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方向教學反思5篇 踩坑總結:方向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8W

本文主要探討方向教學的意義與反思,以提高教育質量。通過對傳統教育的侷限性和方向教學的價值進行比較分析,引發讀者對教育方式的深入思考。同時,本文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向教學實踐策略,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5篇 踩坑總結:方向教學反思

第1篇

?認識方向》是實驗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九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二年級教學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已經能夠在生活空間裏辨認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這四個方向在平面圖上的習慣表示。本學期繼續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作為已有方向知識的延伸補充,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8個方向的位置關係,也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自己的方向板,進而使學生學會在平面圖形中依據判斷出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但這些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為三年級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較弱,方向感不強,抽象的方向知識對於他們來説,很難理解掌握。如何引導學生由具體走向抽象,並把獲得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不同的問題中,學會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係?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一個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往往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也比較容易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更加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去尋寶,但想要尋寶,首先要先學會看藏寶圖,也就是認識方向,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在找到寶物之後,讓學生看到藏有寶物的箱子,問學生想不想打開箱子看看有什麼寶物,但一定要用方向詞來説明你想看哪一個箱子,學生的興趣更高漲了。先出示以小明為中心的平面圖,讓學生説説你想打開那個箱子,當學生隨意指出不知道如何稱呼方位的箱子時,也就由此引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應用範圍產生質疑,也就產生了探究新知的願望。當有學生回答出是東北面時,我隨即把問題繼續拋給這位學生:“你是怎麼想到的?”教師適時引出東北面這個新方位詞,讓學生在迫切的求知願望之時不經意間地又主動建構起對新的方向認識。

“教師既要鑽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思考對於我們這個班,用什麼樣的教材最合適。”我把教學內容藴含在學生的已有經驗中,在讓學生探寶的過程中,由學生隨意指出方向,打開箱子。但是有的箱子所在的方向沒有學過,有的學生就不知如何敍述,而有的學生知道就能一下子説出來。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5篇 踩坑總結:方向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只有經過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經驗不斷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學更有效。上學期,我上了《認識方向》這一課,上完後進行了自我反思,感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和抽象數學知識,體現學用結合,教師架起生活走向數學的“這座橋”,才能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溝通,讓數學知識真正來源於生活,而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一環節:教室裏的八個方向 課開始,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帶你們上一節活動課,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學生自然很樂意。接着,我叫了一位學生上來和老師做遊戲,使學生明白老師在某某同學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後方、右後方,為後面給新方向命名做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找出今天教室裏藏着的一個成語是什麼?學生很快找到“四面八方”這個成語,接着問“四面”指的是哪四面?並要求學生在教室裏指一指四面:東、南、西、北,然後提問“八方”是指什麼?並指着牆角的“八”字問:誰能説出八這個字在教室的哪一面牆上呢?一些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説出,由此介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指的是那四個方向,以及這四個方向的命名,並讓學生在教室裏指一指新學到的四個方向。

第二環節:操場上的八個方向 鑑於以往的教學經驗,第二環節應該就是認識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並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但每次課後反思都能感覺:學生對於從“空間的方向”到“平面圖上的方向”的轉換,學生過渡的比較吃力,有的學生思維還是停留在空間,沒有意識到平面上的方向與空間方向的聯繫。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懂地圖,更何況二年級的國小生呢?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採取了大膽嘗試:把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於是,第一環節結束我就對學生説:教室活動到此結束,下面老師帶你們到操場上活動。首先,把全班學生帶到操場中間,以操場為中心,讓學生説出操場的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指的是哪個方向?並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説出北對南,東對西,東南對西北,西南對東北??然後,組織學生交流操場的周圍分別有些什麼?要求用上今天學到的方向詞,接着,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白紙,放在操場中間的地上,先把操場用一個平面圖形表示,畫在白紙中間,並寫上“操場”兩個字,接着在平面圖上把八個方向標好,然後鼓勵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合作,把操場周圍的這些建築物以及操場,畫在這張大白紙上。這時有學生反映有些建築太難畫了,我接着説不要畫出立體的,只要畫出簡單地平面圖形表示就可以了,例如:操場南面的花壇是一個細長的長方形,我就畫一個這樣的長方形表示(邊説邊示範),再比如:操場東北面的廁所,只要想象它的房頂的形狀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再次示範),這是學生明白了該怎樣畫,很多同學躍躍欲試,最後,讓學生在幾個小組中推選一個代表,很快共同完成了一幅“校園平面圖”。

第三環節: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 完成後我組織全班回到教室,把剛剛製作好的不太漂亮的“作品”掛在黑板上説: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的一部分,請同學們想一想,老師為什麼這樣掛?引導學生説出平面圖上的方向一般都是規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接着讓學生藉助於手勢記一記平面圖上的八個方向,然後再次交流操場的**方向有**,**在**的什麼方向。

第四環節:實際操作,鞏固深化 這一環節,我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貼一貼,做一做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並獲得數學經驗。在本課的“想想做做”第2題。我對題目進行了改編,有效地利用圖中的相關信息。先提問:“你最喜歡的水果在水庫的哪一面?”同桌共同解決。再問:“你喜歡的水果又在桃園的哪一面呢?”我發現學

生更樂意動腦筋解決問題,也樂意與人交流合作。再把這些水果製作成9張卡片,要求學生聽我説的方位或學生自己説方位,讓其他學生上黑板完成這幅水果種植分佈圖。練習經過創造性地改編,學生興趣大增,而且對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運用。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了各個方向,進一步理解各個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豐富了學生的認識,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學生的認識更加的全面化。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第五環節: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回顧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怎麼學到的?然後佈置學生回家以後,找一找你家的四面八方有什麼?

