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2W

讀後感簡單來説就是一種看完書後寫的感觸,我們在讀完一本書後可以把自己對書本內容的體會通過讀後感寫出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孩子學習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孩子學習讀後感7篇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1

前幾天有幸拜讀了《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歎,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敍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佈:“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裏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着,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説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當那位父親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裏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着;“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説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説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純真你還有嗎?悄悄的問問自己,失去了,別擔心慢慢把它找回來,擁有了記得要珍惜,讓我們用一個純真的心,生活着、工作着,享受着。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2

暑假就這樣過去了,感覺沒有什麼特別,少了一份兒童時期焦急的期待,或許,也少了一份老年人對於時間的緊迫感,日子總是這樣,表面上沒有什麼東西,其實總覺得內心缺少點什麼。

假期裏,覺得最高興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幸拜讀了《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歎,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敍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佈:“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裏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着,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説道:“是我搞錯了。我現在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

當那位父親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裏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卻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着;“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説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説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有些東西我們本都擁有,是我們沒有好好珍惜。或者在我們還不懂得珍惜的時候,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它們遺失了。當多年後的某一天,我們想起了它們,才意識到那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珍寶,而這些珍寶,卻已經永遠地離你遠去了。純真你還有嗎?悄悄的問問自己,失去了,別擔心慢慢把它找回來,擁有了記得要珍惜,讓我們用一個純真的心,生活着、工作着,享受着。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3

我很認真地讀了一遍老師上傳的《激發孩子持久的學習動力》,非常有感觸,《激發孩子持久的學習動力》讀後感。它給了我們所有家長一個如何教育好小孩和鼓勵小孩學習的良方。其實之前我也參加過好幾次類似這樣的講座,也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書籍,都是圍繞着如何適度地鼓勵孩子,怎麼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找到自信。我想關鍵就是我們家長如何去操作,靈活應用到孩子身上。當然也要根據各個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加以調整,不能一味地誇張,表揚要適度。當發現孩子有不對的地方也應立馬指正出來,而且也需我們家長的耐心。

前兩週我也去參加了一個教育小孩的講座,此講座是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傳授的,讓家長了解孩子教育不好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家長的糾結在哪裏?並強調“孩子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孩子的問題”,重點講到如何給足小孩充分的愛及尊重他們的想法。因我兒子比較好動,有些不太好的習慣,但總體還是比較講道理的,之後我就回去運用了學到的一些技巧,還真有些成效,如,有天早上兒子上學説:“媽媽我要帶溜溜球去學校,當時我立馬有強烈的反映:不可以,上學決不能帶玩具去,否則被老師發現會受到嚴厲的批評,而兒子就哭着説:我們班也有其他同學帶去學校了,如果你不讓我帶,我就不去學校了,早上時間本來就緊,若還這樣與兒子僵持下去,肯定會趕不上校車,所以我在想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馬上就想到在講座中聽到的技巧,我就將語氣變得温和一些,我説:好吧,今天帶去學校可以,但以後再也不能帶了,兒子臉色也顯得好些,並且嶄露出笑容,他加上一句,媽媽,我上課時絕對不拿出來,到下了課時再拿出來與其他同學玩,並且我答應你,以後再也不帶去學校了。”之後,他就很快背上書包趕校車去了。

打那以後,兒子確實沒有再提要帶溜溜球去學校了。自兒子上學以來我們家的電視基本是退休了,前些天兒子説:“媽媽,很久沒看電視了,能不能讓我週末看看,我想了一想,就立馬答應他了,但規定他看多長時間,家裏客廳有個大鬧鐘,他自己説:“長針指到8就關掉”。到了時間我提醒一下他,他就關掉了。當然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事情,通過尊重他的想法,滿足他的需求,然後再達到預期的效果。剛開始上課時老師是通過“家校通”告知家庭作業,後來讓學生們自己抄作業。因兒子會認一些字,但很多不會寫,開始幾天他抄得字東倒西歪,而且很亂,全部抄在一塊。之後,我就用心指導、鼓勵他,甚至扶他的手一起重抄,並且教他如何抄得清晰及有條理,將幾天的模板讓他照樣先寫好,讓他在學校就按照這種格式抄,之後他就按照這種格式抄,雖然字寫得比較生硬,但看得出他抄得很認真,整體格式也很工整。再之後他就按這之前教他的格式去抄,看上去有條理多了,這方面進步很明顯。這説明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多鼓勵,而且要多些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明白怎麼做才是對的。

前段時間他們語文課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拼音,兒子的問題是:寫字格式不對,有些聲母會混淆,按順序都會認,若一打亂就有些生疏,而且讓他整體拼一個字,好像信心不夠,針對這些問題,我一一對症下藥地讓他慢慢提高。對於格式方面,他寫時我就在旁邊,不停得提醒他:中格要佔滿,上下留半邊,並且將課本上正確的寫法給他看。

