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3W

寫心得體會其實也是記錄我們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一份好的心得體會一定是內容豐富且主題鮮明的,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經典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經典心得體會7篇

經典心得體會篇1

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教學,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着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學校來説吧!在這個140多人的集體裏,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少年兒童來説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説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心得體會篇2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又到了期末,回顧這學期的經典誦讀情況,收穫很大,不足也很多,現將誦讀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經典誦讀情況

1、本學期讀經時間有所調整,從以前的每課前讀十分鐘,改為一週讀三堂課,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節,星期三的早讀課。這樣改變的好處是不佔用學生義務教育的時間,缺點是孩子們似乎讀得不夠多,而且遺忘較快,得不到及時的鞏固。但即便如此,讀經的效果也是相當顯著的。

2、每節課,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讀,齊讀,分小組讀,分男女讀,抽讀,領讀,賽讀等。孩子們尤其喜歡教讀,喜歡自己當小老師,他們預先把後面未教的部分讀了後,都積極來爭取當老師教其他的孩子。在讀經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感受到了被別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體驗。特別是學困生,通過讀經覺得其實讀書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在孩子們讀的時候,我也常常跟着他們一起讀。這學期,我們班把《論語》讀完了,現在正在讀《弟子規》。

3、除了在指定的課堂上讀,我還在家長會上向家長們宣傳誦讀經典的好處,讓家長督促自己的孩子多讀書。還在校訊通上安排讀經的作業,讓孩子們時時不忘經典。

二、經典誦讀效果

1、我的思想轉變了。

為人師表十多年,我常常感慨自己碌碌無為、平庸茫然,缺少教書育人的幸福感。有時出去學習,發現與別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為什麼會這樣?就是讀書少了,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光靠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要想給學生一碗水,必須自己得有一眼源源不斷的泉水,所謂“腹有讀書氣自華”,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積澱了兩千多年的文化精萃,不僅是響應學校領導的號召去讀,更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去讀。所以,我的思想轉變了,我開始讀了。

2、經典教人誠信豁達。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像這樣的非常適用於我們學習生活中的《論語》名句,多得數不勝數。以前,我常常怨天尤人,常常憤世嫉俗,讀經以後,我的心態平和了,遇到事情常常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一想,常常先反思自己不對的地方。而學生們在我的眼裏也變得可愛多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分的急躁和過分的恨鐵不成鋼了。

3、學生是最大受益者。

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固然重要,而經典的誦讀在國小階段更是重要,既鍛鍊了他們的記憶力,又讓他們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學習生活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學到了內心的安靜而充實,如果長此以往,將有效地去除現代青少年的普遍浮躁、貪圖享受的不良品質。經典教人孝順,教人平和,教人勤勞,教人惜時,教人仁義,教人禮儀,教人誠信,這些,正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們迫切需要學習和糾正的。

4、經典誦讀讓孩子們懂事了。

我們班有幾個特別的調皮的男生,如:鄧君潔、陳鑫、範俊溢、巫恩藍,他們性格魯莽衝動,暴躁易怒,有的愛動手,愛爆粗口,有的不愛學習,不守紀律,不愛勞動。通過兩期的經典誦讀,他們也改變了,即使有衝動和懶惰的時候,稍用一些經典名句提醒,特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他們也會自覺收斂,自感慚愧。像鄧君潔,以前從來都不會好好做作業,寫作文那些全是敷衍,字數從來不夠,這學期就嚴謹多了,字也寫好了,以前特別愛打架惹事生非,現在竟然開始主動承擔管理班上紅領巾的佩戴工作了,陳鑫以前最愛衝動,動不動就發怒發狂,現在都彬彬有禮,學會寬以待人了,範俊溢主動地愛學習了,服裝也變得整潔多了,巫恩藍以前很懶惰,現在還常常幫助別人了在這學期的老師搬辦公室的過程中,我們班的同學義不容辭地承擔了學校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非常熱心積極地幫助老師們完成了搬家工作,不僅是這一次,只要是學校老師和領導叫我們班的同學去幫忙,他們總是毫無怨言地無私奉獻,還主動幫一、一班的小同學搞了好幾次大掃除,他們把幫助別人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單純地完成任務。在這學期的運動會中,我們班的孩子又一次體現了自身的價值,體現了團結互助、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奮勇爭先的精神,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最終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而且,教會學生做人比考得一時的高分更為重要,分數是暫時的,人格是一輩子的。同時,既然有完善的人格,那麼,他必定會懂得努力去學習。

