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2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4W

書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強我們對名著知識的分析,能夠寫好讀後感説明你的個人綜合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論語12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論語12讀後感8篇

論語12讀後感篇1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説:“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

所以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麼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為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

(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麼依據)正是因為《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説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説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一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一些。

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12讀後感篇2

近日公司組織員工學習論語,之前讀的時候沒有領略到論語的博大精深、通過這次深入閲讀與瞭解,才真正意識到裏面所講與我們生活、工作息息相關。

在我讀過的書中,我覺得《論語》是我讀過最有含義,最有藴含的一本書。這本書教給我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都是有力量的的,因為,它教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們懂得感恩生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這一則讓我明白了要以學習興趣愛好才可以真正學習到知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孔子在河邊感歎到:”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麼都可以用金錢買到,但唯獨時間不可以,讓我們懂得珍惜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還有一則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逢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這一則中我知道了,在三個人當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師。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同時,意識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去完善自己、可以讓自己更有正能量、積極地去面對身邊所發生的!

論語12讀後感篇3

這學期開始,我們複習背誦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次我以本書中的人物為線索,再次和學生們一起梳理這本書。

還記得暑假裏,每每心情煩躁,便提筆書寫《論語》。看着一個個字符從筆下流出,莫名地心安。對於我來説,這是繼李子柒視頻之後,又一部心靈“治癒系”作品。我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是一種怎樣自由灑脱的精神。是啊,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當然,也有可能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孔子告訴我們,在學習中定要把握好“學”和“思”。

這時,我自然地想到了曾子説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背誦着這句話中,我想到了自己。我總是立志要每日寫隨筆,卻總是虎頭蛇尾,真是慚愧。以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也要像曾子説的那樣每日反省,努力遇到更好的自己。我還要繼續誦讀《論語》,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仍可指引我們如何謙虛為人,如何做學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辦公室吧。在這個近40人的大家庭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作文大師……多向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慢慢地自己也會優秀起來。即使優秀如組長,遇到電腦上的事情也向年輕人詢問,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更優秀的人。

感謝《論語》,讓我靜以修身。未來可期,我們一起努力。

論語12讀後感篇4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理論孔子儒家思想,理論學而篇,理論為攻篇,理論子罕篇、先進篇、李氏篇、衞靈公篇、子張篇、微子篇等。

自古文學家孔子,受萬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門生隊排長龍。自然理論乎,名言乎,不少矣。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去攻讀鑽研邪説,那就有害了。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也有當事人反對之論,唯女子乃小人難養也,可是例時上千年,出了多少女中豪傑,真是多乎,精乎。

論語讀後感三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12讀後感篇5

幼時讀《論語》,廢寢忘食,原來一直以為,最能代表孔子智慧的應該是《論語》了。在《論語》裏,孔子猶如仁厚長者,對學生們諄諄教導,對世事過多歎息,勸人向善,故君子以仁。這裏是一個正襟危坐、嚴肅認真的孔子,一身正氣,卻又木訥慎言,令萬世敬仰!

可隨着年齡的增長,當我再進一步觀察這個仁厚長者時,卻能感到無邊的智慧。在《論語》裏: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不佔,吾從周等等,看上去好像中正不倚,單純無邪。而實際上,絕非如此:當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時,並不意味着他就不知道怪力亂神,他博學多聞,熟知神話掌故。事實上,早年的孔子還繼承了殷人尚鬼衣缽,從事過操持喪葬祭禮等各種卑微職業,所以他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曰不佔,實際不是不佔,而是不需佔,他不但精於占卜,更對《周易》的理解臻於化境,他把損益之道化為尋常日用和學術方法,卻不着一絲痕跡。孔子信誓旦旦的説“吾從周”,看似極為推崇周禮,我們似乎相信了孔子的這番話,都認為孔子一生都在為恢復周禮而奔走。但孔子晚年所作的《春秋》,揮鞭天地,整飭三代。以致在漢儒眼裏,《春秋》幾乎是革了周禮的命。這相當於孔子另立為王了。

