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咬了我的大餅教案8篇 揭祕誰咬了我的大餅:一堂寓教於樂的語文課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9W

《誰咬了我的大餅》教案是一份針對國小階段的課堂教學輔助材料,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個著名的寓言故事並提高他們的閲讀理解能力。本教案涵蓋了大餅的由來、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事件經過以及故事的道德寓意等方面,是一份難得的優質教學資源。

誰咬了我的大餅教案8篇 揭祕誰咬了我的大餅:一堂寓教於樂的語文課

第1篇

1、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師:(出示小豬圖片)這是誰啊?嗯,小豬做了一個大餅,這個大餅是什麼形狀的?(教師出示自制大餅)

師:(教師講述故事)小豬做了一個大餅,累的在大餅上睡着了。等它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啊?小朋友,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你們看一看,這一口咬的是什麼形狀?(半圓形)

師:嗯,小朋友都説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我們看看小豬是怎麼做的。

師:我們先一起來問問小鳥,好不好?(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我們聽聽小鳥是怎麼説的?

師:是不是小鳥咬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從牙印上分析不同)

小結:小鳥的嘴巴咬出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而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不是小鳥咬的。

師:我們再去問問小兔吧。(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你們覺得是小兔咬的嗎?我們聽聽小兔是怎麼説的?(引導幼兒從牙印上分析不同)小結:小兔的是三瓣嘴,而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也不是小兔咬的`。我們一起來説説小豬是怎麼問小鳥和小兔的吧!

師:你覺得是狐狸咬的嗎?狐狸會在大餅上咬出什麼形狀呢?

師:小豬又問了誰?他會怎麼問呢?鱷魚又會怎麼回答呢?

師:請幼兒問問河馬“河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河馬沒有回答,輕輕的張開大嘴巴,啊!河馬把大餅怎麼了?

師:小豬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你從哪裏知道的?

小結:粗心的小豬,自己咬掉了大餅,卻到處問別人。

師:小朋友,這個故事有趣嗎?那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説説這個故事吧。(完整展示ppt課件)

師:小豬吃飽了,小鳥、小兔、狐狸、鱷魚和河馬還餓着呢,我們一起回教室做餅乾給他們吃吧!(聽音樂有序退場)。

這個故事充滿了懸念,通過牙印貫穿故事,最後結局令人感到意外。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直接出示ppt導入,拋出問題: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小朋友們都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尋找“小偷”。幼兒通過大餅牙印的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根據牙印來推斷是哪種動物咬的。整個活動下來覺得環節緊扣,牢牢的抓住幼兒的吸引力。

整個活動環節比較清晰,導入環節中的大餅幼兒的積極性較高,在幼兒操作的時候,讓孩子們通過咬餅乾來觀察自己的牙印和小動物牙印的區別,這樣更能加深他們的印象。活動的最後環節“做餅乾”有點倉促,沒有過度好。

誰咬了我的大餅教案8篇 揭祕誰咬了我的大餅:一堂寓教於樂的語文課 第2張

第2篇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ppt課件、小豬、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圖片,大餅活動教具。

1、出示ppt大餅,教師講述:有隻小豬特別能幹,他做了一塊餅,大餅是什麼樣子的呢?

2、出示大餅教具,引導幼兒觀察,説出大餅是圓圓的,大大的。

3、教師接着講述:小豬做完大餅,累得睡着了。可是一覺醒來發現……咦,大餅怎麼樣了?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幼兒猜測)

4、教師邊操作大餅教具邊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xx,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幼兒:“不是我”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二、依次出示動物圖片,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並出示直觀教具大餅,通過對比動物牙印描述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徵。

1、教師:“小豬碰到了誰?你們猜,小豬是怎麼問小鳥的?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學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小鳥咬了一口大餅,它的牙印是怎麼樣的?什麼形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教師操作大餅教具,並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牙印。)

4、那麼是小鳥趁着小豬睡覺,偷偷咬了它的大餅嗎?(學説:嗯,果然不一樣)

5、以此類推同樣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和描述小兔、狐狸、鱷魚、河馬在大餅上留下的牙印,並學説它們之間的對話。

三、完整欣賞ppt課件,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和動物之間的對話。

1、教師:“都不是這些小動物咬的,那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

3、教師:“現在,你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了嗎?”

4、再次操作大餅教具,並觀察小豬自己的'牙印來驗證故事最後的結果。

5、教師小結:原來是粗心的小豬,自己咬掉了大餅,卻到處去問別人。我們小朋友做事可不能想小豬一樣粗心大意哦!

