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與誠讀後感優質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W

完成一篇讀後感能夠深化人們對書上故事的瞭解,流水賬的讀後感是不被人欣賞的,你知道什麼樣的讀後感才是吸引別人注意力的嗎,有美篇範文網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真與誠讀後感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真與誠讀後感優質7篇

真與誠讀後感篇1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真與誠讀後感篇2

偶然間,翻開路遙的《人生》,被一行行淳樸的文字所吸引。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從主人公高加林的一生經歷,我看到了他的跌宕起伏與無奈。從教師到農民角色的轉換,使他難以面對現實,痛不欲生,而在這期間,她卻收穫了一份最純真而美好的愛情,陪伴他度過最低谷的時期。而沒過多久,這個農民走進了城市,由於信念的不堅定,使他放棄了單純善良的農村姑娘,選擇了高中同學黃亞平。誰又能想到,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使他重返農村。他的一生,在得到中失去,在失去後得到而又失去,正如小説中路遙所説:“生活啊,有時候讓夢想變成現實,有時候又讓現實變成夢想。”

什麼是人生呢?我認為人生就是在你這一生中面對的種種選擇,以及作出選擇之後,所付出的代價以及所承擔的後果,選擇或對或錯,後果或成功或失敗,但這都無可厚非,因為都是自己的選擇,也正是在種種選擇中,才有了感悟人生,收穫經驗的機會

誰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活在當下,知足,方能長樂。願我們在作出選擇時能不忘初心、滿懷理性與道德。也希望在多年之後回望自己的人生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願老去之後,有一個嘴角上揚的青春。

真與誠讀後感篇3

煮一壺清茶,捧一本《石頭記》,靜坐於房檐下,細品書中內涵。世人對它的褒貶不一,各有其感。

有人道,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魯迅曾這樣評價過,《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

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

書中描述道“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他打趣道,這個妹妹他好像哪裏見過,還送了“顰顰”二字。

可見,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極好。而林黛玉對寶玉的第一印象也不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

她心想在哪裏見到過寶玉,沒有想到寶玉先説了出來。這可見兩人是一見鍾情。

賈寶玉對薛寶釵沒多大意思,倒是薛寶釵對寶玉有點意思。在府中,眾人偏愛薛寶釵,認為黛玉的容貌和性情都比不上寶釵。

寶釵容貌美麗,品格端莊,深得下人之心;黛玉有些孤高自許,目下無塵。但在寶玉眼裏,黛玉是一個柔弱風流,才情甚高的一位知己,靈魂的依靠。

為什麼呢?話説寶釵和黛玉的才情不分高低,且寶釵又明事理,得人心,這是黛玉所不及的。並且寶玉也曾對薛寶釵動過情,書中描寫“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可見薛寶釵長得比林黛玉還美。

可惜的是,在生活中,寶釵並不是像黛玉一樣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隱心機。她表面上端莊賢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風範,但實際上她期望着“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温柔敦厚的儀範中掩蓋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

她希望寶玉能走仕途,始終無法認同寶玉“平等、自由”,蔑視功名利祿,厭惡八股的觀念,也絕不會支持寶玉反封建禮教的言行。這才導致寶玉對寶釵的感情斷裂,對她沒有了愛情,更多的是尊敬,選擇了黛玉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好一個“金玉良姻”,好一個“木石前盟”,到最後“金玉良姻”還是抵不過“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是物質的,“木石前盟”是情感的;“金玉良姻”是後定,“木石前盟”是前定;“金玉良姻”是人為,“木石前盟”是天然。“木石前盟”在那個社會始終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隻能是人生的一場夢,夢醒了,人生也結束了。

有個人不能忽視,那便是伺候他的丫鬟--襲人,她在《紅樓夢》中出場次數比林黛玉、薛寶釵還要多,可謂重要。

襲人,本名珍珠,從小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原是賈母的婢女,後又服侍史湘雲幾年。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將她與了寶玉,王夫人將她作為姨娘的後備人選,後逐漸成為寶玉丫頭中的領頭人。

