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心理書的讀後感參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更好地反映作品對我們的觸動和影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著心理書的讀後感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參考7篇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1

衝着這本書的排行版與名字好奇心,開啟了學習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後對於心理諮詢具體的點位與其中交流的互動依舊不是很清晰,於是拿起筆展開二度閲讀。同比這一次閲讀的更深入些。

心理諮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認知裏,彷彿它就像一個疾病,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個很深的認知誤區,就如抑鬱與抑鬱症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狀態一個是病症。天會下雨也會陽光,月有圓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狀態。國外心理諮詢是很普及的活動,彷彿就像社區服務點一般。而國內往往有點“談虎色變”,當然目前認知與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倒是可喜。但當前青少年自殺率,厭學率等系列數據表明,單認知提升已遠遠不足,甚至專業性貼入社會各通道,有點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國的花朵”。

諮詢的過程,並非我們平常以為的,説教傳授,更多的是引領來訪者不斷進行自我探尋,自我反觀覺察,讓來訪者自己生長出力量。所以一切的諮詢前提必須是從來訪者自願開始。

一個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年例與心理年齡,可能他有很好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擁有一個很小的心理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常有3種模式的心理狀態,即將:父母型狀態(扮演指責批評權勢等),成人狀態(理性客觀地分析處事),兒童型狀態(弱小受傷無助等)。

一個人的童年心理軌跡往往決定了後面整個人生對待人事物的相處模式或者是總基調,就如一開始種下的因,在後面的一切都是結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這個原有軌跡,意味着改變,改變意味着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改變過程。

情緒的力量與作用遠比學習一門技術知識更關鍵,因為它是內在的力量。就如當下很多優秀的人可總覺得過不好一生。因為內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覺察內心世界,觀察每一個情緒背後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成為“我是我的觀察者”,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之來處。

願我們都成長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安。願好眠。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2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

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説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為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為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非常重要。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xx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3

看完此書,對照自己,有兩點發現:一是自己曾有很嚴重的拖延症,二是現在自己的拖延習慣少了很多。這一改變並非是對拖延症採取了什麼措施,只是因為自己的心態逐漸成熟罷了。

十七八歲或者更早一點的時候,我相信自己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當時的狀況大致是這樣的:我剛經歷大學聯考,成績不好也不差,進入了一所不是很出名的重點大學學着一個不是很熱門的專業,總之一切都太普通不過。但那時的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普通過,每天都謀劃着很多事情,並且堅信這些很快就會變為現實。其中之一就是要在英語四六級上取得一個很高的分數,這個從一進大學就開始計劃了,到最後的結果卻是四級勉強通過,六級徘徊在通過的邊緣。考四六級貫穿於整個大學生活,結果如此,原因很簡單,考前幾個月覺得時間還多,可以做點更重要的事情,考試前幾個星期感覺再怎麼準備也來不及了,於是把希望寄託在下一次上。四六級只是其中比較低端的一個計劃,還有很多高大上的計劃,結局殊途同歸。現在看來,大學四年過得其實很不好,一直處於反省與自責之中,最後的兩張證書畢業,顯然與當初的夢想差距太大。

工作頭幾年是極其痛苦的,想成為的自己與實際的自己差距太大。當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自己的時候,生活才顯示出它真實的樣子:我其實太普通了,能力也一般,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到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很有可能還是這樣。這一發現至關重要:“因為,當我們按照自己真實的樣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樣子來接受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以最有利於我們的方式來採取行動,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無邊陰影之下。”

三十而立,如今的我雖不能説成熟,但肯定沒有太多的拖延症狀。每天早上七點之前,我會在小區跑兩圈,如果下雨我就爬樓梯,從一樓爬到二十六樓,當年微不足道的小計劃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兩三年前,要求自己每月看一本書,現在基本達到了每月3本以上,如果某一週忘了看書,感覺就像缺了點什麼。

雖然類似於信用卡到最後一天才還的事情還時而有之,但是隻要不影響心情,拖延一點又何妨,誰沒有點壞毛病呢。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講述了蛤蟆先生深陷抑鬱,在心理醫生蒼鷺的幫助下,重獲快樂的故事。通過童話的方式講述了很多心理學入門概念。裏面的內容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但整體邏輯嚴密,使得整個故事具有連貫性,讓很多細節都有真實的感受,會不禁與自己的經歷聯繫到一起。

我們都有過和蛤蟆先生相同的經歷與內心掙扎,表面上看起來充滿活力,但實際內心卻總是悶悶不樂,害怕別人的意見和批評,甚至會逐漸開始懷疑自己。遇見有些人與事情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最糟糕的是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

我們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好的情緒和心理呢?書中講解到我們在處理事情時會進入三種狀態:第一種是“兒童狀態”,這種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感情,快樂、深情、憤怒、悲傷和恐懼。當我們進入兒童狀態後,我們的感情和行為都會和小時候的自己如出一轍。第二種是“父母狀態”,當我們處在父母狀態時,言行都是在重複從父母那學來的觀念和價值觀,會想着證明給別人看,讓別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當我們處於父母狀態時,我們表現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們行為的人,他們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們之後的人生產生了相對影響。第三種是“成人狀態”,這種狀態表現得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在這個自我狀態裏,會更像一個大人,更像當下的自己,會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

