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體會6篇 精讀《論語》,收穫心靈洗禮。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7W

《論語》是中國古代孔子門徒及後人傳錄的言行錄,被視為儒家思想的經典代表。其中的箴言警句和富於哲理的故事藴含着千百年來的智慧和啟迪,對於現代社會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閲讀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古代先哲的思想境界,也能從中獲得一些人生的啟示和心得。

論語心得體會6篇 精讀《論語》,收穫心靈洗禮。

第1篇

暖和的陽光調皮地跳躍在泛着微微油墨香的紙上,獲書在手,就像孔子席前的學生,心生幾多嚮往,平添幾分敬畏。一日,偶然邂逅《于丹〈論語〉心得》。

聖賢把他們深刻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着,注視着,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收益。

為師十三年,時常在忙碌中為自己的平庸感慨,平日非常喜歡聽名師上課,然而與名師相比就更覺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職業幸福感。無比崇敬地請教一位名師: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功夫是什麼?讀書!!名師真真切切地告訴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暢快和興奮。的確,“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一種享受,與書結緣,結下最神聖最美麗的緣。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地增長職業智慧,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讀書,能使教師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語,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讀書,能改變教師的人生,從而使教師思考人生,把教學變成一種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讀書,是教師最可貴的生活品質,更是一種詩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富有哲理的話告訴學生無言,用行動做,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能做得到嗎?當我抱怨工作的繁雜時,當我對待孩子們的錯誤疾言厲色時,孔聖人的聲音便在腦海中縈繞:“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曾經為了讓孩子們愛上讀書,我可謂費盡心思,但收效甚微。直至一個平常的課間中,閒極無聊的我無意識地在教室裏捧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猛然抬頭,我才發覺教室裏比平時安靜了許多。只見幾個孩子也手捧書本,讀得煞是認真。這時,孔子的話再一次在我耳邊響起:“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從此,我開始真正地蹲下身與學生們一起讀書,努力做孩子們讀書的點燈人,讓書香瀰漫於孩子們生活的氣息之中,讓讀書成為孩子們最美麗的姿態。 漸漸的,漸漸的,班裏讀書的氛圍日漸濃郁了,愛讀書的孩子也多了。就這樣,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孩子們已經把讀書當成了一種享受,再也不用我絞盡腦汁地想辦法了。身教勝於言傳,這是至聖先師兩千年前就告訴我們的道理。我想,唯有當天道與師道融合,我們才能將“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句話完全領悟。可見,孔子一言足以品悟一生!

縱然,語文充滿勞績,我依然幸福地棲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當我們在自然生活下悟出真諦,在書墨清香中豁然開朗,聖人在千古之前應該會緘默微笑。

論語心得體會6篇 精讀《論語》,收穫心靈洗禮。 第2張

第2篇

假設一個兩千年前的場景,子貢問名滿天下的老師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這是一個稱得上有些刁鑽的問題,天下的道理紛繁複雜,每個人心中堅守的道義都不相同。孔子游歷各國講學,每天每日也都在不斷學習改進。如今卻讓他用一個字總結出讓人可以終身信奉的信條,其實也是用一個字凝練出孔子所堅持的儒學的核心。沒看後面的記述前,我會覺得這個字是“仁’或者是“禮”因為這個是後人總結出的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孔子本人的解答卻是“恕”。

最初聽到這個答案,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寬恕,寬容,我想到了孔子的以仁治國,那這個字應當屬於他的仁字範疇。但是課本上更多的解釋卻傾向於指對人應仁愛寬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思想在論語中出現了不只一次。孔子在評價最賢德的弟子顏回時便提到了他的不遷怒。這種思想看似簡單易懂,實踐起來是無比的困難。特別在如今的社會中,人們的內心十分的脆弱,每當遇見什麼事情時,總是去逃避譴責,去尋找自己內心的避風港。似乎將自己用厚重的盔甲包裹起來,對外界的一切充耳不聞,便能離開那些焦慮骯髒的世界。孔子的世界便是這樣的,諸侯爭霸禮崩樂壞,各國諸侯忙着富國強兵,剝削百姓,給百姓以沉重的賦税徭役。也致使無數能人賢士心灰意冷,歸隱山林。

但是孔子,正是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勇敢走出,直面骯髒與灰暗。春秋時期大事連連,勝蹟處處,而它最高的光輝卻閃耀在無數個破敗的泥路上。孔子也曾嚮往入仕,卻遭到奸人的陷害離開朝堂。他不遷怒於朝堂,更不遷怒於時代,他原諒這個混亂的國家,並用自己一顆永遠赤誠永遠熱烈的心去改變它,至死不渝。

孔子的思想影響着整個中國,和華夏血脈永遠的熔鑄在了一起。但在兩千年前,他也僅僅是一個平凡的老人。我是從他與子貢的對話中開始瞭解的論語與孔子,他悠悠然的道出的恕字,卻包含着無限的未來與力量。儒家文化與中華民族血肉相連,這其中有太多的力量等待着我們的學習。

第3篇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説,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 實踐活動中,積累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 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温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温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温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温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説:“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説,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孔子的教導後,領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説::“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説。”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説“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繫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繫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閲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第4篇

我讀了《六則》後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使我有很多感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説幾個人在一起走,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中間包含着能者為師的道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都可以為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説,就有許多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見多識廣、有的思維敏捷……如果向這些同學學習,不就可以使我這棵萬頃綠田中的普通小苗汲取更多的知識的養分嗎?

