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2篇 揭示角的多重面向——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4W

《角的認識》是國小數學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幾何圖形中的角。但是,教學實踐中發現,這篇文章對學生來説難度較大,需要更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將對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和改進進行探討。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2篇 揭示角的多重面向——教學反思

第1篇

“角的初步認識”雖然內容簡單,但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加上生活經驗不足,在教學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講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這一教學難點,學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精心設計每一環節,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發現知識,感悟其中的道理,用興趣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之中。

教學時採用小組活動形式進行,每四位同學一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在引入部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抽象出角的圖形,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折角”部分,先放手讓學生去折,他們會利用手中的紙,折出很多大小不一的角。然後以小組為單位,把他們折的角收集起來,讓他們自己來分類。學生會按角的大小來分,會按角的開口朝向來分,或者會按邊的特點來分等等;通過小組討論,彙報、演示,初步感受角有大小之分。我還注意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相結合,通過找身邊的角,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用活動角開展了邊操作邊思考的活動:“怎樣才能擺出一個大一點的角?怎樣又能擺出一個小一點的角?”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到:

(1)活動角的兩條邊的長短始終沒有變,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2)張開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張開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口”的大小有關。學生在活動中把本節課的難點輕而易舉的突破了。

畫角尊重了學生的認知基礎。首先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畫角,從畫出的角可以看出學生畫的角都很規範,因此對他們畫角的過程不做正確與否的點評。看完學生畫的角之後,我再傳授規範的畫角方法,對以後學生進一步認識角打下基礎。

數學課有很多的內容可以通過實踐、操作來學習,我們要讓數學從實踐活動中來,再回到實踐活動中去(即,學會運用數學的本領),這是我們現在的新課程教學所提倡的,我也要努力從這方面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認識角》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認識飛躍,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和其它幾何圖形的`必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初步體會:“角在圖形上”。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學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在生活中,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所以聯繫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學時,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豐富學生對角的認識。我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有這樣一句話:“聽過了,就會忘記;看過了,就會記住;做過了,就會理解”。所以在這節課,我力爭讓學生去做數學,玩數學,注重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2篇 揭示角的多重面向——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經歷找角、摸角、畫角、認角、做角、比角的過程,使他們深刻認識角。找角是讓學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畫角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角;認角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怎樣才是一個角;做角是讓學生在組長的安排下選擇自己的材料動手做角,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角是用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識,其實我也在準備這一節課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較角的大小這一環節,其實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目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並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係,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雖然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還好,比如用老師的大三角板和學生的三角尺比較大小,為了證實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但是環節的設置不是很好。應該先出示老師的大三角板和學生的小三角尺,讓學生來比較任意兩個角的大小,引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頂點和頂點重合,角的一條邊和一條邊重合,看另外一條邊),再出示鐘面上兩個相差不多的兩個角,引導學生直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是有困難的,此時應該借用一個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來用重疊的方法比。如果這樣安排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一點。還讓我體會很深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溶入學習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探索慾望。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中,並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知識學數學。

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數學,並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把現實問題數學化,把數學知識實踐化,真正體現數學的魅力。

第3篇

本節課的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以下幾方面。

本節課我沒有完全按照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來照本宣科,而是在準確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有知識水平出發,對教材進行恰到好處的“改造”,這樣的改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近,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也是課程標準基本理論的體現。

二、敢於放手,給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但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認知發展,更能培養學生參與意識,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整個教學過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摸角。無一不是學生主動操作與探索,可以説正是由於教師敢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學生的全員參與,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

三、注重學生的實踐與操作,體現出活動的教學思想。

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鮮明特徵,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既動腦又動手,可以使學生手腦結合,心靈手巧。本節課自始自終貫徹了學生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幾何初步知識直觀、操作性強的知識特點。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了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緒,教師把原來的`知識傳授設計成了一連串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整個教學過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己活動為基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躍起來。

好的教案是本節課成功的前提,這樣的教案説清楚了一節課教師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的問題,對教師準確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優化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在寫教案過程中,要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理論聯繫實際,對培養研究型的教師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隨着我校“八個一”校本研訓形式不斷深入,“教案”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符合學校教師的實際,能積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第4篇

這節課是在已經認識了線段,初步認識角和體會角的大小的基礎上再認識角,並掌握角的相關知識。內容包括認識射線、直線,這是因為射線是認識角的基礎。初步認識角也是角的分類基礎。

