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情》教案3篇 《高粱情:喚醒學生對農村文化的熱愛》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5.34K

《高粱情》是一部經典文學作品,作家戴望舒以濃郁的鄉土氣息,講述了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抗戰時期的生活故事。這部小説深刻揭示了軍閥混亂、社會貧困的中國農村現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本文介紹《高粱情》教案,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這部經典之作。

《高粱情》教案3篇 《高粱情:喚醒學生對農村文化的熱愛》教案

第1篇

2.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習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出示高粱的圖片,以題目為切入點:“你們見過高粱嗎?高粱是北方較常見較普通的農作物,高粱究竟是什麼樣的?”

引導學生看圖,瞭解高粱的特點——結合初讀課文,説一説。

①把圖中的“根”放大,可據此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從“情”字入手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在高粱的後面加個‘情’字?作者對於這種北方較普通的農作物又懷着怎樣的感情?”

(1)瞭解作者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自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查字典,不懂的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①想想課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點寫什麼?(在書上批註)

2.重點閲讀要求:默讀文章的重點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點、作用,並畫出相關的句子,説説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

先獨立閲讀,思考→畫批重點→在小組內交流體會→全班交流。

3.總結學生交流的結果:高粱根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着很多氣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師可啟發學生根據高粱生存的環境,結合整體形象來理解:提問:為什麼在土地十分貧瘠的雁門關腳下,高粱還能長着“正直的稈子和碩大而血紅的穗頭?”

讀重點句,體會,然後有感情地讀,與作者的情感相溝通。

②“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着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學生體會出:這句形象寫出了高粱根的特點,它不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稈的下端還長着氣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氣根和“榕樹的根”比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説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土地,説明氣根的堅韌;説氣根“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説明氣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帶着這種體會,讀一讀,賽一賽,看誰能把高粱根的特點讀出語氣來。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樣的地位,為什麼?(抓“神聖”和高粱與“我”和故鄉人們的關係來看)

②高粱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對”對高粱有着怎樣的感情?帶着這種感情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

五、總結。(鼓勵學生按照黑板上的板書,總結中心)

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讚美。

《高粱情》教案3篇 《高粱情:喚醒學生對農村文化的熱愛》教案 第2張

第2篇

這篇略讀課文主要介紹了高粱根的特點,讚揚了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1課時)

1、使學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學習它堅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

難點:理解父親和伯伯對我説的話語的意義;體會這兩段話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有這麼一種植物,長着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學都沒見過,那麼高粱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大家打開書第102頁看插圖,認識一下高粱。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板書課題:高粱情。學習高粱的"粱"與"樑"的區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02頁看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高粱,從圖上看,你覺得高粱有什麼特點?説一説。

2、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很好,那麼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高粱的特點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課文。

2、指名朗讀描寫高粱特點的句子,談談你的感覺和想法。然後概括一下高粱的特點。(邊討論邊板書:正直的稈子、碩而紅的穗頭、緊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並説説高粱最具特點的是哪個部位?(在"根"下劃"△")課文是怎麼描寫的?用重點號劃出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所劃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麼特點?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板書:堅韌、像鷹爪)並説説為什麼會有這些特點?

5、再朗讀,説説這些描寫中藴含着作者的什麼感情?

同學們,由於高粱具有堅韌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千百年來,土地、人和高粱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課文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敬佩、讚美)

請大家帶着敬佩、讚美之情,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最喜歡的部分。

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激勵着作者頑強地生活。我想從今以後也會激勵着我們大家奔向21世紀的未來。

第3篇

師:好,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一下誰最聰明,能夠第一個就猜出來?

來,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展示課件中的謎語)我們找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謎面。

[用謎語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謎語的謎面是來自課文的總結,可以説是高粱的主要特徵的集合,這應該是執教者自己設計的謎語。從這裏開始了對高粱的初步瞭解。]

生1:我預習課文了,書上講的高粱就是這個樣子的。

生2:我回老家的時候,看到過高粱,就是這個樣子的。

師:你們很會讀書,一下子就能夠抓住高粱的特點,並且還很善於觀察,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一幅圖畫,(一幅貧瘠的土地)你們看一下在這樣的土地上能夠種出什麼樣的植物來?先找一個同學來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生3:我看到了一片荒涼的土地上長着幾個枯萎的小草。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得很好,説得也很好,其實這裏就是我們課文中所講過的雁門關,誰能説一下在這樣的土地上能夠長出什麼樣的植物來?

生2:我認為這樣的土地上就算能長出植物來,也不會很茂盛,就像圖畫中的那幾棵枯萎的小草一樣。

師:老師也認為在這樣的貧瘠的土地上不可能長出什麼茂密的植物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大家請看,(展示茂密的高粱)這片茂密的高粱恰恰就長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

生2:我也覺得不可能,在這麼破的土地上怎麼會長出這麼好的高粱呢?

