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讀《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6W

喜歡閲讀的人才知道讀書給人心靈上帶來的震撼,但是光讀書是沒有用的,我們一定要養成寫讀後感的好習慣,你還在為寫讀後感而發愁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最新讀《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2022最新讀《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三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今天,我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瞭解了穆斯林的文化,也長了知識。

這本書講述了三代人命運的沉浮。

師傅樑亦清死後,徒弟韓子奇獨自挑起大梁,完成師傅未雕完的玉,並娶了師傅的女兒樑君碧。之後他們有了韓天星。可是,因為當時戰亂,韓子奇只好帶着玉和妹妹樑冰玉去了英國,可回來時卻多了一個小孩子,韓新月。姐姐看到後逼得妹妹遠走他鄉,新月也成為她的女兒。而冰玉卻成為新月的“小姨”。

時光荏苒,天星和新月都漸漸長大了。天星去掙錢了,並娶了新月的同學陳淑彥。而新月卻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燕大,認識並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楚雁潮。這一切,應該是最好的結局。可命運總是不盡人意。韓子奇突然住院了,家人都聞聲趕來,可是新月因為承受不住,也病倒了,而且醫生説她沒多少時間了,這對全家人來説是一個晴天霹靂,可最後又有什麼辦法?她得的可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臟二尖瓣閉鎖啊!命運為何如此殘忍,奪取了一個十八歲少女的命,這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齡啊!而新月死後不久,韓子奇也走了。“玉王”從此也消失了。

幾年之後,冰玉回來了。可惜的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侄女”了………

這個結尾引人深思,為什麼主人公會落到這般田地?平常我們總在怨天尤人。但其實,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掌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規劃我們自己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其實,我並不會寫讀後感。只是,為了擺脱這枯燥無味的假期而信手由韁的發發感慨,以減輕這種自然而然的鬱悶之情罷了。

記得看這本書時,正逢我出水痘而悶在房子裏,一邊是拿着鏡子看着臉上的水痘慢慢的消失,心裏感覺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欣喜和期盼;另一邊是由於好幾天沒有出過房門,沒有曬過太陽,一種無形的壓抑伴隨左右。好想出去兜兜風,嗅嗅陽光的味道和花草的清香,但我不能,我只能披着衣服,靜靜地站在窗口默默凝望遠方,在這種活動以外的時間,我看《穆斯林的葬禮》。

回想一下,《穆斯林的葬禮》到底帶給我什麼?是在為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悲劇而惋惜?還是在為韓子奇在婚姻上的懦弱而痛心呢?我不知道,冥冥之中,我總覺得霍達帶給了我一些很現實的東西。

在書中,我第一次瞭解了回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禮節。當然,這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葬禮的儀式。樑亦清死了,韓新月死了,“姑媽”死了,韓子奇死了,這些人的離去,怎能不使我對“葬禮”記憶深刻呢?雖然我曾經為他們傷感過,痛惜過,感慨過,流淚過,但它也帶給了我許多的思索。

也許此時,此年齡,信口開河的談論愛情似乎讓人感覺到我的稚嫩與單純。但它卻使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愛情才會幸福”?那些因為憐憫、因為同情、因為感恩而形成的婚姻是否存在真愛呢?為什麼愛情在世俗、在民族差異、在宗教信仰面前竟是如此的蒼白無力呢?我想誰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卻又權利去尋找自己的愛情。也許是因為生活,生活讓我們改變了太多。是生活讓愛情變成了婚姻,由婚姻組成了家庭,但也是因為生活,讓大多數人在壓力下湊合着過日子。我太年輕,不懂得什麼是真愛,在現實中,人總是要生活,這也許就是韓子奇為什麼割捨樑冰魚兒回到與樑君璧組成的家庭中的原因吧。

好了,寫到這,我無法再寫下去了。因為我沒有什麼更深的理解或有什麼能讓人引起思考的感慨。我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的收穫是我還想再看一遍,至於這美其名曰的讀後感,權當我個人在這濃厚的氛圍中呼吸一點別的空氣,至於其他的意義,我覺得很寥寥,只是希望看到此文的人別見笑,本人就倍感欣慰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初次端起了它,是在別人的推薦下。

剛看到書皮上的那一彎新月,那種神聖和莊嚴,透徹的穿過身體,像是在探尋,又像是在欣賞。

書中的"路"坎坷複雜。情節像是一團被人千百次蹂躪,一線繞着一線;又像是剝洋葱,一層又一層。但那淳樸莊嚴的資料,根本不會讓人覺得乏味、無趣。反而讓人鑽了進去,成為故事中的一員!一次次跌倒的新月,又在親情和感情的幫扶下一次次的站起來。終甩脱不掉。哪怕是一個小人物糟遇了不測或是遇到了麻煩,心都像是被刀割!悲切淒涼的愛,終使人悲痛。一個個故事情節,成了人們常掛嘴邊的話題。

讀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書中美麗的言語和措辭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對於景物的描述,還是對於環境的襯托,作者運用的詞語都那麼的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它以獨特的情節和風格,引起了"轟動的效應"就不以為怪了。讀完這本書,我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心中的悲痛與遺憾久久不能釋懷,我甚至抱怨作者為什麼如此殘忍,要賦予一位完美的妙齡少女如此苦難並短暫的一生,要拆散一對真正相愛的人,讓他們明明相愛卻又無法逾越這陰陽兩地的隔閡,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我以往想到過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要叫做《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的葬禮,葬去的究竟還有什麼呢?也許還有人類永恆的主題—感情,這也是作者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但作者以一種似現、似全似殘的寫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我的心境好似秋風中墜下的一片落葉,隨着人物的經歷,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最令我震撼心靈的是新月與楚雁潮的感情。韓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我的感情了嗎?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沒有。

讀過他們,令人有一種由衷的欽羨,又有一種揪心的疼痛。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發展到最終的心靈盟友,乃至靈魂密友,在閲讀他們兩人的言語和對白的同時,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同時又極為強大的情感震撼着。我不能不承認,我被這種高尚的愛吸引了,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節中,隨着主人公的心境也不禁的隨之變化。

説實話,我很羨慕,甚至嚮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相儒以沫,但可惜的是她的感情追求顯得稀裏糊塗,幾乎在不懂什麼是愛,什麼是職責的情景下,就懵懵懂懂地跟着本能的喜好感覺飄飄然起來,乃至最終死到臨頭滿腦子還都是那麼可憐的一點所謂的本能的完美感覺。不幸的出世、抑鬱的生長、痛苦的感情、悲慘的喪生……新月的杯具也許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叫人不得不為之哀歎,這也正是整部小説的過人之處罷。

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微不足道,哀歌為誰而響起?《梁祝》樂曲在春蠶吐絲的節奏中淡淡遠去。留下一片純淨,一片空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