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5W
“樑家河”是崇高遠大的理想,是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大公無私的奉獻。那麼關於樑家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以供參考。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的,讀書相當於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旅遊,走進文字的世界,體會書中人的心路歷程,品味書中的一切。

項目部前幾天發了紀實文學《樑家河》這本書,懷着好奇與敬畏的心情認真讀了這本書,習總書記説過,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作為一名基層工作的青年人,紀實文學《樑家河》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堅定理想信念,紮根羣眾,服務羣眾。

另外還學到了習總書記很多優秀的精神。習總書記酷愛讀書,在樑家河人的印象裏,習近平經常看磚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看、放羊時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窯洞裏藉着微弱的煤油燈看;習總書記不怕吃苦,露天廁所,夏天有蚊蠅,冬天寒風刺骨。貧瘠的土壤,乾旱的氣候,落後的老钁頭、沒有彈性的木扁擔,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可是習總書記依然做好長期留在樑家河的打算;習總書記奮勇當前,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糧食生產不足。當時延安地區的人民鍋裏沒糧,口袋沒錢,生活窮困。習近平當選大隊支部書記後,開始計劃在樑家河溝口打一座水墜壩。為打消老鄉顧慮,他耐心做思想工作,主動乾重活兒。

在樑家河習總書記是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的。習總書記的經歷教導我們無論在什麼位置都要努力,才會有收穫。習近平不僅深深地愛着這塊土地,而且深深地愛着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人生而平等,對智障殘疾人尤其要關心愛護和幫助,習總書記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紀實文學《樑家河》這本書是一本反映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的紀實文學,以《樹高千尺忘不了根》、《窯洞里長滿了故事》、《一聲聲喊我小名》、《我們走在陽光路上》四個章節3全四篇 文章,講述了2021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離開了40年的樑家河村的事情。

讀完紀實文學《樑家河》後,給我的感受有四點:

一是牢記學習是人生進步的階梯。總書記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習總書記卻痴迷於讀書而廢寢忘食。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幹部,不僅要有計劃的學習、還要高效能學習。要把學習作為提升個人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是習總書記、知青們和羣眾的親密聯繫。習總書記在樑家河的七年與羣眾一起吃玉米糰子,住窯洞,睡土炕,打壩挑糞,建沼氣,和羣眾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其離開樑家河的時候,家家户户與其話別。只有自己真正的投入感情與羣眾交往,才能融入羣眾,做好羣眾工作。

三是對待工作必須兢兢業業。習總書記在樑家河從羣眾的立場出發,他帶頭打造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創辦鐵業社、經銷社等,贏得了羣眾的廣泛讚譽。工作必須站在羣眾角度,真心實幹,才能贏得羣眾的支持。

四是必須堅定理想信念。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堅定信念、不怕艱苦、敢於拼搏、紮實工作。從實際出發謀劃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在實幹中錘鍊黨性、提升修養。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滿懷崇敬的心情,研讀《樑家河》這一本記錄習總書記知青時期生活與人生成長經歷的書籍。崇敬知青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崇敬總書記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更加崇敬樑家河精神的傳承,一代又一代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的信仰。

團結觀 :在行為中履行、堅持黨的根本領導方式 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習總書記知青生活的開始經歷迷茫困惑等過程,最終在沉思中,領悟到革命先輩們團結羣眾路線的重要性,從被動到主動深入羣眾中去,融入羣眾、融入鄉村。團結是一切工作的開始及基礎,做任何事講團結,團結才解決任何所面臨的困難。那麼如何做到團結?

身先士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習總書記,知青生涯中 團結觀的體現。從勞動、修大壩、建設沼氣池等各個方面,身先士卒,走在最艱苦工作的前線,做任何事都可起到先鋒帶頭作用。通過實幹帶領羣眾一步步解決困難。同時其精神感染着樑家河的每位村民,其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實幹精神在流傳,使得樑家河不等不靠,自謀發展之路,使得樑家河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基建行業工作,這是一項服務民生的工作,不論在工作一線還是二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與任務。只要我們勇於承擔,想別人所想,做別人所做,不推辭、不拖拉,就可實現自己的責任。

同時在各項工作中,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的 團結觀,融入羣眾,才能更好的工作,同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才能起到共產黨人的先鋒帶頭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圍。工作不在大小,不在高低,不在好壞,只要自己用心去做每一件事,都可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用了三個晚上看完了《樑家河》,讓我對習總書記的知青生活有了更親近、更深刻的瞭解。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青年時代對習近平,也跟我們很多青年一樣,有過迷茫、有過彷徨、有過失落,但不同對是,習近平在經歷理想與現實對博弈之後,毅然選擇了紮根農村。這種抉擇,不是逃避,不是退縮,而是實事求是、迴歸理性,並且在艱難困苦中磨練自己對意志,默默儲存能量,等待搏擊長空。

試看現在很多青年人,吃不了苦,彎不下腰,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甚至遇到一點點挫折後就一蹶不振,看破紅塵。熟不知這並不是現實與社會殘酷,而是我們自己不堪一擊,沒有足夠的韌性和勇氣去生活,去拼搏,去改變。一時的迷茫無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卻讓人難以原諒。就像青年時代的習近平一樣,短暫的迷茫後,選擇了腳踏實地,戰天鬥地,不僅學會了勞動,鍛鍊了堅強意志,還博覽羣書,開闊了眼界,提升了人生格局。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種子沒有在泥土裏飽潤甘露,哪來的破土而出。拳頭沒有縮回來的間距,哪來的力量與速度。學會在平淡中積聚能量,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正當其時。

2021年關於《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用“樑家河精神”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窗外天漢長街燈火闌珊。此時此刻,閲讀紀實文學《樑家河》,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徐徐展開。“1969年1月隆冬時節,不到16歲的習近平到陝西延川縣樑家河大隊插隊,與村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社;

刻苦讀書學習,修身勵志……”讓思緒飛揚沉浸在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歷練和成長歲月中,感覺如此接近樑家河窯洞裏的故事。

閲讀《樑家河》,結合自己學習,成長、工作中的過往,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凝聚、飽藏樑家河羣眾汗水與智慧的温暖記憶,鄉親厚重樸實的情意。感悟總書記堅韌剛強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和為民造福的初心,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情懷,勤奮好學的精神,苦幹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汲取珍貴的政治營養和心繫羣眾的情懷,激發愛崗敬業不懈怠,追趕超越再出發的豪情。用“堅定信念,一心為民,艱苦奮鬥,實幹擔當,敢為人先,廉潔奉公”的樑家河精神照亮前行每一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