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變改革現場推進會發言稿六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74K

【篇一】

農村三變改革現場推進會發言稿六篇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組織召開全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推進大會,主要是基於三個目的:第一,“三變”改革事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關廣大農村脱貧攻堅增收步伐、事關農村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深入推進“三變”改革勢在必行。這一點,在座的同志基本上都聽了昨天六盤水市“三變”辦副主任王奇兵同志的專題講座,都能理解“三變”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意義;
第二,我縣實施“三變”改革已有一定成效,湧現了湖羊基地、百果塘蔬菜基地等一批“三變”的先頭兵,但規模還不夠大、覆蓋面還不夠廣、優秀點還不夠多、內容形式上還不夠豐富,站在開陽看貴陽,全市要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脱貧,要在全省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開陽的農村極為關鍵,就目前而言,

“三變”進程還不能完全滿足農村全面發展需求;
第三,市委提出,不僅要農村“三變”,還要在城市推行“三變”。再勇書記指出,貴陽的發展空間在三縣一市。“三變”與空間是什麼關係?上個星期在縣長辦公會上,我講過,力爭通過秋季攻勢,在今年底初步構建開陽發展“一三三”的格局,就是一張路網拉開空間,景鎮村三點串聯空間,一二三次產業填充空間。這就達到了開陽空間兼具“點線面”發展的基調。路、景點、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產業等可以理解為固態、靜態的東西,還需要活化、動態的東西來貫穿,我認為,這個東西就是“三變”,要通過“三變”全面活躍空間,農村是最好的試驗田,也是三變最大的考場。所以,抓好農村“三變”,不僅僅是落實市委的政治任務,立足於拓展開陽的發展空間,“三變”也是我們必須要大力推進的工作之一。

我們今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汪洋副總理關於“三變”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書記孫志剛同志、代省長諶貽琴同志、市委書記李再勇同志關於“三變”改革的總體要求,總結我縣“三變”改革試點取得的成效,分析“三變”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我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今天上午,我們隆重舉行了縣“三變”工作服務中心揭牌儀式;
會前,大家也觀摩了水東鄉舍“公司+農旅一體化+農户”的“三變”模式,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觸。剛才,盧彪、沛慧同志分別彙報了南江鄉、禾豐鄉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推進情況,志然同志彙報了全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推進情況,大家的發言都很好,我都贊同。同時,我們還向企業代表頒發了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書,銀行代表與企業代表現場辦理抵押登記,並簽訂了貸款合同。會議的內容很豐富,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會議的部署和動員,通過現場的觀摩和學習,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責任、瞄準抓手,紮實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向縱深開展。

下面,受海波書記委託,圍繞推進我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務必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推進“三變”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農村“三變”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xx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通過改革創新,讓貧困地區的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xx年中央一號文件裏面正式寫入了農村“三變”,省委、市委相繼出台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為“三變”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再勇書記到貴陽任職後,提出了城市“三變”,至此,正式形成了“三變”工作四樑八柱的體系。可以説,“三變”改革是統籌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實現公平共享、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關鍵舉措。

第一,推進“三變”改革,是深入推進城鄉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隨着農村經濟社會深刻變革,農村改革涉及的利益關係更加複雜、目標更加多元、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任務更加艱鉅。“三變”改革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產權制度、土地制度、經營制度、組織制度、治理體系等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破除制約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的步伐,有效聚集生產要素,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優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特別是“三變”改革突破了產業的限制,能夠全面釋放供給側改革的新活力,為農村的產能聚合與配置創造出有益的條件與優質的資源轉化環境,有效地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助推產業經濟要素的合理優化配置。同時,“三變”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為統籌推進城鄉發展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如果説,農村“三變”為精準脱貧找準了正確方法和路徑,那麼,城市“三變”則為富美開陽建設找到了有力抓手和新的突破口。

第二,推進“三變”改革,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的重要着力點。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全縣上下特別是各級黨員幹部的重大使命和神聖職責。當前,我縣已進入小康社會,但我們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低水平體現在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體還不高,xx年底,貴陽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967元,開陽為12778元;
不全面體現在我們還有很大基數的低收入貧困户。今年初,全縣收入在4300元—4800元的低收入困難羣眾還有8303户24436人,4800元—6500元的低收入困難羣眾還有5324户16247人。所以開陽縣是全市脱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份,説是貴陽的核心戰區一點不為過。尤其是貴陽市20個特別困難村中,開陽就佔了四分之一。可以説,沒有低收入困難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為此,緊緊抓住“三變”改革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創新資產收益扶貧機制,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脱貧的經濟實體,把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等經營主體有機連接起來,推動生產要素在產業鏈上的有效整合,讓貧困羣眾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獲,推進低收入困難羣眾如期實現脱貧。可以説,只有通過“三變”改革的強力推動,我們才能在公平共享的道路上,解決好“平均數”與“大多數”的突出矛盾問題。

第三,推進“三變”改革,是增進黨羣幹羣關係的有效切入點。通過“三變”改革,能夠有效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村(居)級集體經濟,強化基層黨組織對經濟的調控能力。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黨組織活動,能夠充分強化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政治功能、服務功能、發展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力、服務力、吸引力、凝聚力、戰鬥力,能夠把村級組織、企業和農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通過“三變”改革,能夠全面激發城市內生動力,開闢具有更大消費潛力的新市場,進而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共享發展新體系,才能更加有效地組織發動羣眾參與入股企業、打工就業,監督保障羣眾利益,提高羣眾組織化水平。

