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等待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1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與其他讀者分享我們的閲讀體驗,互相啟發和交流,通過寫讀後感,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思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樹的等待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樹的等待讀後感7篇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1

剛剛學習完《等待戈多》,這個劇幕裏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沒有鮮明人物個性,有的只是空曠的舞台和兩個滿嘴瘋言瘋語的流浪漢,等待着一個永遠也不會到來的戈多,一個虛無飄渺的希望。習慣了傳統劇幕的我,《等待戈多》無疑打破了我長期以來對劇本的觀念,讓我感受了另一種劇幕形式的衝擊。

初讀《等待戈多》時,我腦袋中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劇幕中的兩個人到底在幹什麼,唯一知道的是他們在等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的對話毫無邏輯,動作無聊,一直在重複着説着什麼。偶爾冒出的至理名言,讓人感到異常突兀。總之,這的確無法吸引我的閲讀興趣。

然而,當《等待戈多》被解釋時,我開始明白它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恆的在無望中尋找希望的現代悲劇。“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始終是一個朦朧虛無的幻影一個夢魘中的海市蜃樓。該劇深刻揭示了人類生活在荒誕世界中無所適從的尷尬處境,揭示了西方現代人痛苦、焦慮而又悲觀、絕望的畸形心態,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希望是存在的,但是等待希望的實現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滅。

社會環境影響着人,人的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背景。人在備受壓迫、悲慟和絕望時,總是會幻想一些永遠都不能實現的夢想,漸漸的,人便深陷其中,老是在等待,對現實的一切都變得麻木。

曾經看過魯迅的一篇文章,叫《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在遭人唾罵、鄙視的時候,盡然全然不在意,甚至在被人打斷手腳時,也都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可見他早已把人的尊嚴“置之度外”了。這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使人們變得愚昧、無知。

是的,當我再次品讀《等待戈多》時,我突然瞭解到了貝克特寫着劇幕的理由,當一個社會黑暗壓抑,人性的光輝不再顯著,精神的狀態自然會出現緒亂不穩,貝克特通過兩個瘋癲的流浪漢寫出了那個時代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與心理的恐慌,難怪這部劇會在那個時代大受歡迎,這因為它表達了當時人民的心理,它才會備受追崇。人們在它的荒誕下,得到了釋放。

看着《等待戈多》瞭解了它的故事背景讓我想起了一部震撼了我的心的電影。《潘神的迷宮》一個黑色的童話,一個在二戰時,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純真善良的小女孩與惡毒殘忍的繼父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後小女孩死在了繼父的手上,在她的童話裏重生。我永遠無法忘記她最後一絲笑容,那時一種解脱,釋懷的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才會讓一個只有12歲的女孩壓抑痛苦,我無法體會,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我很慶幸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很慶幸我有一個家。然而就算在這樣一個社會,人們還是發生了變化。真誠相待換來爾疑我詐,很多人為了物質金錢,不惜出賣親情,愛情,友情,換取短暫的歡樂。多慶幸我沒長大,可以與朋友呼吸藍天下的空氣,自由嬉戲,互相學習。現在的我們是最真的。

同樣,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生命,去幫助一些他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就像叢飛。他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用自己僅有的演出費資助了深圳、貴州、湖南、山東、雲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難的大中小學生及殘疾人。在患病期間仍然不忘公益活動,在生前立下遺囑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使三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他還答應把自己摯愛的鋼琴贈給蓮花北村社區康復站的殘疾人。這是一位大愛的英雄,他用自己最真誠的心把愛和這個貧乏的世界融在了一起,把人性的光輝發揮到了最高點。他的精神就像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雖然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常青樹永遠常青,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被忘記,相反的,只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不可被磨滅的。不知你是否記得八年級學的《老王》(詳細請見八年級—上冊— 第九課),裏面講述的是我和老王之間發生的一些令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成為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人重視,卻有着一顆金子的心。老王是個老實人,不僅願意為我們家順帶冰塊,還只收一半的車費,他送的冰比前任的都大,但冰價相同。生活很拮据,卻從來沒在我面前抱怨,以至於後來病了,也沒向我借什麼,直到死去的前一天還不忘給我送來一大包雞蛋和香油。而文章中的我,對老王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街上的人都應為老王一隻眼是田螺眼而不願意做他的三輪車,而心地善良的我則經常光顧老王,老王生病的那段期間不能騎三輪車,我反而還不敢坐三輪車,就得別人騎得不安全。後來老王去世了,因為沒能見他一面而為此 感到非常懊悔。我與老王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卻為此互相關心,他們的感情就像父女之間那樣的真摯,那樣的闊達,彼此的對彼此的關愛完全出於對對方的信任。

我們都處在一片藍天之下,人性是社會的希望,是人與人之間所構築的橋樑 每一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的一舉一動均體現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社會裏面的人永遠都充滿着快樂和愛,相反的,那就是黑暗痛苦的地獄。人性的難得可貴的,每當我們看到叢飛這樣偉大博愛崇高的精神時,想到的不只是對他產生敬佩之情,更多的會鼓舞自己去為這個世界服務,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財富,讓我們攜手,發揮人性的光輝,更好地造福人類,為這個世界奏出一首美妙的樂曲。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2