如果能拜能者為師不容易,那“不恥下問”就更難了。首先,你得虛心,放下架子,誠心誠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不恥下問”是古今學者,偉大人物成功的經驗。我國四漢傑出史學家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去各地遊覽的過程中,虛心向平民百姓請教,採訪史實。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去各地考察,每到一處都要把當地的農民請來,詳細詢問那裏的地形和生物的特點。如果司馬遷不從人民羣眾中採訪史實,怎麼能寫出傑出的歷史著作——《史記》?假如達爾文不恥於下問,又怎能完成《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的理論呢?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斷地擴大。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做不到不恥下問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

同學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而又不恥下問吧,成功的大門向我們敞開着!

第5篇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一門課程,即“兩課”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中有一課是關於樹立人生觀的。其中人生態度是人生觀中最根本的東西,即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根本看法。前一陣跟着老師學習教學方法論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個啟發,人生觀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對己、對人、對事。通過這學期學習《論語》,特別是“學而之道”,我對人生態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生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用什麼來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省”就是檢討過去,檢討走過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敗的地方;有什麼經驗,有什麼教訓。

我們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凡是往前看。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奔波。我們經常忘記了在前進中停下自己的腳步,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這是彌足可貴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臨睡之前,像過電影一樣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遠遠不夠的。這對於成長中的我們,對於我們將來以更加優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會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我們作為二十幾歲的青年人,應該怎樣確

立自己的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呢?《論語》中有四個字可以解釋:君子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是説一個有作為的人,“務”則可以理解為致力於,“本”就是根本,在這裏指的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態度或根本立場。也就是説,“君子務本”是指一個有作為的人,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只有這樣,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會隨之定性。反之,如果一個人連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尚未確定,其行為也就不可琢磨,搖擺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難成大事。

當今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特別是對於我們八零後的青年人而言,有人説我們這一代是浮躁的一代,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自己處事的根本立場,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沒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僅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所以在今天,我們在四處尋找自己的出路時,首先要樹立自己的處事立場,找到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然後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價值實現中,應該怎樣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經》中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也就是具體的東西。“君子不器”可以理解成人不要被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束縛住,不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眼前的、具體的事物上,放在一些瑣碎的事上,應該學會超越自我,去掉小我,實現大我,高屋建瓴的看待一切。這是一種生存境界。

人很狹隘,就不能做大事,不能有大貢獻。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周恩來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志向,而不是為了自

己當官發財的小願望。對於我們而言,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難能可貴。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還是擺脱不了“器”的束縛,一味追求晉升、提薪等,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人們其實就是被這些“器”束縛住了,活不出真實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要被一些瑣事困住,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灑脱的自我,活真實的自我,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4。俗話説: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確實如此,自己往往是最難克服、最難剋制的。一個成功者往往是有很強的自制力的。尤其是一個人的情緒世界,是非常難以自控的。人的成功與否,幸福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情緒的把握,一個人情緒不穩定,行為就不穩定,事業也就會有波折。孔子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氣。這樣的人才能遇事沉得住氣,才能擔當重任。別人不瞭解自己、誤會自己,甚至懷疑自己,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來自外部世界的流言蜚語,這也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人生態度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問題。《論語》也給了我很多啟示。

1。對待別人首先要了解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簡短的一句話卻是一部人際關係學。這句話是説:我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是擔心我不瞭解別人。俗話説:“知人者智”。要想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首先要學會了解他人。“知人”,一方面應該

瞭解別人的優點和確定,“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一方面,瞭解了他人的脾氣、性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尋找共同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儘量少的產生摩擦、最大限度的在一起和睦相處。

這正是我們八零後所缺少的一種習慣。我們這一代人是個性鮮明的一代,每個人都非常有自己獨到的想法,每個人都想以自我為中心。但是我們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人的想法、意見。在與他人相處時,真正做到“知人”,才能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2。在處理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尤其是師生關係、上下級關係中,在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巧言令色”。

