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鴉反哺有感烏鴉反哺的讀後感5篇 黑翼之恩:讀《烏鴉反哺》的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7W

《烏鴉反哺》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情節獨特引人,充滿哲理。故事中,烏鴉不僅主動採取了行動,幫助了主人解難題,而且後來還得到了及時的報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良的行動會得到回報,相互幫助是一種美德,值得我們深思。

讀烏鴉反哺有感烏鴉反哺的讀後感5篇 黑翼之恩:讀《烏鴉反哺》的感悟

第1篇

有句老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這句話人人皆知,但是有些人卻很難做到這點。最近,我讀了一個關於孝的故事――《烏鴉反哺》。

這個故事講的是烏鴉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小烏鴉。小烏鴉長大後,烏鴉媽媽生病了,小烏鴉慢慢照顧烏鴉媽媽。

文中的烏鴉媽媽不正和我們的媽媽一樣嗎?她們含辛茹苦、任勞任怨地把我們撫養長大,總是在我們失敗時,遇到困難時,幫助我們,鼓勵我們,給了我們勇往直前的信心。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默默為我們付出,但卻不求一點回報,是我們最有力的臂膀。看了文中的烏鴉媽媽辛勤地哺育小烏鴉,我不禁想到了以前,媽媽知道我最喜歡吃魚肉,每次都把魚肉擺在我面前。我總是大口大口地吃,吃得津津有味。我有時也問:“媽媽,您怎麼都吃青菜?難道不喜歡吃魚肉嗎?”媽媽總是回答:“傻孩子,你先吃去吧!”

文中的烏鴉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小烏鴉,但小烏鴉也感恩、回報了自己的媽媽。連低級動物都懂得感恩, 難道我們人類就不行嗎?其實很多時候,一件小事情就能透露出孩子對父母的愛。一句話,一個問候,一個親吻,一條短信,一個擁抱……父母要的不是什麼金錢,而是孩子的懂事和陪伴。

讀了《烏鴉反哺》,我明白了:學會感恩,我們的心永遠被温暖籠罩,永遠不會被寒冷的冰雪凍結。只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這個世界在我們眼裏,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讀烏鴉反哺有感烏鴉反哺的讀後感5篇 黑翼之恩:讀《烏鴉反哺》的感悟 第2張

第2篇

俗話説,水有源,樹有根。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據報道,在章丘市水寨鎮門口村,提起“皇甫春生”這個名字,每個人都會由衷地豎起大拇指。在父親癱瘓的20多年裏,他精心照顧,無微不至。父親意識模糊沒法吃飯的4年間,他每天把飯嚼了一勺一勺餵給父親,五旬老漢常年盡孝八旬老父演繹了現實版的“烏鴉反哺”人間佳話,傳為美談。在他的帶動下,門口村孝敬老人蔚然成風。他的言行,不僅是感恩,而是感動,是帶動和促動,他的可貴言行帶動和促動了中華文明。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百敬孝為先的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美德。我認為一個連自己的骨肉雙親都不孝敬的人,在社會沒有人敢跟他交朋友,談生意,更何況幹事業。當今,在某些地區,特別是農村,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人們的道德水準在下滑,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從小嬌生慣養,待娶妻抱子後,不贍養老人很多,有的還造成很多悲劇,特別是患病的老人,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別説盡孝,談治病更是別提。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人們常説,老貓房上睡,一輩留一輩。老一輩好的言行,子女會效仿。人生有一件事來不及等待,就是孝敬老人。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時,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遺憾。孝敬老人反應一個人的品德,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良好的道德和社會公德,一個新農村標準首先不看他有多富裕,村容多麼整潔,關鍵看家家是否妻賢子孝,只有家和萬事興,國泰民才安。

當今,舉國上下,應大力弘揚尊老愛幼之風,極力宣傳子女盡孝典型,傳遞人間正能量,促進家庭大和諧,從而促進社會大進步,只有這樣,人們才不會被金錢和利益所利誘和薰倒,這也是每個人的夢想,啥叫幸福,妻賢子孝就是幸福,也是實現中國夢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3篇

烏鴉反哺的故事,相信在家或者在學校都聽到過,瞭解過,研究過?

先來聽一下這麼個故事,17歲的小明要到外地上學,父母給小明買了個智能機用於聯繫。外出的前一天晚上,小明被父母叫到客廳,開始了那無終止的嘮叨,例如:不要和同學打架,好好學習等等。直到沒有什麼可説才停下來。第二天,小明乘上了去外地學校的火車,上車前,媽媽也叮囑着,在小明的耳中似蒼蠅飛竄的噪音,於是小明的朋友圈屏蔽了他的父母。

小明和小烏鴉一樣,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父母的叮囑大都與社交有關,朋友圈只是反映社交的“告示板”,又因為小明父母過多的叮囑華為了嘮叨,使得小明厭煩了,便屏蔽了父母。想不想每日受到父母的教導,並且小烏鴉的父母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其社交情況,而是引導小烏鴉。