三、不足之處和發展方向

雖然經典誦讀的開展讓我們收穫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讀的時間還不夠多,不夠連續,容易遺忘,讀的內容也不夠多,讀得較慢,課外閲讀雖然佈置了,但落實得不夠好。因此,要讀得多和讀得快,就是將來我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經典心得體會篇3

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澱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

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對孩子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開展誦讀經典詩文活動一個學期下來,學生身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為了能把《弟子規》背下來,並能在背誦比賽中獲得好名次,許多同學克服了膽怯心理,可以走上講台大聲地朗讀,這給他們學語文的自信心。道德修養得到完善。經典誦讀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弟子規》、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等在誦讀期間,孩子們逐步改變着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通過背誦經典,也使學生從小就吸收經典的文化知識,不但能夠陶冶情操,培養兒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舉止文雅,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道德修養的提高,而且有利於培養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擴大知識面,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後,我欣喜地發現學生的語言表達比以前更流暢、更風趣了。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學生的理解、體會也層層加深。

同時,多讀經典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誦讀該學生更多的時間、機會進行閲讀,可以走進課外閲讀的廣闊天地,特別是經典誦讀涉及到的文學、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藝術等知識。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俗話説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且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

看着孩子們在經典中獲益,我欣慰!“讀經典,學做人”置身於書聲朗朗的校園,我相信,今天讀經誦典的稚子孩童,將是明日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樑。

經典心得體會篇4

我有幸參加了國小舉行的全市新經典誦教學觀摩課,聽了呂老師教學的《觀滄海》,我感受頗深。

在這次活動中,聽了呂敏老師執教的一節古詩誦讀課,讓我真正的明白了國小語文選入適量的古詩文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懂得了學古詩文,重在吟誦。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覆朗誦,體會古詩文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通過聽課學習,我總結出學習古詩文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結合圖體會“意境”。其次能夠有感情朗讀詩文理解古詩文的含義。

聽了呂敏老師經驗交流,我明白了: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誦讀經典,知道了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國學大師南懷瑾説過:“在心靈純淨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後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至於成年後再來讀這些書,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猶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對川盛的美食,也難以吸收其營養了”。因此,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是4—12歲的孩子。這個時段的孩子,直感能力強,記憶力也強,若以唱歌和遊戲及説故事的方法教孩子們學古詩,他們不僅很快就可以熟記成誦,而且會產生很大興趣。若老師善加引導,他們還可以在學古詩文的同時,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

其實,古詩文中所表現的既是詩人對宇宙萬物關懷的感情,也表現了詩人的品格、修養和抱負。如果老師能把詩歌中感人的力量傳述出來,對於孩子們的品格素質一定有着重大意義。讓孩子背誦古詩文不是要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民族性格的薰陶。

經典古詩文不但是漢語言文字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藴含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髮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總之,國小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國小階段進行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的有效載體。由此可見,國小階段誦讀詩文一定能為孩子營造快樂的童年、詩意般的人生。

經典心得體會篇5

談到國學經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謂國學,就是一國之所術也,這也必然與我們的古聖先賢緊密相關。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華永遠值得我們發揚。“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精神,“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等等,這些凝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經典,只有接續國學薪火,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這是一件大好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從做人開始。如果沒有做人的基礎,那就既不會有民族精神,更不會有革命精神。做人從哪裏開始?從灑掃庭除,應對進退開始;從國學啟蒙的“三百千”開始。這種學習不光是識字和道德思想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來對待。

國學聖賢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把它稱之為“國學”。以國學啟蒙的範本“三百千弟”為例。《三字經》最重要的特點是條理清楚、文理明暢、概括精闢地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愛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應當刻苦等等,被譽為“袖裏通鑑”。且反覆勸勉學童勤學,敦促家長、老師認真對待對子弟、學生的教育。誦《百家姓》使我瞭解了中華民族姓氏的淵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遠,使用人數最多的兒童國學啟蒙讀本,在中國教育史、文化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弟子規》是關於品德修養、行為規範的國學啟蒙讀本,將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語言,淺近的歷史典故講述清楚。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回溯源頭,傳承命脈,“國學”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

