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7W

好的讀後感,一定是我們在讀完優秀書籍之後寫出的,書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同學們對名著理論的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國第二季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8篇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1

費孝通先生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提高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我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可是,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此刻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樣花錢,吃的自我都能夠種,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必須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説,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齊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齊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齊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那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裏分出兩種不一樣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齊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説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羣裏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羣體,其中各個人有着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我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長大的,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裏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裏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裏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裏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説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樣,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並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説,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能夠指自我的太太一個人,“家門”能夠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夠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我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一樣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此刻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説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靠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鄉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2

如果希望有顏色,那麼它一定紅色。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時,激發了我的好奇心,一本書寫中國奮鬥史的書,怎麼會是外國人寫的?

作者埃德加·斯諾,以一名外國人,一名記者的身份寫下此書。衝破了國民黨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革命的嚴密的新聞封鎖。它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做出的不懈努力,表現了他們樂觀向上,勇於面對的紅軍精神。作者在書中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朝氣滿滿一顆光華璀璨、熠熠閃光的“紅星”中國。

談到《紅星照耀中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紅軍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蹟,可以説,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千難萬險的。身後有追兵,頭上有敵人的飛機,還要空着肚子,光着腳走沒有路的“路”。而中國紅軍戰士表現出的對革命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紅軍精神,可以説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作者在書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着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的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3

合起書頁,我激動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腦海裏依然浮現着一代革命英雄人物的傳奇人生,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了一部光輝燦爛、彪炳千秋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一串紅色的記憶。

如果中國現在沒有解放,或許我們還生活在充滿了槍炮聲,戰火喧囂的環境當中。可是,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寧靜安定的環境裏,國泰民安、生活幸福。這一切都來自革命前輩的努力與堅持,可以説,我們如今的生活是用革命戰士的鮮血換來的。為了緬懷革命前輩的遺志踏尋他們的足跡,我翻開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

這本書可以説是當今最客觀,最真實的一本書。作為訪華記者,埃德加斯諾即沒有國民黨對共產黨的那種憎惡與惡毒,也沒有對共產黨的盲目崇拜,他寫這本書是沒有帶着任何的個人感情與個人偏見,所以,他的看法可能是最真實的。

在書中,中國的革命已經被國民黨反動派刻意曲解,這已經不是一段真正的歷史,這段歷史已經受到了扭曲,就像斯諾還沒進入共產黨根據地之前,他一直認為共產黨就是所謂的“赤匪”,而領袖毛澤東就是“土匪頭子”。

進入根據地後,他才認識到自己簡直是大錯特錯:共產黨是一支為百姓服務,為解放奴役中的中國而奮鬥的英雄軍隊。毛澤東是一個博覽羣書、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是一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對工作一絲不苟,對生活充滿激情。除此之外,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百戰百勝的林彪,令地主鄉紳聞之色變的賀龍。更有一大批為了革命可以拋頭顱撒熱血的英雄好漢。他們用火一般的熱情、鋼鐵一般的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毒瘤,建立起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

相反,國民黨反而更像是一羣土匪,他們對日本侵略者做出不抵抗政策,卻對同是中國人的共產黨趕盡殺絕,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把中國社會搞得烏煙瘴氣,卻派人把自己美化成“抗日英雄”,而土匪般的過去,才是他們真正的歷史。

作者用樸實的語言,把這段真正的歷史,把這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呈現在這本書上,讓我們認識到這一羣有氣魄有風度有力量有抱負的領導者,讓我們認識到了這真正的歷史。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4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説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為在鄉村裏能夠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裏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我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必須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絡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我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可是能夠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羣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我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里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裏,街坊鄰里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羣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裏的人們只是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裏,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靠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裏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禮貌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裏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5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裏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説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裏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説血緣相近的羣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羣體裏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羣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羣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説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説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説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着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説,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説,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説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説,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説,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説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説,“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6

在暑假的一天,一股清風拂過,在不知不覺中手中的《紅星照耀中國》一翻到了最後一頁,可我還在興奮地回憶着紅色中國的一件件令人難忘的事情。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

是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冒着生命危險於1936年6月開始,從戰場一線獲取的一手資料,真實度高。對那個年代出於革命和戰爭的激浪中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革命羣眾生產、生活、戰爭的真實寫照。這位記者是誰?他就是——埃德。加斯諾,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使者和觀察員。

眾所周知,在抗戰時期,由於明清時代長期的閉關鎖國,中國的對外物質和文化交流幾乎停滯。致使西方各國對中華文明及價值取向產生了極度陌生感,繼而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敵意。但是在西方也有很多渴望去了解這個陌生國度真正面目的學者,斯諾就是其中一位渴望瞭解東方文化的和平使者。他在中國待了七年,帶走了許多關於中國風土革命的資料。促進了中國的對外和平交往。

文中描寫了很多關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描寫,這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十分感興趣,他們渴望瞭解在中國領導人階層的待遇。在外界看來,作為領導人應該身份顯赫、財富驚人、生活奢華、前呼後擁;那麼斯諾筆下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如何呢?毛澤東,一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人,他的日常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斯諾見到的毛主席的"草根生活".文中寫到"他是個面部消瘦,看上去像林肯的認,有些駝背,雙眼炯炯有神",難以想象一個國家元首級的人物,看上去和普通農民一般無二,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事實並不如外國人想的那樣。毛主席與士兵同等待遇,一樣吃粗糧,和"奢華"相去甚遠,"國民黨政府懸賞25萬要他的首級,可他毫不介意,和路旁的農民走在一起,一遍做着手勢",這便是中國的革命領導人,和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形象有着天壤之別。整本書講述了許多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和革命生活,斯諾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不一樣的紅色中國。讓世界上更多人渴望瞭解中國,渴望學習中國的文化。斯諾作為一名美國記者,他是開放的,公正的,友好的,值得尊敬的。