1、出示被咬過的不同牙齒印的餅乾,讓幼兒分辨是誰咬的。請把餅乾送給相應的動物。

2、請幼兒為小動物送餅乾。(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這些小動物的牙印是什麼樣的,那你們還想知道自己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嗎?老師在教室裏為你們準備了餅乾,請你們回到教室去咬一咬、看一看好嗎!

第3篇

2、通過觀察和對比,瞭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3、在學學、玩玩、演演的過程中感受自主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初步感受繪本中事件的發展情節變化。活動難點:比較牙印的不同,並作出判斷。

4、音樂:汪汪隊出場音樂,動物配音,來電鈴聲,帶徽章時的音樂。

教師戴着偵探帽拿放大鏡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看我是誰?(偵探)

教師:“沒錯,我是汪汪隊的偵探隊長,小朋友看看你們的座位下面有什麼(放大鏡),今天小朋友們都是汪汪隊小偵探,小偵探執行任務的時候千萬要遵守紀律,注意安全哦~

來任務了,小偵探們仔細聽,教師播放錄音(小偵探們你們好,我是動物村的村長,我們村的小鳥、兔子、狐狸、鱷魚、河馬丟了一些餅乾,你們能幫他們找一找嗎?)

教師:小偵探們,我們快去幫他們找一找吧”“汪汪隊出動!”

教師:小偵探們快來看哪,這裏有情況!(找到牙印餅乾)

教師:請小偵探們每人拿一塊餅乾坐到基地裏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餅乾。

教師:你們看看這些餅乾和普通的餅乾有什麼不一樣?(缺了一塊)教師:你們覺得怎麼會缺一塊的?

教師先問個別幼兒:你覺得你找到的餅乾是誰的?為什麼?(根據動物嘴型回答)

教師:“那現在請偵探們幫小動物把餅乾送回家,你認為是誰丟的就把它粘到誰家”

教師:“請粘好的`小偵探回到基地裏坐好,把放大鏡放到你後面的工具盒裏。”教師:“小偵探們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為自己鼓鼓掌”

教師:“小偵探們今天都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對於你們的出色表現,隊長要給你們發一個徽章獎勵”。

播放錄音(汪汪隊的偵探們,你們好,我是小豬,我剛剛睡醒發現我辛辛苦苦做好的大餅被人咬了一口,請你們幫我查查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吧,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找到的。)

教師拿大餅:“小豬已經把大餅送過來了,這可怎麼找呀?”(幼兒自主思考回

教師:“小偵探們,我們一起去動物村問問小動物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可不能進別人的家裏,要注意跟着隊長走,不要暴露身份哦~”

教師:“跟着隊長一起去完成任務吧!汪汪隊出動!”

教師:“小鳥你好,我是汪汪隊偵探,是你咬了小豬的大餅嗎?”錄音:不是我咬的,不信你看(手動掰掉一塊餅,貼在小鳥旁邊)

教師:“我們看看這個餅,上面的牙印是怎麼樣的”(圓圓的弧形)教師:“我們來比一比”

教師:“是小鳥咬的嗎?”(不是)“那我們再去問問小兔”

教師:“小兔你好,我是汪汪隊偵探,是你咬了小豬的大餅嗎”錄音:不是我咬的,不信你看(手動掰掉一塊餅,貼在小兔旁邊)讓幼兒問剩下的小動物。

問完最後一個動物河馬後,教師提出疑問教師:“他們都沒有咬大餅,那是誰咬的呢?真奇怪

教師:“隊長這裏有一本通關祕籍,答案就在這裏,小偵探們回家後自己找找答案”

在此次活動中幼兒通過牙印這線索層層推進破案,本節活動已經完成了通過觀察和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同的這一目標,所以結尾用了開放式的結局讓幼兒更有興趣去尋找答案。

第4篇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ppt多媒體課件 、小動物手偶及大餅的教具 運用多媒體課件和手偶教具動靜交替,更加直觀生動的展現故事情節,提高幼兒的閲讀興趣。

1.出示大餅教具:“看,這是什麼呀?猜一猜,這個大餅是誰做的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小豬紙盤偶:原來呀小豬做完大餅太累了,他躺在大餅上面睡着了。可是一覺醒來發現......咦,大餅怎麼樣了?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幼兒猜測)

3.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xx,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通過出示被咬的大餅,設置懸念,引導幼兒猜想,並通過操作教具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為下面幼兒學説句型做鋪墊。

