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讀後感集合7篇 《吶喊》感悟合輯

來源:巧巧簡歷站 4.91K

《吶喊》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一,由魯迅所著。這本小説集於1922年發表,歷經近一個世紀,仍然在今天被廣泛傳播和閲讀。故事涉及中國社會的多個方面,包括家庭、社會、政治和文化,反映出了作者對於當時中國社會種種問題的深刻關切和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收集一些《吶喊》的讀後感,探討它的文化價值和令人深思的內涵。

《吶喊》讀後感集合7篇 《吶喊》感悟合輯

第1篇

魯迅的小説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説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它以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魯迅的許多名作已成為初高中語文課的必修文章,為了幫助廣大同學更好的理解魯迅的小説,本欄目將在五期中向各位同學簡要介紹並評論魯迅三部小説集中的全部作品,這三部小説集就是大家熟悉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在本期中,首先向大家介紹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説集《吶喊》。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説。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説《不周山》(後更名為《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説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説明了這些小説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説的內涵,及意藴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説,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説,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

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敍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為整個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從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鋭,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鋭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説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説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敍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説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劃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歎服!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藴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吶喊》讀後感集合7篇 《吶喊》感悟合輯 第2張

第2篇

昨天寫完,越想越覺得,我們其實不僅僅是阿q,其實也是那個趙太爺。我們明明和阿q一樣喜歡高攀,卻不允許他來高攀自己。我們覺得阿q可笑,恰恰也是因為內心深處覺得他“不配”,覺得他等於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而我們之所以可以吃“天鵝肉”,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我們不是“癩蛤蟆”。其實,我們是不是“癩蛤蟆”,那也要看從誰的角度看。

阿q在這個世界上,顯然在誰的眼裏都是個無關緊要的人。沒有人在乎他的“行狀”(“行狀”是一個日語詞,魯迅先生喜歡借用一些日語裏的漢字詞彙來表達某種微妙的意思。在這裏,阿q的“行狀”即阿q的來龍去脈和現在的狀態)。人們“只拿他玩笑”,忙不過來了,就僱他幹活,閒時便想都沒人想起他來。説得直一點,就是活着還是死了,都沒人在乎。別看阿q在別人眼裏無關緊要,但他自己還挺自尊。跟人發生口角時,還會以“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什麼東西!”來試圖占人家的上風。而且只要聽到有人説他能幹,也不管是真心還是譏笑,他都很喜歡。因為自尊心得到了一點滿足。

思想家們常説,人都是孤獨的。的確,如果不知道上帝在自己身上有一個永恆的計劃,我們每個人也都如阿q,在這個世界上真的都無關緊要。沒有你,地球照樣轉。我們雖然不至於像阿q連個真心關心自己的家人都沒有,但即使是愛我們的家人,也不完全知道我們的“行狀”,更不要説我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從本質上説,脱離了上帝,我們的存在,就有如阿q,顯得既孤獨,又空虛無奈。除了勞累能夠偶爾換來一句“你真能做”的肯定之詞,讓我們的自尊心稍稍得到些滿足以外,就再無別的了。要説有別的,就是還要在這個活着的過程中,經常與人發生各種矛盾衝突,還要因為自己身上的某個缺點忍受他人的各種譏諷嘲笑與欺凌,讓自尊心大受損傷。

阿q正是如此。阿q最致命的缺點,其實不是他腦袋上那個癩瘡疤,而是他的自尊。因為自尊心越強的人,越容易感到被冒犯,因此也越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正是這個自尊,給阿q帶來了不少麻煩。因為這個自尊,他絕對不允許別人提他腦袋上的癩瘡疤。凡能聯想到他的癩瘡疤的字眼,都不讓人説。只要有人犯了忌諱,也不問是有心無心,他“便全疤通紅地發起怒來”。自尊心越強的人,就越容易發怒。只不過我們覺得,像阿q這麼沒本事的人,就不配有自尊心。因此看到這裏,我們就又會在心底裏暗暗覺得阿q可笑,忍不住想説:阿q你這賤骨頭,你就認命得了。你還有什麼資格發怒啊?