具體的教學安排是從生活情境引入,體會射線的特點。接着在已學習了線段的基礎上通過延長線段的一端得到射線,同時延長線段的兩端得到一條直線。讓學生通過實際體驗建立:“無限長”的觀念,並比較射線、線段、直線的不同和相同點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遊戲的形式畫一畫通過一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並猜一猜過兩點又可以畫多少條呢?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常常在生活中應用,這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想一想”這裏讓學生體會兩點間所有的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接着動動手,過一點起畫兩條射線看看得到的是什麼圖形?角的概念學生能基本感受,並引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一點發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再認識角的各部分組成、角的符號、角的記法、角的讀法。懂得角的簡單分類。

由生活情境引入,學生的興致和熱情很高,輕鬆地就讓學生接受了射線的特點表象,從事物中抽象出圖形加深了學生對射線特點的印象,在接下來的變一變後很快就很總結出射線的'特點。趁熱打鐵畫一畫直線的特點也呼之即出,學生基本上已經能通過比較線段射線的特點總結出直線的特點了。讓學生比較射線、線段、直線的不同和相同點時全班能一直通過了。個別的學生也能找到線段是直線和射線一部分這些聯繫。遊戲“30秒畫直線”再一次在高潮中體會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並帶着過一點畫多少條射線的問題去算一算數一數剛才自己畫的圖形。猜兩點間可以畫幾條直線就一句話帶過沒有一點疑問了。生活中的知識應用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想一想”這裏讓學生體會兩點間所有的連線中線段最短。距離是一條線段,不是直線也不是射線,是一條可以量出來的有端點的直的的線。並強調是直的線不是直線。動動手,過一點起畫兩條射線看看得到的是什麼圖形?既讓學生感受了角的組成和構造,也能讓學生不同的思維火花畫出不同類型的角,為下節課學習角的分類埋下了伏筆。認識角的各部分組成、角的符號、角的記法、角的讀法帶着學生在讀一讀、記一記、標一標中完成了。

學生的生活常識比較窄,舉出生活中的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射線時,比較冷場,稀稀拉拉地幾個學生説了説,特別在生活中應用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點知識時,學生幾乎舉不出來相關的例子。

1、學生的生活經驗缺乏,現在的孩子們都被家庭保護得太好了,以至於太純淨了。課前可以讓孩子們做一些這方面的瞭解,像:誰來説説“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在生活的應用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就全班冷場了。孩子們的腦海裏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2、角的概念是由射線引出的,那麼線段、射線、直線,孩子們要有一定的知識建構才行。不然寸步難行!

3、在學習這節新課之前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温故而知新就水到渠成。

第5篇

新課標提出,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應該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及應用過程中參與實踐活動。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另外,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的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識。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中年級學生愛玩、愛動。我在教學中為他們創設操作情境,變抽象為直觀,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他們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在教學生利用活動角演示其大小變化規律時,我先放手讓同桌自己試着用活動角撥角,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演示活動角,讓活動角演示變大、變小的過程,這時教師提出:兩根硬紙條叉開的大了,角就怎麼樣,兩根硬紙條叉開小了,角又怎麼樣了呢?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向學生滲透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的關係。學生從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把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有效的練習可以推動這個過程的順利完成,課堂練習是要成為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的廣闊天地。本着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原則,將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這個練習設計成為一道請你來噹噹裁判員的遊戲,這一練習的設計使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對角的特點加深了理解,鞏固了所學的知識。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猜猜下面圖形有幾個角這個練習中,我把一顆顆智慧星覆蓋在圖形的一角,誰能猜對這個圖形有幾個角,智慧星就跟他交朋友。通過這種競爭性的練習,深化了學生的認知,活躍了課堂氣氛。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始終遵循着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操作、觀察、實驗演示等方式,使學生的眼腦手口協調活動,為學生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力求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

第6篇

“角的初步認識”雖然內容簡單,但要讓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並不容易,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找角——説角——比劃角——創作角——畫角”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充分的活動起來。

這節課的難點就在於讓學生建立起角的空間觀念來。學生已有的對角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事實上學生所認識的只是角的頂點,卻不知角還有兩條邊。要使學生建立起角的正確觀念來,我認為首先要打破學生的錯誤觀念,有破才有立。在此思路上,我在學生指給我看三角尺上的角就在尖尖的地方上時,我順勢利導把那點印在黑板上。學生看到那一點才意識到,其實他們剛才指的不是角,只是一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建立起角的`正確觀念來。