二、出示手偶,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並出示直觀教具大餅,通過對比動物牙印描述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徵。

1.教師:“小豬碰到了誰?你們猜,小豬是怎麼問小鳥的?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

2.小鳥咬了一口大餅,它的牙印是怎麼樣的?什麼形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教師先利用小鳥的手偶形象操作大餅教具,並利用象聲詞“卡擦”來增添動物咬大餅的動感,而後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牙印)

5. 以此類推同樣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小和描述兔、狐狸、鱷魚、河馬 小結:小鳥的嘴巴咬出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 ,而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不是小鳥咬的。小兔的是三瓣嘴,而那一口是半圓形的,所以也不是小兔咬的。狐狸咬掉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那究竟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

通過操作大餅教具,讓幼兒更加直觀生動的進行對比,自己再操作中發現牙印的不一樣。通過觀察動物的牙齒來猜測其牙印,在猜測中瞭解故事的內容,並能大膽的表述其牙印的特點。在不斷的猜測中,增加了故事的懸念。在操作教具時,通過角色的代入,讓幼兒參與到故事中來,嘗試説句型,完成目標2。

1.教師:“都不是這些小動物咬的,那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教師:“現在,你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了嗎?”

4.再次用小豬紙盤偶操作大餅教具,並觀察小豬自己的牙印來驗證故事最後的結果。

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揭曉故事的結局,並通過操作大餅教具來驗證故事的結局。讓幼兒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閲讀故事。

1.教師:寶寶們,我們不僅知道了這些動物的牙印是什麼樣的,還認識了這隻可愛的小豬,把這隻可愛的小豬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吧!

在本活動中,幼兒能掌握故事內容,並能大膽想象與猜測,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幼兒能通過對比猜測動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試上的時侯,邊使用大餅教具邊操作ppt,效果不理想,幼兒不知道該關注什麼,又要看教具又要看ppt還要説,感覺活動中幼兒很被動,而且興趣也不濃。發現不足之後進行修改,然後再次試上,這次先出示大餅教具進行講述,幼兒對動物的牙印很感興趣,很樂意去觀察並説一説自己的發現。然後在操作播放ppt完整欣賞故事。在故事的開始時,有個別幼兒已經猜到是誰咬了大餅,但不確定。還有個別幼兒説是小猴咬的,當時我很着急,因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動物,在通過多次的對比、驗證、猜測之後,最終找到的答案,而且還從中瞭解了動物的牙印與牙齒的關係。但是在最後欣賞ppt時,我們在前面已經揭曉了故事的結局,解開了懸念,所以幼兒講述的積極性不高。在第三次試上時我們將懸念留到了欣賞ppt的時候,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就提高了,最後在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來之不易的結果讓幼兒很開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賞ppt時插入了音樂,這樣聲圖並茂,提高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第5篇

能運用觀察討論並嘗試猜測的方法,理解繪本畫面內容,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知道不同動物的咬痕特徵,並能根據咬痕判斷是哪種動物。

能運用觀察討論並嘗試猜測的方法,理解繪本畫面內容,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重點)

知道不同動物的咬痕特徵,並能根據咬痕判斷是哪種動物。(難點)

課件ppt 輕音樂 小豬頭飾1個、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等頭飾。

今天老師看到小朋友太可愛了,所以老師我太喜歡你們了。今天來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我的好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 芝麻關門我看誰在偷看啊?芝麻開門,

提問:這是什麼啊(小豬)可愛吧?喜歡他嗎?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關於小豬的故事。想聽嗎?

2 展示ppt第1—2頁,引語:小豬今天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遇到了什麼困難?小豬做了一個好大的餅,累得睡着了。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問題:小豬的大餅被誰咬了一口?請幼兒觀察,想一想。你想會是誰那?幫助小豬想一想!會是那些小動物那?

引語:小朋友幫小豬想了這麼多哪,讓我們和小豬一起在這裏找答案吧!

