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四篇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W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鬥中取得勇敢。喜歡讀書,心境不好時,讀書得以改變心境。那麼看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四篇精選,歡迎大家的閲讀。
關於《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四篇精選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

如果你只看現在的流行小説或者一些網上作品,那麼你永遠都無法理解有一種文筆叫大師之作,看幾頁就如三伏天飲山泉,你很難不被那看似簡單卻找不到漏洞的語言折服,你也很難不看着看着便成為了大師的粉絲。

看周國平大師的書你如果沒有靜下心來,是體會不到那種超拔凌雲的思維深度,令你整個身心都戰戰兢兢,彷彿一個不注意便乘風歸去,書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在探討哲學意義上關於死亡的各種觀點,對於古希臘的一些哲學家及尼采黑格爾等人深入淺出的剖析,很多深奧晦澀難懂的理論在大師的筆下脈絡竟是如此的清晰,你甚至不需要很多基礎性的知識,只要跟着大師的思路去走,不知不覺間你會發現我突然懂了這麼多,並且都深深的印在腦海,不可思議。

他的散文裏沒有矯揉造作和裝腔作勢的東西,也沒有無病呻吟的做作,寫得親切自然隨和無比,遣詞用句樸實無華,可謂大拙若巧。文筆更是清新雋永如臨山川,生死這麼沉重以及複雜難言的人間大事,在大師筆下也如門前小溪,寥寥數筆便清澈見底,有幾尾游魚都一眼望穿。

看這本書我用了很久,每一頁基本都有令我驚奇的地方,而對大師的知識儲備更是佩服不已,前面已經覺得這是最高山,誰知下一頁便又見喜馬拉雅,這種感覺貫穿閲讀的全過程,一次一次的帶給我全新的高度及深度,然後恨相識大師太晚。

書的中間寫的更接地氣一些,畢竟生死的問題怎麼説都太大了些,但是依然沒有離開哲學,即使其中一篇在寫蘇東坡的詩詞,但是寫到最後還是落到了對於詩與哲學的觀點上,那就是“哲學是詩的守護神”,很有啟發性的思考,文章能下酒在我從前看來不過是誇大的修飾詞,但是現在知道我錯了,看這本書的時候確實是就想喝二兩,種種觀點都深入我心,並且沒有一點點的説教,春雨潤無聲。

後面則更是天馬行空,男人、女人、愛情、遊記、格言、寓言故事,內容很雜,但也都沒有脱離哲學,閲讀起來只覺得舒服和痛快,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暢。什麼叫好的文學作品?這就是,文學性、思想性及藝術性高度統一,散文大師的詩性真情更是在文中隨處可見,講真,看過大師的散文,我這篇文寫的都有點忐忑,委實差距太大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那種窘迫確實體驗了一回,然後方知自身文學素養缺失的不是一星半點。

本書也可以作為哲學入門,對於哲學的理解大師自有其體系,在深入淺出的文字後面理解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對於初學者再合適不過,很適合放在牀頭,夜深人靜的時候讀上一兩篇對於人生的思考,找到心靈深處的平靜。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

什麼是幸福?有人認為滿足自己就是幸福,有人認為金錢榮譽就是幸福,有人認為與別人做比較就是幸福,我説:知足便是幸福。

多數人看見別人幸福,感到自己不幸福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嫉妒,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它及其普遍,幾乎是所有人共有的一種本能。為了害怕孤獨,人會選擇痛苦,博取別人的垂憐,悲傷理直氣壯地成為要求被愛,被體諒,被細心治療的籌碼。嫉妒別人的快樂,永遠活在別人的影子下,這樣的人與自己較勁,自己折磨自己,只會使自己更加痛苦。相反,“能經天磨是好漢,不遭人嫉是庸才”嫉賢妒能的實質是嫉名妒利,一輩子懷才不遇的倒黴蛋是不會有人去嫉妒的,“它們必欲找出他身上不如己的弱點,以證明他受之並非完全無愧,這樣的弱點總能找到,因為我們怎會承認別人在一方面都勝於己呢?”

但是,偉大的成功者卻不易嫉妒,因為他找不到值得他競爭的對手。那我們是不是也該提升自己,不屑去嫉妒別人呢?

真正的精神強者必是寬容的,嫉妒是弱者的品質,在生活中,如果你學會了知足,你便擁有了幸福。現在你知足了嗎?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

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讀月讀書讀人,然後寫詩做人明理。而我認為讀周國平,便是在讀社會,讀生活,讀人生,讀周國平確實是一種享受。

有這麼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可見周國平在當代的影響力很大。他對人生的態度是樂觀積極的,他看重人生精神追求,看輕名利的追逐,樂於淡泊,堅持在充滿功利的社會中把持自己。

在周國平的眾多作品中,我最愛讀他的《守望的距離》。這“守望”表示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在這本書中,他懷着對生活的深深愛意,談生活、談人生境界。他認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實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隨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獨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會建築和他人身上。”是的,在當今的社會人們需要慎獨,需要看住自己的心靈,不能在追逐功利中迷失自我。

讀周國平,他認為人在現實生活之中,還應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家園。“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誡人們,不要讓生活的煩惱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才能擁有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讀周國平會讓人的思想變得清澈,對生活的理解變得輕鬆。他的文章都很美,既有深厚的哲理,又讓人易懂,有着看過後讓人必須去思考的魔力,靜心想想,總有那麼一兩句在我的潛意識中定居。讀他的文章,我讀得了“親情似的愛情”;讀得了“家是永遠的岸”;讀得了“教育需要回到常識”;也因此走近了“尼采”,與一個巨人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這位睿智博學的作者,不知不覺的,他帶着他對人生、哲學的温情理解融入了我的生活,讓我無意間也對世界改觀着看待。

周國平説過這麼一句話:“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細讀這句話,其中藴含的便是我們做人的重要準則——重精神輕功利。

《守望的距離》讀後感範文

黃庭堅説:“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看看現在的自己,大概已經醜陋不堪了吧?幸而學校制訂了讀書計劃,並向我們推薦了些好書。於是,捧起了書,重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

“守望的距離”首先映入我眼簾。看這五個字就挺美的,有守望就有期待,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找到自己的差距。翻看目錄,那一篇篇文章的標題就引人入勝。“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宇宙”、“生命的煩惱和創造的歡欣”、“閒適:享受生命本身”。在很多言辭的背後閃爍着周國平一個哲學家的特有智慧和對人生的思考。

特別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他在這一節中寫到“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臘人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愛默生引用普魯塔克的話説:“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是的智慧。“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真理用不着板起面孔來增添它的權威。在那些一本正經的人中間,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不,他們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權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寬容,願意用一個玩笑替受窘的對手解圍,給正經的論敵一個教訓。他以詼諧的口吻談説真理,彷彿故意要減弱他的發現的重要性,以便只讓它進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讀了本書後慶幸――我已在路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