上完這節課我深刻反思:感覺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超市、商場、農場……走進生活中去。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和抽象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生才會學的輕鬆愉快。本節課中,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才感受到數學真的與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同時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學生正是有了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過程,才使得學生由“空間方向”到“平面上的方向”的轉換時的“思維過渡”不再那麼吃力。教師架起生活走向數學的“這座橋”,才能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溝通,讓數學知識真正來源於生活,而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3篇

?認識方向》是二年級下冊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並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後在生活中能更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上週四,我上完了《認識方向》這一單元,上完後進行了自我反思,感覺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還需努力的地方,當然還存有一些困惑。

(1)對於由空間方向轉為平面上的方向,學生過渡的比較吃力,有的學生思維還是停留在空間,沒有意識到空間與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

(3)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是指一個方向的範圍,而不是單隻一個方向。 認識方向是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認識方向學生會在生活中不斷地學習,這部分知識比較難,生活也是大課堂,我想學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對方向的認識。總之,沒有完美的課堂,我會進一步完善我的課堂,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知識,充分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4篇

?認識方向》在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本的43—45頁。本課教學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這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有關“圖形與位置”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使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這節課內容時,還很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學生的實踐操作。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兩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後能更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注意:

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認識並理解方位知識。我以我們學校以及周遍的一些標誌性的單位為背景圖來替換書中的主題圖,在此基礎上,我抓住一個方向,在演示、討論的過程中完善學生對新方向的認識,在他們頭腦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當學生感識四個新方向之後,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去理解概念,教師只是引導、參與學習,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在課中,我把指南針與練習中的方向板整合,並將本課的重點(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七個方向)融於其中,讓學生完成方向板,之後組織學生以肢體語言來當方向板,通過生動活潑的形體教學與數學相結合,讓二年級的學生利用這一活動環節,來減輕腦部疲勞,調整課堂氣氛,從而也強化了學生的空間方向感。

在學生認識了八個方位之後,要結合一些生活實際的練習進行具體的指導,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5篇

學生對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會在實景中辨認東、西、南、北,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位的學習也必須要以“東、南、西、北”為基礎。所以在新課教學之前,我先進行複習。我直接提問學生: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方向?提問:我們小朋友們現在面對的是什麼方向?那大家的後面是什麼方向?左邊呢?右邊呢?在我們平面圖上怎麼確定東南西北的呢?讓學生自己説一説、指一指這些方向,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認識方向》是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經常出現在學生的生活經歷中,是培養他們空間觀念的好素材,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8個方向的位置關係,也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自己的方向板,進而使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依據判斷出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但這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較弱,方向感不強,抽象的方向知識對於他們來説,很難理解掌握。為此,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1.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認識並理解方位知識。我以學校周邊的一些標誌性的單位為背景圖來替換書中的主題圖,在此基礎上,我抓住一個方向,在演示、討論的過程中完善學生對新方向的認識,在他們頭腦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2.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實際上學生在這點上差異較大,一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方向較熟悉,不需引導能順利指出方向;另一部分學生要經過思考或藉助工具,要老師扶一扶;個別學生難以辨別空間方向,要架着走。針對這些情況,我有意識的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來學習,在學生初步感知8個方位之後,讓新知用於生活,認一認、指一指、説一説,漸漸地,學生由扶着方向板過渡到在自己頭腦裏建立一個方向板。然後師生共同將現實中的座位圖轉化成小黑板上的平面圖,學生觀察平面圖,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發揮主動性,突破難點:本課的難點是在具體情境中以不同物體為參照物來辨別方向。我並沒有直接將方法教給學生,也沒有在例題時就亮出難點,而是考慮到“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向對於二年級小朋友來説內化吸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並沒有急於讓學生以不同的參照物來辨認,而是本着打牢基礎,先以中間單位為參照物來辨認8個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學生思維的混亂,而把處理難點的時間推後了些,如:自制座位圖,由學生提問,出現的參照物發生了變化,這些是我預設到的,而在“卡通世界找朋友”環節中,我也有意識地改變了參照物,這樣學生可能會走一些彎路,但我覺得只有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心裏才有一種尋求答案的動力,才會認真去掌握方法。

這節課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辨認學校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地認識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新的方向,練習設計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描繪方位時不同的參照物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用語言表達的完整性。還可以補充以其他建築物為參照物,在小組裏互相説一説,幫助學生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