當我們處於“成人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海中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相反我們能思考當下的情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在這種狀態裏,才可以學到關於自我的新知識,也更加容易找到自己,迴歸內心。

對於這三種自我狀態,我們處於任何一種狀態時,我們是不自知的,因此,就造成了很多“不快樂”,對於不快樂我們往往都習慣於怪罪在他人頭上,覺得父母不關心,朋友不理解,伴侶不在乎等等,但讀完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往往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不理解自己”所造成的不快樂。所以我也要像蛤蟆先生一樣去改變這個現狀。

書中寫到“我很好,你不好”、“我很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這四個人生座標。蛤蟆先生最初是典型的“我不好,你好”,這代表一個人的行為態度,這一類人總會認為自己很差勁,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差,認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習慣扮演弱小可憐的角色,處於兒童狀態。與之相對的獾是典型的“我好,你不好”獾這種座標的人,對應着挑剔型父母狀態,總覺得自己強於他人。這四種座標中“我好,你也好”,對應着成人自我狀態,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往的座標。這是一種更好的人生方向。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會想到一句話“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但我現在看來,所有的一切更多取決於一件事,“想改變的決心有多大”。正如書中所説“無論你對生活形成了怎樣的態度,從此你的行為和幸福感都會受到影響,往後餘生都會如此。除非―你決心要改變!”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5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啟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我曾經向很多同學和朋友推薦過這本書,我認為,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一定要看這本書,而如果是一個已經對心理學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覺得這本書同樣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經讀過幾遍,有時候閒下來的時候,也會偶爾翻開某些章節看看,裏面寫得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對生活似乎很有啟發的樣子,讓你不由的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周圍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介紹教育技術學基礎的書也完全可以仿照這本書的寫法。國內的學科基礎的教材,總是很喜歡介紹很多學科的概念性的東西,介紹很多有關學科歷史的東西,介紹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與方法,讓剛剛學習這個學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厭倦。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應該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多的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運用一些實際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對這個學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初學者瞭解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構,從而為他們以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6

這個月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翻開書,我就被序言中的一段話吸引: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着兩股抗爭的力量:積極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極力量(憤怒、怨恨、自卑等)。這兩股力量就像太極中的陰陽兩極,此消披長。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學一點積極心裏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幸福完整的人。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熱於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如果教師能夠成為播種幸福的人,則不僅自身可以擁有幸福,在生活當中充滿活力,培養出的學生也將更有幸福感和創新活力。

那讀了這本書之後,播種幸福是教師存在的價值,讓我感觸特別大。教師傳遞給學生的幸福不單單隻有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樂觀的心態。所有能讓孩子感覺幸福的體驗,都能體現我們的價值,所以很慚愧的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嚴,而吝嗇於自己的微笑。所以,在接下的教學時光,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傳播幸福的人,讓我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師的人生是有榜樣效應的,某種意義説教師的生活對全社會的人説是一面鏡子,當教師生活幸福、工作順利的時候説明我們的社會發展明和諧。

後看了這本書,書中説:"對於所有的教師説,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是需要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規劃自己的人生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自己:

1、積極、有規律地鍛鍊身體(如果老師能有規律地進行鍛鍊,就會使自己精力充沛,心情開朗,同時抗壓能力也會提升)

2、保持規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穩定的友誼

4、經常與好友聚會

5、為自己認定的有價值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教育培養人是促進一個人更好地更快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和社會規範,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逐步走向通情達理的過程,這樣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比價複雜的心理成熟過程。一個人較成熟,讓他人覺得是通情達理的,就是我們所説的"懂事"

教師困惑:古人説"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的確自古以管教孩子是麻煩的事,尤其是由於他們不懂事,甚至比較頑劣,教育管教就遇到了麻煩。也暗示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必定會遇到這些和那些的麻煩。

案例生活中:現實生活中,我就遇到了這樣一位不懂事的孩子,他的不懂事體現在:

1、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雖然成績還可以,但是習慣比較差,他經常會做一些比較異常額行動吸引注意。

2、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沒有合作意識,在團隊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和角色,行為特殊。經常無理取鬧、不講道理。

應對策略:

1、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觀。

2、為孩子設立一種較高的但可以達到的標準,在孩子實現這種過程中提供支持

3、採用以一種穩定的權威性教養方式

4、在孩子低能力領域提供技能訓練

總結:面對"不懂事"的孩子,我們往往會有煩躁心理,這類學生就成了我們心中的那類問題學生。現在看了書中的應對策略,不管怎麼樣,心中就踏實了一些,不會那麼茫然無措。

最後,還是那句話: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完整的人!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7

我在假期讀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深有感觸,特別是怎樣真正的讓學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關重要。

隨着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觀念,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重要性,讓我感觸頗深。必須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讓它源於實踐,用於實踐。

1、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泄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裏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眾”,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説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為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矗。

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對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辦法,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