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讀後感精選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77K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分享自己對書中主題和思想的觀點和看法,與他人進行深入的討論,讀後感是我們對作品中的幽默和諷刺的思考和解讀,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哲學讀後感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哲學讀後感精選7篇

哲學讀後感篇1

讀梯利版《西方哲學史》,這是我繼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學史》和羅素版《西方哲學史》後讀過的第三部西方哲學史著作。與那兩部相比,我更喜歡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雖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學者所普遍擁有的“自我中心優越感”(他們總是認為西方思想史的發展是最完善、最系統的,進而很少認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發展史的情況,因此,作為熟悉中國思想發展史的我來説,從他們的語言表述中,總有觀井底蛙語之感、之憾),但從該書整體編寫來看,是我讀過的線索最為清晰,表述最為客觀的哲學史書;其二,哲學本身是一門需要爭論的學問,作者作為一名現代的哲學學者,卻能夠儘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場進行評論,而是使用歷史上不同哲學家的觀點,以歷史客觀背景為基礎,進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這樣的寫作風格,頗具“信史”之功,讀來也讓我收穫頗豐。

閒言少敍,直接説説我的讀後感吧:

1.從作者的哲學史脈絡中,能夠真切地看到思想的發展不是斷裂的,是一脈相承和不斷融合、折中、反動的結果,有理、有據、有節,讓我一下子將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梳理個透徹明白。梳理清楚後才真正發現,思想的發展原來才是世界發展的真正推動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學史發展脈絡後,才真正理解了哲學所關注的三個問題及關注這三個問題的原因: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哲學關注三個問題及原因是: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形而上學、宇宙論問題)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知識論、邏輯學問題)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根源”,進而理解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羣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人生論問題)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3.通過哲學史的閲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展脈絡,並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有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訴諸於“宗教”(前軸心時代);

階段二:隨着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展屬於自己的“哲學”(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創立了哲學基本體系,包括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

階段三:由於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後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並將着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階段四:隨着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人類很難運用理智解決意志問題,因此,人類開始將哲學與神學分離,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懷疑和反叛意識,將人類從對神的思考拉回到對人、對世界的思考上,近代哲學肇始於此,在近代哲學中,人類的思想意識形態之所以有了很大進步,源自於人類更加“務實”,同時,也使用了更加“務實”的思考方法。總的來看,近代哲學的着力點放在了“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即知識論上”,人類綜合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又補充了培根、穆勒的歸納法,還加上了更為現代的新方法(當代數理邏輯家對傳統邏輯的背離),從而使得人類有了飛快的進步;

如果按照目前已知的哲學史發展的歷史規律大膽地進行推測,在未來,哲學的下一次大發展應該會把研究的問題再次關注信仰和意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運用已有的、更為有效的方法進行研究,並最終將着力點回歸到“人的問題上”,從而促進整個世界再來一次更為驚喜的發展過程。

思及至此,突然有了一種想法:中國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將“人”的問題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如此看來,未來世界哲學發展的起始點很有可能就在我們中華大地喲,很有可能伴隨一次中華文明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後,使中華大地成為未來世界思想的爆發點和引領地,就像近代哲學發端於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一樣……雖然覺得這個思想復興和啟蒙的運動有可能並非在我們現在這一時代進行,甚至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可能看不到這個過程,但這樣一想還是不免有一些小興奮,真心但願如此……中華兒女們,加油吧……

哲學讀後感篇2

本週繼續閲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説,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説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裏,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祕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哲學讀後感篇3

7—eleven便利店,一直是我們研究的對象,但是之前作為終端形象及策略的顧問公司,更多關注陳列、空間佈局及如何凸顯焦點產品、生動化陳列方面的內容。7—eleven在空間利用是絕對的典範,如此小的空間竟然可以毫不違和地陳列那麼多品類的產品,並且巧妙地利用產品的屬性,將必須品、衝動購買品、各種關聯產品巧妙搭配陳列,盤活整店,全店無死角,讓每一寸貨架都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