阿q發怒時,他還會估量對方,“口訥的他便罵,力氣小的他便打”。這“柿子揀軟的捏”的毛病,也是人共有的。我們雖出於教養和麪子,不罵人,也不打人,但仔細察驗,心底裏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藐視,不能説完全沒有。

儘管是揀了軟的捏的,可不知道為什麼,阿q最後發現吃虧的總是自己,就改為“怒目而視”。從跟人打,到變為“怒目而視”,其實從表面看,就是變得更加文明瞭。然而,怒目而視,還是引來一場打。所以現在,自尊的我們,比阿q學得更加聰明瞭一點。我們表面上顯得更加文明瞭。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打不過別人,罵又覺得丟人,也知道當面怒目而視,亦有可能引來災禍,所以在感覺到我們的某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癩瘡疤”被冒犯時,如果冒犯我的是比我權高位重的人,我就假裝謙虛認錯;一看冒犯我的是不如我的人,就會表現出嗔怒“你這人怎麼説話的呢?”然而,更多時候,為了表現得我們很有教養,很寬容大度,我們會不動聲色,但我們會在心裏“怒目而視”。我猜,如果我們的意念能夠殺人,估計這世界上已經不剩幾個人了。

“在心裏怒目而視”還不解氣的話,就只能也像阿q一樣,繼續通過單方面地貶損對方來自我安慰了。雖不屑得像阿q説“兒子打老子”這類幼稚可笑的話,但“這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像話”之類的,是常説的。也會説“他絕對是嫉妒我”“他那種人絕對是自己不幸福才欺壓我的”“其實我比他幸福多了”,誰能説自己沒有用這類話安慰過自己呢?實在氣不過,甚至還會有點像詛咒似地説“他那個性格脾氣,肯定容易生病,肯定容易早死”。如此看來,我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阿q顯得更加文明,更加有教養,也更加有知識,然而我們的內心,卻難説不是因為更加自尊而變得更加邪惡了。只是就如聖經所説,“人心詭詐,壞到極處,無人識透”罷了。

第3篇

?吶喊》是魯迅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説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脱離羣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歷史,從封建社會走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而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經過了幾代的國家領導,才走來來的,我們要繼續努力,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為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吧!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説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説:“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裏,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裏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請保留此標記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脱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

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裏,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鋭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説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為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第4篇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説。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説《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説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説明了這些小説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説的內涵,及意藴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吶喊》所給我的第一個印象便是痛心。書中各色人物的遭遇使我感到了心靈深處的深深的絞痛。至少與我們所熟知的當今社會比起來,那些活生生的人們所經歷的痛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革命,是十月圍城的背景,在革命的道路上,一位位戰士犧牲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們有的懷揣夢想,和孫中山先生"醫治"中國人腐朽的心靈;有的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國家大事,但為了報答恩情,他們義無反顧的走向了革命這條不歸路。他們的作用和魯迅是相同的。他們吶喊,希望腐朽的中國人站起來説不;他們犧牲,為了新中國更美好的明天。一切的一切,文人和武士都是為了兩個字--國家。

"吃人"是狂人日記中的一個關鍵詞。主人公認定這個世界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他勇敢發出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容不下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心聲。十月圍城中的李少白就像是其中的主人公。他教書,教給學生先進的西方思想,創立《中國日報》,帶領學生上街發報紙,搞遊行,告訴人們封建的君主專制需要改革,中國人民需要一個新的中國。

然而,麻痺的中國人沒有覺悟,吃人的社會在繼續蔓延。在這樣的'社會中,滋生出一種叫做看客的一羣人,他們更加可怕,不但數目龐大,而且人數增長極快。他們不動手殺人,用的只是一雙眼睛和一張嘴。

在觀看日本人殘害中[]國人時,中國洋留學生在笑,他們是一羣看客;在看到八大義士在奮力脱險時,他們圍成一個圈,指手畫腳,似乎這不是一場拯救中國的行動,而是一場"精彩絕倫"的功夫表演。