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三變”改革的重大意義,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重視,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關於農村“三變”改革的工作要求,抓緊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加大對“三變”改革資金的投入,整合金融、財政、扶貧及城鄉資源等要素,紮實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二,務必突出重點,蹄疾步穩推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實現“蝶變”

“三變”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切實以問題為導向,整體謀劃、突出重點、精心推進,在實踐中不斷加強“三變”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按照縣委、縣政府基本確定的“三變”主要改革舉措基礎上,深入研究改革各領域、各舉措的耦合性,使各項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第一,要切實解決“誰來變”的問題,抓住“主體”這個關鍵。在“三變”改革的過程中,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羣眾是主角。具體來説,就是政府要搭台,由企業和羣眾來唱戲,政府搭台主要是給政策平台、給操作空間、給工作指導;
企業和羣眾唱戲,不分主角、不定曲目,在政策制度允許框架內,想唱什麼、用何種方式唱、誰領唱,都可以,切實將政府、企業、羣眾三方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形成推進“三變”改革的強大合力。換句話來説,開陽“三變”改革的主體,就是政府、農民和企業。

對政府來説,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上下聯動、左右聯通、內外聯接,凝聚各方力量,引導廣大羣眾積極參與“三變”。具體來説,要以土地確權為基礎,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户等農業產業經營主體,引導各類經營主體與參與“三變”農户建立利益鏈接機制。同時,要加大與中國農科院、中科院、農學院的對接合作力度,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在技術培訓、特色產業品種的引進、選育、研發、示範、推廣等方面提供保障。特別是,要積極整合部分涉農資金,集中投向農業產業經營主體,提升涉農資金使用效益。要積極梳理、統籌財政投入農村的可變資金,加快推進以股金形式投入“三變”項目。要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吸引集體資金、農民自籌資金、社會資金、金融資金參與“三變”改革。同時,要嚴格執行規範資金的使用、報賬、公示等制度,完善項目實施及資金監督管理機制,確保“三變”資金落到實處、使用安全。要充分運用“扶貧雲”,加強分析研究致貧原因,因人因地引導貧困户參與“三變”。同時,要加快清理統計可變資金,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將可變資金注入“三變”改革產業項目,向貧困鄉鎮特別是5個特困村傾斜,發揮政策扶持資金的最大效益。要注重農旅一體化發展,依託“大交通”規劃佈局,不斷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耕地林地綠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生態補償、環境保護等制度,提高“三變”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對羣眾來説,老百姓是主角,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但是我們怎麼引導廣大老百姓參與到“三變”改革?我認為就是要做好以下三點:説老百姓聽得懂的。大家在做思想動員工作時,要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説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動員他們積極參與進來。做老百姓願意做的。能致富就是農民最願意做的,對此,各級各部門必須認真落實國家相關優惠政策,把“三變”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不違背農民意願,不損害農民利益。尤其是當“三變”改革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整合、產業培育等方面時,我們必須按照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原則,着力解決廣大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切入點,多辦羣眾看得見、摸得着、見效快的實事,讓廣大羣眾在切實受益中得到實惠,自覺投身“三變”改革中來。給老百姓真正要的。老百姓特別是低收入困難羣眾想要的,我想不外乎就是增加收入,生活富裕,我們通過“三變”的途徑,幫他們找掙錢的路徑,幫他們就業創業,幫他們參與鄉村管理等等,多設身處地為老百姓想,幫老百姓辦事,老百姓一定願意將可變的資源、資金、技術等作為資本入股到相關經營主體成為股東【以前貴陽晚報有一個欄目在搞家庭物品置換,自己閒置的物品拿出來,可以折舊變現,也可以等價置換自己需要的物品,實際上我認為這也有點“三變”的味道,只不過是簡單的家居“三變”,對於農村來説,可變的資源更多,變的方式更加多元、變的運作體系更加龐大】。今年,我們要全面推進南江鄉、禾豐鄉以及39個改革試點村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確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空殼村,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的綜合效應和紅利,增強農民在改革中的獲得感。

對企業來説,企業是“三變”必不可少的一個平台,從全縣實際來看,我們的平台主要是園區、企業、合作社,但目前大都呈現資產規模小,經營項目單一,總體不強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培育、壯大這些產業平台,我想有“擴、引、建”三種途徑。“擴”就是通過傳幫帶,強強聯合、強弱組隊,把大、小企業,強、弱企業,耦合度高的企業聯合起來,形成產業鏈條的企業抱團發展,就能組成大企業、大公司。“引”就是引500強企業,引國有企業,引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圍繞農村資源資產,擇優包裝一批“三變”發展項目,在政策和資金上多鼓勵引導他們參與到“三變”改革中來。“建”就是在企業較少的鄉鎮村,特別是一些純農業鄉鎮,以“三變”為紐帶,以“5個100工程”為抓手,鼓勵村集體進一步盤活農村“三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新建一批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開辦生產型、加工型、商貿型、物流型、鄉村旅遊型等企業。同時,積極推廣“三變+特色農業”、“三變+大數據”、“三變+鄉村旅遊”、“三變+田園綜合體”、“三變+金融+扶貧”、“三變+基礎設施+扶貧”、“三變+富美鄉村”等模式,鼓勵以城鎮優質公共資源開展股權合作。

