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事蹟通用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29K

小夥伴們在撰寫事蹟材料的過程中肯定要注意段落層次分明,事蹟材料是我們針對某個人物的經歷所寫出的書面文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工匠的事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工匠的事蹟通用6篇

工匠的事蹟篇1

張冬偉是個80後,但手裏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2005年度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幹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為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為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張冬偉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為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鑽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並用於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張冬偉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成的作業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後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指導書,為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冬偉,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傑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着於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工匠的事蹟篇2

劉湘賓常常告訴自己的徒弟們,幹航天工業不比做手機、做電腦。手機、電腦壞了,可以拿去修,有試錯的成本,但航天的精密零件出現了問題,將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損失。

説起奉獻,劉湘賓不忘的是自己的團隊。劉湘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以精密加工技術攻關研究為依託,為企業精密、超精密加工製造保駕護航。現在,他所在團隊的軸圓柱度、半球球面度等加工精度在整個西北片區獨佔鰲頭。

據劉湘賓介紹,在某型號球閥的加工中,通過自創拋光輪,打破傳統硬對硬的加工模式,改變為軟對硬的加工方法,保證了氈墊在高速旋轉時定位準確。同時,採用工裝壓表的方法控制機牀座標的位移精度,使球體圓度達到了0.002毫米、光潔度達到13級的設計要求,使產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

2017年,劉湘賓主動請纓,帶領團隊在班組建立了半球、球碗生產單元,全力配合進行技術攻關。對比刃具參數、優化加工工序,進行工裝設計和改制。攻關後的半球、球碗兩種零件的合格率由原來的55%提高到90%,單件成本降低50%,生產效率提升了近3倍。

2018年5月,劉湘賓帶領團隊開展了以某型產品零件加工為代表的航天硬脆材料零件超聲振動低應力精密加工技術研究。經過9個月反覆試驗,使加工精度達到了壁厚0.5毫米至0.8毫米、內外球面同軸度1微米,首次在國內行業實現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

工匠的事蹟篇3

不久前寫過一篇《工匠》,現在想説説工匠精神。假以時日,會有權威部門給出明確的釋義。在當下,要突出的顯然是對產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開歷史看看,古代的傑出工匠應當説完美地詮釋了這種精神。

歐陽修《歸田錄》載,汴京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預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總管或曰總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傳》的傳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預浩把塔建好後,卻是“望之不正而勢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這是怎麼回事,預浩解開了謎團:“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聞名於世,但至於為什麼會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設計者的初衷;而“年齡”遠遠大過比薩斜塔的開寶寺塔,則是在充分考慮到氣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舉。這樣來看,不光前人要感歎預浩“用心之精蓋如此”,今天我們又如何不該伸出大拇指?“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預都料為法”,當之無愧,可惜預浩撰寫的“《木經》三卷”已經失傳,只在沈括《夢溪筆談》中還能見到片段。開封見今仍有開寶寺塔,為首批公佈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是否預浩建的那個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築都是這樣,儘管建造技術十分高超,卻沒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離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時分裂,又三次自行“複合”。神奇的原理是什麼呢?近代在修復小雁塔時發現,當時的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了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會均勻分散,從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樣。

周密《癸辛雜識》雲:“汴梁宋時宮殿,凡樓觀、棟宇、窗户,往往題‘燕用’二字,意必當時人匠姓名耳。”這顯然只是一種猜想,哪有某個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罷,能夠包攬一切的道理?但歷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與作品進行對應。朱啟鈐等先生編輯、楊永生先生新編的《哲匠錄》,便是一部關於古代工匠名錄的書。書中“所錄諸匠,肇自唐虞,迄於近代;不論其人為聖為凡,為創為述,上而王侯將相,降而梓匠輪輿,凡於工藝上曾着一事,傳一藝,顯一技,立個言若,以其於人類文化有所貢獻”,因此,舉凡“營造,疊山,鍛冶,陶瓷,髹飾,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錄。像聖字輩的鯀、禹一類,將相級的曹操、蕭何、楊素、韓琦等,在他人看來,“淪為”工匠或許有些屈尊吧。

工匠的事蹟篇4

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裏,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上不一樣的人。或者説每一個人都會在不一樣的環境從事不一樣的職業。隨着時代變遷,社會環境也不斷地更新和豐富,工匠作為各種職業類屬中的能工巧匠,隨着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工匠的角色標誌也呈多樣化。一畢業就從事陶瓷行業的我,從事四年陶瓷行業的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一些人和事。

有這樣一位師傅,他是我第一個接觸的工匠,他就是負責幫我們展廳鋪磚的瓦工師傅。每次展廳更換樣板都會找他,為什麼總是找他呢?是因為他的手藝好,人比較憨厚老實,會看圖紙,對工序熟悉。每次跟進總部換板的時候我都會跟他閒聊一會,瞭解他最近在哪裏工作,幫哪個展廳鋪磚。在閒聊的過程中瞭解到他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有時候白天,有時候晚上或者白天到晚上。

瓦工,在以前叫做泥瓦匠,蓋房鋪路的人都是瓦工。平凡而偉大,做着髒而累的活,拿着微薄的薪資,還經常遭包工頭的拖欠工資。瓦工,在城市裏有他們的身影,在農村也有他們的身影。在城市他們有另外一個稱號,叫農民工。摩天大廈,如果沒有他們的血汗是建不起來的。平坦的大道,沒有他們的付出,是難以鋪築的。他的身材比較瘦弱,皮膚黑黑的。想到他在鋪貼的時候一個人要搬起一箱箱的磚,堆疊起一車車的磚運送到施工區域。瘦小的身材怎麼能承受的住啊?