面對複雜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處世態度,有的人情緒豪爽,表裏如一,對上對下只有一個面孔。另一種人,性格陰險,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對上一個樣,對下一個樣。對下態度傲慢,盛氣凌人;對上,對自己用得着的人,脅肩諂笑,百般逢迎,甚至低三下四。孔子用“巧言令色”四個字,勾畫出了人的這一現象的扭曲。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無論在官場上,還是商界,甚至教育界,都有這種“巧言令色”的不良社會風氣。在我國轉型時期,實現社會公正,打擊腐敗現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等,都要消除這種“巧言令色”的現象。孔子説,巧言令色的結果是:鮮仁矣。就是説,巧言令色的人是沒有高尚道德的,是遠離“仁性”的。在現實中,我們所説的這種人大多是圓滑世

故的,不可深交的“小人”。在與他人交往中,我們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表裏如一、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對待這種“巧言令色”的人,在交友中也要看清人的真實的一面,不要以貌取人。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句話可以説概括了我們對人生活動的整個態度。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很多人理解成:君子吃的不要追求更好,只要吃飽就好;住的也不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安安定定的就行。但是我覺得儒家學説是一種積極入世的學説,所以孔子也不同於老子,不是安逸於現有的生存狀況。我認為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君子不應只滿足於吃飽,不應只滿足於有住處,除此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對現實來説就是説,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滿足於吃喝上,有吃有喝,日復一日,湊合着過。人們應該不滿足於現實,應該確立更高的目標。

孔子在提出了人們要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接着就回答瞭如何實現更高的人生追求。“敏於事而慎於言”這七個字中講的是兩件事,一個“事”,一個“言”,實質上説的是人的“行為”和“思想”。孔子把“敏於事”即行為放在前面,把“慎於言”即思想放在了後面。孔子對一個人的要求,要重視“行”的一面。“敏於行”説的是做事要靈活,有辦法,學會變通。“慎於言”即説話要慎重,不要亂説話,説假話、説大話、説空話。孔子對人們處事的要求給了我們很好的啟

第6篇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平。"有一首歌其中有這麼一句歌詞,以前只不過哼哼而已。暑假在家,仔細閲讀了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雖然不是大徹大悟,但是心靈也有所觸動。

?論語》曾經是我在念中師的時候閲讀過的一本書,它是一本記錄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當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得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卻曾想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度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學者用自己的眼光,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來閲讀和理解,這的確是非常吸引人的一點。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但是,一度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執。可是現在,于丹老師將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理解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把這樣一本難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結合現代的實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説:"孔子沒有温度,只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運用很多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我分幾個方面來理解:

?論語》説的是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君子"是孔子人學的理想人格,是"士子們"道德修養所努力的方向,它對社會大多數人而言,帶有懸格的性質。一個人,一個生活於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狀態中的普通人,"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是孔子"為人之道"的主要內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愛是一種展開於具體的人際關係當中的差等之愛,而在傳統的人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關係主要有夫婦、父子、長幼、朋友和君臣等五個方面。在今天我看來我們教師教育學生上要"耐心",把學生當作朋友來對待,我們經常是這樣説,也這樣想。但事實上,我們許多時候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幫助他下次完成作業,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交友還是工作,人們都想找到一個適中的生存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談到了一個職業化的工作態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説每個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也就是常説的本職工作,這也是所有人所需要推崇的。孔老夫子説: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于丹老師認為,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于丹老師所給我們講述的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讓我們從簡單的事情當中明白一個不簡單的道理——心態決定一切!於是,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形式日益變化的今天,以怎樣的心態對待我們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感受到來自工作的快樂呢?當然是心態的和諧。"心平則氣和,氣和則神安",只有保持心態和諧,才能理性的處理期望所欲與利益所得的博弈關係,堅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和社會義務,合理定位自己的價值觀,正確對待教育教學的各種困難,這時我們就能夠勇於接受挫折,樂於迎接挑戰,客觀看待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至上榮譽。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心態和諧,擁有和諧的教育職業心態,才能安心植根於默默的育人事業當中,不為世間的功利和浮躁所擾,從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至情享受奉獻社會、奉獻教育的快樂,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滿足。

我想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你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也説道了,對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條界限,朋友才能夠交往得久遠,有很多朋友間彼此傷害就是因為,沒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離。所以,于丹《論語》心得也告訴我們,在這樣一個物質會社,交怎樣的朋友,怎樣交朋友。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温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人應該有理想,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怕的。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是最後的總結,所以我們現在只能説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我想,這正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和別人攀比,比到最後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這是沒有什麼必要的,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我想,這不僅僅是《論語》裏面的一種道德理想,它同樣適用於21世紀。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所享受的那種歡樂,同樣是我們今天快樂的源泉。這大概就是《論語》可以給我們今人最大的借鑑和經驗所得吧讀了這樣的一本書,彷彿給自己的心靈澆了一次水,沖走了一些煩瑣世俗的念頭想法,滋養了自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