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5W

每一本書裏都有着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主人公,他們身上的精神品質也是與眾不同的,在《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中,你有什麼樣的讀後感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1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讓我們一起追尋那人格的風箏。

12歲的阿米爾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爺。他本與僕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讓阿米爾無比痛苦,無比自責的事。因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後自己也隨父親去了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因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卻發現了一個驚天謊言。他一點點探索着,看着戰爭中阿富汗的慘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已經故去的哈桑的兒子,拉回了那隻他丟棄了的人格的風箏。

説實話,我並不喜歡這樣帶“悲”的作品,但在長長的歎息之後,我卻感受到了無比的震撼,那隻飄蕩着的風箏線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書中,阿米爾追尋着的似乎是他與哈桑的友誼,是他不再內疚的,變得勇敢起來的心。

原本的阿米爾是懦弱的,無法保護也無法面對自己的夥伴,好在追尋中他還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傷害都可以彌補嗎?不是的,有的風箏將再也尋不回來。不得不説阿米爾是幸運的,而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幸運的遭遇:那件事發生在2009年的暑假,我剛剛學會站立的小表弟來我家玩。一次沒人時,我的腳不小心掃到了他,還站得不是很穩的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對媽媽的責問,我違心地説:“是他自己摔的……”還好,我最後還是説出了真相,拉回了那隻差點飄離的“風箏”。

細細想來,我似乎比阿米爾更幸運,因為他與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風箏”已是殘缺。而在這“風箏”的背後,附着的是人性,是誠實、勇敢、善良的品質,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們的“風箏”,才能算一個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時的阿米爾,他那懦弱的表現使他的“風箏”丟失,在日後的幾十年中他都是在後悔與自責中度過,這也是懲罰。直到他重踏故土後,他那不顧一切的救贖才讓正義迴歸,但“風箏”還是殘了,這也意味着他在今後的日子裏還得一刻不停地追尋,追尋那隻對他來説無比重要的“風箏”

阿米爾的“風箏”丟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丟失了你那隻帶有你人格的“風箏”?在那飄蕩的風箏上也有着一份對人命運的掌控。不論因什麼,也不論為什麼,讓我們一起去追尋吧!一起找回我們的那隻“風箏”,並將它好好保存,永遠不再丟失。你願意麼?

讓我們一起追尋那隻人格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2

這是一部美麗的小説,即使沒有夢工廠鍍上的光環,她依舊光鮮奪目。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忠誠與血緣串聯着這些故事。小説的高潮如此殘忍又如此美麗,作者以恩典與救贖勾勒生命的圓滿循環,然而這也是一部睿智併發人深思的小説:贖罪並不必然等於幸福,希望是人們永遠追逐着的風箏

作者以敏鋭,扣人心絃的筆觸娓娓講述着這樣一個故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的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哈桑。不久,由於蘇聯的入侵,自己也跟隨父親逃亡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即使收穫了事業和愛情,仍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卻發現物是人非,哈桑已故,並發現了父親當年的一個驚天謊言,昔日主僕本為同根生,漫漫贖罪路上,阿米爾蹣跚而行——

書中有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昔年哈桑對阿米爾説這句話,代表着奉獻,二十多年後,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説這句話時,除了贖罪,亦有奉獻。全書不僅僅是一部敍述阿富汗文化,歷史與現狀的政治史詩,也描寫了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的脆弱關係。追風箏的人所追的風箏是有象徵性的,它既可是愛情,親情,友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講,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父親,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羣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着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我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的去追。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

我幾乎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本書——《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好像不只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生。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從小相互陪伴,但後來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阿米爾開始陷入自責、悔恨之中,而這種種懊悔也一直伴隨着他往後的人生。少不更事的他逼走了哈桑,成年後,他要贖罪,於是他走上了“救贖”的道路。

看到書中的哈桑和阿米爾,我想起了我的舍友們。每次在我傷心,想要傾訴的時候,她們總是陪在我身邊,一次次告訴我:“我們還在。”就像哈桑對阿米爾説的那樣:“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觸不只停留在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還有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誰能想象得到,阿米爾背叛了那個為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阿米爾因為害怕,因為懦弱,在哈桑受欺辱時選擇跑開。讀到這裏,我心裏開始譴責阿米爾,譴責人性的自私。

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件事。那時我和樓上的妹妹在家裏寫作業,父母都出去工作了。我忽然看到桌上有一百塊錢,就心起“邪念”。靠到妹妹旁邊,悄聲對她説:“咦,要不我們去吃東西,那裏有錢。”她看了一眼,沒有説話。我見她這樣便把她扯起來,“你不説話就當你答應了啊!”就這樣,她被我拉到了街上。我們回來時,媽媽已經坐在家裏,拿着雞毛撣子準備要“興師問罪”。我頓時慌了神,我們兩個躡手躡腳地走進去,卻不料也“驚動”了媽媽。她看到我們,二話不説把我拉過去,“錢去哪裏了!”她對我吼了一聲。“不,我不知道!是她!她拿了!”我的眼淚頓時掛不住了。那時我害怕媽媽會打我,想也沒想就把罪名推到妹妹身上。後來母親告訴了妹妹的媽媽,阿姨聽後就開始責罵妹妹。妹妹一直在哭,但卻始終沒有説出真相。原來,曾經我也是“阿米爾”,我們都曾扮演過阿米爾的角色。我感到羞愧無比:我有什麼資格譴責阿米爾!對妹妹的愧疚之感又重新爬上了我的心頭。

每個人都會有害怕、背叛、嫉妒、自私自利的一面。阿米爾跑開的那一刻,也決定了他和哈桑的風箏會斷線。當我毫不猶豫地把罪名推向妹妹的那一刻,也決定了我們之間的風箏斷線了,她不再與我玩耍了。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罪過”時,是否有勇氣正視它?是否會勇敢衝破“魔咒”?抑或繼續躲進自己的“安身之地”?我想我會坦誠面對。背叛與救贖,得到與失去,永遠在我們的人生裏,一切只在一念之間,我們只有面對,才能夠成長為內心期許的自己。也許往事真的會隨風而去,但那只是我們短暫的淡忘。也許因為一個契機,我們又重新陷入痛苦,就像阿米爾一樣。所以我們要面對,要贖罪。

阿米爾最終選擇重回故土,為了贖罪,他救了哈桑的兒子,也拯救了自己。

阿米爾最終的救贖警醒了我:無論這件事帶給你多大的傷害,都不要逃避,永遠不要。於是我選擇了彌補這段友情,時隔多年,我還是將真相告訴了媽媽和那個阿姨,為妹妹洗脱了“罪名”。最後我們也重歸於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要追尋的風箏”,它就像我們所珍惜的友情、親情、愛情……無論這個“風箏”到底代表着什麼,無論結果如何,都讓我們勇敢地去追尋心中的“風箏”!成為那個勇敢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