顯然,從上面可以看出,前後是有很多矛盾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易》與《春秋》都是孔子晚年學術成果。”晚年時他“有所為有所不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就是他自稱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他達到了《周易》所謂的“為變所適”,達到了《莊子》所謂的“鳴而當律,言而當法”。他彷佛就是“易”的化身。令人稱奇的是,孔子把所有的高深玄奧都化為尋常,深得簡易之道,他似乎始終只是一個尋常老頭,只有在我們深入思考體會後才發現他的不尋常。後儒普遍認為,《易》與《春秋》是孔門高端學術,只有高才弟子才能一窺堂奧,故而知之者甚少。因此子貢才有“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一歎。這種説法的確在理,孔子因材施教,弟子傳授不一,造成後世得其一隅者多,能窺全豹者少。

孔子的平和與高深一直讓我摸不到頭腦,以我的淺薄的觀點,在《論語》,這個老頭子怎麼説話有時讓人感覺顛三倒四,以至於他的邏輯性、系統性可能蕩然無存,這我的心目中,竊以為這並不像大儒們所説的“一字不易”的經典。多年來,隨着閲歷的增加與經驗的積累,我一直在嘗試性的解釋這一切:

1、孔子教學,因材施教,説話都是有前後背景的,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看《論語》,還應看它背後隱藏的故事。

2、《論語》所摘之言,非一時之語,而是孔子終身跨度幾十年的言語摘要。聖人的思想也不是一下形成的,而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在變化,所以存今是而昨非絕對是可能的。

3、聖人高深,非常人所能想象。當年孔門高足顏回讚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門一代弟子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後學。往事越千年,今天我們的知識、見聞已經遠遠超過孔子。但他的高明、博大和智慧,我們卻不及萬一。

這就是我的個人理解。

論語12讀後感篇6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説“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藴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藴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12讀後感篇7

于丹教授説:“《論語》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着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説什麼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麼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是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應該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説更近了,也可説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孔老夫子説: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那麼,在現代生活裏,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事的分寸?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她告訴我們:先修煉好自己,戒之在鬥,不要聽信他人對你的鼓動,要結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結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為人處世是有哲學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麼,遇到什麼事情,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要多聽,多看,多聞,把人家走過的路,間接地警示自己。那麼你的人生路就會走得很好,也會走得很順暢。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少苛刻別人,君子不抱怨別人,對自己每天都要檢點,那樣的人,才會做到慎言之.一個人尊從學問的人,才會讓自己成為有知識有教養,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論語12讀後感篇8

國人都在學習《論語》,今年年未過完月未盡,醫院就組織全院職工,從正月初八開始,集體學習於丹教授的《論語》電視錄像,長達一週之久。説實話,沉醉在春節樂乎氣氛中尚未全醒的人,心裏還是有些怨言,醫院為了收心,為了趕時髦,把我們從酣假中拖到醫院。中學時候學習《論語》八句,什麼“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對這些談話也沒有什麼特別感觸,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不經意的。

于丹在《論語心得》講座中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論語》講座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看了于丹教授的講座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也不是孔子和學生那麼不經意的談話記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淨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與友寬容,與同事寬容,與親人寬容,於患者寬容,與生活中一切給予寬容,在寬容中獲取喜悦和快樂,播種樂觀、豁達的處世態度,我想收穫的就是一種熠熠生輝、一種和諧的美。寬容是人生的哲學,但更是一種境界吧。所以,當我認認真真地聽完這次講座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

?論語》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我們從事的是醫療行業,面對的是社會特別需要人性關懷,人性温暖的人羣,更需要自己有一個寬容樂觀陽光的心態,才能夠把,愛和温暖傳遞給病人,所有對於今天的《論語》學習對於我來説,正是當其時當其人當其事。對國學大師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講義,我不敢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