寶玉因見她姓花,故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之意為其改名為“襲人”。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富有心機,在大觀園裏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是出了名的賢人。

心中亦有些痴處,她服侍誰,心裏便唯有誰。她是整部書中唯一一個與寶玉發生了“雲雨情”的女人,並且她還曾得到王夫人“準姨娘”的認可。

後來的兩人交流僅限於生活上,心理越來越隔膜,以至寶玉在遞送舊手帕給黛玉時,都特意支開她,讓晴雯去送。在晴雯死後,寶玉甚至懷疑起襲人來。在“金玉良緣”成功逆襲後,襲人也很快被寶釵逐出,臨別留下“好歹留下麝月”的話。

最後,襲人嫁與了戲子蔣玉菡,留下了耐人回味的判詞——“枉自温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莫過於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應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的高潮部分,從兩人再續前緣在賈府相遇後一見鍾情,再到兩人的愛情終結,一路磕磕絆絆頗多。

從情侶間的小打小鬧,到林黛玉的內心由稚嫩轉向成熟,葬花這部分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在這之前有一個小背景,林黛玉擔心賈寶玉是否被賈政責罵,便心揣不安去尋賈寶玉。

不巧,賈寶玉屋裏的丫鬟正在鬧情緒,叫了兩次也沒能等到人來開門,轉眼就看到賈寶玉送薛寶釵出來,還有説有笑。林黛玉本不是個能夠容忍封建制度下男性三妻四妾的女子,自然氣不打一處來,回到瀟湘館後也是哭了一夜,正巧次日又是他們約定的“葬花期”。

進而就是賈寶玉聽到的《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把香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喪?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黛玉葬花這部分內容,也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感情的一個極大的轉折點,賈寶玉對林黛玉是更近一步,林黛玉對賈寶玉卻開始逐漸有了嫌隙。同時,也為薛寶釵的不幸人生埋下伏筆。

?紅樓夢》中人物個性鮮明,其最後的結局大都是個悲劇。王熙鳳最後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賈元春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遠嫁他鄉。

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林黛玉在賈寶玉婚禮時含恨去世。賈、史、王、薛四家紛紛敗落。

賈家無權無勢卻參與宮闈之爭、皇權爭奪,拉幫結派卻無能力,只能被利用,最後成為替死鬼;

史家在賈母、父親死後,子孫自銷,子孫分散後有能力的勉強維持不消失,但也逐漸退出了權利層;

王家在王子騰死後,也隨即消散;

薛家在薛寶釵父親死後就消散了,只能依附其他家族。

至此,四大家族不復往昔。

?紅樓夢》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不完美亦成就這完美。“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一個個痴情的女子,一個個多才的人被無情地埋沒了。唉!這吃人的禮教!這吃人的社會!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真與誠讀後感篇4

假期裏,看着兒子津津有味的讀着《狼王夢》,我也跟着他一起再次重温了這本書。本書是動物小説大王沈石溪的作品。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走馬觀花,大多數時間是聽兒子講了講故事情節,並沒有真正體會到此書的意義何在,再一次用心細細品味此書時,慢慢的被吸引,讓我對狼的感覺有所改變,讓我感受到母愛的力量是那麼的偉大!

故事:

本書一共有6個章節,主要講述了狼王家族的故事。母狼紫嵐的丈夫黑桑因為搶王位死掉了。紫嵐懷着孕,艱難地生活着,在大白狗的追逐下,生下來5只狼崽,四隻公的,一隻母的,紫嵐決定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狼王。為了這個夢想,紫嵐和它的孩子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紫嵐悲痛欲絕,她唯一的女兒媚媚也遠離了她。紫嵐在媚媚身上看到了完成夢想的希望,盼望媚媚早些結婚生子,讓孫子來實現它們的夢想。當孫子將要出世時,一隻老鵰趁虛而入,守在一旁的紫嵐冒昧着生命危險去保護女兒和孫子,最終和老鵰同歸於盡。紫嵐一直堅持着黑桑的夢想,為此,寧願用生命來換取。這個多年的夢想雖然沒有實現,但是紫嵐卻把一生都送給了夢想。