這本書很有趣,它的作者是韓國的白恩夏,有曹嵐來翻譯,本書的主人公是國小四年級的.安成河,他的爸爸公司倒閉了,他的哥哥落榜了,只有媽媽開了一家安鄭紡織廠,他們家開始變得生分了,所以安成河就跑到“隧道里”網吧去玩一個叫《英雄無敵》遊戲,一直上補習班遲到,他的補習班老師——公主老師説過好多次,可是安成河並沒有聽,有一次他終於被逮着了,從此他開始遵守約定,他的爸爸也開始工作,哥哥也努力學習,一家變得十分和睦,不再生分。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安成河被公主老師抓住以後,回到家,他的媽媽罵了他一頓,晚上安成河起來小便,他的爸爸還沒有回來,他聽見媽媽一個人在卧室裏哭,這時安成河一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媽媽發現了他,媽媽問到:“是成河嗎?”安成河輕輕地走到媽媽身邊問:“媽媽,你是在因為我哭嗎?”媽媽開始自責。安成河聽後十分感動,以後開始遵守約定……………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遵守約定,不要隨便違約,不然會被別人不信任,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世上沒有後悔藥。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3

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我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也許我們都是這樣想的:“現在努力學習,將來成就一番事業,工作不忙時,一定會多陪父母,讓老人安詳的過着生活。”但我們好像忘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在自己不經意間,父母早已垂垂老矣,當我們想陪父母的時候,已經晚了,當我們認為還有時間,還有條件盡孝時,孝敬的路途已經被切斷了,留在心中的是永遠不能挽回的思念,悲傷。

小時候,媽媽親手織了件毛衣給我,那時的我説:“等我長大了,我一定也會親手織件毛衣送給媽媽。”但是,等我長大時,我連毛衣都不會織。也許這時的我只會説:“太忙了,作業多到翻天……”之類的話,可這些只是藉口。我們做兒女的,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去擠時間來陪父母,去花心思照顧他們,這樣做,就應該算是最好的報答吧!

有的人認為,父母就喜歡錢,有了錢什麼都可以解決,但金錢和孝心是比不了的,錢再多有什麼用呢?錢不能關心父母,不能買來我們對父母的愛,其實,當我們長大以後,父母瞭解我們工作的繁忙,可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句問候的話,僅僅是常回家看看父母,節假日全家團圓……這就應該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心願。

現在還不晚,千萬要抓住每一個盡孝機會,多陪父母,哪怕一分鐘也是好的,這樣,當父母臨近生命盡頭的時候,我相信他們那時的笑容一定是幸福的,美好的。我們也沒有任何的遺憾。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4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知道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只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知道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人們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5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有趣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寫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接受。但後來,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知道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知道,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積極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並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説到這裏,如果你正為自己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馬上拿起書本,奮發苦讀,因為青春經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己即將畢業卻無從就業而茫然,請不要等待,馬上帶上簡歷,整裝出發,因為年輕經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朋友們,你我如果是那靜卧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歎你的英姿,讓自己勇敢地對伯樂説:“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6

讀《孝心不能等待》不能僅僅用感動來描述我的感受,在感動的同時,我更多的是在反省自我。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和淚水,記錄了母親從病危到去世期間,自己的心路歷程。用一種追悔的心情去反思遺憾,寫出了思念故去母親的錐心痛悔,讀後不能不叫人心靈震撼,感慨良多。

讀完書的第一個想法是:感謝上天對我那麼好,我的爸爸媽媽還好好的陪在我身邊。第二個想法就是我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當然,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人因為自己的粗心、懈怠而錯失盡孝的良機。“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這就提醒我們,忙碌不能成為不盡孝的理由和藉口,我們做兒女的,務必擠時間和精力來體貼照顧父母!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從現在開始,從這一分這一秒開始,在一切還來的及的時侯,好好地孝敬我們的父母吧!就像本書提醒的那樣:“別忘了時間的殘酷,別忘了人生的短暫,別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別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否則你將永遠無法盡孝,因為孝心不能等待!”?用我們最大的努力讓我們的父母收穫更多的快樂,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才帶着無盡的痛苦悔恨的過完自己的一生。讓我們牢記父母對我們的親情與恩情,努力回饋他們。?

樹的等待讀後感篇7

讀完了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覺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場漫無目的的等待,我們到底在等待着什麼?感覺很茫然······

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不斷重複,兩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坐在樹下苦苦等待,雖然等待是令人煩躁和苦惱的,但他們依然執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為止。同時,小男孩帶來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等待的信心,因為他們堅信明天還有希望會等來戈多。我不明白兩個流浪漢為什麼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的會等到嗎?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問,覺得那隻不過是他們自我安慰的方式,現實往往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戈多隻不過是一個象徵,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們還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無、似曾相識而又不見其面的希望。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能去等待,至少説明還存在着希望,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希望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希望,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我們曾經幸福過,幸福真的很美好。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學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也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甜蜜。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來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現象,自然中滲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雖然他們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他們依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知道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他們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也許只有等待才是他們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一定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雖然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華了文章的悲劇意義,現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希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只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快樂的,在快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