樣的常識學生基本還是有的,再説書上有白塔的倒影。那麼這個畫倒影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了。書上的畫一目瞭然,再畫有點多餘的感覺。學生沒法畫出“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這很正常,因為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從一個視角來畫是不能把“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給畫出來的,只能畫出一部分。 紅領巾在船上輕輕划着槳,船兒在水中盪漾,遠遠望去,綠樹紅牆,令人陶醉。本來能引起無限遐想的詩歌語言經這樣一處理現在卻變得呆板,了無生趣了。

我由此感受到 老師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關重要。老師的理解出現問題,必然導致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引導的偏差。如果對課文有了這樣的理解,那麼就不會把這節詩割裂開了,拎出喜歡的句子來讀,應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來感悟,不能只引導學生去注意景美,而是從人的活動、心情,景色的優美多方面綜合來讀詩,感受詩歌的意境。

第5篇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我國當代詞作家喬雨所作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它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童年時期的幸福生活,歌頌了親愛的祖國和偉大的黨。

全詩共3個小節,語言通俗易懂。第1小節寫了我們在北海公園的湖面上蕩起雙槳,周圍是白塔、綠樹、紅牆構成的美麗景色;第2節寫陽光明媚,我們的心情舒暢,盡情歌唱;第3節則點明瞭我們一天的學習,心情愉快,盪舟水面,盡情歡樂。最後用反問的方式引發思考:我們的生活是誰安排的?

第一節:描繪瞭如畫的非海風光。第二節:沐浴在黨的陽光下的少先隊員的喜悦心情。第三節:表達了盡情歡樂的少先隊員對黨和祖國人民的感激之情。

3個小節的結尾相同:小船輕蕩,晚風涼爽,描繪了一派如詩如畫的情景。這首歌曲旋律優美,歌詞貼近兒童生活,表達出人們追求美好童年的意願,因此深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喜愛,成為經典歌曲。

1、運用各種識字方法獨立識字:槳、愉。在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中寫“槳、映、塔”等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並唱一唱這首歌。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景和語言文字中受到薰陶,從而激發學生對親愛的祖國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

4、聯繫生活想象續編兒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感受成長中的幸福生活,培養學生習作能力。

5、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激發學生對祖國和黨的熱愛。

6、聯繫生活續編兒歌。感受成長中的幸福。初步培養學生習作能力。

1、本課的導入可以先請學生欣賞同名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漿》,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情境。在優美的歌聲中體會童年的幸福快樂;也可以讓學生課前蒐集各種活動的照片。如:大隊會、春遊、比賽等上課伊始播放課件,讓學生加深理解童年的生活多麼幸福,激發學生的興趣後,再引出課題。

2、首先讓學生用自由讀課文的方式來解決生字,整體感知課文。

3、由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對生字方法能比較熟悉的運用,而且本年級的識字雖然仍是重要任務,但不再作為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同桌、小組合作、獨立識字的學習方式,用恰當的方法分析字型記憶生字。如:本課出現的2個生字“獎”和“愉”,教學時可採用換部首的方法記“漿”與“獎”、“愉”與 “偷”,通過換部首使學生區分形近字。此外,在認字、寫字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抄一抄”,讓學生認一認、寫一寫;還可以補充摘抄一部分詞語,如:迎面、愉快、歡樂、幸福、安排等。培養學生認、寫和諧發展的能力。

4、葉聖陶先生説:“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因此,要重視朗讀教學,把朗讀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自讀的基礎上,運用如: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朗讀表演、背誦比賽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課文,理解詩的內容。重點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對親愛的祖國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

5、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後,如有條件可將《讓我們蕩起雙漿》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播放,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也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優美舒緩的旋律中,想象童年中自己還度過了那些快樂的時光。

雙漿:划船用具,多為木製,上半圓柱形,下半扁而略寬

1、請生自由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獨立識字。

(課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現“槳 映 塔 牆 悄 愉 盡”。

(課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現“槳 映 塔 牆 悄 愉 盡”。

第6篇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第五冊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它描繪了一羣少先隊員課餘時間盪舟北海、盡情歡樂的動人的情景。引導孩子通過聲情並茂地誦讀課文,想象北海公園綠樹紅花、碧水清波的迷人景色,感受少先隊員們泛舟碧波的愉快心情是教學重點所在。在真切感受少先隊員 “幸福生活”基礎上,理解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是教學難點所在。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

3、在反覆誦讀詩歌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先隊員們的愉快心情,知道是黨、祖國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培養孩子們對黨的感恩心理。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並通過想象説出詩歌描繪的情景。

2、理解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1、採用多種方式教學,讓學生輕鬆、易懂的掌握知識。例如:分組朗讀比賽,這樣不但讓學生逐步熟悉課文,也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 。

2、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1、以學生為主,老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例如: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如朗讀、默讀課文時,學生自主發現錯誤,並由其他成員解決,達到互補互促,共同提高。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下面老師就把這首歌放給你們聽。聽的時候可以把課本翻開第一頁,邊聽邊看課文,看看歌詞和課文有什麼聯繫?播放歌曲。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符合國小生心理,易於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達到初步熟悉課文目的。]