1.展示ppt第3—4頁:問題:小豬找到了誰啊?(小鳥)怎麼問哪?幼兒自由回答老師總結。“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小鳥。“不是我 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樣”

2.師幼扮演角色表演小豬和小鳥的對話,加深對這兩句話的記憶,為下邊的故事情節做鋪墊。

老師當小豬你們當小鳥我們來演一遍他們的對話“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小鳥。“不是我 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小鳥咬的像什麼呀?(三角形)

3.展示ppt第5—10頁:對各種動物肢體語言的模仿和對話及對各種動物咬痕特徵和誰咬的進行了解。

小豬又找到了誰呀?(兔子)説什麼啊?師幼:“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兔子。“不是我 你看——”兔子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樣”小豬又找找到了?(狡猾的狐狸)怎麼問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狐狸。“不是我 你看——”狐狸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狐狸咬的像什麼呀?(三角形,比小鳥咬得大)小豬還是沒找到傷心地走着!找到了鱷魚怎麼問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鱷魚。“不是我 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鱷魚咬的像什麼呀(鋸,尖尖的.)。

4.展示ppt第11—13頁:傷心的小豬還是沒有找到兇手所以就還找,找到了河馬怎麼問哪?“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豬問河馬。“河馬張大了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小豬看到河馬咬掉了那麼多小豬尖叫了一聲“啊——”的大餅呀!問題:變得更小了.小豬找到兇手了嗎?小豬還是沒有找到。

5.展示ppt第14頁:小豬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它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我們來看有什麼變化(看課件)請幼兒想一想:小豬找到兇手了嗎?幼兒與同伴互交流説一説。誰是兇手啊?小朋友自己説!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課件ppt 輕音樂 )請幼兒給故事起名字,鼓勵幼兒大膽去想,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誰咬了我的大餅。

1.我們的故事講完了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吧?(互相交流)讓幼兒自己大膽説。這本書的作者給他起了一個誰咬了我的大餅的名字。好聽嗎?你們説一變。

師幼表演故事,讓幼兒自選較色:小豬、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等,聽故事帶頭飾表演。幼兒自己找到自己的咬痕!

小豬説“今天太謝謝你們了,幫我找到了咬餅得人原來呀是我,嘿嘿”真的謝謝你們!我們一起去吃餅吧?

在本活動中,幼兒能掌握故事內容,並能大膽想象與猜測,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幼兒能通過對比猜測動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試上的時侯,使用ppt,效果不理想,由於是第一次給他們上課見到陌生的男老師幼兒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有點害怕,所以活動中幼兒不是很主動,而且興趣也不濃。發現不足之後進行修改,然後再次試上,這次幼兒已經對我有點了解先播放ppt大餅圖片進行講述,幼兒對動物的牙印很感興趣,很樂意去觀察並説一説自己的發現。然後在播放ppt完整欣賞故事。在故事的開始時,有個別幼兒已經猜到是誰咬了大餅,但不確定。還有個別幼兒説是小猴咬的,當時我很着急,因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動物,在通過多次的對比、驗證、猜測之後,最終找到的答案,而且還從中瞭解了動物的牙印與牙齒的關係。但是在最後欣賞ppt時,我們在前面已經揭曉了故事的結局,解開了懸念,所以幼兒講述的積極性不高。在第三次試上時我們將懸念留到了欣賞ppt的時候,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就提高了,最後在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來之不易的結果讓幼兒很開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賞ppt時插入了音樂,這樣聲圖並茂,提高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小百科:餅是人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種類很多。如:枕頭餅、油鍋盔、煎餅果子、葱花餅等,中國人把“餅”吃出了花樣,而在國外,人們對“餅”也是鍾愛有加,有許多獨特又美味的烹飪方法。

第6篇

1、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知道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2、會觀察和對比大餅上的牙齒印,並説短句“不是我,你看”,“果然不一樣”等。

3、知道不同動物的牙齒印是不一樣的,樂意交流自己的發現。

(1)出示大餅,提問:你們看看這是什麼?誰想嘗一嘗?(請個別小朋友嘗一嘗),

(2)引導幼兒觀察牙印:咦,這是什麼?(咬過之後留下的形狀),

(3)出示被動物們教過大餅的圖片,引出故事:你們猜猜看,是誰咬掉了大餅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

2、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

(1)教師講述故事一遍,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出現了幾個動物?誰偷吃了小豬的大餅?

①小豬做了一塊又大又圓的餅,太累了,躺在大餅上睡着了。(動作睡覺)等小豬醒來的時候,咦?大餅怎麼啦?(被咬了一口)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是你們咬了小豬的大餅嗎?