書中還有一個角色也同樣值得尊敬,那就是我們中國的革命者,他們寬容、大度、友善。有一句歌詞"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我在這裏有必要提示一下斯諾的身份:一個來自美國的,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記者,這個國家——中國的政治對手,或者説是敵人。一個"敵人"上門找我們會做什麼?絞殺還是驅逐?當然,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這都不是!寬容大度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貴客的方式來接待了這個"敵人".書中提到了周恩來見到斯諾後的對話是這樣的"你是一個可靠的記者,對中國人民很友好,我們知道這些就夠了。你不是共產主義者,這對於我們沒有關係的。""來蘇區訪問的記者我們都歡迎。不許新聞記者採訪的是國民黨,你見到什麼都可以報道,我們要給你一切幫助來考察蘇區。"這是一種何等的大度和政治自信!敵人轉變成了朋友,有朋自遠方來,當然不亦樂乎!不僅僅世界對中國充滿好奇和陌生渴望瞭解,而當時的中國又何嘗不渴望被世界所瞭解和尊重?中國從那時起就以前所未有的積極和氣度去擁抱世界。

正是由於斯諾記者的勇氣、公正、開放。和當時紅色蘇區革命同志的大度、友善、自信成就了之後的新中國乒乓外交及具有時代意義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並在不久與中國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一對宿敵終成了朋友。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讓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更深入的瞭解當時的中國革命鬥爭的真實面貌和巨大的、革命必勝的意志和決心以及戰無不勝的革命力量。同時也向世界表達了友好的願望。鬥爭不是必然,存在分歧時我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的真實本質,去思考,以一種更友善、更寬容的方式去面對。我們不要"互相傷害"而是"求同存異,和諧相處"讓友誼的小船永不沉沒,揚帆千里!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7

將中國當時的事件記錄了下來,一部分通過了別人的口述,這些革命青年們使這本書所描寫的事件活着。在一九三六年這一中國國內局勢大轉變的關鍵性的一年,-成為了第一個在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西方記者,他帶着關於中國戰爭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好奇並且迫切地想要尋找答案。他也成功了,-採訪了眾多參加過長征的在蘇區工作、生活的、戰鬥的人,這些人裏也包括紅軍的首領與幹部,記錄下了問題的答案,這是中國-所創造的奇蹟!-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的偉大,讓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瞭解到中國-那一顆熱情的心!

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閲讀着這一本書,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通過這一張張薄薄的書頁彷彿回到了那個硝煙瀰漫的戰場,彷彿看到了-員們流下的鮮血,彷彿看到了他們無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們,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電影一般出現在了我的眼前。讀書讓人瞭解了歷史,更加讓人學會了思考。前輩們經久不衰的一腔熱血感染了我,我要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我要學習他們為中華崛起克己奉公的無私,我更要學習他們在強大敵人面前不服輸、勇敢克服困難的難得精神!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儘自己的一份力守護祖國,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和平。

如果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看戰爭中的中國是怎麼樣的呢?美國記者——同時也是目前世界聞名的作家埃德加•-就很好地為我們表現了出來。

這本書中令我記憶深刻的章節是“蘇維埃掌權人物”,這裏寫的是-來到西北,找到了當時-的——主席。西北完全是個農業區,有的地方還是半遊牧區,那時的紅軍遷都到了那裏。-與主席談了許多夜晚,也從士兵和-員口中知道了他的不少故事。主席作為-的,有世界上的賞格緝拿他的首級,但他卻沒有受過一次傷,實在是讓人吃驚。他有着中國農民質樸純真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與-員們平等,卻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常常到深夜才休息。通過這一章節我又瞭解了一些主席,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紅星照耀中國》這一本書,讓我瞭解到了從前未知的紅色革命,這段歷史是刻印在我的心中的,已經無法磨滅,紅軍們通過昂揚鬥志為我們得到的美好生活,我絕不能夠辜負。

中國第二季讀後感篇8

?紅星照耀中國》出於美國人埃德加·斯諾,在當時所有人都不瞭解紅軍,不瞭解中華蘇維埃,只有從國民黨政府放出來的“紅匪”“反政府”“紅軍殺人無數”的幌子消息,沒有人進入紅區秉實的寫出一本真正紅軍的書,但斯諾做到了,他不顧“白匪”的掃蕩、威脅和外界傳聞“紅匪”的強暴毅然地進入了紅區,他以他的聲譽、真誠、以他一個記者的身份創作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他是紅色的,他是真誠的,他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紀念的,他永遠忘不了紅色的中國,在病危之時,他擠出了一句:“我熱愛中國”。也正如毛主席所説:“斯諾先生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一生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重要的貢獻,他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這本書描述了紅軍的堅強堅毅,無所畏懼,甚至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兒,紅軍中的孩子也非常堅強卻又很可愛,有一種融入骨子的軍人氣質,但外面還有一層孩子的稚氣,讓人憐愛,還有一些人他們的故事感人肺腑,但也有一些資產階級,家財萬貫,但還不停的剝削無產階級,貪得無厭,甚至從中還出了“裏通外國人”像如“四馬”中的馬鴻逵明目張膽地讓日本人在西北地區建飛機場,他的捐税項目是怎麼做的呢?大概有40多項捐税,簡直舉不盡舉,而且鹽專賣,每個月必須買半磅鹽,不管他用不用的完,而紅軍去打敗了他使百姓過上了平等的日子,不在被當作奴隸,不在負債,變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自由之身,像這樣的事有很多,很多·····

感謝斯諾先生,感謝《紅星照耀中國》讓我們瞭解了與我們時隔80餘年的舊中國,感謝紅軍感謝中華蘇維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