生2:我覺得在這麼貧瘠的土地上不會長出這麼好的高粱來。

生3: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高粱為什麼能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長的這麼茂盛呢?

師:這個問題呀,老師也想知道,要不我們一塊兒探討一下,好嗎?

[給學生一個想象和推測的空間,產生生活經驗與教材內容的衝突。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

老師:好那麼我們就讀書,看一下書裏有沒有我們想要的答案。讀書的時候,要注意邊寫邊劃,把你認為與我們的問題相關的段落或句子劃下來,寫寫感受。

老師:我看見大部分同學已經讀了一遍了,誰能説説你有什麼發現?

生1:我在第三段中讀到了“他那挺拔而粗壯的杆子,給人以自信和力量。”應該跟它的杆子有關。

生1:因為它的根很多,並且像鷹爪一樣能夠抓住地。

生2:老師,我也認為與高粱的根有關,課文中有好就各地方都寫到了高粱的根。

生3:我覺得也是跟他的根有關,如果沒有根的話,什麼杆子啊,穗頭啊,就都沒有了。

師:好了,既然大家都認為高粱之所以能夠長得如此茂盛,是與它的根有關,那麼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它的根,根據我們的學習小組來集體學習,在探討之前,老師給你們這樣幾個詞語,(在黑板上寫: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小組間的同學可以用着幾個詞語相互提問,也可以自己問自己。

(小組內學習,老師巡視)在此過程中,我參加了兩個小組的討論。

[平時的課堂注意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學習,產生思維的碰撞。]

生:雁門關的土地水分不多,養分也不多,有了很多的氣根,就能夠把不多的水分和養分全吸收起來了。

師:嗯!説得不錯。僅僅有了氣根就可以生存下來嗎?你們四個再討論一下,還有其它的原因嗎?(老師參與另一組的討論)

師:我小時候就長在農村,高粱得根我嘗過,確實苦得厲害。你們討論得怎麼樣了?還有沒有其它的發現?

(一學生拿出他們組的總結的材料。氣根——站得穩、風吹不到

老師:好了停下來,我看到好幾個組已經討論的差不多了,那個組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成果?

生:我們組認為高粱能在這麼貧瘠的土地上長得這麼茂盛主要是是因為它有很多的氣根,課文中説沒到大雨來臨之際,它就迅速的長出氣根扎進土裏,這樣可以吸收水分還能夠抓住土地不會被風吹倒;還有就是他的.根特別的苦,小蟲子不敢咬它,這樣就不會因為吸收不到水分渴死。

生:高粱就有幾十只腳,而且每一支腳都深深地扎到底地下。

老師:其實在前面作者寫它的氣根的時候作者也用了“深深的”這個詞語,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高粱的根扎得很深很深。作用是什麼呢?

生:也是為了不讓風吹倒,還可以把底地下很深的地方的水分養分之類的吸收到。

老師:請坐,大家總結的很好,概括起來就是剛才大家提到的幾個方面:

這説明一個問題:就是根對高粱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正是因為有了如同胞兄弟的氣根,才少了對風雨的畏懼!

[學生的學習環境寬鬆,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想法。而學生的想法又沒有脱離文章的語言文字。老師始終引導學生抓住詞語、句子來談自己的理解。]

既然高粱離開了根不能夠生存,那麼説明根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想一想:人,有沒有根呢?如果有的話,那應該是什麼呢?

生2:因為人沒有知識的話,就什麼也不知道,就賺不到錢,就會餓死。

生3:人的根還應該是孝順,因為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的話,別人就會看不起他,別人就不會跟他玩兒。

生4:人的根應該是做好事,人只有經常做好事別人才會覺得他好,才會……

老師:還有誰想説一説?(下課鈴響)好了,剛才大家都談的很不錯,人活在世上也應該有根,就像高粱一樣,有堅韌的根,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大家覺得説得不盡興的話那麼就把這個問題當作課後作業,以“我看人的根”為題目寫一篇小文章,字數不限。下課!

[由高粱的根引發到做人的根本,這本是作者的意圖之一。執教者給了更多的註釋,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文章內涵。]

[本教學實錄的突出特點是尊重了學生,尊重了文本。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能有時間有機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實錄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能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閲讀文本進行解決。學生的讀書,彙報都反映出學生學習是比較深刻的,從而説明學生已經積極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始終在引導學生學習,沒有明確告訴學生答案,也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以學定教。

語文學科有自己的獨特性,不能脱離文本進行語文學習活動。整個學習過程,教師抓住文本中的語言,引導學生閲讀、感悟、體會,從而獲得自己的閲讀體驗。尊重學生對文本的意義解讀,也沒有放棄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