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讀後感3篇 歲月回眸:智慧與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4.59K

“老了讀後感”,是一篇充滿深刻感慨和人生思考的文章。通過對歲月的沉澱和閲讀的體悟,作者以獨到的視角展現了老去的不同層面,以及對時間的認知和對生命的思考。這篇文章將帶領讀者深入思考人生與時光的關係,引發讀者對自己人生的反思和珍惜。

老了讀後感3篇 歲月回眸:智慧與感悟

第1篇

昨天閒逛不經意走到了一個網友的空間,看到那首,我曾經為之落淚的絕世佳作,葉芝的《當你老了》。於是我有感而發把這首曠世佳作,放到空間讓朋友們都欣賞一下這飽含激情的,優美的佳作。因為這首詩是“葉芝”的靈魂之作,是感動了一個多世紀的愛情絕唱。《當你老了》這首詩背後,隱藏着無盡沮喪的愛情悲劇。

葉芝見到“毛特?岡”那一刻就如同,清·王韜《鵑紅女史》中描述那樣“驚鴻豔影;湖水皆香。”看到佇立窗前的毛特?岡,彷彿看到她身上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她光彩奪目。他説,“我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活着的女人身上看到這樣超凡的美。”但他和毛特?岡之間卻可望不可及,所以他一直等待着,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經是別人的妻子,直到52歲,才結婚。痛楚和喜悦交織,希望和失望相隨。但事實上,葉芝還是無法忘記毛特-岡。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還給毛特?岡寫信,約她出來喝茶,但還是被拒絕。而且,毛特-岡還堅決拒絕參加他的葬禮。世上對愛情終生執着,卻又無法得到哪怕是一點點回報,只有葉芝一人了。

一切都隨時間而來,真理也隨生命的窮盡而來。我的耳邊彷彿聽到那句“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這種愛情,讓詩人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詩人心靈深處的激情,讓他的靈魂得到了昇華。是啊,愛情本身是否存在,在葉芝看來,已經不重要,因為他已經感受一生了;真理似乎是否獲得,也不重要,因為他已經嚐盡了追求的酸甜苦辣。對於生命來説,這已經足夠了。

老了讀後感3篇 歲月回眸:智慧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初讀《當你老了》,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就像是被它抓住了心一般,不自覺地一讀再讀,一讀再讀,甚至是愛上了它。

據説這首詩歌是葉芝為女演員、愛爾蘭獨立運動戰士毛特•岡寫的。在1889年,24歲的葉芝遇到她,並愛上了她,多次向她求婚,均遭拒絕,但葉芝終生愛慕着她,為她寫下了許多詩,而《當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靜心讀他的文字,便會讀出這文字中所透射出的令人傾慕的魅力。這也難怪清華才子盧庚戌會從中得到靈感,寫出《一生有你》這樣的好歌:“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

在葉芝的詩中,在盧庚戌的歌詞裏,我嗅到了愛情的苦澀滋味。那一種苦澀,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熾烈的愛得不到認同,無法廝守一生的苦;也不是斯嘉麗與瑞特之間後知後覺,等到真正明白,愛已隨風而去的苦;而是明知永遠也等不到愛情,明知只能遠遠望着,默默守護着,也心甘情願,為愛付出的苦。還記得流傳在校園裏的那首美麗情詩:“我愛你,可是我不敢説,我怕説了,我就會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沒有人像我這麼愛你”。究竟要有多深多重的愛,才能讓人寫出這樣痛徹心扉的詩,寫出這樣想愛卻不敢愛的酸楚。愛情啊,愁白了多少青絲,憂傷了多少心靈,慌亂了多少年華。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電影《成為簡·奧斯汀》。結尾時,湯姆無意間叫出了自己女兒的名字“簡”,簡給湯姆的女兒唸完故事後,和湯姆深情對望,就像當初剛見面一樣,雖然心態變了,時間變了,但他們的愛依舊沒變。愛,強大到經得住平靜的流年。

因為愛情,即使對方都已老去,即使清澈的眼眸不像往昔般靈動,俏麗的容顏有了歲月的痕跡,曼妙的身姿都已不再,但只要她還是她,愛就依然還在。“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衰戚”説的應該就是這樣吧。

儘管沒有經歷過轟轟烈烈的愛戀,沒有刻骨銘心的回憶,甚至,沒有擁有過某一段愛情,但我依舊相信愛,相信總會有一個人,可以和我分享愛情。在我們的遲暮之年,仍然可以相偎相依,深愛着彼此蒼老的容貌,沙啞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深愛着彼此的靈魂。當死亡來迎接我們時,我們不會遺憾,因為,我們已經擁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我們的靈魂找到了真正的伴侶。