第二,要切實解決“變什麼”的問題,盯緊“重點”這個核心。農村三變的“重點”,大家都知道,關鍵是怎麼做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資源變資產,對農村來説,最主要、最集中、最直接的“變法”就是以土地經營權作為資產量化入股。一方面,是集體資源變股權。在農村集體資源進行清理核實、確定權屬關係的基礎上,經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同意,將集體投資興建或購置的房屋、建築物、機械設備等資產評估入股,將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山等自然資源經營權折價入股,使集體經濟組織擁有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的股權,按比例獲得收益。另一方面,是個人資源變股權。包括農民自有的房屋、林權等,從“六盤水”的實踐來看,變得最多的就是土地經營權、水權和林權,我們完全可以借鑑,甚至還可以再擴大。包括老百姓的牲畜也可以是變的對象,【比如,有的鄉村旅遊點有牛車、馬車遊覽觀光項目,老百姓也可以拿出牛馬,和公司合作經營。】但是要特別注意,在土地經營權“入股”時,有一條“底線”絕對不能突破,那就是這些土地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權益不受損的前提下,積極引導農民將已確權登記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盤活土地資源。

資金變股金,可以變為股金的資金至少有四個方面:財政資金。六盤水在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就提出將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發展類、扶持類資金等,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資金,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權權利,變“輸血”為“造血”,變簡單的資金支持為資產支持,這點我們完全可以借鑑。集體資金。就是通過將村集體積累的資金投入到企業、合作社,發展經果林、食用菌、中藥材種植等長效產業中來。個人資金。就是把一家一户的分散資金參與到“三變”改革中來。社會資金。就是通過利用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撬動國有和私營企業、社會民間資本注入到“三變”改革中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激發市場經濟。

農民變股東。再勇書記對這一點,提出了“政府主導農民入股實現增收”“政府推動農民入股實現增收”“政府支持農民回鄉入股實現增收”,這三種方式效果都特別好,我們要深入研究。其中,第一種方式,對我縣不具備脱貧條件的“兩無”人員,可以探索把扶貧資金作為他們持有的股金,異地入股、佔有股份、獲得收益、實現脱貧是完全適用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二種方式,我們完全可以“拿過來用”,通過政府主導,鼓勵和推動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多種方式入股,採取“公司+基地+農户”、“合作社+集體+農户”等多種組織形式,讓農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加農民收入。第三種方式,可以藉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契機,大力鼓勵農民在“三變”改革中創業就業,支持返鄉大學生、外出務工人員、鄉土能人等回鄉創業就業。

第三,要切實解決“靠什麼來變”的問題,用好用活“平台”這個載體。對此,我們要“用好一箇中心,搭好兩個平台”。運用好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要通過這個中心,把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農業生產設施、農村房屋、生物資產和無形資產信息進行發佈和交易,切實盤活農村存量資產,優化農村資源配置,讓農村“沉睡”的資源轉變為發展的資本。要搭建好園區發展平台。這方面我們是很有“條件”的,我們的8個省級3個市級農業園區,既是我們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主戰場,又是推進“三變”改革的試驗田,必須要着力提升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的規模和質量,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支持更多園區成長為引領型園區,推動農業特色產業集聚、集羣、高效發展。要搭建好金融服務平台。充分發揮基金作用,吸納信用聯社、農行等金融機構的農業信貸資金,進一步做大支農再貸款規模。同時,金融機構也要加大對“三變”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推行集體產權抵押貸款、惠農直補資金抵押貸款、信用互助合作等模式,創新農村信貸產品,拓寬融資渠道。

第四,要切實解決“怎麼來變”的問題,明確“路徑”這個根本。

一方面,要做深、做細、做實“三變”改革各項基礎性工作。首先,必須摸清家底。縣“三變”工作服務中心、縣農業局等職能部門和各鄉(鎮),要儘快開展一次大排查大梳理,切實摸清資源、資產、資金“三資”底數。對村集體的耕地、林地、荒山等自然性資源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等經營性資產以及資金進行核查清理、登記備案、評估認定,進一步摸清村集體“三資”的存量、結構、分佈和運用情況,界定資產、明晰產權關係,建立健全村集體“三資”管理台賬,做到帳實、帳清、帳款相符。要摸清財政可變資金和不可變資金底數。特別是,要進一步分類摸清底數,分清哪些資金可以變股金,哪些資金不能變股金,哪些資金可以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政策突破變成股金,做到心中有數、精準掌握,方能精準實施、精準落地。其次,要因地制宜選準載體。各鄉(鎮)要突出比較優勢和發展優勢,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選擇1—2個主導優勢產業,發展“短平快”產業和茶葉、中藥材、精品水果等長效主導產業,在“精、特、專”上下功夫,做出規模、做成品牌,把農業特色產業做成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主抓手。要“三品”聯動選產業,注重“三品”聯動,優化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大力打造開陽富硒特色農產品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特別是,要圍繞共享目標,大膽探索實踐“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市民變股東”的城市“三變”改革,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讓民參與,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讓人民擁有更多獲得感。

另一方面,要探索完善“三變”改革體制機制。要完善利益鏈接機制。通過探索多種模式的利益鏈接機制,進一步完善“經營主體+村集體+基地”、“經營主體+農户+基地”等基本經營模式,以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為紐帶,在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民之間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鏈接機制。同時,要千方百計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維護農民切身利益。要完善收益分配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收益分配製度,做到公平公正、程序規範。要根據合同或協議約定,按農民個人享有的股份比例,及時兑現農民應得的收益。要完善進退機制。優先把農村貧困人口納入“三變”改革範圍,建立和完善貧困人口動態管理、進退有據的扶貧工作機制。同時,要建立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在穩定脱貧後及時退出。要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加強對“三變”改革的監督管理,加強經營主體管理,強化專項資金監管,從制度上為“三變”改革加上“安全閥”。

三,務必強化領導,為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三變”改革任務繁雜艱鉅而緊迫,全縣上下務必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深入總結提煉,積極穩妥、點面結合、有序推進“三變”改革試點和推廣工作。

