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所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4W

當自己有了新的思索之後都是需要將心得體會寫好的,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邏輯能力得到提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傳習所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傳習所心得體會5篇

傳習所心得體會篇1

在《後會有期》這部電影中有一句話説道: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道理出了問題嗎?顯然不是。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再多的道理也需要去“實踐”,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日研習王陽明的《傳習錄》,對於其中王陽明所闡述思想,有所感悟,其中心思想就是:心之本體者,性也,性即理也。所以,心即理。這是理解王陽明心學思想最關鍵的問題。

一、理得即心安?

?傳習錄》的精髓在於將心和理合二為一了,他説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體的,不可分開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但是,這個理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為這個理不是別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個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國人最倡導的就是合理,我們似乎總是很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很沒有原則。但其實我們是講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説合理的話,而這個理則需要自己去把握和體會,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和尺度。中國人一直講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裏覺得合理,在邏輯上講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平靜和安慰。試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裏能安寧嗎?肯定是心裏不踏實以至於輾轉反側,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這件事的前後捋順了,想通了,能夠説服自己了,自然如釋重負,彷彿獲得解脱,從心理上獲得一種安慰。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東西才能讓自己心安,不合理的東西你不會心安。忽的想到多年來部隊內部關係中發生的問題,心不安,不就是因為不得理嗎?帶兵人,要想心氣順,簡單的説,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實踐”才是王道。

踐行之路,從無坦途。但是如果説只要在心裏覺得合理了,就會得到心安了,人生從此再也沒有煩惱了,那也未免有點自欺欺人了,與王陽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陽明説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陽明的弟子也發出這樣的疑問,説誠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聞教告,遂能至於知致而德明乎?為了解決這個疑問,王陽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這個命題以救其弊。

他認為,知行本是一體,不可截然分開,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體,行是知之用。王陽明認為光有知是不夠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內心覺得合理,邏輯上説得通,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實際中又變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內心覺得合理的東西用外界事物來驗證,用行動和實踐來證明你的理論是合理的,這也就是實際合理。所以,光有邏輯合理是不夠的,還要實際合理,或者事實合理,經過事實驗證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陽明回答他弟子這個疑問的時候,説昏暗之士,果能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所以,王陽明的心學經常給人一個誤解,就是教人要去靜坐冥想,參禪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內都這樣認為。他們會想,假如一個人成天什麼也不做,整天在那裏靜坐懸想,是不是就能體悟真理,超凡入聖了?當然不是這樣,王陽明説的很明確,要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説要在事上磨練。在心靜的時候方便反思,通過省察克治的功夫來悟道,但這是不夠的,更要在事上磨練,要使沒事和有事的時候心境是一樣的,要在具體事情上來體會平時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陽明年輕時很迷戀仙釋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後來很反對仙釋之説。因為他覺得佛道都是隻在靜上下功夫,卻沒有去事上磨練,最後都是虛空頑靜,不切實際,與聖人之道不合,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總是需要我們去行動。去做無數件別人不屑嘗試的小事,拒絕那些試圖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虛假繁榮。

三、信念成就夢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些人,無論遇到挫折還是迷茫,都會微笑着面對生活,看到他們,我們猶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們的臉上總是洋溢着陽光燦爛的笑容,因為他們永遠不缺乏信念,必將實現夢想。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否還在沉醉於困惑,藉口迷茫而拒絕展開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親一樣永遠慈愛和安詳,尤其在部隊中,不可能天天灑滿明媚的陽光,偶爾也會瀰漫迷茫的風霜。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於迷茫,別人都在頑強的活着,我們有何理由忘記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印度的聖雄甘地,南非的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全身不比礦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亞人約翰庫提斯,我們崇拜他們,就是面對挫折,他們能夠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們用默默無聞的耕耘完成了別人認為無法完成的工作,讓他們成為了人們心目當中的偶像。

所以,通過研討《傳習錄》,最重要的是要面對迷茫,不要慌,它不會因為你的慌忙,就放棄對你純潔思想的侵蝕。更不要以傷感的眼光來看待迷茫,因為迷茫是一杯茶,聰明的做法就是勇敢的面對,並且樂觀的去品嚐。總之,迷茫過後,要麼讀書,要麼奮起?總之要保持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凡事不必苛求,但求心安理得就好,因為真正的輝煌並不是沒有平平淡淡的時候;真正的英雄也並不是沒有曾經的悲傷;面對迷茫,不僅要心安理得、更要知理心動。那是生命莊嚴的考驗;更是勝利無尚的榮光。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憑着它,我們不一定取得勝利,但畢竟是在一步步走向輝煌!

