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W

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讀後感是在閲讀了書籍之後對人生或者事物產生的一些感想,通過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三篇,歡迎參考查閲。

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三篇
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

放假的前些日子,班主任經常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對我説:“你呀,怎麼不學學微軟小子呢?你要是有他們一半的學習習慣就好了,這樣我做夢都會笑醒的。”我一直不理解,這微軟小子究竟是何方神聖,怎麼這麼厲害啊?8月10號,我在新華書店裏看到一本我最崇拜的李開復推薦的一本書:《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隨手翻翻,居然是關於微軟小子的!哈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我連忙在悠悠電扇下讀起了這本書。

剛讀完第一個故事,我便深深地陷在裏面,被微軟小子們跌宕起伏的成長曆程所吸引。用了三天時間看完它,現在仍在回味。我不得不承認,我被微軟小子們感動了。

剛開始,他並不喜歡學習,整天穿着破了幾個洞的牛仔褲,和狐朋狗友們在街上晃悠,嘴裏唱着鄧麗君流行一時的“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在一次與父親的談話中他找到了自我,並選擇了認真讀書。基礎不好的他在高三那年主動提出復讀。緊張的學習氣氛中他晚睡早起,中午不睡覺,半眯着眼睛在路上一邊走一邊背單詞。在最後衝刺階段卻不幸得了視網膜脱落,手術成功後又繼續上學。不能用眼過度的他就閉着眼睛聽老師講課、讀題,大腦飛速運轉。憑藉這種執着堅持的精神考上了一流的大學。

看到“半眯着眼睛讀書”“閉着眼睛聽”“動手術時一聲不吭”這些字眼時,我被感動了。一次又一次讀他的故事,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只要努力,幹什麼都不遲”的含義。不僅僅是他,每個微軟小子成功背後都有崎嶇不平的路,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這個事外人心疼到掉淚。“微軟小子”不是智慧年輕人的專用名詞,而是每個懂得生命意義,懂得把握青春,把握機會,也懂得怎樣做出最正確的決定的小夥子的光榮稱號。

他們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也沒有什麼超人的天賦,最終卻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這就是我最感動的地方:不向困難低頭,一直向前衝的“攻勁”;即使在成長道路上跌倒,也一聲不吭地爬起來,不抱怨命運,繼續義無反顧向前走的執着;始終堅信我是最棒的自信。

相比之下,最近報道出來的因為懶惰最終餓死在家中的23歲小夥子則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他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生活,卻一味的依賴他人,最終落得個可笑可悲的下場。同樣是處在美好的青春,卻因為每個人不同的追求,決定了每個人不一樣的價值、不一樣的人生。

只要明確了正確的人生目標,鍥而不捨地追求下去,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有什麼不能實現呢?再想想自己,學習要麼敷衍了事,要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一種堅持的精神,所以成績老是像蹺蹺板——忽上忽下,上了國中以後這種狀態尤其明顯。還時常對爸爸媽媽的勸告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讀了這本書,看看微軟小子的事蹟、精神,再回頭看看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相形之下心裏不勝愧赧。

初讀這本書,我就有如此多的感動,我決定以後再認真地,一字一句地看,細細記下每一個感動。

感謝這本書,它及時地告訴了我以後的道路應該怎麼走,我決定按照它指引的方向,創造屬於我自己的輝煌!

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

讀凌志軍先生所著作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差異。教育和成長牽動每個家庭成員的心,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現實教育有着明顯的弊端,就像書中所説:我們的教育就像一條製造工業品的流水線,大家都遵循同樣的程序同樣的標準,進來的孩子形形色色,出來的孩子卻一模一樣,否則就得不到社會認同。

實際上,教育學生和產品製造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因為這樣許多家庭陷入深深苦惱,讀了這本書的有些家長會説:書中講的都很有道理,也令人嚮往,可是現在社會就是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做出任何改變……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成才,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都是勞有所得的想法,但是有的時候做事就像剝一顆洋葱,你可以一層一層往裏面剝而一直看不到最核心。成功不等同於成長,成功是最終目標,成長的過程卻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常常舉例的都是一個又一個普通孩子憑藉智慧加勤奮成為旁人眼中天才的真實案例,這樣在孩子和家長之間一直達不到一個認同。

但是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有它的弊端,必然也會有它好的一面,在學校現有教育訓練學習體制下,我們仍有大批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生不斷超越自己,挑戰極限,我們不能以偏蓋全否認這一事實。