最近,朋友推薦我看《零售的哲學》一書,此書正是日本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著作,書中詳細講述了7—eleven創立—運作—發展的始末,也着重分享了7—eleven的成功的關鍵。也讓我從書中更清晰地瞭解到店中格局陳列等等當中的來由,雖然我們已經從專業角度進行了解讀,但是看着幕後的故事,更讓人體會深刻。

?零售的哲學》雖然更多是從便利店的角度上來講述問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而且現在的7—eleven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賣店了,是真正意義上的便利了,兼顧快速餐飲、煙酒、日常用品、otc醫藥、coffee、雜誌書報、快遞攬收、atm及信用卡還款、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務等等功能,已經是兼顧多種業態的店鋪形式了。在這裏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讀後感,希望可以觸類旁通,給到大家一點啟發。

1、"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便利店,因此,這個行業並不存在飽和一説"這是2013年7—eleven準備進駐四國地區時鈴木敏文説的話,因為當地在四國地區,已經有了1200家便利店,大家質疑是否應該再進駐。這句話我理解的意思是有那麼多的店存在,證明需求是非常大,市場有那麼大,這個時候能不能分到蛋糕,就是要看你自己的了。鈴木敏文非常有信心,是因為他非常清楚7—eleven的優勢所在——優秀的出品、貼切需要的產品品類、讓你離不開的附加生活服務、主人翁精神的店員。所以,只要做好了準備,就不需要懼怕競爭!競爭越大説明市場越大,機會越多。你要做的是脱穎而出!

2、在大百貨大超市,shopping mall盛行的年代,反其道而行之,創立便利店,確實是膽識過人,眼光獨到。其實在現在的7&i集團,整體發展趨勢及給集團的貢獻,均是7—eleven高於超市形式的伊藤洋華堂和百貨形式的崇光西武百貨;而同屬李嘉誠旗下的百佳和屈臣氏,似乎也是屈臣氏的發展更好些。這裏體現了不要懼怕巨無霸,小形店鋪更靈活,只要能貼近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創新求變,充分挖掘與巨無霸的差異,以快打慢,一樣可以過得比巨無霸更滋潤。

3、1973年,鈴木敏文主導與美國南方公司簽約加盟,1974年開出第一家加盟店,到16年後的收購美國夏威夷分部,再到1991全面接管美國南方公司,整個過程只不到18年。絕對的屌絲大逆襲,從一個加盟商逆襲收購品牌母公司,這也算得上是一大傳奇。南方公司從主變僕,除了運氣不好買股票遇融斷,買樓遇暴跌外,更多是自我的封閉與不思進取,沒有充分利用自己店鋪小而多的優勢,貼合消費者需求,而是自我為中心,總部拍腦袋配送產品,從不考慮實際需要。總是站在賣方市場考慮問題,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説,不管現在過得多好,還是要未雨綢繆,主動求新求變,去迎接市場的變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也是我們做店鋪形象設計時所強調的,我們要做能領先一段時間的品牌形象,要先想到市場的變化,要具有前瞻性,不要總是後知後覺,在別人的屁股後面追趕,這樣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4、在便利店引入關東煮、飯糰等快速餐飲,以及提供atm機等,在今天看來,似乎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在當時當地,這確是一大創舉。鈴木敏文為了解決餐飲和atm機這兩件事,耗費了多少心思,經歷了多少磨難。為了在便利店安裝atm機,而去成立一家銀行,這是多麼瘋狂的事呀。鈴木敏文説他所做的這一切,因為他説是站在客户立場思考問題,瞭解客户所需,解決客户問題。從經營的角度上來説,更是給自己挖掘了更大的市場。一個小小的便利店綜合了快速餐飲、煙酒、日常用品、otc醫藥、coffee、雜誌書報、快遞攬收、atm及信用卡還款、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務等等功能真的是將便利二字表述得淋漓盡致。

5、現在總是説實體生意難做,網店價格便宜,沒有辦法競爭,這不正是當初便利店與大百貨、商超的情形嗎?百貨商超品種齊全,整體氛圍舒適,一次性解決全家的吃喝玩樂,但是距離居住地較遠,不方便。而現在是網店價格相對便宜,足不出户就可以送到家,但是不真實,沒有體驗,沒有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而作為實體店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當初在大商超籠罩之下的7—eleven的生存之道——差異化、創新、貼合需求。便利店的核心就是便利二字,一切站在客户立場,挖掘更多的服務項目,讓人離不開他,雖然他們從來沒有過價格優勢。

而今天的實體店,真實立體的環境、親切的面對面交流,舒適的空間氛圍,全面觸感的體驗是不是正是我們要全面挖掘的地方?