傳習所心得體會篇2

先生曰:“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説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於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裏。凡聖人所説,雖極精微,俱是下學。學者只從下學裏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傳習錄》

看完之後發現原來古人也和我們現在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理解的上達功夫,就是知識裏説的本體論。現在的人對於自己越是不瞭解的、感覺神祕的東西,就越是感興趣。

以前我也這樣,總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識,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説出去讓別人聽不懂,自己感覺到很有面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目的。

這裏面王陽明講的很清楚,上達和下學是一個功夫,不追求下學的上達全是空中樓閣。下學就是上達,《中庸》裏講“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基礎的理論開始,想直接到達哲學的頂峯,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們是入世的學説。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識都要以現實為出發點,學的東西要在現實當中可以應用的上。只談理論,不落實到實踐上,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王陽明舉的樹生長的例子特別的實際。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設定出樹長什麼樣子,你只有不斷的去澆水、培育、養護,它才會向上生長。至於樹能長什麼樣我們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説的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那樣。想要追求上達要從自己內在做起,向內求。心擦亮了,明德顯現,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達也就實現了。

傳習所心得體會篇3

最近心血來潮,拜讀了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雖然對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體會意,讀完之後深刻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質所折服,這些傳統經典值得現代人學習,也應該被不斷傳承下去。

陽明先生繼承了宋代的心學“理論,並以自己的體悟不斷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血體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響古今內外無數人,甚至間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成為經濟騰飛時期韓國的精神範本……曾國藩評價説: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而我認為,在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傳習錄》對於國家政治建設現代化、推動文化強國戰略以及優化社會建設佈局都有着重要意義。

?傳習錄》中有一句話叫做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正於天下“,王陽明在這裏表明了他自己的觀點:名分正當,言辭才合於道理。名分合宜,國家就平治。

名分不正,國家就混亂。我認為這裏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為法治“,我們要建設法治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據可依、覆蓋全面,這樣才能讓社會運行更加順暢,國家更有權威,百業興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們修改憲法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契合時代潮流。另一方面,《傳習錄》中的致良知“對於保障政治清明、生態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員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開展政務,那麼必然能做到拒腐防變,更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着想,為人民服務,就如古語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只要每個公務人員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治理何愁得不到進步。

?傳習錄》還告訴了我們一些在社會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個時代的背景都不一樣,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會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決當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所產生的矛盾,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社會才能不斷前進。在解決矛盾過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斷地摸索中獲得經驗,進而深化為理論,指引我們前進。

?傳習錄》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上每一個個體其實都是國家、民族的一個文化因子,如果每個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氣,那麼民族就有希望。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們國家倡導正能量,社會和諧是大家都願意看……

傳習所心得體會篇4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因藥發病。’”

這段話是説:一個人有悔過之心是對的,無論你覺得做錯什麼,以後別再重蹈覆轍就行了,但沒必要感到有罪,更沒必要念念不忘

這段話之所以拿來分享,因為發現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那麼“瀟灑”,往往越是“懂事”的人,越會對自己曾經犯下的某個錯誤耿耿於懷。我有一位女同學,曾經是標準的賢妻良母,但有一次同學聚會,被大家拉着打了一個通宵的麻將,結果糊里糊塗第二天送兒子參加演出比賽的事給耽誤了,孩子因為遲到,比賽結果有失水準。事後她後悔不已,總覺得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時刻虧欠了孩子,於是就對兒子提出的各種要求儘量滿足,直到後來她發現孩子因此養成了偷錢的毛病才後悔不迭。真的是一個錯誤套着另一個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了就是錯了,吸取教訓就好,學會放下,否則錯上加錯就更加得不償失。生活是朝前看,跟每個當下的自我和解,這又何嘗不是“致良知”的一種表現?

傳習所心得體會篇5

?傳習錄》開篇是徐愛的序言,從這裏就能看出徐愛是發自內心的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的偉大。我用偉大這個詞,因為我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都能配得上。徐愛把自己從開始的質疑到後來的堅信,再到把世人對陽明心學的誤解,説成是“本末倒置”。這些都能看出,徐愛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逐漸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對陽明心學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窺其藩籬”,一是自謙,二是説陽明心學確實高深。又説了當世的一些人斷章取義和捨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記錄的和先生的談話內容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相互參證。

後世很多人把徐愛比喻成顏回,可見徐愛在王陽明弟子當中的重要性。連徐愛自己都説對於陽明心學只曉得一點點,雖有謙虛成分,但我認為説的是真實情況。他把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用“驚駭”兩字來表明。説明朱本大學已經在當時的人們心中紮根落地了。對於新接觸的人來講,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更像一種叛逆直流。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驚訝,驚訝的途中很多人就避開了。認為這是歪理邪説。只有一些對真理認真的人才會去思考,王陽明為什麼會這麼説。這讓我想起了《中庸》裏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首先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和未知的學術;然後再提出疑問,為什麼會這麼説?自己謹慎地去思考,從當中去分辨學説的正確與否,如果不相信就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堅定奉行。

徐愛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並説王陽明在龍場中“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處困養靜”是修行,是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經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他的這種“大中”實際就是“止於至善”,也就是陽明心學的“致良知”。

徐愛還説了兩點,第一點是有一些人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對的,對別人的學説嗤之以鼻,以點帶面或聽風就是雨,有句話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些人可不覺得他們沒有調查,反而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瞭解了。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第二點是用牝牡驪黃的典故指出當世一些學者的本末倒置。我認為徐愛説的本末倒置是指當時的人過於關注了學問,而沒有關注學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過於關注書本知識,而沒有關注背後的真理。

可能是這些原因,徐愛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對話拿出來,應該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