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1K

《萬曆十五年》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歷史觀,即宏觀的、系統的歷史,也即“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歷史”。那麼關於《萬曆十五年》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四篇,以供參考。

2022《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四篇

《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

我是個喜歡歷史的人,但是《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直沒有去看過,以為它寫的是萬曆年間十五個年頭的事。看過書後才知道只是寫萬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對黃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將一年中發生的小事與大明帝國或者説整個中華封建制度走向崩潰聯繫起來走向崩潰聯繫起來。這種歷史研究角度確實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讀就“中華上下五千年”來得更有意思。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説明這一看法。”黃仁宇先生明確的指出了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從萬曆皇帝、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申時行等人各自悲劇的人生來展現以儒家道德為基礎的文官封建體制腐朽,來充分説明以道德來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

這是個神奇的體制,就算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也是為之感到無奈的。萬曆皇帝本來具有遠大抱負,準備好好乾一番事業,然而卻在繁重的禮節與所謂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終消極待命。不是沒有絕對的權威,而是在這個體制中很多事你是沒法做的,只能無奈歎息,無論你是皇帝。出國留學網

作為臣子的張居正、海瑞他們更是無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麼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麼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愛民、做人可以做得“忠、義、孝、悌、信„”但是在這的背後卻是、背信棄義。張居正的命運與王安石驚人的相似,他們都想改變現狀,但是無奈既得利益者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更是剛正不阿,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與這個體制格格不入,最終不免悲劇命運。

在這樣一個以偽道德維繫的體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覺的被捲入潛規則中去。因為這種體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這隻有聖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類所固有的那種本性:利己。當“高尚”的道德要求與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遠時,麼麼大多數人只能選擇放棄“道德”,或者明裏做一套,暗裏做一套,這是道德便成了偽道德。但在,文官封建體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況下,道德被高高掛起,那麼人們的行為便變的更為“兩面派”。出國留學網

中國封建社會的那種循環怪圈也是由此而來的,一個朝代開始時,每個人都嚴守儒家的道德,君主愛民,官員也不敢太過放肆,於是出現一時的所謂“盛世”,而然,當他繼續延續下去時,道德變得越來越虛假,於是這個朝代倒下了,另一一個又吸取所謂經驗,再次崛起。如此循環往復,走不出去。當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古老中國大門時,我們才慢慢意識到,用所謂儒家道德來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為必須要有制度的約束,即使一個人再高尚。

在424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當初發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國仍舊能找到影子,我們現在的體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們國家總理的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發言也曾被媒體“和諧”。當“小悦悦”事件發生後,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當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們會那麼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給了我們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導致了不公正的判決,從加深了人們彼此的不信任。

我們的政府在反腐敗的工作中反覆提倡官員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權力必須要有制度的制約,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變成了偽道

德,那麼這個神奇的體制就會不斷的循環下去,中華民族就無法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們不妨吸取歷史教訓,建立以法律為基礎,

同時強調道德的制度,打破這個神奇的體制,讓權力有制約、道德變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過了。

《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

讀罷,其實不僅是為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所歎息,更是為整個國家以及民族所感到悲哀。

萬曆皇帝也好,張居正也好。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都只能在這個封建的制度之中運行。而這其中儒道又起了關鍵作用。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儒家一直被封建統治者所運用來壓抑住廣大羣眾的思想。不可否認儒家有其可取之處,然而一旦淪為統治者的工具,就成為了束縛整個民族發展的毒瘤。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社會的日常運行不是靠有創造性的法治而是依靠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那麼這個社會的創造性必然是收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歷史,事實上早已在那個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埋下了伏筆。一個被儒家所束縛,眾人閉目塞聽,關閉大門的古老國度,早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在萬曆十五年,不論是即將不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是要勵精圖治想要扶大廈之將傾的張居正,或者是想要調和百官矛盾的申時行,還是恪守絕對原則的海瑞。他們所作的努力,都只是侷限於封建制度之下的小修小補或者小打小鬧。大明王朝就像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也無法擺脱封建制度下的歷史規律,走到了他的發展盡頭。

我還想説一下萬曆皇帝。事實上在過往對於他我是有很大的偏見以及不滿,覺得他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國家中樞趨於癱瘓。並且橫徵暴斂致使民眾怨聲載道。但是一個朝代發到了晚期,實際上走向終結已經是脱離了皇帝乃至整個官僚機構的控制,除非進行土地改革,否則每個朝代都在土地兼併下不可避免的走向矛盾激化的深淵。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皇帝怎麼可能會對自己階級的人開刀?只是説皇帝的個人能力,能為這個國家續多幾年的命。

事實上,萬曆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作為一個凡人,在皇帝的位置上事事卻都要按照羣臣所限制的儒家的思想來行事,按照所謂皇帝的準則來行事,使得他身心俱疲。我覺得有四件事是讓我十分感慨的。一是萬曆想要進一步的學習書法卻被張居正所制止,張居正舉出了陳後主,宋徽宗等人來警醒萬曆不可對於藝術過於沉迷,於蒼生並無補益。二是萬曆在王儲選擇上與羣臣們鬥爭了長達幾十年,原因皆在必須按照傳統的長子制度來選取皇儲。最終這場鬥爭以羣臣的勝利而結束,以致他灰心喪氣只得用“無為”的消極態度來報復羣臣,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以及不選補官職,從而使官僚機構陷於癱瘓。三是萬曆在二十幾歲之時就以及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他也欣然接受了這精神上的活埋。四是他想要出城視察陵墓卻遭到了羣臣的反對,而他也於1588年之後三十多年再沒有踏出過紫禁城一步,不免讓人唏噓。

