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瓦爾登湖》有感兩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1W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梭羅是個偉大的説教家。通篇的勸誡與教誨,從始至終,卻不叫人厭煩。他的諸多理論如今依然被人們反覆唸誦着。若挑其一而論,那便該是對自我的忠誠。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大學讀《瓦爾登湖》有感兩篇。以供參考。
  
大學讀《瓦爾登湖》有感兩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1
  
  立秋前後,我讀了這本書。很薄,僅有三百多頁,斷續看了三天,把其他正在讀的書都停下了,很有點迫不及待的味道。
  
  今年夏天,北京幾乎就沒怎樣熱過。立秋這幾天,一向在下雨,迫使人取消某些户外活動。
  
  昨晚我去五道口,正是雨最大的時候,一羣人躲在易初蓮花的檐下避雨。人們臉上,大多是焦急、煩躁的表情,也有些人沒有什麼表情,無聊的翻看着自我買的東西。路上沒有什麼人,有傘的和沒傘的人,都在避雨。雖然我有傘,但雨水還是立刻就把我的褲管打濕到膝蓋的位置,鞋也濕透了。我索性就在水裏淌着走,引來幾個賣水果的人好奇的打量。等我辦完了事,正想着要不要也跟大夥一樣,找地方躲躲。這時,雨漸漸停了。
  
  大自然,有時就是這麼氣人。但我心裏很清楚,他並非是跟我作對(我人品還沒差到這份上),他只可是是按照他的想法行事罷了。
  
  回到梭羅這本書。他跟大自然的關係算是很不錯的,但潛水鳥或松鼠有時候還是會愚弄他。或許説愚弄有些過分了,可是是遊戲而已。唯心一點説,同樣一件事,你看它是愚弄就是愚弄,看它是遊戲就是遊戲,看它無所謂,它便不存在。
  
  生活簡單化,或者説簡樸化,是我多年來的想法,並且也是按照這個想法來執行的。雖然很多時候,跟這世界顯得格格不入,但我覺得真的很好,很舒服。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對於一個人來説精神層面更重要,那麼多少就必須要放棄一些物質層面的東西。或者從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理論角度來説,並非是單純的自制、節慾,而是心靈的淨化使得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自動脱離了視野。“制”、“節”是一種痛苦,“無為”則就沒有什麼痛苦可言了。一切都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
  
  有很多人把美食大餐、漂亮的衣服、大房子、高級車看成是目標,但我沒有,我發自內心的認為,我不需要這些。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為此“樂”非彼“樂”,這世上並非僅有那麼幾種歡樂的。
  
  我把歡樂,建立在內心。
  
  瓦爾登湖讀後感2
  
  “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雲彩有天空,”海子的一首長詩這樣寫道。恐怕海子去世之前,全中國幾乎沒有人明白梭羅。隨着海子的死而名聲大振的是他死前隨身攜帶的四本書——《新舊約全書》、《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説選》和《瓦爾登湖》。
  
  我一向思考着海子隨身帶着的四本書的重要意義。我想一個人想要帶一點東西去天堂陪伴自我一輩子,那他應當在生前做出怎樣一番深思熟慮。在第一次讀完《瓦爾登湖》時,我不禁莞爾,海子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便是對梭羅湖畔生活的最經典概括,只可是一個是大海,一個是湖而已。
  
  對於《瓦爾登湖》,許多人可能沒耐心翻上十頁就撒手抱怨:“這就是《瓦爾登湖》?無聊至極!”當然他們必定是“活在平靜的絕望裏”的那些人了。誠然我在讀這本近代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名著時遇到了不少困難,可是我還是堅持的讀了下來,並且津津有味地愈讀愈愛,甚至對梭羅的林中生活產生無比嚮往。
  
  很難探尋梭羅寫這本書的動機是什麼。有人説梭羅是拿自我做了個實驗。書中有一個思想貫穿始終,這就是人生目的與到達目的的方式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梭羅所認為的大多數人在拼命地追求着各種生活方式而失去了生活的真實目的很適合此刻的人們。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麼?每個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且給出各自的答案。很顯然,只去追求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即衣食住這些物質財富而忽略精神慰藉是愚蠢的,這樣的人或許和低等動物沒什麼區別。
  
  那麼,我們又應當如何追求精神自由抑或是思想上的高度呢?如何合理地利用時間呢?梭羅認為,閒暇不一樣與懶散,閒暇只是自由的一種表現。梭羅來到森林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一種自然關係。用老莊哲學來解釋,就是“物我兩忘”、“無為而治”。我一向感覺梭羅和老子及古代的其他哲學家之間一向存在某種相通之處,就如同書中有人説瓦爾登湖能通到地球另一邊一樣神祕莫測。這是海子嚮往那種“瓦爾登湖”式生活的原因之一。
  
  讀罷此書,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或者梭羅所在的時代遠未結束,我敢説世界上任何國度的人們都在受心靈空虛與精神匱乏的牽絆,僅有少數智者和原始部落人除外。梭羅在書中很認真仔細地介紹了他的生活,獨立蓋木屋、與林中動植物為鄰、簡單而高尚的社交活動、自力更生養活自我構成了瓦爾登湖畔的一年四季。春日降臨的萬物復甦、盛夏狩獵與禽獸同樂、初秋湖水的湛藍如鏡、隆冬時節湖天一色,白雪紛飛,彷彿梭羅紛飛的思緒,隨風到達了雲端最深處的地方,直達梭羅所深愛的太陽。“什麼人生宗旨,何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和生存手段,當我們用教義的語言進行思考時,彷彿人類有意識地選擇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他們不喜歡別的。然而,他們也真誠地認為。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可是清醒和健康的人還記得,太陽升起,萬物明亮。”
  
  《瓦爾登湖》中燦爛的思想火花給我很大啟迪,至少讓我想明白不少問題而在最簡單的生活中有所改變。我開始追求一種更高級的原則,放棄那低級的慾望。我們需要深愛自然,因為我們是自然的產物——“你們連大地都在侮辱,居然敢談論天堂。”我們需要平靜下來,因為貧窮和富有並無差別,晨光擁有會公平地照耀每一個角落,何況有些人並不是真正富有,只是徒有其表罷了——“一個安心的人,在那裏也像在皇宮中一樣,生活得心滿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
  
  讀這本書是一個困難的事,如果不靜下心與梭羅通行,是無法與他進行心靈對話的。此外,梭羅淵博的學識令我歎服,他隨口引用的《荷馬史詩》、《聖經》以及古印度、古希臘和羅馬、中國諸子百家的名言我必須先做足功課。總之,《瓦爾登湖》不能只讀一遍,日後需要讀上百遍。隨着年齡和閲歷的增長,對梭羅思想的理解也必定越深刻。
  
  哈丁説,這本書有五種讀法:1、作為一部自然的書籍;2、作為一部自力更生、簡單生活的指南;3、作為批評現代生活的一部諷刺作品;4、作為一部文學名著;5、作為一本神聖的書。我真的鐘愛這《瓦爾登湖》,期望人能在此書中找到屬於自我的那一份真理,讓自我真正為自由而自由,為生活而生活。
  
  “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梭羅這人真的有腦子,他手裏的棒木,“狠狠揍了我,像春天揍了我。”(海子語)
  
  梭羅,請在瓦爾登湖畔等我,沒錯兒,就在你的小木屋裏等我。總有一天,我也會用繁華和飛鳥的標準丈量自我,做一個有腦子的,有靈魂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