正如紀伯倫所説:“當愛召喚你時,跟隨他,儘管他的道路艱難險阻。”願你年老之時,有個人還愛着你的一切,尤其是你那顆朝聖者的心。

第3篇

我寫這篇感想的目的是想説:“葉芝的精神震撼着我們的靈魂。他的詩歌看不到憂鬱,始終熱情如火。他這種如火如荼的情感讓我們望塵莫及。我們要學習的是那種執着的精神,而不是他那種經歷。”

昨天閒逛不經意走到了一個網友的空間,看到那首,我曾經為之落淚的絕世佳作,葉芝的《當你老了》。於是我有感而發把這首曠世佳作,放到空間讓朋友們都欣賞一下這飽含激-情的,優美的佳作。因為這首詩是“葉芝”的靈魂之作,是感動了一個多世紀的愛情絕唱。《當你老了》這首詩背後,隱藏着無盡沮喪的愛情悲劇。

葉芝見到“毛特•岡”那一刻就如同,清·王韜《鵑紅女史》中描述那樣“驚鴻豔影;湖水皆香。”看到佇立窗前的毛特•岡,彷彿看到她身上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她光彩奪目。他説,“我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活着的女人身上看到這樣超凡的美。”但他和毛特•岡之間卻可望不可及,所以他一直等待着,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經是別人的妻子,直到52歲,才結婚。痛楚和喜悦交織,希望和失望相隨。但事實上,葉芝還是無法忘記毛特-岡。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還給毛特•岡寫信,約她出來喝茶,但還是被拒絕。而且,毛特-岡還堅決拒絕參加他的葬禮。世上對愛情終生執着,卻又無法得到哪怕是一點點回報,只有葉芝一人了。

一切都隨時間而來,真理也隨生命的窮盡而來。我的耳邊彷彿聽到那句“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這種愛情,讓詩人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詩人心靈深處的激-情,讓他的靈魂得到了昇華。是啊,愛情本身是否存在,在葉芝看來,已經不重要,因為他已經感受一生了;真理似乎是否獲得,也不重要,因為他已經嚐盡了追求的酸甜苦辣。對於生命來説,這已經足夠了。

一天我偶然看到了這本書,翻開它的第一頁:一張牛皮紙上畫着一根枴棍豎立在牆角。當我看見下面的那行字時,不覺已經淚目:寫下這些文字時,媽媽已經靜靜的去了。我開始思考自己失去愛的人會怎樣?我不知道會怎樣,可能會大哭一場吧!

一位96歲的母親,在學會寫字後,用文字記錄下她的喜怒哀樂,以及身邊瑣碎的小事。長年累月的記錄,那位母親足足記錄了八本日記本。

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沉思: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次偶然?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偶然:你的母親偶然懷了孕,又偶然生下了你,而你又偶然的長成現在這副模樣。人生就是一場未知的電影,母親生下你的那一刻起,電影就開演了,當你死去時,這場電影就已經悄無聲息的結束了。人的一切都會在死去時歸零,你沒有了心跳,沒有了呼吸,像個木偶般沒法動彈。

人生是一次偶然,而生命不是。母親在生下你之前挺十個月的大肚子,生下你之後又一口一口餵你飯吃,終於你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叫一聲媽媽,長出了第一顆牙,寫下了第一個字,第一次自己睡覺,現在你成為了一名學生,又第一次自己上下學,第一次嘗試做飯,第一次為了保護媽媽而摔跤。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講道理的東西,她為你付出卻不要你為她付出。不要讓“我愛你,媽媽”變成你一生未説完的話。

坦白的講,我並不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雖然我一直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的掩飾着自己。對我來説,更有吸引力的是精彩的遊戲、是美味的甜趣餅乾、是睡到自然醒的懶覺。可是,就在這個暑假裏,偶然讀到一本書讓我明白了,原來讀書也可以這樣快樂。現在這本書正安靜的躺在我的書桌上,我這個漫長而枯燥的暑假就是在它的陪伴下度過的。