6、結語,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當勵志也好,想從中尋找經營的靈感也好,或者都可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而作為我,從前台觀察、分析、理解、吸收再到幕後去了解起因經過,兩者融會貫通之後,確實是受益非淺。

哲學讀後感篇4

暑假拜讀了台北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傅先生的講義,被評為“最佳通識課程”,我讀了以後覺得實至名歸。書中從古至今,兼顧中西方的主要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側重於人生與文化,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語言通俗。整日奔波於家庭、學校之間的我們,在假期裏,借這本書靜靜地審視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現場直播,自己描繪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學。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學哲學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傅佩榮先生認為幸福、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現在就業壓力很大,相對於那些奔波於求職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人,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內心感覺很幸福。

工作能激發活力,養老院將老人分為兩組,一組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麼事都不做,純粹是休息養老。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老人比第二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由此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今年77歲,四年前,父親因為身體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擔心,年邁的母親也會因為照顧父親而病倒,但是,我發現,每次回家,母親像以前一樣,不斷地告訴父親家裏的變化,給他一日三餐,體檢顯示: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在父親過完百日後,我把母親接到了濟南,我不忍心讓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再為我做什麼,我在心裏説,讓母親好好休養。一日,小哥來電話稱,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萬別讓母親什麼事都不做,母親身體力行可以做的,都讓母親去做。如果她一旦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會加快母親的衰老。果然,母親第一次獨自在院裏遛彎回來,開不了門,站在門外怎麼也打不開。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還是過了很久才打開。母親自言自語,説,哎,老了,連門也打不開。我聽到了,母親內心的失望。相對於父親在世時,母親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猶能自理。開學後,七點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學,家裏幾乎全天只有母親一人,我得想辦法讓母親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讓她有點成就感。我就讓母親負責照顧家裏的小魚和花花草草,每天給他們餵食和澆水,自己操作按摩墊,不幾天,母親欣喜地告訴我,小魚長大了,因為堅持按摩,自己的身體很舒服,在花園裏遛彎時,看到了藤上掛着幾個南瓜,哪裏的石榴長得很好。

我想,母親在這幾年裏,保持很好的食慾,身體依然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輩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輕時有多少次爭吵,現在,他需要自己,這是支撐母親的強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會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關鍵在於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人只要活着就會逐漸老去,在遇到苦難時,激發潛能面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讓我想起,上海信息技術學院的鄔憲偉校長,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不到30歲破格評為教授,最終成為上海名師、全國名師、校長。“凡是能夠成為專家或名師的都是在能力邊緣的極限上工作後鍛煉出來的”,他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將自己逼到能力極限的邊緣。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讓自己提升轉化的機會,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不必奢望無災無難的人生,卻要在面臨痛苦的挑戰時,主動而積極地以改變自我,來展現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學讀後感篇5

這本書是我高中時買的,那時沒錢買正版書,就到舊書店淘盜版書,正巧,就碰着了這本封面寫着《周國平人生哲思錄》的書。周國平在我們讀高中的時候,以一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舉獲得我們的親睞,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這本書買回來我還來得及看,就高中畢業了,讀大學時偶爾翻翻,覺得理論東西太多,淡然無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發現了這本一直沒讀的書,才開始閲讀。説來好笑,讀這本書時的感受跟讀周國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樣,但是因為這是周國平老師的書,是我偶像的書,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讀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實在太疑惑了,就翻開前言,想看看這本書到底是個什麼目的和思路。結果發現,這本書封面是《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內容卻是《傅佩榮哲學與人生》。周國平還為這本書寫了推薦語。我啞然失笑。

