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雞蛋》教學反思2篇 "畫雞蛋"教學:反思與改進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7W

《畫雞蛋》是一種常見的繪畫教學題材,它涵蓋了許多藝術技巧和表現方法。在實踐中,這一教學內容也展現出了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對《畫雞蛋》教學進行了反思,旨在為今後的教學提供啟示和借鑑。

《畫雞蛋》教學反思2篇

第1篇

?畫雞蛋》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講述的是達芬奇和老師的對話,揭示出了老師讓他天天畫雞蛋的原因。通過寫達芬奇行為的轉變,表現出達芬奇刻苦學畫的精神,同時告訴我們做事情只有專心致志、勤學苦練才能成功。

由於我教學的是《畫雞蛋》的第一課時,所以我把識字和理解課文作為本節課的重點,下面我就把本節課的教學結合課題研究的實施做以下反思:

?語言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提倡走個性化閲讀的教學道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給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專心地去讀,興趣盎然在去讀,在自主閲讀中學會閲讀。

為了真正地把課題研究落到實處,彰顯學生個性的風采,在學完了課文第三自然段之後,我提出問題:“你認為達芬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管學生回答的是達芬奇知錯能改還是勤奮好學,那都是學生自己獨特的感受,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這樣學生才能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也是實施個性化閲讀的前提。

個性化閲讀的核心是激活學生相似的積累,就是把學生自己的人生體驗與切身感受移植到文本之中。因此,導入時為了拉近學生與達芬奇的距離,我提問:“如果讓你畫上一節課、一天,你的感受會怎樣呢?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達芬奇,他小時候學習畫畫,他的老師天天讓他畫雞蛋,這是為什麼呢?”這樣把學生引入到畫雞蛋的故事中,讓學生與達芬奇心靈相通,理解當時達芬奇的想法,進而為明白老師的話作鋪墊。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理解老師説的話以及達芬奇學習態度的轉變,我採用實物演示、填詞朗讀、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教學的,使課文所表現的人和事,由於學生賦予了感情與生命得以復活,再以自己的讀表現出來,使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獨特體驗深入化、系統化。

同時,在讀書時,我還注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坐姿及用眼衞生,讓學生邊讀邊動筆圈劃主要句子、關鍵詞語。此外,由於二年級還要以字詞為基礎,所以閲讀中我還突出了對學生進行字詞的訓練,如“著名”是 什麼意思,換個詞來説一説;“不耐煩”是什麼樣的語氣;嚴肅又是什麼語氣,通過讀來體會這兩個詞的含義;仿照“一張又一張”來説幾個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無論是語文學習還是其它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生活,最後,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想一想,在生活中、做事情時,有沒有也像達芬奇小時候畫雞蛋那樣很快就不耐煩了?學習了這篇課文,今後想怎麼做?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進行了思想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

但是我也感到,課上學生讀的少,形式也過於單調了些,應多為學生創設語言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在學生分角色朗讀時可讓學生同桌之間先練一練,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體驗文章的情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節奏、情緒色彩,從而獲得語文學習經驗,領悟和積累。

《畫雞蛋》教學反思2篇

第2篇

?畫雞蛋》是人教版二下選學課文中的最後一篇,講達·芬奇小時候的學畫,老師讓他練畫雞蛋的一個小故事。本問內容簡單,在教學中,老師創設一個整體情境,緊抓字詞的音、形、義進行訓練。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智慧進行自主學習,互幫互助,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下是我對本次課的幾點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要多提供機會讓學生説,於是我在教學中創設了許多字詞和句式的訓練。

在識字教學時候,我重點抓“得”字訓練,讓學生重點感受“得”字後面的詞語是用來評價前面的詞。並進行了拓展“畫得()”,到句子訓練“他的字寫得()。他把地掃得()。小朋友們玩得()。”讓學生感受“得”字的用法。

在體會“畫了一個又讓畫一個”的時候拓展了“____又讓____”體會不耐煩。

在感受“用心”的時候,我讓學生對達芬奇的畫進行了想象,進行説話練習“他畫了一張又一張,每一張畫都不同,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學生從蛋殼的顏色、蛋的大小、觀察的角度、擺放的位置感受到了達芬奇畫蛋的用心。

構建大的語文情景,使每一步的拓展都來源於課文,運用與生活中,努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低年級閲讀教學中應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體驗情感。在教學中,我始終讓學生的讀書活動貫穿課的始終。

尤其是在讓學生理解“老師“對愛迪生説的這段話,我設置了女生齊讀、指名個別讀,體會“嚴肅”的含義,再指名讀,最後全班齊讀。四次朗讀,從第一次的熟悉文本內容,到後來的體會文本的情感,最後在讓學生去體會老師話中的內涵。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在讀中求感悟,最後理解文本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學期語文教研活動的重點在於體現小組合作。低段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大規模的合作學習比較難安排,在本課教學中,我創設了兩次小規模的小組合作活動,旨在突破課文中的一些重難點。

第一處是讓學生根據老師提示的詞語説説課文內容。我讓他們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可以選幾個詞來説,當然,有能力的同學可以選擇全部的詞語。我在小組內巡視,孩子們會相互幫助,完善表達。

我再請孩子發言時候,第一個孩子説的比較完成,更像是簡單的複述。於是再請第二個孩子時,我提示學生可以説的更簡單一點。第二個孩子起來就説得比較好了。這算是一次,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了,説得好的孩子能給其他孩子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對於孩子來説,不管説的好或不好,參與學習的過程實實在在地發生了,這就是一種提升。

第二處小組合作,在理解老師這段話的涵義。這裏,我給了孩子一張具體的“合作單”。由組長分配好四個組員的任務,大家進行組內交流。我巡視了幾個小組,孩子們能在組內交流的時候互相補充,互相提醒。最後,由主要發言的同學,彙總組員們的意見。這是第一次如此正規的小組合作,孩子上來交流後,組長提問:“我們的問題回答完畢,請問你們還有補充嗎?”“謝謝大家!”小組的智慧體現的淋漓盡致,下面的孩子聽得很認真,並且能夠積極補充。我認為一次有效的合作學習,就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每一個孩子都有任務,都有收穫。

整堂課,我發現學生的學習是很快樂的,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每一個學習活動中去。讓他們體驗一個學習的過程,非常關鍵。

當然,教學中仍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在解讀文本方面,我的能力仍不足,需要加強理論學習,在課外學習中多下功夫,在課堂中少留遺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