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時,我讓學生先閉上眼睛想物體上的角的樣子,然後讓他把想象中的角的樣子畫出來,通過讓學生想角,在腦海中建立角的表象。同時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在學生形成正確表象後,我讓學生互相交流,探究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使學生經歷“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在備課中對學生備得不夠,在讓學生摸角的兩條邊時,我問她感覺怎樣,她回答感覺很舒服,癢癢的。他的回答讓我當時無所適從,但我對於自己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及時做出了靈活處理,沒有生硬地把學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設計的思路。而是接着問她,為什麼會感覺很舒服?他回答因為它很平、很直。還有在學生動手操作中指導得還不夠細緻和到位。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和加強的。

總的來説,本節課是達到了最後的教學目標。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提醒自己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第7篇

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形象。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象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的直觀性,體育具有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角的認識"這一課,"角是一個端點引發的兩條射線",這個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學時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熱,人們都習慣在樹下納涼,小朋友們在樹下玩耍。瞧,老師來了。師擺臂作走路狀,並掛出示意圖:手臂與身體成一個角。有的小朋友在盪鞦韆,出示盪鞦韆圖。這時老師立即一轉,進入話題,老師説:"手臂這一擺,鞦韆這一蕩,就是一個數學概念。"這時,學生興趣正濃一定會想:擺臂、盪鞦韆怎麼會同數學概念連在一起呢?此時此刻,思維的火花不點自燃。

第8篇

“認識角”的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教師設計了認一認、比一比等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觀念。

2、給學生創設自由度較大的學習空間與時間。

教師敢於放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展過程,尤其是比較角的大小環節,為學生提供判斷思維的空間,學生依據對角的各部分認識,在相互交流中發現角是有大小的`,進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麼因素有關,一層緊扣一層,層層都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由易到難,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討論,加深了學生對直角的認識。通過用重疊法、比一比等練習,認識了直角、鋭角和鈍角之間的大小關係,讓學生體會到這些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第9篇

這周講了《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的前兩課時認識角和認識直角,在認識角這一課堂活動中由於需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語言表述,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儘管如此,一節課還是沒有講完。對於“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操作性比較強,我設計了讓學生找情境圖中的角這一活動,讓學生積極探索發言。

緊接着總結這些角的特徵,(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然後畫角,讓學生用三角尺或者直尺畫角,並讓學生上黑版展示,進而總結畫角的步驟方法,最後比較同桌之間的.角誰大誰小,進而提出如何比較,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等關鍵問題,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在動手與合作思考中建立了角的表象,在相互交流中探究角的大小和什麼因素有關。充分讓學生參與進來。

在認識直角這一課堂活動中,我從實際生活出發,首先找身邊的直角,從而總結直角的特徵,再折直角,讓學生動手操作,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折直角的方法,進而點出最簡單的方法,最後用三角尺進行畫直角,找學生上黑板畫,再總結畫法,繼而用三角尺檢驗所畫角是否是直角,做後總結檢驗方法。通過學生自己學習、討論,加深了學生對直角的認識。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第10篇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比較抽象,要讓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並不容易,學生接受起來也較為困難,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於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感知角有大小。本節課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學生常見的“做手工”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願望。接着用課件演示打開的剪刀、打開的扇子、三角板等,從生活中最常見的物體引入角,再讓學生找出這些角,同時局部放大,讓學生觀察。在學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況下,通過移動和漸變的視覺效果,抽象出角的幾何形狀,揭示角的定義。這樣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體形象的過渡,對於空間觀念較差的低年級學生而言,降低了認知的難度,從而保持並促進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的結尾,我還設計了“伴隨音樂,欣賞圖片”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1、本節課,在認識角這個環節,我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經歷從生活情境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設計了找圖片中的角、摸角、搭角、找生活中的角等活動將角抽象出來使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角,學生學習效果不錯!

2、在體驗角的特徵時,我安排了一個環節,讓學生在三角尺上找出一個角,摸一摸它的頂點和它的邊,讓學生説感覺,通過摸角(觸覺的參與)這一活動加深了學生對角的`特徵的理解.