第一,要強化主體責任,形成攻堅合力。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上來,既要做改革的組織者、推動者,也要做改革的守護者、保障者。縣“三變”工作服務中心要加快遴選精兵強將,組建工作專班,切實加強對“三變”改革的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各項重大問題,切實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格局。特別是,要加快建立“縣統籌、鄉鎮為主、村居為單位”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能落實、見成效。縣分管領導要靠前指揮,具體抓、抓具體,把“三變”改革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抓緊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各鄉(鎮)黨政“一把手”要切實履行“三變”改革第一責任人職責,要加強學習、儘快掌握“三變”改革的基本知識、政策要求和操作流程,真正成為“三變”改革的行家裏手,同時要堅持親力親為,把“三變”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工作責任落實。縣委組織部、縣督辦督查局要強化督促檢查,加快探索建立完善容錯試錯機制,將農村“三變”改革工作作為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把考核結果作為衡量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切實把各級領導幹部的行動統一到“三變”改革這杆旗幟下,推動全縣上下形成一心推改革的整體合力。

第二,要嚴格規範程序,抓好信息管理。一方面,要搭建好信息服務平台。加快探索建立“三變”綜合信息管理平台,認真做好精準統計和錄入工作,逐步實現“三變”改革、扶貧開發、確權登記等方面的綜合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要加強信息服務。要以政府為主導,幫助農民和經營主體完善相關法律手續。同時,要及時把“三變”改革中形成的文件、決定、實施方案、合同協議、股權登記、三資”清理等資料毫無疏漏地編制清冊、建立台賬、整理歸檔,作為記載“三變”改革整個進程和評價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實現全程信息管理。

第三,要加強總結宣傳,做好經驗推廣。一是要加強宣傳推廣。利用好縣級宣傳媒介對“三變”改革工作進行廣泛宣傳,確保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政策宣傳到鄉(鎮)、村組和農户,做到家喻户曉,積極爭取羣眾對改革的理解支持、真心擁護和廣泛參與。二是要及時總結提煉。縣委改革辦、縣“三變”工作服務中心要及時對做得成功的改革試點進行歸納和包裝,強化示範引領,擦亮工作品牌,總結我縣“三變”改革試點模式,供其他試點村借鑑和學習,努力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做法經驗,推動“三變”改革在開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是要示範發動。當前,老百姓對“三變”改革的總體認知有限,在改革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不能簡單地把根源歸結於老百姓素質不夠,要換位思考是不是引導不夠、示範不夠,沒有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早年間,也有若干政府主推的這樣種植那樣養殖失敗的例子,老百姓有觀望態度很正常。昨天奇兵主任講六盤水的案例,其中也有很多從不支持、到觀望、再到嘗試參與,最後才全身心投入的情形。引導老百姓積極參與“三變”改革,關鍵是要迅速抓出樣板、抓出示範,用龍頭示範替代解釋宣傳、用成功案例替代組織發動,讓老百姓看到“三變”這個東西能夠實實在在地給老百姓帶來利益,一傳十、十傳百,自然就參與進來了。

同志們,“三變”改革是源於我們貴州本土大地上的智慧結晶,是貴州精準扶貧上制度創新的燦爛成果。實踐充分證明,這是一條有利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完善和優化基層治理體系,有利於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全縣上下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行動起來,聚焦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在推動“三變”改革的征程中苦幹實幹加油幹,讓全縣廣大羣眾特別是低收入困難羣體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篇二】

第一,進一步健全金融組織體系,加強對“三變”改革的金融服務。一是引導各銀行加快組建普惠金融事業部,恢復或增設縣域分支機構,特別是增設鄉鎮營業網點、行政村“金融便民服務點”,為“三變”改革提供基礎性金融服務。二是支持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技術開發適合農户的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擴展現代化支付系統在農村的輻射範圍。三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穩步推進符合條件的行社改製為農村商業銀行,將信貸資源全部用於支持“三農”。四是支持甘肅銀行和蘭州銀行強化服務“三農”職能,將金融資源向“三變”改革傾斜。五是大力推進村鎮銀行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堅持“支農支小”定位,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六是加快設立民營銀行,為金融支農提供有益補充。七是加快組建地方法人保險公司,鼓勵保險機構在縣域設立分支機構,開拓業務。

第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加大對“三變”改革的信貸投放。一是積極爭取人民銀行增加支農、扶貧和支小再貸款投放,為金融支持“三變”改革提供流動性支持,並切實強化再貸款管理,督促落實利率優惠政策,金融機構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資金髮放的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加點幅度原則上不超過3個百分點,確有需要且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最高加點幅度不超過5個百分點,運用扶貧再貸款資金髮放的貸款利率不得超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二是支持政策性銀行加大對農村路、水、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引導國開行甘肅省分行、農行甘肅省分行、省農村信用社、甘肅銀行、蘭州銀行深入實施產業扶貧專項貸款工程,重點支持“三變”改革。三是鼓勵各銀行創新開發專門支持“三變”改革的信貸產品,單列信貸計劃,並在授信審批、績效考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四是結合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推廣林權、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設施温棚、大型農機具、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動產、股權、倉單、保單等抵(質)押貸款,提高“三變”改革經營主體的信貸可獲得性。

第三,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強化對“三變”改革的風險保障。一是積極推動我省特色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力爭蘋果、中藥材產值保險實現全覆蓋,積極探索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等創新型保險產品。二是爭取加大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力度,鼓勵各地開展“一市一品、一縣一品”等各具特色的農產品保險。三是協調各有關方面加強政銀保合作,積極推廣張掖、臨洮“政府+產業聯合會+龍頭企業+保險+銀行+貧困户”的“六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發揮保險增信功能,有效控制和分散信貸風險,發揮好保險的“助推器”和“穩定器”作用。