以上是我對國學經典一點感悟,希望對國學愛好者學習國學經典和國學聖賢文化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我也希望國學經典能成為世人的千古國學,讓我們的名族精神永傳下去。

經典心得體會篇6

我讀了一本頗有趣味的散文——《朝花夕拾》,在不知不覺中,就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最親密的朋友,一個似曾相識的老友。

?朝花夕拾》,聽名字就有一種很深奧的感覺。“朝花”,“夕拾”,分開來讀,“朝”對“夕”,“花”需“拾”,早晨的花傍晚拾起來,又反覆的去讀,一遍又一遍,好像漸漸明白了,這寫的是作者年輕時候的一些事情。從“朝”到“夕”,寫出了時間的遷移。

初讀《朝花夕拾》,只是對其表面有所感觸,細讀品味,便覺得另有一番風味。這本書主要寫了作者魯迅的童年生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字面上就覺得有一股仙氣,能夠讓人浮想聯翩,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給人留下的印象總是深刻的。

百草園是作者魯迅家的一個園子,不過早已賣給朱文公的後代了,但這可是作者小時候的樂園,充滿了童趣,你看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紫紅的桑葚,無一不是鄉下的田園風光,這或許就是作者所羨慕的一種生活吧,就像閏土那樣可以捕鳥的生活。

三味書屋,聽名字讓我想起了三昧真火,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兇猛”,它是作者學習的書塾。印象深刻的是那教書先生,嚴厲的好像隨時就要噴三昧真火一樣,俗話説得好,嚴師出高徒,想必正是這樣,才成就了魯迅這個偉人吧。

三味書屋中的“仁遠乎哉我欲人斯仁至矣”“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上九潛龍勿用”“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芽橘柚”這些煩躁無味的古文使人感覺到了封建社會的那種私塾的嚴肅和教書先生對孩子們的嚴厲,在那裏似乎沒有一點樂趣,這完全是一個孩子所待不住的地方,沒人能想到像作者這麼一個讓人感到貪玩的孩子竟能承受得了,這也許就是毅力吧。

在百草園中還有一個人大家彷彿也會記得,誰呢?長媽媽。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説的美女蛇,那是一個神奇的故事。説起長媽媽,又不得不提那本《山海經》了,它可是作者的寶書。你能想象的到一個不識字的人竟然能買來書?恐怕連記住名字都很困難!也難怪她把《山海經》記成了“三哼經”,這也可見長媽媽對作者真摯的愛。

讀了這本書,我才真正的明白了,為什麼人們稱魯迅為文學巨匠,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他的作品。就拿《朝花夕拾》這本書來説,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也暗寫了對當時舊社會的批判。這本書真實反映了作者在用筆和敵人作鬥爭的過程,在當時那樣的社會,能有這種勇氣的人也真是難得,他擁有大的力量——一種能夠傷人於無形的力量,他就是魯迅,人們心中永遠的文學巨匠。

經典心得體會篇7

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羣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並且一向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應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迴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着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裏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鬥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終,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着小鬼子的衣領説:“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僅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明白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樣打敗日本人的,明白了他們的辛苦。六十幾年後的今日,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裏,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蹟,而我説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蹟!他們發揮自我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我的生命捍衞了自我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如果説,生命如花,歲月如歌,那麼歷史呢?歷史就能夠説是激盪生命、貫穿歲月、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浩浩長河。

在這浩浩長河中,中國共產黨集合了一大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中夏、向警予、蔡和森、張太雷、羅亦農、瞿秋白等等,他們猶如璀璨羣星,光華奪目。

讀完《紅色經典故事》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紅軍長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芫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裏,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這使我想了毛澤東寫的一首詩,叫《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大渡橋橫鐵索寒……三軍過後盡開顏。

紅軍的崇高品質使我敬佩,他們剛毅勇敢,熱愛祖國,堅貞不屈,扶危濟困。我要學習紅軍的精神,將來報效祖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