作者通過狂人的敍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

?藥》中小栓的父母竟會想到用人血饅頭來治病!拋去這饅頭本身的不衞生以及所帶來的心理上的障礙不談,光是用過這種想法,便使人感到難以理遇。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無知到了一種境界。這饅頭非但沒有治好小栓的病。我認為反而倒加重了病情。因為在後面的場面中我們看到了小栓咳嗽的更厲害了。在這背後同樣封建的社會是元兇。同樣由於中國當時不民主,不開放,使得先進的醫學技術未能流進中國,有非常多的人們死於非命。而且正是由於中國的封建。人民的意識都已經麻痺。甚至使人感到人民有一些的可悲。可見封建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有多大。

?明天》中小寶的死以及單四嫂子的遭遇便使人觸動。我們又怎能想象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就這麼平白無故的死去,一個已經失去丈夫,曾經抱着用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命運的母親,又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她生命中僅有的希望。在這一切的後頭,封建社會的無情便是最本質的因素。一個"醫生"所開的"活嬰保命丸"多少給人的是一種迷信的意味。試想如果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民主的中國,一個開放的中國。那麼西方的先進醫學技術便會進入中國。當時的醫生便會拯救更多的人們,然而正是由於封建,很多的人們都死於非命。

"今天,如果再道何為革命,我會説: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作革命。"八大義士至今還讓我震撼。如今的我們雖已不在生活在封建專制的制度下,但再讀魯迅的《吶喊》,你會感受到一種精神叫--愛國。

雖然只有簡短的兩個字,但它所包含的內容是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懂的東西。"愛"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字,家庭成員間,情侶間......但卻很少提到我與國家之間。我認為我們現在中學生的愛國絕不是停留在表層面上,而是真正的參與者,雖不至於為國家獻出你那條"龍子"命,但也要你在異國他鄉時刻關注着祖國,在祖國有困難時盡你的所能伸出手去援助,這就是我眼中的愛國,很簡單,但要堅持做下來,需要用心。

第5篇

孔乙己是一個考不上科舉的窮苦書生,通過作者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寫出了孔乙己與別人不同的身份,是個讀書人,而且非常貧窮,沒錢去坐着喝。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孔乙己》中有好幾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説的主題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是“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這半句話突出了孔乙己的生活狀況不佳,甚至連温飽都不能解決。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這一動作企圖維護讀書人的面子另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爾為之。第三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灰色“臉色的描寫,表現了孔乙己因撈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內心隱痛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覺得只有撈到一個秀才才能算是一個讀書人。殊不知他讀的四書五經在當時的社會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

文中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裏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孔乙己只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裏,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除了這一點,還和他好吃懶做的習性是分不開的,和魯迅別的小説一樣,孔乙己也是在封建社會精神和生活上的壓迫而走向死亡的。

光陰荏苒,再回頭看這篇小説,當初人們的愚昧依稀可見。儘管大城市裏的人們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國民素質相比以往有顯著提高,但農村,小城鎮仍然是”蠻荒之地“,像華老栓夫婦那樣的人並不在少數。且不談什麼邊遠的山區,光是在上海附近的蘇州小鎮,就讓我見到了許多不文明的現象。

蘇州的交通很不方便,像胥口鎮那樣的小地方根本就沒什麼出租車。一直見到造地鐵的工地,不知多少個年頭過去了,連1號線都沒有出現。就連前往火車站的公交車都只有一輛69路,車程之長,車廂之擠,環境之劣是普通人無法承受的。從胥口到火車站一路上沒有座位,1個小時的顛簸中還有無數個急剎車令你頭暈腦脹,但想不到的是這一路上所謂的沒有座位其實是人為造成的。車很擠,汽車到站有人下車,恰巧在我面前的2個座位便空了出來,爸爸剛想讓我坐下,一箇中年婦女立刻仗着人瘦小,擠進了裏面的那個座位。再轉眼,另一個年紀不大的老太太從另一邊出現,鑽過空檔,立刻搶了原本在我面前的座位。我也只能無奈地笑笑,因為畢竟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她們比我們更需要這兩個座位。