其實單單這個過程,就給我一個啟示。正如同低年級的孩子崇拜老師一樣,我們崇拜着比我們智慧的`人。當孩子從心底裏佩服你,崇拜你時,你才有可能將知識灌輸於他,將智慧傳授於他。所以,當老師,尤其是低年級孩子的老師,首先要讓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國平之對於我們。

但是崇拜是容易讓人盲目,讓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一味地接受。一旦這種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麼後果就是懷疑,加倍的懷疑,直至成為一種反叛式的懷疑。就像孩子正在經歷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會讓他的崇拜者出現叛逆,因為他知道,被人崇拜並不是他想要的,成為思想的引導者,智慧的領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榮老師,在書中多次提醒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斷地懷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發出來的懷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夠獨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就扮演着這樣的一位“智者”,不斷告訴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問,要思考,直到將孩子領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來就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是傅佩榮自己編寫的一本哲學教材。因為是教材,所以本書的體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來説,分別闡釋了什麼是哲學,哲學指導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學起源、發展和哲學代表思潮,中國哲學起源、發展和代表思潮,哲學與宗教、藝術、教育、文化之間的碰撞。在每一章裏,作者都從各個方面進行介紹、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正如書名那樣,這本書緊密結合人生實際,用哲學指導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斷髮展哲學。

哲學原意為“愛智”,亦即愛好智慧。作者解釋道:愛好智慧不等於擁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種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靈的開放,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和思想觀念都是日新月異。正是如此,才出現兩代人之間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間的不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不落後於時代,多一點理解少一點代溝,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心靈的開放,不斷吸取新的知識,新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夠適應電子產品的老人們,佩服一生追求知識的人,對於他們來説,接受並適應他們新的事物,是他們的智慧,是對生活的積極熱情,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經驗所侷限,被一時的歡愉和利益矇蔽雙眼。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維去判斷分析。作者告訴我們,不停地追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我?我該是什麼樣子?”能夠幫助我們反思自我,確定人生路該怎麼走。當然,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在不斷地體驗中印證價值,隨着生命的成長,他的經驗將越來越豐富,並且對人生的體驗以及對價值的掌握也會越來越深刻和準確。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話來描述何謂哲學:

(一)哲學就是培養智慧;

(二)哲學就是發現真理;

(三)哲學就是印證價值。

接着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所謂“培養智慧”是指人們超越感性的限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達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謂“發現真理”是指人們去掉重重遮蔽,發現客觀事物的真相;所謂“印證價值”是指人們憑藉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印證真理的價值所在。那麼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呢?

首先,培養思考的習慣。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況變化而影響自己心情,天氣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氣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響。很多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結果。有思考的人則表現出理性和冷靜。怎麼樣才能養成思考習慣呢?作者舉了牛頓的例子。蘋果如果掉在我們頭上,我們只會習以為常,心態不好的罵一句,心態好的吃之大吉;蘋果掉在牛頓的頭上,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就無法養成思考的習慣。

作者告訴我們,如果對任何情況都能夠加以考慮,就會發現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會一直如此,這樣就會在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這讓我想到電影《雪國列車》裏的一片段:列車裏的警察持槍對着要暴力的人,副手罵他們“把這沒用的東西拿開”,這句話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力的青年領袖從這句話中得知:警察的槍裏早已沒用子彈了,他們早就用完了。這是善於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體觀點。這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更加圓融。年輕人都喜歡有稜有角,不喜歡圓融,我自己也是。有稜有角的個性適合辯論,也適合鑽牛角尖;容易彰顯與眾不同,也容易閉門造車,聽不進別人的合理建議。還好的是,圓融和稜角並不完全對立,個性和聽從別人建議也並不矛盾。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確立價值取向。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或做人處世的風格,不過,經由學習與成長,我們可以進行修正及調整,然後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叫做價值取向。價值取向既然是一種選擇,就一定要有所取捨,如果我選擇了某些價值,那麼勢必要放棄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選擇價值時是需要勇氣的,人不可能什麼都要,也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個人崇拜什麼樣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反映出他內心的一種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到底,不輕易改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個人什麼代價都不願付出,隨便放棄自己的價值觀,他的一生想要快樂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當然,我們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所有他聽到過的德行,那豈不是滿街都是聖人了嗎?人都會犯錯誤,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選擇一種價值之後不斷地印證,讓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滿意。知識的範圍是無限的,即使你皓首窮經,一輩子也無法把天地下的書讀完,人一生所能學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識。並且,如果你學到一些知識,卻不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麼就算學的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學習知識後,就要懂得消化,並融會貫通才是“知”“行”合一。