感悟: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夢想的力量,愛的偉大、體會到一個母親的用心良苦,同時學習它這種百折不撓、勇敢面對生活、追求夢想的精神。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孩子們的書。

真與誠讀後感篇5

寒假裏,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拜讀了《我愛國學》這本書。

書中詳細講解了《弟子規》的每一篇章,並列舉了古時今日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孝悌篇之後的《大孝無言》這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馬鵬飛是瀋陽市一名七年級學生。他出生不久就被離異的父母先後遺棄,奶奶成了他唯一的親人。然而,不幸並沒有結束,他五歲那年,奶奶患上糖尿病合併症,不僅雙目失明,頸椎病、心臟病、末梢神經壞死病也相繼而至。日子變得越發艱難。病重的奶奶不想拖累孫子,她想到了死。可是警覺的小鵬飛卻讓奶奶明白:她不能死,她死了孩子就成了孤兒,就沒有家了。

從此,鵬飛開始了照顧奶奶、承擔家庭責任的生活。有時奶奶住院,他就24小時貼身陪護,打水、喂藥、喂水、餵飯、洗腳、捶背,樣樣都幹得有條不紊。鄰居送來的好吃的東西,他也都餵給奶奶吃,自己卻不捨得嘗一口。

鵬飛成了奶奶的精神支柱,而他,也從不認為奶奶拖累了自己,在他的心裏,奶奶就是家。

馬鵬飛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我禁不住問自己: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上,我能做到他這樣嗎?想想自己,從來沒有為家庭承擔過什麼責任,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打理好的,我只需要張張口,我想要的就可以得到。我沒有照顧過父母,也沒有照顧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總覺得那不是我的責任。以後,我應該學着照顧長輩,其實他們也有需要我的地方。

馬鵬飛,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孝敬,什麼是責任。

真與誠讀後感篇6

每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每一個扣人心絃的動作……讓我對“狼”有着更加深刻的認識。本書中的主角是有着野心、抱負,為求一子成為狼王的母親——紫嵐。

整本書講述的是紫嵐生下一窩四個狼崽,為的是可以把他們其中一個培育成住在狼世界的狼王,當希望隨着現實一個個悽慘的破滅,紫嵐心中的狼王的渴望,對“狼王”這個位子的野心也漸漸淡去,但她發現,她的女兒生了狼崽,為了保護狼孫,紫嵐與金雕同歸於盡……

從一個風華絕代、受無數公狼愛慕的紫嵐,到摔破了腳,完完全全放棄了自己的婚姻,幾顆門牙被弄斷……她完全犧牲了自己,她為了孩子們,變成了一隻醜狼。權利主宰着她的心中,這何嘗不就是人類母親那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不僅僅紫嵐失去了自己美麗的外貌,也讓自己的生命斷送在她心中的權利下。

當今的社會,能者多得,所有的父母心中所念都是想兒女可以更好的學習,更好創造未來,而作家沈石溪更將這種想法擴大,將這種想法套在了這種生性兇狠的狼族身上,使我不斷的感受到,無論是温順的小羊;無論是兇殘的獅豹;還是詭計多端的狼……他們都視母愛為至高無上的愛。

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名人、首相……都為母親而稱讚。回過頭看看眼前這只不管是不是被權力扭曲了心的母狼,紫嵐用自己獨特的母愛,維護一切,即使方法、目的過於的偏激,但這就足以見得,母愛,往往來自看不見的地方,往往展示出讓人想不到的方法,目的:為了兒女!

母愛,狼王夢,這場夢,令人歎為觀止,這個夢中,我曾無數次看到,紫嵐因為兒女的意外,而流下兩行屬於母親悲傷的淚……

真與誠讀後感篇7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裏的《西遊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不覺感歎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儘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儘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唸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着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嚐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嚐了人生五味,什麼才更有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