正當我和爸爸笑着談:”如果在上海,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要麼就是很早就有年輕人讓位了,要麼就是身體硬朗還不願別人讓座。“時,前面有一個年輕人嘔吐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讓座,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好在她很快就到站了,才算是緩解了些緊張的氣氛。

不知是老天看我一路疲憊困頓,我面前的兩個乘客到站下車了,可這次情況卻愈演愈烈。

媽媽剛想拉我坐下,只見一個青年男子衝了過來,併為了搶位子用力推了媽媽一把。我年輕氣盛,沉不住氣了,指責道:”就算搶位子,你也不用推人吧!“那人卻還理直氣壯,操着一口安徽的口音是要定了這個位子。我平時乘公交車倒是不喜歡坐下來,但今天看到那人的野蠻行徑只覺憤怒,挖苦他説:”你有需要坐下的話就直説,我會讓的。“爸爸卻把我拉到一邊,示意我別再説了。

我知道為什麼不能説,因為你若與他們爭辯,只有捱打的份。我想起了徐家彙麥當勞一個營業員由於不允許顧客睡覺而被刀捅死,想起了一個保安由於不允許別人插隊被傘柄戳死,我還能説嗎?

可是這樣的事件一次次的發生,不正是魯迅先生所極力批評的國民劣根性嗎?動不動就動粗更是一種可怕的愚昧。魯迅先生九十年前所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時至今日還在延續。

第6篇

在魯迅先生的小説中,《白光》一篇很有些特別之處。《白光》的內容比魯迅的其它小説如《藥》、《祝福》、《風波》等更為難解,無論是從題目還是從內容來看,都有些詭祕的意味在其中。

“白光”到底是何物,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在將小説讀完多遍後,我仍無法徹底弄明白這個問題。“白光”在文中共出現了三次,我感覺“白光”這一意象在文中並非只有固定一義的,每一次出現時的象徵意義都異於前一次。

白光正式出現之前,其實已有了跡象。文中寫道“月亮對着陳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來,當初也不過像是一面新磨的鐵鏡罷了,而這鏡卻詭祕的照透了陳士成的全身,就在白光身上映出鐵的月亮的影。”這是陳士成在院子裏尋求清淨時出現的現象。這種“鐵的月亮的影”也會是白的光,後來還有“今天鐵的光罩住了陳士成”。由此可見,白光的產生是與月光有關的,白光最初的形象就是月亮或月光。月光本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陳士成在失落以致絕望的心理狀態下看過去,卻感到月光是鐵一般的光。“鐵的光”給了陳士成一種冷清以至寒冷的感覺,但同時“鐵的光”也充滿金屬的質感,同樣有着對象徵財富的貴金屬銀的預示。白光是吉光,還是兇光?或者説我們還不能從吉凶兩個方面來簡單論定白光的性質。白光的複雜性在它正式產生之前已經有所揭示了。

陳士成在前程無望的情況下,想起了祖上傳下來的藏有銀子的謎語。這是祖母在白光“十歲有零”納涼的時候告訴白光的。也是在此時,白光第一次出現了,白光的形象“如一柄白團扇,搖搖擺擺”。從豐子愷老先生為此篇小説所作的一幅插圖中,我得到了對白光形象的一種理解:白光的形象極像是祖母在納涼時手中所拿的團扇。白光從月光中而來,化為了祖母手中曾有的團扇形象;在搖搖擺擺中,白光彷彿在重複着祖母的話“陳氏的祖宗是鉅富的,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無數的銀子,有福氣的子孫一定會得到的罷”。此時的白光是祖母的團扇,是祖宗的恩澤,是指引陳士成走向發達的祥瑞之光。但第一次出現的白光很快便消失了,吉光的短暫也似乎昭示了某種易滅而難以達成的願望。

