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5.82K

  公文寫作心得體會


時光飛逝、光陰如梭,轉眼間從事公文寫作已十餘年,從辦公室的“小年輕”到現在的“老同志”,從稚氣到成熟,可以説是“青春獻給小鍵盤、芳華都在材料堆”。一路走來,多少個通宵達旦、多少回意欲放棄、多少次又咬牙堅持,曾經那些面對題目時的冥思苦想、語竭詞窮時的抓耳撓腮、推倒重來時的迫不得已、挑燈夜戰時的孤寂冷清、靈感一現時的欣喜若狂、大功告成時的舒暢愉悦等等畫面,猶如老舊電影的膠片在腦海裏循環播放,品不完的酸甜苦辣,道不盡的痛苦艱辛,也收穫着無窮無盡的快樂充實和不經意間的成長進步。公文寫作,的確是個“苦差事”“技術活”,十幾年的寫作經歷,我深深感到,材料越接觸,越覺得此行“門道深”;公文越寫,越覺得自己“道行淺”。時至今日,我敢肯定,自己依然只是略懂皮毛,甚至還是個“門外漢”。因此,此篇談不上是實用經驗,僅為幾點工作體會。

公文寫作心得體會

一是勤學習。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推崇學習,“學而時習之”“學無止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不勝枚舉。學習是取得一切事業成功的前提,公文寫作亦然。學什麼?不同崗位不盡相同。從黨政機關來講,黨的創新理論、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行業系統的條例法規以及上級黨政機關的工作部署和領導的指示要求等,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不學、掌握不透,寫出來的材料就跟不上時代、就不符合要求、就對不上領導的“點”。怎麼學?還是突出一個“勤”字,既要固定時間原原本本學、專心專注學,也要利用點滴時間見縫插針學、與時俱進學。現在手機網絡很方便,很多內容隨時隨地都能查看,給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

二是勤積累。“為善如築台,成功由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公文寫作,其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累什麼?這個世上能有過目不忘本領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通過學習,能夠大體知道自己在何時何地何文中見到過何內容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首先要積累的就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內容。其次,要積累優秀公文,就是那些被領導賞識肯定、被實踐證明務實管用的好材料。縱向看,要收集過往材料,機關工作帶有一定重複性,因此收集過往材料,有助於瞭解情況,有助於繼往開來,有助於把重複的事情做生動。橫向看,要收集其他單位材料,三人行必有我師,相互借鑑才能取長補短。但要注意,收集的優秀公文僅供學習借鑑,決不能照搬照抄,否則容易導致東施效顰,甚至犯下嚴重錯誤。

三是勤思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人把寫材料比喻孕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確在寫的過程中,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作者腦洞大開、深入思考。思考什麼?下筆前,要思考公文種類,公文種類決定了寫作角度,要根據文章用途,確定種類。提起筆,要先構思框架、列好提綱,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什麼,要有邏輯性、有層次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拿着提綱請同事提建議或者直接和領導對點,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定了框架就要開始充實血肉,就是讓素材各得其所的過程,這個過程着重思考素材和標題是否吻合,不吻合的要思考切換闡述角度,確保文題相符。文章不厭千回改,初稿完成,要逐字逐句反覆推敲、反覆思考,進一步釐清關係,提高精準度,確保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完整的意思。

四是勤動筆。公文寫作,經常動筆,就會越寫越順;久不練筆,也會日漸生疏。曾有一位領導感慨:自己當機關幹事的時候是單位的“筆桿子”,後來走上領導崗位,經常被各種會議和協調事項等事務纏身,動筆機會少了,漸漸感到文字越來越難駕馭。在我身邊也有不少年輕同志在材料堆裏摸爬滾打、刻苦努力三五年,就從剛開始的文不對題、東拼西湊,順利過渡為領導身邊的材料助手。如何勤動筆?一方面,要端正認識,克服寫材料的畏難情緒,主動領受材料任務,想方設法讓自己在寫作任務壓力下磨礪鍛鍊;另一方面,要養成寫工作日記或週記的習慣,及時總結梳理工作體會,剛開始可以記流水賬,逐步開始凝練觀點、闡釋內容。久而久之,正如學外語有“語感”,寫材料也能培養出“寫感”。

總而言之,“有志者事竟成”“業精於勤”,只要年輕幹部有志於公文寫作,並願意為之付出艱辛、不懈努力,成為“筆桿子”只是時間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