小豬想去問問它的朋友們。小豬的家附近住了小鳥、兔子、狐狸、河馬。(出示動物圖片)

②小豬拿着大餅去問小鳥,你們猜猜看小豬會跟小鳥怎麼説呢?我們一起聽聽看,小豬是怎麼説的“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留下了一個怎麼樣的牙齒印?(尖尖的)小鳥的嘴巴尖尖的,留下一個三角形的牙齒印。小鳥的'牙印和剛才的牙齒印一樣嗎?(不一樣)剛才那個牙齒印是半圓形的,不是小鳥咬的。引導幼兒學説短句:不是我,你看······

③你們看,小豬又找到了誰?(小兔)我們一起來問問小兔吧:“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拿起大餅也在上面“啊嗚”咬了一口。大餅上的牙齒印是怎麼樣的?小兔的牙齒印是小小的方方的。為什麼會這樣?(小兔有兩個平平的大門牙)引導幼兒學説短句:果然不一樣

④接下來,你們覺得小豬會去找哪個朋友?(幼兒自由回答)看,小豬找到了?(狐狸)猜猜看狐狸的牙齒印會是怎麼樣的?為什麼?(觀察牙齒)狐狸狐狸,你也來咬一口吧。“啊嗚”看,狐狸的牙齒印是大大的三角形。

⑤“啊嗚”咦?大餅被哪個小動物咬掉了一大半呀?(河馬)為什麼?哦,小豬肯定是去問河馬了,河馬的嘴巴可真大,留下了許多大大的方方的牙齒印。

⑥這個半圓形的牙齒印到底是誰咬的?小豬還是不知道是誰咬了自己的大餅。小豬正在發愁的時候,朋友們都説“小豬小豬,你也咬一口吧”,小豬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咦!小豬的牙齒印是怎麼樣的呀?(半圓形)現在你們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嗎?(小豬)

3、引導幼兒交流想法,知道做事情不能粗心的道理。

(2)小結:原來是粗心的小豬,自己咬掉了大餅,卻到處問別人。我們小朋友做事可不能粗心大意哦!

(1)出示餅乾:小動物們的牙齒印都是不一樣的,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牙齒印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先去洗洗手,然後去咬一咬、看一看。

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兔子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第7篇

?指南》在語言領域中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口語表達能力主要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 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於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閲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誰咬了我的大餅》這個故事裏的角色都是生動有趣的小動物,它們的對話都是一些簡單的問答句,特別適合小班的幼兒學習。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採用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增加趣味性。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讓幼兒通過遊戲來學習知 識,在遊戲中健康成長。所以,課程主要環節是通過模仿動物對話、動物牙印匹配、尋找誰咬了大餅和小餅找主人的遊戲,讓小班孩子能在遊戲故事情景中用自己能夠理解的簡短詞語和短句,區分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能夠並敢於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強調發生在小豬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趣味閲讀的快樂!

1.通過觀察動物的嘴型和大餅上的動物牙印,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特點。

2.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完整表述疑問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3.體驗繪本閲讀帶來的快樂,喜歡閲讀,養成閲讀的習慣。

重點:完整表述疑問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用恰當詞彙描述動物嘴型和牙印。難點:敢於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一、導入部分:教師演唱《小豬睡覺》,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演唱兒歌《小豬睡覺》,活躍氣氛,吸引孩子對小豬的興趣,為講述繪本作鋪

意圖:閲讀講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瞭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一)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一個大圓圈,引發幼兒聯想生活中的圓形事物。

指導語:小朋友,這個圓圓的東西你們猜,它是什麼?像什麼?我們的生活中有 哪些東西是圓圓的?

(二)教師趣味圓圈變大餅,引出大餅的故事。 指導語:這個大餅是誰的呢?

提示:(1)讓幼兒帶着好奇的心情把注意力引入到活動中。

(2)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教師多用提問引導孩子思考:到底是誰咬了 我的大餅呢?

(3)教師可以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三)聽一聽,講一講:老師帶領小朋友模仿動物的對話,為幼兒創設了敢説、想説、會説的氛圍。並能初步識別不同動物的牙印,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的特徵。

1.教師出示各個小動物(小鳥,小兔、狐狸,小鱷魚)

碰到小鳥(小兔、狐狸,小鱷魚),教師:“你們猜,小豬對小鳥説了什麼?”小豬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提示:帶領孩子扮演小豬角色一起問,學説問句,讓孩子用完整的語句表述

指導語:小鳥(小兔、狐狸,小鱷魚)的牙印是怎麼樣的?

指導語:“小鳥(小兔、狐狸,小鱷魚)的牙印和大餅上的牙印一樣嗎?”