第四,推進涉農直接融資,拓展“三變”改革的融資渠道。一是充分利用《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脱貧攻堅戰略的意見》等政策,加強對“三變”改革經營主體的融資輔導和培育孵化,鼓勵引導“三變”改革經營主體中的龍頭企業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掛牌、甘肅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實現融資。二是鼓勵和支持運作規範的“三變”改革經營主體,在完善償債保障措施的基礎上,通過發行多種債務融資工具,擴大融資規模,壯大企業實力,帶動農民脱貧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第五,優化農村金融環境,支持“三變”改革順利推進。一是大力推進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業建設,建立健全適合“三變”改革特點的信用信息徵集和信用評級體系,強化信用宣傳,提升企業和農户信用意識。二是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溝通協調,督促金融機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突出農村金融風險排查預警,強化風險應對處置。三是協調有關部門強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村互助資金組織等機構金融屬性業務的風險管理,促進規範運營,重點防範非法集資向農村滲透,維護農村金融穩定,為全省農村“三變”改革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篇三】

加快推進落實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是確保貧困户穩定增收、穩定脱貧的重要舉措。扶貧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這次全省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推進會議的部署要求和省長唐仁健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三變”改革作為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金鑰匙”,作為推進貧困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壯大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貧困羣眾收入的有效抓手,積極推進,抓實見效。

第一,加強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夯實“三變”改革的工作基礎。堅持國家現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標準,綜合考慮收入以及“兩不愁、三保障”等因素,強化與行業部門的數據比對,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及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的農户按照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標準,全部納入建檔立卡貧困範圍,並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同時,要按照貧困人口全覆蓋的要求,引導縣鄉摸清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户的資源、資產情況,為“三變”改革工作樹立清晰的工作靶向。

第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促進“三變”改革取得實效。一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照貧困人口數、貧困村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要素測算分配到縣級,支持縣級按照脱貧攻堅需要特別是“三變”改革的有關要求,確定具體的“三變”改革扶貧項目。二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及涉農整合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遊等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村集體和貧困户,由經濟效益好、發展前景廣、具有法人資格的經營主體或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經營,村集體和建檔立卡貧困户按股分配收益。三是投入到建檔立卡貧困户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在尊重貧困户意願的基礎上,折股量化為股金,與各種經營主體聯營,通過雙方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各具特色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讓更多貧困村、貧困户獲得財產性收入。鼓勵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採取“龍頭企業+貧困户”“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貧困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貧困户”等多種帶貧模式。

第三,積極參與“三變”改革,建立多渠道穩定增收長效機制。一是在會同省委農工辦、省農牧廳組織58個特困片區縣主要負責人赴貴州學習的基礎上,引導縣鄉以產業扶貧為主導,積極探索“三變”改革+旅遊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等扶貧開發新路徑。二是加強技能培訓,安排專項培訓資金,配合農工辦、農牧、人社部門對有培訓需求和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引導其參與“三變”改革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獲得工資性收入,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户脱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發展能力。三是支持引導設立精準扶貧公益崗位。承接“三變”改革的經營主體在農業園區、旅遊景區、政府公共資源管理服務等用人、用工方面,優先考慮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户,增加其工資性收入。四是加強示範引領。按照省脱貧攻堅領導小組的安排,我辦將於近期會同省農牧廳在隴南市徽縣召開全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會,學習傳達本次會議精神,總結推廣徽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經驗和做法。

第四,加強督查考核,確保“三變”改革工作落到實處。一是指導各級扶貧部門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研究解決貧困户參與“三變”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二是在建檔立卡貧困村脱貧退出考核驗收上把“貧困村集體經濟有一定規模”作為重要的退出驗收指標。三是把“建檔立卡貧困户參與‘三變’改革,通過‘三變’改革持續穩定增加收入”作為扶貧工作中正向激勵內容,引導基層組織積極推進“三變”改革,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篇四】

xx區於xx年6月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9月被確定為市級農村“三變”改革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區立足區情實際,在全面完成農村耕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礎上,將農村“三變”改革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機融合、協同推進。截至目前,2個市級試點村和5個區級試點村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13個非試點村改革工作正在深入推進,參與改革農户3336户,先期發放分紅49.4萬元。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組織推動,健全支撐體系。區委、區政府堅持將“三變”改革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注重從組織領導、思路理念、方法路徑、資金政策等各個方面構建全方位、立體化支撐體系,全力保障農村“三變”改革穩步推進。研究確定“2村先行、5村跟進、20村壓茬推進”的工作思路,壓緊靠實“三變”改革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建立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包鎮抓點指導落實機制和“兩週一調度”會議制度,充分發揮試點村基層黨組織的主導作用,加強行業部門在政策、項目、資金和業務指導方面的支撐力量,形成了“全區一盤棋、合力抓改革”的工作格局。強化政策引領,先後研究制定《“三變”改革試點村財政支農資金及資產量化折股操作辦法》等8項政策性文件,並組建法律顧問團隊,全程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確保改革工作於法有據、現實可行、便於操作。積極探索財政資金支持“三農”發展的有效辦法,整合1350萬元財政資金和歷年財政投資形成的設施農業資產,劃撥到各試點村作為村集體資產參與“三變”改革,為改革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同時,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農户和社會資本投入1億多元,進一步盤活農村各類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使其在“三變”改革中重新煥發生機。