父母與兒女間的隔閡,就如那古樸的窗紙,需用“利器”將其戳破。 美國一家電器公司的老總日理萬機,得心應手,但是他歎氣的是,他和那叛逆期的兒子,從來沒有一起吃過晚飯,一起外出露營,看新聞,有時甚至夜不歸宿;於是他每晚已在辦公室的陽台上思索着。確定選他兒子生日那晚和他談談心。作為父親,先讓兒子坐在自己旁邊的椅子上,並以自己而是過生日為切入點,勾起了兒子的好奇心,父親講的越生動,兒子就越投機。只聽到了兩個椅子正在相互靠近,當作為公司老總講到自己兒時怎樣地玩耍時,主動權傳到了兒子手裏,於是許久之後,只聽到兩張椅子碰到了一起,發出陣陣歡笑聲。

那刺破這位父親與兒子之間那層窗紙的“利器”——寬容,理解,引導。當然,這是相互的,只有當小明理解了他父母的良苦用心,當小明父母理解寬容了小明的不同行為,上文中的那對父子也是如此;就這樣,兒女們才可能會像烏鴉那樣與父母為伴,交心,感恩。

烏鴉之反哺,父母與兒女相敬如賓,成為你我的良師益友,這便是父母引導,寬容,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第4篇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我依偎在媽媽的懷裏,要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也只好説:“好、好”今天就給我們的小寶貝講一個《烏鴉反哺》的故事吧!從前呀,有一隻老烏鴉,老的飛不動了,這時它的孩子便給老烏鴉餵食…。.。每聽到這兒,我就會撲進媽媽的懷裏!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八年,可在我的腦海裏它卻記憶猶新,因為它讓我知道了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學會感恩。這正如故事中所講的,老烏鴉已經年邁無力,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去找吃的了,而它的孩子卻主動的擔任起了為母親找吃的任務,然而我們可知道,在小烏鴉年少的時候,也正是它母親為它操勞,這種感人之景不就是小烏鴉懷着一種知恩圖報之情。是啊,我們現在都這麼大了,也應該好好的回報父母了。這比如一個故事,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孝子,一次,他的母親病倒在牀,大夫開了一張藥方,必須得用新鮮的竹筍熬好一鍋雞湯,此病定能藥到病除。孝子一想,這雞是好辦,可這竹筍怎麼弄到手呢?現在正是深冬季節,竹筍苗都被困在厚厚的積雪裏,竹筍也長不出來,可母親的病又不能耽誤,這可如何是好呀!唉…。於是孝子左思右想,正在這一籌莫展之際,孝子想了一個主意,那就是上街找富貴人家乞討,可這又關係到個人的榮譽,不行,母親的病要緊,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去闖,孝子想。孝子急忙動身,可是與願違,他非但沒有乞討到竹筍,還被人家恥罵,污辱。不管孝子怎樣求人,總是遭到拒絕,後來孝子只能去自己家後的竹林,看看自己的運氣,他的手不停地扒雪,可一點竹筍的影子也沒有看到,手也凍得紅通通,他於是便跪在地上,失聲痛哭起來,可是當他的淚水滴在地上,便奇蹟般地喚發出一片生機,竹筍發芽了,原來是孝子的行為感動了天地,他連忙把竹筍挖出,放在懷裏,激動地跑到家裏,煮了一鍋雞湯,母親喝了,立刻面色紅潤,病完全好了。

以上這則故事,不正説明了母子之間的情深似海。和孩子對母親所表現的一種知恩圖報之情,母親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應該好好地報答她,同學們,從現在起,每晚給一杯茶,遞一雙拖鞋,就是對父母“無語的感激”!

第5篇

前幾天,我讀了一個小故事,叫:《烏鴉反哺》。它的主要內容是:烏鴉小的時候,完全靠他的爸爸媽媽捉蟲子來喂他,等到他們老了,已經捉不動蟲子了,小烏鴉就去捉蟲子,然後,就一口一口的喂他的父母。

讀過這個小故事,我覺得小烏鴉十分疼愛、孝敬自己的爸爸媽媽。你看,當老烏鴉老了,小烏鴉就把自己取來的食物嚼碎了,來喂父母。我們先猜想一下,如果小烏鴉不孝敬父母的話,老烏鴉就可能自己飛出去覓食,如果飛不動的話,就可能天上重重的摔到地上,也可能被這個“逆子”給活活氣死。可事實上,小烏鴉不是“逆子”,而是一個真正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就這一點,就能讓他們一家人快快樂樂、甜甜蜜蜜、樂樂呵呵的在一起幸福的生活着,而也就這一點,大家都誇他是個好孩子。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也和小烏鴉一樣孝敬父母。你知道嗎?有一位大學生,他媽媽患了重病,而他正在上大學,當時他就在想:怎麼辦呢?總不能不管自己的親生母親吧。情急之下,那個大學生揹着媽媽去了自己的學校,在學校的門口蓋了一個小賣部,每天掙一點錢,越積越多,後來,用這筆錢財去給媽媽治了病。瞧,孝就在自己身邊。孝敬父母好不好?好!太好了!孝敬父母的人可以得到尊重,可以得到讚揚等等,孝敬父母可真好呀!

可事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和小烏鴉相反,不孝敬父母。(1)有的人對父母不管不問,他們去世了也不知道;(2)有的人把已經年邁的父母趕出門外,丟在馬路邊;(4)有的人寧願養寵物,也不養父母;(5)有的人嫌父母髒,不能幹活了,就不管了。不孝敬父母好嗎?不好!不孝敬父母不是好品質!不孝敬父母會被人唾棄,會被人指責,會心裏不快樂,會沒有朋友等等,孝敬父母可不真好呀!

我覺得孝敬父母是一個人應有的好品質,那就讓我們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