提示:最後屏幕出現一張大嘴圖片,讓幼兒通過動物嘴巴的形狀來聯想相應的牙印形狀(啟發幼兒的逆向思維)

(四)再重回 ppt,發問引導小朋友思考,揭曉故事謎底。

指導語:孩子們,那到底是誰咬了大餅一口呢? 你們有什麼發現呢?你們知道

(2)孩子們通過觀察思考找出了答案,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意圖: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再次辨認不同動物的牙印,加深和鞏固孩子印象

1.教師展示有着不同牙印缺口的小餅教具,幼兒進行匹配遊戲。

指導語:小朋友們,這個形狀的牙印缺口,你們覺得會是誰的.呢?誰能幫幫它找到它的主人?

提示:請孩子拿着小餅教具,將小餅貼到相匹配的小動物圖片旁邊。

指導語:你為什麼覺得 xx 小動物是這個小餅的主人呢?

提示:引導孩子觀察牙印缺口,通過理解和思考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指導語:等會每個小朋友都會有一個小動物咬過的小餅,請你觀察是什麼小動物的牙印。

指導語:小動物們也有它們自己的家,也請你們敲敲門去找小動物的家。

指導語:聽聽老師是怎麼説的“咚咚咚,你好,請問是小兔(小鳥/鱷魚)嗎?” “小兔,請問這是你的餅乾嗎”

提示:教師手拿小餅教具示範,並強調遊戲中重點疑問句“請問是……嗎?”

1.教師將不同顏色的動物門放置在教室各個角落,每個孩子放一套小餅教具。

2.讓孩子自由地走動選擇敲不同顏色的動物門進行對話、表述和配對,教師觀察並適當引導。

指導語:哪位孩子願意上來説説你敲了什麼顏色的門,裏面住着誰,它的餅乾又是怎麼樣的?

意圖:教師進行認知遷移及活動拓展,讓幼兒體驗不同小動物的不同牙印的形狀。

(一)導入:動物們的牙印都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自己的牙印是怎麼樣的呢? 輕輕的咬一口餅乾,看看你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

提示:老師也輕輕咬一口,讓孩子們與老師的牙印一起做比較,促進師生的互動交流

(二)教師展示有着不同牙印缺口的教具,讓孩子根據牙印和相應的動物嘴型進行匹配(丹頂鶴、恐龍、小老鼠、小灰蛇等)學習辨別不同的動物嘴型特徵

(三)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小動物嘴型和牙印的形狀,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想法。

?誰咬了我的大餅》適合小班孩子,繪本富有童趣,過程中,幼兒充滿好奇心, 我重點讓孩子們學習問話的部分,並在課室內佈置了故事中的情景,讓孩子直接處在故事情景中與角色進行對話,孩子們積極性很高,可以做到完整表述問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動物牙印特徵。

另外,因為本班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所以,我還給孩子設計了《小餅找主人》的遊戲。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並描述大餅教具上的牙印,進一步讓孩子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孩子們能大膽地講述,並用遊戲語進行敲門問候、配對牙印的自主遊戲,趣味無窮。

最後,我在故事情景中進行總結,自然地結束了本次活動,達到了不錯的教育效果。

第8篇

3.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師:瞧,這是誰呀?這隻小豬,做了一塊好吃的大餅,這塊大餅是什麼樣子的?

師:這塊大餅上還有一粒一粒的芝麻呢,看起來就好好吃,小豬做累了,就睡着了。可是等它醒來,咦?怎麼了?大餅怎麼少了一塊啦?少的這一塊是什麼樣子的?你們來猜猜會是誰咬的呢?

是鱷魚(河馬)咬的嗎?鱷魚(河馬)是怎麼説的?這個牙印象什麼?

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兔子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問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説:“不是我,你看——”

小豬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師:小豬也給你們送來了餅乾,讓我們一起來嚐嚐吧,一邊品嚐一邊看看你咬出來的餅乾會是什麼樣。

本次活動用問題“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貫穿於整個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通過對ppt的觀看,瞭解了小豬去問了小鳥、兔子、狐狸、鱷魚、河馬,它們都通過自己咬一口大餅來驗證不是自己咬的。最後餓了的小豬自己咬了一口大餅,牙印和開始的一樣,原來是自己咬的大餅。

這是一節語言課,孩子們在聽一聽、學一學、説一説的過程中練習角色對話,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的過程中知道不同動物的牙齒印是不同的。孩子們在説的過程中大膽講述,在想一想的環節中説出了小動物咬的牙印的樣子,像什麼,大膽猜想、講述。但是活動中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上課時還不夠從容,一開始當ppt沒有插話筒時,影響了上課的狀態,接下來,孩子們的情緒我也調動的不夠,課堂中師幼互動還不夠輕鬆、活躍。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讓自己的教學課堂充滿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