二、強化創新驅動,實現多點突破。結合各村實際,在確保不突破改革底線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因村制宜謀劃改革舉措,推動改革多點開花。雙灣鎮九個井村依託金從玉農業公司,以“三變+供港蔬菜基地”模式,合作發展供港蔬菜基地,集體年增加收入5萬元,入股農户年最低收益576萬元,農機具每台收入8萬元,勞務入股年收入50萬元,人均收入3.85萬元。寧遠堡鎮新華村以“三變+肉牛育肥”模式,用50萬元財政資金撬動農户自籌資金113萬元,入股德恩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肉牛培育產業,入股農户每年分紅9.04萬元。雙灣鎮營盤村以“三變+土地銀行”模式,農户自願出讓1000畝土地經營權,組建“土地銀行”,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按照“保底+股比分紅”方式兑現收益,有力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經營。寧遠堡鎮東灣村以“三變+戈壁農業+產業扶貧”模式,與鑫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千畝特色生態戈壁農業產業園,撬動社會資本6000多萬元,村集體年增加收益9萬元,全體股東年可分紅11萬元,產業園還將吸納一定數量貧困户務工,帶動東灣及周邊村組200多名農民就近就業。打破鎮域和村組界限,採取“合作社+龍頭企業+貧困户”模式,將135.8萬元扶貧產業資金入股到中天羊業,按保底(9%)+收益分紅(20%)方式收益,貧困户年人均增收1061元,有效解決了貧困户持續增收難題。

三、強化利益聯動,彰顯改革實效。統籌考慮農户、集體、企業的合法利益需求,科學合理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實現多方利益共贏。經初步測算,已完成改革任務的7個試點村,將增加村集體收入37.9萬元,股東從集體股份中獲得收益最高的可達453元,入股農户全年獲得收益分紅最高的近8萬元。而且,伴隨着土地的集約化經營,促進了勞動力的解放,契合了季節性務工需求,農户在經營主體的務工收入人均可達萬元以上。與此同時,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在多領域探索改革新舉措,不斷拓展和提升改革綜合實效。組建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理事長,專門承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實現了村委會與股份經濟合作社政經分離,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管理分開、財務分開。成立村級財務服務中心,有效解決了承接經營主體收益難以核定、羣眾疑慮大的問題;
成立村級農業文化旅遊公司,有效解決了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法人地位不明晰、市場對接有限等問題;
探索在試點村設置“文明股”,以獎勵形式,動態配屬給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村規民約的農户,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綜合治理,提升了鄉風文明建設水平。

在改革實踐中,我們也得到了四個方面的啟示:一是推進“三變”改革,加強黨的領導是核心。必須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村黨支部的主導下穩步推進,確保改革方向正確。二是推進“三變”改革,選準產業是基礎。只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和打造拳頭產品,才能有效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從而推動優勢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方向發展。三是推進“三變”改革,培育主體是關鍵。實踐證明,各類經營主體是決定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產業成熟且有經營主體承接的村往往改革成效較為突出。四是推進“三變”改革,增加收入是根本。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增加村集體和農民羣眾的收入,只有讓農民羣眾的“錢袋子”日益鼓起來,改革才能得到羣眾認可,才能不斷推向深入。

雖然我區農村“三變”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改革項目規模不夠大、對農户的吸引力和帶動能力不夠強、實力雄厚的承接經營主體不夠多等問題和不足。我們將以今天的會議為新的契機,努力把現有的經驗總結好,把存在的問題把握準,把先進的理念學到位,勇於開拓創新,勇於自我革新,勇於推陳出新,全力以赴、紮紮實實做好農村“三變”改革各項工作,努力變出農業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村繁榮新境界、拓寬農民增收新路徑。

【篇五】

去年以來,省級財政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決策部署,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完善制度辦法,加大投入力度,優化資金投向,為全省“三變”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和制度支撐。

制定辦法,為“三變”改革財政支農資金入股提供政策支撐。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省財政廳牽頭制定了《xx省財政支農資金在“三變”改革中入股和資產量化折股試行辦法》,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財政支農資金的入股範圍、入股主體、承接主體、入股方式、入股程序,對財政支農資金入股的監督管理、風險防範作了明確規定,為規範入股提供了基礎性政策支撐。起草過程中,還提請財政部對《辦法》進行了審查和指導,確保與國家涉農政策相銜接,增強了可操作性。

加大投入,為“三變”改革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一是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今年落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6.62億元,較上年增長20.6%;
省級財政已籌措到位專項扶貧資金46億元。同時,明確要求市縣兩級在確保上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基數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增列政策做實今年和明後兩年資金預算。扶貧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為市縣統籌資金推進“三變”改革夯實了基礎。二是持續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對於納入統籌整合範圍的中央20項、省級14項涉農資金,一方面在資金分配時集中向貧困地區傾斜,確保貧困縣資金增幅高於全省平均增幅;
另一方面資金一律“切塊下達”,項目權限完全下放到縣,由貧困縣統籌安排、打捆使用。涉農資金的分配傾斜和統籌整合,為財政支農資金入股、推進“三變”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優化投向,通過“三變”改革帶動貧困户增收致富。會同省扶貧辦研究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扶持產業發展確保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通知》。緊密結合農村“三變”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扶貧資金支出方向和使用方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人口發展產業,增加貧困農户股金分紅等資產性收益。為了防範財政資金入股風險,要求縣級政府研究制定到户產業扶持資金投放辦法,加強財政資金入股監管;
入股資金優先用於固定資產投資、購買生產資料等方面,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資產,同時探索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購買商業保險等措施,分散和降低風險,確保資金安全和貧困户受益。此外,省級財政還籌措2.2億元,全力推進實施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全覆蓋工程,支持全省貧困村每村建設不少於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打造“三變”改革承接主體和入股主體。

