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W

在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對人生一定有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該寫寫觀後感了。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取材於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曆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蔘加了戰鬥,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着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裏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鬥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場,中間隔着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鬥中,日軍為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牆洞,企圖在牆內安裝炸藥把牆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髮現如此危險的境況,為了阻止日軍爆破牆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於盡。“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後的話。後面的戰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衞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衞着四行倉庫,為祖國而戰。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鬥的場面,被戰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裏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着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着,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着軍禮。突然,日軍的戰鬥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後一排的戰士前仆後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裏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着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衞國的頑強鬥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當我成塵時,你必能看見我的微笑。——題記

有句話説得好:“天堂離地獄只有一步之距。”電影裏的800壯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也聽説過一些關於800壯士的故事,但看完電影之後還是會忍不住落淚。1937年,抗日時期,中國在淞滬戰爭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師的軍力去打後衞,抵抗上海日軍,最後卻零零散散只剩了幾百人。他們只有400多人,對外卻宣稱有800人,而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也遠遠不止800人。日軍用盡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們一次次的扛了下來,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還沒有放棄!

四行倉庫在蘇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開頭,我看到了那些租界裏的國人如魯迅先生筆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燈火通明,彷彿對岸的戰爭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還在賭博,這也是將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表現的淋漓盡致啊。

電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們在影片的最後都“醒了”,成了當時的勇士,他們的舉動與影片中的老算盤和一個老頭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心中剛開始還在各種糾結,最後也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後者為了自己活命,想盡辦法逃離戰場。最後一戰時老算盤看到對岸的戰況,他下了車,也去岸邊望着,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忍不住讓我產生遐想,他是不是後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對岸,幫助他們去擊退日軍?他是不是也“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日本人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行攻擊,於是那裏的戰士個個都綁上炸彈,跳到日本人的陣形裏,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聲響徹天際,對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驚訝,日本人説好的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也不了了之。

他們跳下樓時我十分驚歎,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嗎?沒有,他們也怕但他們卻有捨己為人、前仆後繼、奔赴戰場的精神,這是最可貴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遊,自然也去到了四行倉庫的遺址。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很清晰破爛不堪的牆體,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於彈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塊白一塊完全無法想象當時戰況究竟有多激烈。

狼煙四起,槍聲餘音繚繞;待到破曉,奔赴戰場懷抱,摯友已故,精神終究未倒;故土燃燒,保衞者奔向風暴: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近日,觀看了電影《八佰》。個人感覺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對現代人是一次很好的洗禮。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國民黨節節敗退,損失慘重,為保存實力撤走大部分軍隊,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卻率領420名壯士留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誓用鮮血喚醒國人的故事。

明知赴死而無畏,歷史何曾相似,我不禁聯想到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拒不同意同仁逃亡國外的提議,他説:“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於是,譚嗣同和林旭、劉光第、楊鋭、楊深秀、康廣仁以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晚清那片誨暗的天空。也因此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歷史絕唱。

2020年初,疫情爆發,湖北危急,武漢危機!然而,相似的歷史畫面似乎又再次重現。廣大醫護人員奮不畏死,紛紛按下血手印,奔赴湖北,奔赴武漢,義無反顧。鍾南山院士告訴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親赴一線,八十三歲高齡獨自乘坐高鐵奔波,畫面讓人心疼;李蘭娟院士亦是如此,率先提出武漢封城,卻又毫不猶豫地奔赴抗疫一線,提出“四抗二平衡”療法,“戰疫不成功,我們不撤兵!”,以七十多歲高齡堅守一線一月有餘。正是因着他們的付出,我們才能安坐家中,聽着新聞:“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月7日下午5時28分,全美共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6298235例……”

我想,無論是戊戌變法的先行者,還是1937年的抗日先烈,應該都不曾想到21世紀的中國是多麼的美好,就如現在的我們同樣想象不出下個世紀的中國是一幅怎樣的畫卷,但有一點我敢肯定,在這些不惜用鮮血和生命守護中華的英雄們的帶領下,中國的明天會更好!

2020年管虎執導《八佰》觀後感

2020年8月31日,__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教師觀看了電影《八佰》,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是抗戰期間中國軍民艱苦奮鬥的真實寫照,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以小見大的電影,以四行倉庫抗日戰為例,反映出了中國在堅守初心中成長、由懦弱到堅強的歷程。

1937年10月26日,上海淪陷,四行倉庫成為524團第1營最後的陣地。國軍全線撤退,日本佔領了大半個上海。倉庫裏,戰士們在佈置戰場。而另一羣,他們有的是農民,稀裏糊塗被抓來當兵,無心戀戰;有的沒殺過人;有的不想殺人,只想回家。他們趴在後窗上望着河對面,河對岸是英法租界的燈紅酒綠,酒醉奢靡。有一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國軍隊在槍斃逃兵。

電影中,阻擊戰進行得極為慘烈,幾人想要逃跑,卻無意發現日軍的偷襲;在樓上堅守的士兵幾乎一露頭就被打死,困境裏逃兵們終於明白戰鬥才是出路。電影裏的“瓜慫”、剛開始藏在沙袋裏的逃兵,為了救人而腮幫中彈,最後由一個懦弱的逃兵蜕變成在撤退時主動擔當、九死不一生的掩護勇士。小湖北,一個僅有十三歲的孩子,在面對最後的死亡,恐懼、不捨、憤怒……小湖北迴憶起太爺爺的話:古代國家亡了,人民懦弱。最後小湖北的意念應該是在打破老故事所言,他是懷着一種超脱和自豪的心情去與日本侵略者拼死一戰。

還有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人是刀子。他家境富裕,卻為了佈置電話線而命亡街頭,他是英雄,他讓所有人,包括外國人更清晰地看到中國人裏還有這樣的為國為民族壯烈犧牲的熱血男兒。

電影中陳樹生抱着手榴彈跳向日軍,戰士們一個個揹着手榴彈跳向日軍,四行倉庫升起青天白日旗,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我哭了。而對岸的中國看客們把戰爭當戲看。特別是升旗,死了好多戰士,但升旗後逃兵敢戰,羣眾應援,大家的士氣是完全不一樣了。那一刻,同樣坐在電影院的我們也覺得自己是戲中人,心中的旗也一起升起來了。

最後,戰士們奉命撤退,因為英美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會支援中國。剛謝團長希望戰爭能重新激發戰士們的信心,但特派員表示這些熱情改變不了戰局,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謝團長還是不甘心,最後希望這場戰爭能激發對岸羣眾的戰鬥熱情。

我不由想起一句話:“偉大的隊友有時候是強大的對手塑造出來的,勝利和失敗同樣具有價值。”他們輸了戰鬥,卻贏了初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一百年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與四行倉庫勇士們所堅持的信念不謀而合,這八百勇士身上體現的頑強、拼搏,堅持與奉獻的初心值得我們堅守。而他們為了堅守初心,英勇就義的壯舉則會在歷史的見證下,告誡我們“勿忘初心,砥礪前行”,只有朝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不斷努力,我們才能不讓那段悲慘、恥辱的歷史重演。

生於華夏,何其有幸!讓我們珍惜無數革命先烈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所有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