寫到這裏,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個小結: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哲學決非一種枯燥的東西,它可以引人入勝,就象人生的照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裏走。所以讀一點哲學書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處的。

感謝傅先生在讓我領略到哲學風采的同時為我指明瞭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學素養。以正確的價值取向為指導,將思考變成自己的一種習慣,做事從多方面考慮,運用所學。我想,那樣的生活會很有意義的。

哲學讀後感篇6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種説法毫不誇張。《論語》裏充滿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大智慧,歷經歲月滄桑而生命不息。我那裏從《論語》十則中選取他講學習的三則,以達“一粒沙中見世界之功。

一、子日:“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

這一則講了學習中的記憶問題。中國古代多講究人文學科,重耳舌相傳與記誦功夫,所謂“博聞強記、“過目不忘皆是這種狀況。事實上,記憶在學習中的地位是的確至關重要的。能夠肯定地説,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學習實際上是透過不斷的刺激,加深對認識對象的印象以求掌握運用之。記憶及其根本與基

礎構建了一個人知識儲存的“硬件。怎樣記憶?重複是不二法門。所謂重複,便是孔子所談的“温故而知新。惟有“温故竹,方能具備新的基礎知識;惟有“温故並輔之以思,方能打通關節、開啟視野,到達“知新的效果。

二、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則講的是學習興趣。事實上,沒有絲毫的興趣可言的話,是全然談不上能夠對所學的資料有更深的把握的。在此好處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然而僅僅憑一時的興趣而無深深的理解與體味,同樣是不能理解其中樂趣的真正所在的,對於該學科也難以有真正的拓展。古代的治學者講究一個“正心誠意,格物致和,以求真知。但僅僅以“心、“意”之正誠為治學根基,我表示懷疑。因為孔子早已經深刻地指出學習的深層次動因。創造力與用心性恰恰來源於興趣。由此觀點,我們也能夠想到傳統應試教育的畸形對於學生身心的摧殘,能夠想見素質教育的緊迫性。

三、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篇乃孔子最為過人之處。他不只從書本中獲得所謂“死”的知識,更要源頭活水,以求得“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之功效。因為儒家本來就是一種人世的倫理與學問,所以對現實的關懷遠大於對於“彼岸”的追索。事實上,一個人處於社會中,也就應具備這種情懷。譬如一棵樹,其根系伸展得越深越廣,其枝葉也就越繁茂。感謝語言·感謝文字

人類社會作為—個整體得以不斷地向前發展,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學習”——在同時存在的人們之問,知識和技術得到了傳播和發揚。“學習是人類生存和前進的本源性的動力之一,所謂學習便就應是從外面的世界獲得原先沒有的知識,並加以掌握和利用。

但是,只有語言的時代,知識流傳的時間和範圍都不得不受到限制。一代代的口耳相傳,千百里的道聽途説,使許多消息離它原先的真相越來越遠,最後只留下一個面目全非的影子。就像每一個古老民族沒有文字信史之前的傳説那樣,一切都變得虛幻縹緲,不可捉摸。遙遠的歷史湮沒在時間的塵埃之下,永遠也不可能再見到天日了。而文字的出現使一切都改變了。文字寫在竹簡上,刻在石頭上,又從竹簡上被抄到紙上,此刻又存到了光盤上。

道理是樸素而永恆的,絕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發生本質上的遷移;我們學習的道理以及學習的實踐,也絕不就應有任何時間期限。

哲學讀後感篇7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説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敍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為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着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説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敍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