漸漸得在書寫方面也有些提高。記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方面,我就每天讓他重複背,並且讓他邊背,邊記,拼音上,就由簡單地開始讓他自己拼,比如,他喊我時會喊,ma媽媽,喊爸爸時就喊:ba爸爸。日常生活的用品都會讓他先拼出來。雖然現在在拼音方面他還沒達到那種出口成章,運用自如的水平,但能看到他在漸漸地進步。

我自己有時由於工作回來比較累,而且有時也比較急,所以有時在教小孩時顯得沒那麼有耐心,導致有時會適得其反,而且小孩也會受到挫敗。因此,我想我們所有家長都應有一分持久的耐心,用很寬容的心情面對小孩的問題、學習等等,多鼓勵、多激發,這才是關鍵所在,因為我們是孩子生根發芽的沃土,駛向成功彼岸的導航燈,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我否則將會是欲速則不達。謝謝,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4

?向孩子學習》,一本看似平淡的小書,以大量的事實,向我們描述了20世紀末中國社會在代際關係或文化傳承方面出現的"驚心動魄"的變化:人高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點下"怯生生"地打開電腦、移動"鼠標",或學富五車的大學教師、新聞記者被自己上國小的不起眼的孩子問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學習》是本親子教育系列的書,同時也是本執教者必讀的書,它挑戰傳統的兒童觀、成人觀、教育觀、學習觀及文化傳承觀,提出了"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這一極具震撼力的口號。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説,孩子的世界是未曾發現的美洲,孩子就是哥倫布,帶人到新大陸。"曾幾何時,我們成人都在以居高臨下、自以為是地企圖同化、統一孩子的思想,急功進利而又心甘情願地將孩子送上"為了考大學而考大學"的獨木橋,滿懷焦急地希望孩子的身上結出自己想得到卻未曾得到的果實。因此,捫心自問,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知識的快速掌握應用和創新方面不得不自愧弗如,應該加油的是成人——這羣長大的孩子,值得我們學習的卻是那羣未長大的成人——孩子們!"這是一位家長的切身體會,真切的道出了許多家長和教師都有的欣喜與危機感。

孩子常常有我們想象不到的智慧,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能靜下心來,放下架子,聽孩子説話,是種境界。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事例,父親是位成功人士,因此對孩子期望較高,但孩子卻不滿父親的管教,經常早出晚歸,我行我素,終於導致了父與子之間的戰爭。在經過一陣脣槍舌劍之後,兒子對父親提出了一個意見——在我説話時您不要出聲,我説完一句您重複一遍,在您説話時我也會這樣,就這樣父親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同樣體會到了父親的苦心。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孩子使我們擁有了幸運,才成為了師長;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着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以幸福與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發現的新大陸,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長的欣悦和驚喜;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裏,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你,雪融化後就變成了春天,世界上最神祕的地方是北緯30°上下,今年最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遊戲你應該怎麼玩等等。

?向孩子學習》一書,形象生動,卻令人深思,向孩子學習,家長和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其中的種種關係,是不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説話沒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長和教師的話?向孩子學習,學習些什麼,如何去學……這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思考。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5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智者相交。近日,我讀了《向孩子學習》這本書,書中提出的“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口號讓我無比震撼,受益匪淺;書中的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向孩子學習》由六十一個平凡的小故事組成,都是生活中家人、教師互動與成長的故事。仔細讀完,靜心思考,發現每個小故事都真實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都用心體會,都被我們忽視了。

老舍先生曾説,孩子的世界是未曾發現的美洲,孩子就是哥倫布,帶人到新大陸。是啊!每個孩子身上有着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大人好好學習。只要我們靜心觀察,你會驚訝地發現每個孩子都是那麼的個性十足,就像那樹上的葉子一樣獨一無二!

比如快樂,孩子很容易得到滿足,所以很容易快樂,而大人為了更多地賺錢、更高地升職等等永無止境而煩惱;比如情感,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總是主動投入母親的懷抱,主動邀請父親玩鬧,而大人各種應酬除了忙還是忙,有多少時間真正地與家人交流;又比如,在知識的快速掌握應用和創新方面我們大人真的自愧弗如……捫心自問,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孩子的身上有着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令我們驚訝、感慨和反思!

“向孩子學習”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應是每一位家長和教師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孩子的世界裏藴藏着無限的創造潛能,有着驚人的信息來源,甚至超過了大人。雖然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但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大人最好的鏡子,大人的不良習慣會悄無聲息地傳染給孩子,孩子的純真美好也會無聲地薰染着我們。“向孩子學習”,不僅是成就了大人的發展,更是成就了孩子的成長;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主題,兩者在生活、學習中互相教育、互相感染、共同提高。

“向孩子學習”,學習些什麼,如何去學……這種種問題值得每位家長、教師深思。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6

孫雲曉老師的《向孩子學習》裏“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相信孩子、賞識孩子、解放孩子”時時縈繞在腦際。近段時間在用心聽一首歌:黎明的《向孩子學習》。是香港聯合國兒童基金委員會主題曲?歌裏唱道:“學會不加裝飾的製造句子,學會不必兜圈的表達意思,學會不修篇幅的藴釀構思,學會簡簡單單將快樂透支,學會歡歡喜喜的積善佈施。“在書中,在歌裏,孩子就是天使,就是老師,就是純潔無暇的玉。