3、通過本節課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對教材的解讀要更加充分,每節課要充分理解教材的意圖,每節課都要充分看教學用書.要充分領會“大卡通”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4、要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問題不能過於細碎,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大空間。

不足之處是,本課設計雖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在教學實踐中,我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控,我應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問題加以引導。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整節課為達到認識角、感知角有大小,我安排了一系列活動,由於活動次數過多,導致時間不夠充足,沒能讓孩子真正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活動效果不明顯,課件的演示和老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真實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安排活動不能流於表象,要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教師要樹立培養學生能力的意識,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有困惑:首先,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確實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它又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教學手段,同時也存在着侷限性,怎樣把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與其它傳統手段有機結合並使之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其次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有流於過場的傾向,怎樣實現這一學習方式的優化及發揮其最大功用,這些問題仍值得不斷探究和實踐!

第11篇

?認識角》是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這部分內容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角。角是一種最基本的幾何圖形,認識角是進一步認識其他幾何圖形的基礎。本節課我主要突出三方面的教學設計。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首先是讓學生觀察實物,通過指一指的方式從實物上找到角,把這些從實物上找到的角移下來就是我們數學中的角,這一過程中學生經歷一個從實物到幾何圖形的抽象過程,直觀認識了物體上的角。接着,學生通過摸一摸的方式,感受角的特徵,知道角有一個尖尖的地方和兩邊是直直的,教師演示畫角,提醒同學可以在角里面畫一條弧線來表示這個角。再通過學生自學書本84頁瞭解尖尖的地方是頂點,兩條直直的線是邊,從而得出角是由一個尖尖的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最後,由學生自己來畫一個角,並能正確指出自己所畫角的頂點和邊。緊接着,完成判斷角和在圖形上找角的相應練習,鞏固對角的認識。

這一部分的教學,有些遺憾的地方是,在教師演示畫角時,採用多媒體演示,如果改成自己黑板上板演畫角,學生對角的組成印象會更深刻些,圖形展示要比文字的表述來的更形象直觀。形成角的表象是重點知識,如果只是多媒體演示一帶而過,學生對角的表象可能體會的也不夠。

這裏我主要分成三個環節來教學,第一個環節是做角:先由學生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來嘗試做一個角,然後,請幾位同學上講台介紹自己做好的角,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頂點和兩條邊的位置,加深孩子們對角的組成的認識。第二個環節才是認識角的'大小:這裏,我拿了兩位同學做好的大小不等的角提問:這兩個角一樣嗎?引發學生去觀察比較,可以發現這兩個角是不同的,接着追問:哪裏不一樣呢?引導學生思考兩個角不同在哪裏,原來是大小不同。從而得出“角是有大小的”這一結論。第三環節是學生活動,通過操作手中做好的活動角,要使角變大一些,你該怎麼做?要使角變小一些呢?學生先在下面自己操作,再上講台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邊説邊展示。學生回答後總結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兩條邊張開的大,角就大;兩條邊張開的小,角就小。再通過想想做做3三個鐘錶時針和分針所形成的三個角的比較,鞏固“對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大小有關”的認識。

這裏,由於時間的緊張,第二個環節並沒有較好地展開,教學上有些倉促。第一個環節做角,可以多提供給學生一些材料,讓學生自由創造角。

在比較角的大小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我先出示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請同學們觀察,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關係,學生一下子不能馬上回答出結果,設置了一個思維障礙。從而,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一種比較準確的方法——重疊法。首先由教師介紹重疊法的操作過程,然後同桌兩人用這種方法來比一比誰做的角大,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操作中掌握重疊法。第二個環節是比較兩把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上的同一個角,先提問學生這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受三角尺大小的影響,很直接想到大的三角尺上的角比較大,小三角尺上的角比較小。當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時,我並沒有很快告訴他們正確答案,而是帶領他們一起來觀察,用重疊法來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當操作最後兩個角的兩條邊和頂點完全重合時,學生表示很驚奇,從而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第12篇

創設民主、愉悦、寬鬆的學習情景,讓學生真切地置身於生活場景中。如,符老師的整節課主要圍繞參觀名建築這一教學情境,學生興趣盎然,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在教學過程更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

2、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自主探索的能力。

國小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感到困難、乏味。在數學中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加強學生的操作體驗,激發控索慾望。通過畫一畫創造出三角形

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新課標強調:“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學中要使數學問題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題活動中去實踐數學,在實踐中探索發現。

總之,這節課,符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採取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識,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又在生活中應用數學,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