隨後板書課題,同時教學課題中的兩個生字,達到了隨文識字的效果。

首先激趣:下面就讓我們蕩起雙槳,划進美麗的北海公園。接着教師伴隨音樂範讀,生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再指名讀,結合讀,引導感悟: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1、小朋友們來到北海,划船時心情怎樣?聯繫生活加深體驗。

2、小船兒是怎樣“推開”波浪的?輕輕的、重重的?做做動作加深體悟。

2、藉助彩圖感悟“環繞”一詞所體現綠樹之茂密、紅牆之綿長。

2、聯繫生活體驗“涼爽的風“吹在身上的感受,並試着讀出這種感受。最後,再次配樂誦讀,加深體會。

首先老師激趣:綠樹紅牆 碧波盪漾 小船兒在水中輕輕飄蕩,此時少先隊員們在幹些什麼?心情怎樣呢?讓孩子自由讀2節體會。再指名讀,結合孩子的讀,指導體悟:

2、師範讀“紅領巾迎着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生聯繫生活想象此時情景。

3、想象我們此時會唱些什麼歌?角色體驗:現在,同學們就是水中的魚兒,為什麼會悄悄望着我們?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最後感情誦讀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活躍思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合作學習的能力。]

首先老師激發興趣:孩子們在盡情玩耍,此時想到些什麼?然後結合孩子們的讀,引進材料,拓展背景,突破難點:

1、聯繫文本,説説什麼是“幸福生活”,聯繫自身生活説説什麼是“幸福生活”?

2、在舊社會小朋友們能不能這樣歡樂?為什麼?最後通讀體會。

[設計意圖:教導學生愛父母、愛我們的祖國,愛黨,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教學中我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這樣既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給下節課做了很好的鋪墊。所以我相信這節課學生能夠在正確、流利、感情的朗讀的基礎上,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激發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

第7篇

引導孩子通過聲情並茂地誦讀課文,想象北海公園綠樹紅花、碧水清波迷人景色,感受少先隊員們泛舟碧波的愉快心情是教學重點所在。在真切感受少先隊員“幸福生活”基礎上,理解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是教學難點所在。

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有二:其一是通過反覆誦讀詩歌,積累詩歌語言,積澱語感,這是語文知識與能力所要達成目標。其二是在反覆誦讀詩歌中,感受少先隊員們的愉快心情,知道是黨、祖國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培養孩子們對黨的感恩心理。這是人文目標,情感態度方面的。

孩子們通過第一課時閲讀,對課文主要內容已有整體把握,對少先隊員們愉快心情已有初步感受。第二課時就是要在第一課時基礎上,通過一遍一遍地精讀品味,最終達成上述目標。

孩子們通過閲讀《三毛流浪記》、觀看〈小兵張嘎〉等電影對舊社會兒童的悲慘遭遇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孩子們對自身今天幸福生活有着深刻體會,對外出遊玩時愉快心情有着情感積累。

第二課時就是要通過孩子們自主閲讀讓他們的精神昇華到一種新的境界,語文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當然這種建構過程源於孩子們現有知識經驗,至少止於所要達成的上述教學目標。這一過程在第二課時四十分鐘內體現的是一種閲讀的層次性,採取的應是塊狀推進的策略。

(讀了這一組詞語,你想到什麼?詩歌中誰在划船?)

以詞組形式出示,即檢查孩子對生字掌握情況,鞏固雙基。又激活孩子前一課時閲讀經驗,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閲讀教學中,每一環節的設置都要為下一環節服務,這樣的過程一環緊扣一環,孩子在閲讀中不斷完成自主建構。

首先激趣:下面就讓我們蕩起雙槳,划進美麗的北海公園。接着教師伴隨音樂範讀,生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再指名讀,結合讀,引導感悟:

1、小朋友們來到北海,划船時心情怎樣?聯繫生活加深體驗。

2、小船兒是怎樣“推開”波浪的?輕輕的、重重的?做做動作加深體悟。

2、藉助彩圖感悟“環繞”一詞所體現綠樹之茂密、紅牆之綿長。

2、聯繫生活體驗“涼爽的風“吹在身上的感受,並試着讀出這種感受。

首先老師激趣:綠樹紅牆 碧波盪漾 小船兒在水中輕輕飄蕩,此時少先隊員們在幹些什麼?心情怎樣呢?讓孩子自由讀2節體會。再指名讀,結合孩子的讀,指導體悟:

2、師範讀“紅領巾迎着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生聯繫生活想象此時情景。

3、想象我們此時會唱些什麼歌?角色體驗:現在,同學們就是水中的魚兒,為什麼會悄悄望着我們?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

首先老師激發興趣:孩子們在盡情玩耍,此時想到些什麼?再自由讀3節體會。然後結合孩子們的讀,引進材料,拓展背景,突破難點:

1、聯繫文本,説説什麼是“幸福生活”,聯繫自身生活説説什麼是“幸福生活”?

2、引進材料:説説三毛能像少先隊員們那樣自由自在地划船嗎?海娃呢、張嘎子呢?為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