掩卷細思,才猛然發現回首古今中外似乎很多大家都和孫雲曉老師的想法一樣。所謂童心?其實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擾時一顆毫無造作?絕對真誠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個真人的資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了本來應該具備的完整的人格。冰心、泰戈爾把一生的重要時光都獻給孩子,孩子給了他們靈感,給了他們無窮的詩意激情。大家們如是,我們呢?我呢?作為一線上的教師,我一直都覺得孩子總是懵懂無知的、孩子總是調皮任性的,孩子總是要我們大人來調教、來指導、來教育的。曾幾何時,我們成人都在以居高臨下、自以為是地企圖同化、統一孩子的思想。急功進利而又心甘情願地將孩子送上“為了考大學而考大學”的獨木橋,滿懷焦急地希望孩子的身上結出自己想得到卻未曾得到的果實。靜下心來,仔細觀察,耐心傾聽,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就像那世上的樹葉一樣獨一無二,他們個性十足,卓爾不羣,思維活躍,舉止大方。?在我們驚訝之時,家裏的各種電器卻在不知不覺地被孩子操縱自如。在我們茫然之際,時尚的色彩和風姿也早已於孩子間流行。因此,捫心自問,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知識的快速掌握應用和創新方面不得不自愧弗如。應該加油的是成人——這羣長大的孩子,值得我們學習的卻是那羣未長大的成人——孩子們。“我們要跟小孩子學習?不願向小孩子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教師也許不再是做知識的傳播者?因為孩子們有相當多的信息來源?甚至超過了教師。

教師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和孩子成為一個平等的主體。這也是一個互相教育、互相感染的過程。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過程。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教育不光是一種培養,更是一種保留。留住某些與生俱來的品質,而不是削弱和扼殺它們。當孩子突然有問題要問時,切不可隨心所欲地回答。當孩子快樂得手舞足蹈時,切不可因自己心緒不佳而叱責,當孩子滿足於遊戲和點心時?切不可把他當作小寵物而輕視。當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切不可推三阻四心不在焉。

孩子學習讀後感篇7

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在和孩子接觸時,心裏總有些疑問。有時怕和學生走得太近導致學生不害怕你,教學質量體現不了,和學生之間總是保持着一定的距離。上課的時候,總想把知識傳輸給學生,想讓學生能順利的説出自己心中所想。特別是在成長課的時候,預設好的環節,結果學生卻不能順着你的思路。往往這時我總會把學生硬生生的拉回到自己的預設環節中,最後導致學生學得糊里糊塗,自己則感覺上的太累!結果導致一堂不成功的課!為什麼會這樣?

這種疑惑一直在我腦海裏久久不散,我該怎麼辦?期末教師會議時,王校長的一句話:“去閲讀吧!不論什麼書,只要靜下心閲讀,總能有所收穫”,讓我豁然開朗。

是啊,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交談,他會用睿智的思想、豐富的經驗為你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便於你更好的前行。在寒假裏,我選擇了中國青少年研究副會長孫雲曉所編輯的《向孩子學習:一種睿智的教育視角》。每天午後,我一本書,一杯茶,心雖靜靜的,思想雀躍着。書中無處不在的“向孩子學習”思想更是對我的教育教學理念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使我的教學活動從“師主生從”型逐步走向了“以生為本”型。

“向孩子學習”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一來,我們對孩子的認知存在着刻板偏見,就以我而言,以前總認為孩子知識有限、思想又不成熟,除了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活動,能有什麼主見、思想,因而,常常對孩子的思考、想法乃至建議不以為然;二來,中國自古便有“天地君親師”、“師道尊嚴”的説法,教師在師生關係中是主導,高高在上,怎麼能夠向孩子學習?即使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只要跟教師的觀念相沖突,教師出於“好面子”的心理也會否定孩子,更談不上向其學習。我以前在教學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因此,孫老師的書對我而言,無異於醍醐灌頂。書中開篇便指出,孩子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很多品質我們成年人實際上並不具備,或者説不像孩子那麼突出,比如“樂於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體性增強”、“平等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孩子的這些寶貴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三人行,必有吾師焉”,這裏孔子強調的是向別人學習的寶貴品質,並沒有區分學習對象是兒童還是成人。《三字經》所説的“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中的項橐就是孩子,這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很深的啟發借鑑意義。

就我的教學活動而言,以後要做到以下兩點內容。首先,“以生為本”,“以生為本”是“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拓展和延伸,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將學生視作課堂教學的根本,“一切從學生出發,一切為了學生”,“向孩子學習”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因為,教師只有在向孩子學習的基礎上,才能清楚地瞭解孩子的長處與不足;其次,“以學定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形,決定相應的教學規劃,如此,才能提升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向孩子學習”對教師而言是手段,教育才是目標,通過“向孩子學習”來推行教育活動,可以減少教育教學環節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髮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