讀了它,我才知道生活的瑣碎只不過是成長的催化劑,無論是偉大的人還是平凡的人,母愛都會如影隨形,而此書給我帶來的收穫頗豐。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母親都想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是優秀的、對祖國有貢獻的,我一邊讀,一邊回想着自己的成長過程,回想着從小到大母親對我的關心呵護、對我的嚴厲懲罰點點滴滴,感觸是很深的。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誰牽引着我們的小手,一步步地往前走?又是誰為我們遮風擋雨,伴隨着我們成長?從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從不索取回報如果有一天,當她們站都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像當年她們牽着我們一樣,陪着她們慢慢地走?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説: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書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但是,在七十多歲時通過自學作文,可以投稿,識字寫字,開始每天記錄家庭日記。十年之後,被子女們意外發現。她在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着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對家人的愛。70歲的女兒,偶然發現了母親的日記本,被母親心底的祕密震撼。作為媽媽日記的忠實讀者,以自己細膩的筆觸,感受着母親的每一絲情感,寫着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用文字陪伴媽媽度過人生中的最後時光。看着看着,淚水竟不自覺的滴落:是啊,母親是天底下最偉大的人,她對我的關心和呵護如春風化雨,長久的滋潤着我們,讓我們倘佯在明媚的春光中,安享着生命的純真與美好。父母給予我們的生命就是上天對我們最大的恩賜,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嗎?如果等到失去後珍惜,一切就都晚了。

原來,我一直以為媽媽特別堅強,家裏燈壞了她換、家裏馬桶堵了她疏、碰到打雷了我總是緊緊地摟着媽媽,平時我只知道要求媽媽為我做這事做那事,從來沒有想過媽媽需要什麼,平時放假還要求媽媽帶我去旅遊玩耍,想吃什麼又要求媽媽給我們做,但我從沒有想過她想要什麼!其實,現在再想想,也許媽媽的內心也會充滿悽惶,也會害怕孤獨。我真的是太自私了。我仔細地看着媽媽,發現在這張再熟悉不過的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多了幾分滄桑。

這是一本撫慰心靈的書,這是一本教會感恩的書,它讓我充實,更讓我快樂。這個平凡的暑假因為有了它的陪伴而變得不平凡,它讓我想到了偶然讀到的一句話——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假如有一天,媽媽老了,讓我們牽起她的手,走完這段充滿温情的旅程!

?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年邁的老母親之間的故事。女兒一開始很不孝順母親,常常對她發脾氣。後來女兒終於認識到自己錯了,經常給母親買這買那,認為這樣就是孝順母親。但她還沒懂得母親最需要的是什麼,其實母親最需要的不是各種各樣的禮物,而是她的陪伴,哪怕是電話裏的一句問候也好呀!等女兒覺醒後,老母親卻撒手而去了。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作者(書中的女兒)的日記中“才剛覺悟,您就厭倦我了,您就想去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了,您走的這麼早,是因為我太不孝了嗎?”這句話。讓我懂得要趁父母在的時候,要多多陪伴他們孝順他們,要不然等父母走了,自己就後悔莫及了。

讀了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不要一味向父母索取,不要對父母的需要視而不見。我們的要求,父母總會一一滿足我們,所以我們也應該想千方百計去滿足父母的需求,做個孝順的孩子。

當我讀完《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給了我一種震撼的感覺,引起我強烈的共鳴。我忍不住跑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説:“媽媽,讓我牽着你的手,一直走!”

媽媽吃了一驚,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看着我。我把這本書的大概內容告訴了媽媽,媽媽也很感動。媽媽把我拉進懷裏,用下巴抵着我的腦袋,沒有説話。

當我們蹣跚學步的時候,是誰牽着我們的小手,一步步地往前走?又是誰為我們遮風擋雨伴隨着我們成長?從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從不索取回報。如果有一天,當我們的媽媽站都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像她們牽着我們的手一樣,陪着她們慢慢地走?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敢理直氣壯地説一聲“是”!

在我的眼裏心裏,媽媽一直都很堅強。媽媽什麼都不怕,媽媽什麼都會,家裏家外,大事小事,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能難住媽媽。平時我只會要求媽媽為我做這做那,從來沒有問過媽媽需要什麼,媽媽累不累。放假了,就興奮地要求媽媽帶我去旅遊去玩耍去購物,甚至我看到媽媽再熟悉不過的臉上有了細細密密的皺紋,我也不以為然……我是不是太沒心沒肺了?

在妹妹出生之前,我以為生養一個小孩子很簡單,不就是跟養一個小貓小狗差不多嗎?給她吃的喝的穿的不就行了?自從媽媽生了妹妹,我才知道養育一個孩子真是太不簡單了,其中的艱辛,其中的勞累,哎呀,真是一言難盡!我沒有看到我自己小時候是如何成長的,但是我親眼見證了妹妹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的過程,媽媽為此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度過了多少無眠的晝夜……

我暗下決心,當有一天,我的媽媽老了,老得站都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我會牽着媽媽的手,慢慢地走,往前走,陪伴媽媽走過人生這段充滿温情的旅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