【篇六】

在全年時間過半、任務必須過半的關鍵時期,經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召開全縣脱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三變”改革三項工作推進會,目的是總結經驗、找準差距,推動三項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將三項工作合併召開會議,一方面是提高工作效率、騰出時間抓工作,更重要的是這三項工作都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者雖有區別但互為一體。工作的主體都在鄉村,實施的對象都是農村農民,幫扶主體是縣直部門。三項工作中,美麗鄉村建設是龍頭,農村“三變”改革是動力之源,起到“造血”作用,脱貧攻堅是民生,也是落腳點。通過“三變”改革增加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推動脱貧攻堅、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因此,務必要統籌推進。

上午,各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和各村(社區)黨組書記,到家朋鄉尚村的兩個自然村和臨溪鎮孔靈村實地觀摩,相信看後有所觸動。各鄉鎮、村(社區)要認真學習、充分借鑑他們的經驗做法,結合自身實際,發揮本地優勢,採取有力舉措推進工作。

召開推進會,還基於三個方面考慮:第一,上級要求越來越嚴、越來越高。5月27日,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會要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在既有基礎上,着力推動“四個轉變”,即由“以村為主”向“全域治理”轉變、由“建設村莊”向“發展村莊”轉變、由“注重硬件”向“內外兼修”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多方協同”轉變。會議決定從今年開始,廣泛開展自然村環境整治,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美麗鄉村建設既要全面鋪開,又要提升內涵。6月22日,市委召開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全面部署“三大任務”,提出提前全面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更高要求。由此可見,省市對美麗鄉村建設要求越來越高。關於脱貧攻堅工作,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提出了8條具體要求;
中紀委、省紀委相繼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會議,明確對搞數字脱貧、虛假脱貧、問題整改不力的情形要嚴肅問責;
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推進會把抓脱貧攻堅工作上升到是否樹牢“四個意識”的政治高度,明確提出要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力爭位次前移的目標。並明確下一步省市的督查、互查、暗訪將會高密度、常態化,這項工作的要求會越來越嚴。關於農村“三變”改革,市委已連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地加快推進,市委深改組每月將聽取彙報。從我縣情況看,美麗鄉村建設、脱貧攻堅、農村“三變”改革,與上級要求都存在差距。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這三項工作的要求之高、工作之嚴、責任之大,務必抓緊時間加快推進。

第二,周邊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當前,周邊縣市區各項工作都在全力推進。在xx年全市美麗鄉村建設4項考核中,寧國4項先進,旌德3項先進、郎溪2項先進,我縣僅獲得農村環境整治一項先進。脱貧攻堅方面,在去年的考核中,黃山市的縣市區基本都進入“好”的等次。在農村“三變”改革中,去年旌德有1個村、郎溪有3個村成為全省試點,今年全市確定的17個試點村中旌德佔了11個,目前旌德全縣68個村全部完成股改,正在整縣推進“三變”改革;
李國英省長到旌德調研督察,對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和“三變”改革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家務必要認清周邊縣市發展的形勢,認真反思。

第三,自身需求越來越強、越來越緊。當前,全縣上下正加快實施“文旅強縣”戰略,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爭創工作,美麗鄉村建設是基礎。外來遊客對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村莊裏亂堆亂放、村前屋後都是垃圾、空氣中有異味,就不能留住遊客,客商就不會投資。脱貧攻堅工作方面,今年全縣有14個村出列、470户貧困人口脱貧的任務,如果不把工作做紮實,考核就不能過關,就不會進入“好”的等次。農村“三變”改革方面,實施改革的事項越走在前面,無論是老百姓受益還是上級支持就會越多。由此,我們的工作與自身比取得了進步,但與上級要求比、與周邊的情況比、與發展形勢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

綜合分析這幾項工作滯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思想上還不夠重視。二是作風上還不夠紮實。三是統籌上還不夠到位。總結成績是為了堅定信心,分析問題是為了迎頭趕上。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咬定目標,知恥後勇,奮力趕超。

第一,要以更高的標杆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緊緊圍繞“四個轉變”、“三大革命”要求,不斷鞏固建設成果,加大建設力度,着力推動美麗鄉村由點上出彩向面上延伸、向深處推進。

一要突出重點推進。首先,要全力以赴做好省市驗收考核準備工作。對三季度接受考核驗收的5個省級中心村,6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有關鄉鎮要對照考核要求和驗收標準,全面梳理自查,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工程進度滯後的農村污水管網、衞生改廁等工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確保考核取得好名次。二要加快推進今年各項任務落實。對今年確定的4個省級中心村、4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任務,11個市、縣、鄉鎮級中心村建設、25個自然村整治任務,有關鄉鎮要對照目標要求,倒排時間節點,加快工作進度,注重建設實效,確保按時序要求完成建設任務。