事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無法發揮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把自己的創造力用於政治之中,只能恪守祖宗之法,恪守儒家之道。這種一眼看到盡頭的生活,哪怕貴為九五之尊又有什麼意義呢?在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本應是大展宏圖,發揮自己創造力以及實現自己勵精圖治的大好年華,卻事事受到羣臣的反對掣肘,事事都要按照所謂的“祖宗之法”來行事。這樣的生活實際上相當於行屍走肉罷了。在羣臣的眼裏,在他們監督下成長起來的朱翊鈞,勢必要充分的體現他們的意志,也勢必要按照一條早已鋪好的道路一路走到頭。這不得不説是萬曆的悲哀,也是這個國家的悲哀。這樣陳腐的思想,扼殺創造力的思想與制度,怎麼還能指望可以使得國家長久的發展呢?把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一兩個明君身上,卻不去改變整個制度讓國家得以長治久安,所有的結局必將是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輪迴的悲劇。

《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

前些日子筆者認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在剛看到書名的時候,自然而然我把《萬曆十五年》當作一本常規的歷史書來讀。但其實,真正讀過了之後猛然發現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歷史書,更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讀法。

縱覽本書,在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1587年裏發生的林林總總,一切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為大明王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厲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盡心帷幄的首輔申時行、孤獨的將領戚繼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贄……某一年,某一人,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這裏邊裏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此外,這本書最讓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兩點。第一是沒想到歷史書竟然可以這樣寫,作者取一個特定的年份,然後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個人傳記式的描述,串聯展現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維中,總覺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説了算;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第一把手説了算。但是這本書卻告訴你了另外一種規則:一個組織一旦形成,同時也會形成一種獨有的慣性。這種慣性力量很大,個人有時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從一個組織的慣性就可以窺探一個組織的生死存亡。

所以説,這本書不是一個書齋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這樣的作品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心理學上的,政治學上,組織學上的,管理學上的,很多現象和道理都可以觸類旁通。而這正是本書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屬於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中學生讀後感


天子之重任,在於其肩上也;天子之任命,在於其臣下也;天子之無奈,在於其內心也。

—題記

記憶中的天子,記憶中的皇帝,是穿着嵌着玉龍的皇袍,帶着串着一條條珠子的皇冠,高高在上地坐在列主列宗所傳下來的皇位上。他的一個指令,所有人都要聽之任之;甚至他的每一句話都是聖旨,代表着上天的指令。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去,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深藏其中的懸祕,是他才能無法施展的無奈,是他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他人的關注,是他的私生活受到他人的干擾。

皇帝,這兩個字眼讓人聯想起的便是“九五之尊”這四字。那麼,你肯能會問,即是九五之尊,那麼他會受誰牽制?有怎樣牽制呢?其實,皇帝受臣下牽制在過往朝代中不少,但是過往朝代的皇帝好像都能選擇出正確的決定。李世明之時,雖有多數官臣進諫,但那隻能算得上是建議與指責罷了,李世明也會聽從臣下正確的建議而採取措施。而萬里在任時卻與之不同,萬曆很小的時候就上任了,受着臣下的輔佐,所以官臣進諫已經算不上是建議,而是帶這威脅之意。

明朝時代是極重視禮儀和儀式的,明朝時也是主張以道德、倫理治國,而不是以法制國。早朝和午朝是明代以來特例獨行的,早朝過往的舉行是風雨無阻,禮儀也極其講究,到了萬曆之時才被罷免了。而經筳是皇帝不可免去參加的一種儀式,經筳是通過講歷史來勸諫皇帝。雖極為繁瑣,但萬曆皇帝仍作為學生未缺席過。

轉折發生在張居正死後以及立嗣問題上。作為皇帝的老師兼首輔張居正先生,生前有着功名,用自己的權利壓制一切反對他的勢力。死後,各種污名被清算,受賄賂,動搖皇帝的決策,各種罪名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連一點的敬仰之情都不剩。立嗣的爭執,萬曆想要“廢長立幼”卻不能直接提出,萬曆便一拖再拖,最後不得已,只能聽從文官的安排。經歷了各種變故使萬曆看透一切,本對生活無熱情可言,現在只對生活充滿厭倦,他開始消極的方式對待,以無為治國。最後他連經筵也不出席。受阻之後,他便不再出紫禁城一步。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文官集團出現了“不讀書,有權不識字,有錢不小事倒有人誇薦”仗權欺人的形式。最後受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以致出現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一種局面。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羨慕,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實,作為老百姓更為好些。雖沒有九五至尊的權利,但有着柴米油鹽簡單的樂趣:雖沒有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霸氣,但有着自己內心的自由。雖被稱為庶民,但也有着貧窮的快樂。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羨慕,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九五之尊,並不是最好最完美的,因為皇帝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九五至尊卻是處處受絆。

權力與羈絆,永遠都是關聯在一起的,當你想要擁有權利識別忘了還有約束在你身旁,“簡單就好”,“且行且珍惜”,這兩句話是我們經常所説的,這兩句話也是在告誡我們滿足當下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