當白光第二次亮起來時,“這回更廣大,比硫黃火更白淨,比朝霧更霏微,而且便在靠東牆的一張書桌下”。這次白光引得陳士成像獅子似的。在白光的眼中,這白光已經變成了埋在地下的銀子發出來的光。此時,白光不再是祖母手中的白團扇了,不再是祥瑞之光,它引得陳士成漸近瘋狂,引得白光挖出了一個恐怖的下巴骨,“在白光手裏索索的動彈起來,而且笑吟吟的顯出笑影”,並且説出那句話令陳絕望的話:“這回又完了!”這句話可以理解是白光寄居在下巴骨之中,對陳士成發出的刻骨的嘲諷、恐怖的詛咒。陳士成對於白銀的渴望反而變成了一種對他自己更有殺傷力的嘲諷。

白光第三次出現時是在西高峯上。“月亮已向西高峯這方面隱去”,“周圍便放出浩大閃爍的白光來”。第三次的白光雖浩大,卻是引向陳士成走向死亡的魔鬼的巨口,引得陳士成“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聲”在黎明中走進了萬流湖裏。又有一個問題產生:陳士成本來是要到山上去的,為什麼會走進湖裏死於其中?我想有了前面對白光的分析,這種結果也不難解釋。白光一直在引導着陳。月亮在湖裏的倒影也被陳士成看成了白光的所在。白光的“十個指甲裏都滿嵌着河底泥”,恰恰説明了白光在河底也曾對着白光的所在瘋狂地挖了一陣,而終於溺水而亡。到底是為財而死,還是為了追求前程而亡,是該貶斥,還是該同情,實在不好説得清。

“這裏沒有……到山裏去……”,這句話的含義我一直沒有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到山裏去意味着什麼?不會是讓陳士成這樣一個沒落的知識分子走揭竿而起、佔山為王的暴力起義道路吧,這樣分析過於牽強了。

以上對“白光”意象的理解可能有些瑣碎。如果將三次出現的白光作為一個整體意象來理解的話,我想可以把白光理解為陳士成“平時安排停當的前程”的影象。白光無法實現他的前程,卻始終不放棄原有的幻想,一連十六次去參加科舉考試,最終在對前程的發狂追逐下走向死亡。

?白光》與《孔乙己》雖同是魯迅筆下批判科舉考試的小説,但我覺得《白光》因其文中“白光”意象的抽象性而更具有現代主義筆法的特點,使人不能一眼看透,具有深長的悲劇意味。

以上見解,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沒有查閲相關的研究資料,不知是否已有方家做了類似的分析或提出相近的觀點。此篇小文權做一次拋開已有、全為己見的嘗試,也難免有分析得不盡細緻的地方,還需做進一步地論證。

第7篇

魯迅“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中醫救父夢、西醫救國夢、文藝救國夢……曾經無不縈繞在魯迅年青的頭顱內,無不激盪在魯迅稚嫩的心房中。美夢華而無實,如絢爛的花朵遭遇暴風雨的拍擊後紛紛地凋謝,花謝遍地,化為泥土。

四年中幾乎是每天奔波於當鋪和藥鋪之間的經歷譬如昨日發生一般,歷歷在目,可魯迅説“年紀可是忘卻了”。自相矛盾的説法隱藏了魯迅童年沉痛的心靈創傷。這是一個不可不回憶卻又不忍回憶的童年“好夢”。魯迅,幾乎每天受到當鋪掌櫃居高臨下的“侮蔑”性白眼的刺扎,這個敗落家庭的少年內心本已怦怦地劇跳,現已被扎得千瘡百孔。可憎的“世人的真面目”深深地烙在懵懂的腦海裏,呲啦啦地疼。

故鄉成了煎炸情感的煉獄,再也攔不住魯迅叛逆的腳步。青春期叛逆倔強的青年置世俗偏見、孤母寡婦如若罔聞,執拗地“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在南京洋務學堂,魯迅知識視野的溪流從江南水鄉驟然奔向遼闊的大海,他“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這才是父親亡故的真實“病”因——生理之病和無知之病。殺父者,不是庸醫,而是裝神弄鬼的中醫,是被裝神弄鬼的中醫欺騙卻仍舊迷信中醫的父親和家人。魯迅此時似乎意識到了自己也無意間充當了“殺死”父親的幫兇,內疚填膺。對於國人的無知和國人對“無知”的迷信,他“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中醫殺人,騙人,病人甘心被殺,甘心被騙,病人的家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兇手,或是主犯,或是幫兇。