二要抓好“三大革命”。縣委、縣政府印發了《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這個方案既貫徹了省、市有關要求,又緊密結合了我縣實際,突出了工作重點,明確了目標任務,是一個全面系統推進我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方案,希望大家認真研究,確保按時序要求推進。聯繫鄉鎮的縣領導到鄉鎮調研督導,要把推進“三大革命”作為工作重點,督促鎮、村嚴格落實方案要求。鄉鎮“一把手”、分管領導要對方案的每項要求、每個時間節點都瞭然於胸,工作要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親自督查;
要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對3a級以上景區、傳統古村落,以及公路沿線等區域,先行開展整治行動。必須嚴格按照部署要求,加大推進力度,這也是對村黨組織特別是村黨組書記工作能力的檢驗;
鄉鎮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對村“兩委”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壓緊壓實責任;
鎮村兩級要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引導村民自覺參與“三大革命”。縣美好辦、住建委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及時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加強工作調度、督導、考核,推進“三大革命”向縱深開展;
縣直各部門要對照自身工作職能,全力支持鄉鎮開展工作。這項工作我縣有較好的基礎,希望加大力度,確保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三要完善工作機制。考核是指揮棒,縣美好辦要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考核機制,突出“三大革命”考核權重,要把農民主體作用發揮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公正客觀考核,特別是涉及農民保潔費收取工作,決不能出現鄉鎮墊付、矇混過關的現象,切實提高村民自覺愛護環境意識。要鞏固提升中心村建設成果,健全完善中心村星級複評工作機制,確保中心村建一個、成一個。要着力提升品質內涵,突出徽文化特色,加大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力度,依託現有資源加快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和休閒農業;
要深入開展十星清潔户、最美家庭、績溪好人等各類羣眾性創建活動,傳承弘揚優秀家風家訓,促進鄉風文明。最近,中央文明辦下發了《全國文明村鎮測評體系》,共設5個項目,28條內容,其中有7個一票否決內容,各鄉鎮要對照新的測評體系,持續開展創建活動,全面提高村民素質水平。

第二,要以更嚴的要求抓好脱貧攻堅工作

脱貧攻堅工作絕不能落後,要在現有基礎上有提升,全力爭取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一要聚焦問題抓整改。凡是省市互查反饋的意見,鄉鎮互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逐條逐項梳理,立即整改到位;
對檢查中沒發現,但各鄉鎮掌握的問題,也要加快整改,確保省市檢查時不出現問題。針對扶貧手冊填寫不規範等問題,各鄉鎮要拿出“繡花”功夫,對填寫扶貧手冊的人員進行系統培訓,鄉鎮主要領導要親自到貧困户家中督查,下次檢查決不允許出現類似問題;
針對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的問題,各鄉鎮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小額信貸等扶貧政策宣傳力度,要通過反覆宣傳引導、解疑釋惑,確保讓貧困户都知曉扶貧政策,同時要幫助貧困户算好賬,明白自己的收入情況。

二要聚焦結對抓幫扶。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幫扶幹部,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上通過精挑細選,共選派了43名幹部到14個貧困村開展工作,其中有14名為縣處級領導幹部。從走訪調研掌握的情況來看,大家事業心、責任感都很強,到村後積極開展工作,迅速打開局面,羣眾反映都很好,希望選派幫扶幹部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充分發揮信息靈、人脈廣、資源多的優勢,積極爭取上級部門、選派單位支持,助力我縣邁入全省第一方陣。聯繫幫扶單位要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縣直部門幫扶幹部要堅持每月上門走訪一次,力所能及為貧困户解決困難。要發揮社會力量幫扶作用,目前從市到縣都確定了企業聯繫幫扶貧困村,縣扶貧辦要加強與相關企業溝通對接,提醒企業自覺履行義務,駐村扶貧工作隊要主動加強與企業對接聯繫,為貧困村爭取更多的支持。同時,要堅持激發內力與用好外力相結合,在加大產業扶持、項目資金投入、政府兜底保障的基礎上,不斷激發貧困羣眾求富、求榮、求美、求變的熱情,發掘內生動力,實現脱貧致富。

三要聚焦責任抓考核。脱貧攻堅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各級黨組織最大的責任。最近,一些媒體公佈了因脱貧攻堅工作不力被問責的情形,從當前形勢來看,對脱貧攻堅工作的督查考核沒有最嚴,只有更嚴。中紀委、省紀委已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作出部署,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要保持清醒頭腦,切實把脱貧攻堅任務落到實處。縣扶貧辦要充分借鑑省市互查經驗,分析總結互查中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完善互查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互查,為我縣脱貧攻堅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提供堅實保障。

第三,要以更實的舉措推進“三變”改革

農村“三變”改革既是一個新生事物,又是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的一個重大突破,更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兵坑村一年多的運行情況看,農村“三變”改革既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路徑,也為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提供了有力支撐。各鄉鎮、縣直各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加快複製推廣。

一要堅持試點先行。今年,我縣共確定了13個村作為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三變”改革的試點村,這些村工作基礎相對較好,條件也比較成熟,各鄉鎮要創新思維、加大力度、嚴格程序,確保把試點村打造成全市的示範點。根據安排,這一批試點9月底前完成股改,年底前完成“三變”改革,大家要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只可提前完成,不得往後拖延,縣農委要督促指導並把好關。

二要抓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三變”改革的前提,各鄉鎮必須抓實抓細這一基礎性工作。首先,要紮實做好清產核資工作。這項工作去年已經進行過一次,但在“三變”改革前還要進一步細化深化,對村集體資產和資金進行全面核查清理,真正做到賬實、賬清、賬款相符。其次,要認真做好成員界定和折股量化工作。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實施,要把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按照民主程序和法律規定有序推進。第三,要積極培育經營主體。農村“三變”改革必須有經營主體承接,要加快組建合作社等組織,採取“股份+合作”等形式,通過發包租賃、簡單自營、投資入股、委託經營等方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確保股民收益。這項工作,縣農委已經把整個操作程序打印成冊發至各鄉鎮,要認真遵照執行。

三要強化機制保障。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重要保障,縣農委要在規範運營、資金投入、風險防控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儘快出台相應的制度體系,確保我縣“三變”改革健康平穩推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