考慮和看待事情不能過分放大消極面,縮小它的積極面,同樣在現有教育體制下,這些學生並不擁有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也和我們沒有不同,但是他們仍有很多的人走向成功,所以我們需要轉換觀念: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用積極的態度去迎接學習,做回一個主動的人。

我們身邊是國小階段的學生談論起學習和作業,即使成績優秀但還是不快樂,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做正確引導和陪伴,好的學習不是把別人PK掉,而是我每天一點的進度是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變得優秀,學習好比走在登山的路上,不要只看最後的目標,而失去了享受一路登山風景的過程,讓家長和孩子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助鼓勵下,把我們現教育訓練方式當作一種歷練和錘鍊,百鍊成鋼,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成長中體會,體會成長中蜕變的痛苦,體會成長中淬鍊的忍耐,成功在遠方,成長在腳下。

2022年關於《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範文

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無不伴隨着成功與否的教育,而教育,決定着孩子的方向。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我也是有資格來淺論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更加堅信,中國式的教育僅僅是對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輔助工具,這個輔助工具,有時候為孩子的翱翔供給了一對翅膀,而大多數時候卻是束縛成長的裹腳布。可是,成功並不等同於成長。成功是目標,成長是達目標所經歷的道路。

這本書的核心既不是教你如何去對抗現有的教育體系,也不是告訴孩子如何成為天才;所講述的經歷是為了更好的做最好的自我並且改變固有的腐朽的教育理念。每個人都有着形形色色的成長故事,外表也許普通,成長過程也很平常,他們的優秀來自他們自身的不懈努力,這個過程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可是他們克服了所有的困難。本書經過他們的成長曆程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核心觀點:一個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成功是目標,成長是到達目標的道路,可是這條曲折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多數人在挫折面前選擇軟弱和妥協,書中平凡但卻意味深長的故事令我明白:“天才少年們”懂得用自我的努力、自信去使自我變得無比強大,踏踏實實讓自我無懈可擊,這樣的成功才會是有堅實的基礎的,忍得常人所不能受的苦,才能嚐到鮮有人知的甜。“懂得寒梅通徹骨,梅花香自苦寒來”,做人做事,道理都是一樣的,端正心態,做最好的自我,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

世界在發展,萬物在變化。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能否成為真正的綜合強國,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教育領域取得相應的突破。僅僅擁有200多年曆史的美國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為他擁有最先進的教育體系和學術體系,並能經過這些體系吸引全世界的有為學子。所以,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需要不斷髮展、變革,中國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孩子們所要做的的是讓自我成長,讓自我更加強大,而不是去在意別人目前的狀態,我們總是認為“最好”的含義是戰勝別人,而沒有想到真正最好的是成為最好的你自我。凌志軍先生期望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改變對教育的看法”,這應當是中國教育體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期望更多的人閲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認識《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期望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忙和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我的廣闊天地。

“天才”,這兩個字其實是個陷阱,它讓很多人高估了自我,也讓更多人低估了自我。我們常常認為一個人的傑出是他們天生具有超乎尋常的天賦,卻忽視了他們應對事物的態度和個人努力。天才為什麼脱穎而出?他們遇到了普通人所沒有遇到的契機,心中懷着一個改變自我生活的夢想。為自我定好計劃,每邁一步都實現它的意義,那麼每一步就都是成功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這個堅持和努力的過程中會是歡樂的,甚至當有一天你發現時,你可能已經超越了你以往的目標。

本書中的許多故事令人深思,做家長和教師的,不能不反思自我的得失。但同時也讓我領悟到對每一個孩子也絕對不能放鬆。30個天才“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能夠教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我”。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錢,不是家庭,也不是運氣,而是‘不要小看自我’”。“僅有做好了‘應當做的’,才能愉快的‘做喜歡做的’。”教育自我“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讓自我像天才一樣成長”。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沒有所謂的天生的驕子,僅有不肯努力的傻瓜。遇到困難就退縮,就抱怨,還要怪老天不公,自我不明白充實自我,滿腦子想到的僅有我要成功,我要讓所有人都羨慕,這種思想從根本上就迷途了。人在單純的長大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思想的分水嶺,很多的人只是在一味的追求成功,而忽略了成長,這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沒有長遠發展的潛力,把自我充實到足夠強大,還擔心成功不會如期而至嗎?那麼憑什麼他們變得和我們不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