來南京之前,家道中落、世人侮蔑、父親亡故,魯迅耿耿於懷,難以釋懷,大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狹隘報復心理。而此時魯迅的思緒已經觸及到了更深層、更普世的問題了——像中醫這樣的偽科學正麻痺着國人的頭腦而國人尚且自醉其中。鑑於“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魯迅留學日本。“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在醫學校課堂上,魯迅作為其中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被裹挾到日本師生野蠻的自豪、炫耀和嘲弄中,在尷尬中“隨喜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野蠻的日本人可惡,麻木的中國人更可惡;投奔俄國的被殺者可惡,圍觀日本劊子手的觀眾更可惡。無論前後,都對日俄“狗咬狗式”的侵略行徑無動於衷。魯迅“美滿”的夢被“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驚醒了,他咬牙切齒般地恨,“愚若的國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因此,魯迅提出“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孤注一擲,在“冷淡的空氣中”尋找同志,他把希望寄託在熱衷於實用性自然科學的東京留學生。此舉無異於對牛彈琴,人和財聚而復散,期待中的《新生》尚未孕育出“新生”,便已胎死腹中。

人財兩空,南柯一夢,魯迅感到了“未嘗經驗的無聊”。早期的魯迅並未深究“無聊”的原因,也許僅僅是對留學生們本身的人格產生了懷疑。但他後來感到了“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的渺小、恐懼、無助。曾經懷有中醫、西醫、文藝救國夢時,魯迅尚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慷慨激昂,此時他的心態卻已然鉅變,甚至是自暴自棄——“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在經歷了深刻的反省以後,魯迅憤懣指責的鋒芒直指自身,從否定他人到否定自己,從認清現實到認清自身,魯迅跌入了絕望的深淵。

為排遣內心的苦楚,魯迅唯有“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沉入於國民中,使回到古代去”。沒有釜底抽薪般的決絕,只有揚湯止沸般的觀望。魯迅已埋葬的思維中隱隱散落着些許不甘的種子,絕望的心臟裏緩緩流動着一時温涼的血液。沉默等待爆發。

世人迷信,魯迅偏不,願與虛無縹緲的鬼魂為伴,寓居縊死過人而年久失修的老宅。寧陪天國的鬼魂,不伴世間的活人;寧鈔塵封的古碑,不談聒噪的“問題和主義”;鬼魂比活人更可愛,古碑比“問題和主義”更具生氣。鬼魂和古碑相映成趣,撫慰着魯迅寂寞的形影。陰森的宅院、滄桑的古碑、斑駁的青天、冰冷的槐蠶,魯迅再也按捺不住了。

“金心異”的拜訪把魯迅從自甘沉淪的泥淖中艱難地拽了出來。黑暗、窒息的“鐵屋子”中,人們如死屍一般,雖然死之將至,卻“熟睡”鼾雷。“清醒”反而“不幸”,即使心有不甘,無奈裝睡;“熟睡”卻能安樂,理所當然,心安理得。魯迅對“熟睡”的人們固然有着拍案而起的憤恨,但他不情不願的“裝睡”心態在與“金心異”的對話中再次流露出來。與屈原自沉汨羅的做法迥異,魯迅選擇了一條苟且避世的活法。

在喉的魚鯁吐納而出,魯迅開始“吶喊”,但前景仍然令他擔憂。他內心希望如他“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轍,但對他們能否美夢成真實實在在感到了深深地憂慮。

縱觀全文,魯迅在從事小説創作前飽嘗了世事的艱辛困苦,從幼年起便彷徨於希望和失望、夢生和夢碎之間,終於一蹶不振,心灰意冷。這也許是中國文化薰陶出的文人的宿命。“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也許魯迅後來用鋒利的文字猛烈殺伐中國舊的文化,但不可否認,魯迅身上秉承着先秦時期孔子式的品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