在和他的對話中瞭解到他女兒剛結婚,家裏的磚也是他自己親手一片片的鋪上去的,嘴角輕輕上揚,一臉的幸福的感覺。原來是生活讓他撐起來了。還記得有一次他在切磚的過程中受傷了,一手的血看到都觸目驚心,突然感受到其工作的危險性。總是聽到別人説他的月薪有多少,年薪有多少。其實根本都不明白其中的艱辛,我認為工資高也是他一點點用血汗堆積的。他不僅懂得鋪貼中正確的工序而且還會看懂圖紙,還知道怎麼鋪貼才是損耗最少的。其實他是我見過最負責任的工匠了。

他把自己從事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犧牲,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因此,讓我覺得工匠應該是做事情是熟能生巧的,當你能把一件事情不厭其煩的重複做,用心積累經驗,就具備了生巧的潛質。這當然需要有一顆堅韌的心,經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過程,才可能呈現出完美的作品。最後向你們給予崇高的致敬。加油--工匠!

工匠的事蹟篇5

餘忠杭,圓柱齒輪製造中心車工,中共黨員,集勞動模範、先進個人、質量標兵、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於一身。

紮根崗位,勤奮好學

在幾台碩大的新型數控車旁,一台卧式普通車牀顯得毫不起眼,餘忠杭卻把它當成自己的驕傲:“儘管數控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但是一些特種零件還是需要更靈活的普車才能完成加工,普車對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數控車高出很多。”帶着這一份自豪,餘忠杭時刻要求自己精進技術,提升水平,用自己這台被時光打磨得熠熠生輝的普車攻克那些數控車解決不了的難題。

不過,餘忠杭並沒有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錘鍊成一個“多面手”,打造成一顆“螺絲釘”,隨時準備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擊。在熟練掌握車工技能的基礎上,他又先後取得了鉗工、蝸桿磨、動平衡等工種的操作證,在有需要時及時彌補中心人員空缺,協助突破瓶頸工序。現在,他還在繼續學習新工種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成長與收穫。

兢兢業業,以身作則

在統一的工裝之上,餘忠杭時刻警記在胸前別上黨徽,他用這枚閃閃的黨徽提醒自己,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影響帶動身邊人齊頭並進、勇毅前行。他時刻保持着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在質量問題上,餘忠杭精益求精、實現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報廢。面對生產任務,餘忠杭更是主動攬責,不怕苦,不畏難。

去年11月,某型號動平衡工序安排十分緊張。餘忠杭投入到這場生產攻關戰鬥中。他説,只要工作需要,就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動,最終成功在凌晨兩三點順利完成了任務。當大家走出生產中心時,天空中已經掛滿了繁星。餘忠杭説,那一天的星空格外美麗。

大膽創新,鋭意進取

雖然普車更加靈活、適應性更強,但數控車牀的生產效率和穩定性遠高於普車。因此,餘忠杭一直致力於工序的改善,將普車工序數字化,把需要大量技術和經驗積累才能處理完成的工序簡單化、普及化,以此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項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帶給了他滿當當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內部深處角落刻出兩個空刀槽,操作空間小、刀具難以標準化,此前先用普車車出刀具再進行加工,耗時長,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餘忠杭主動請纓,解決空刀槽加工難題。在一年多時間裏,他自己購買刀具,動手改造,進行試驗,終於研製出以“長條狀刀身+刀頭”為結構的新刀具,該刀具可以輕鬆深入零件內部進行操作,還可以靈活更換刀頭適應不同加工要求,最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應用到數控車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該工序合格率從93%提高至100%,生產週期由3至4天縮短為1天,從高難度工序變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簡單工序。“我在這項改善裏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這項改善不僅解決了中心多個複雜圖號的加工問題,更是在全公司推廣開來。每當看到我的改善成功解決生產難題,助力科研生產任務完成,我就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餘忠杭的話語裏溢滿了自豪。

獨具慧眼,不拘一格

餘忠杭能幹、肯幹、實幹,但並不只會“蠻幹”,他經常將日常生活的細節與工作的細節結合起來,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工作“小妙招”。

磨齒班對薄壁零件進行加工時,常常產生加工振紋,造成產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當大家對這一問題一籌莫展之時,餘忠杭從銅鑼中獲取了靈感:如果對鑼增加配重,鑼就振動不起來,怎麼敲都敲不響。於是,餘忠杭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環形配重”這一方案,並自告奮勇親手加工配重塊,在一段時間的試驗後,加工振紋這一“頑疾”果然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輪一旦磨損就必須更換,但其實長期與零件接觸、磨損嚴重的部位只佔輪體的五分之一。餘忠杭從裁紙刀上得到啟發,他將磨損部分車去,剩下的完好部分還能繼續使用,這一舉措將研磨輪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五倍,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生產成本。

餘忠杭説:“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從點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熱愛、用心、創新,正是在崗位上的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突破,才鑄就了“勞動模範”這張金字招牌,更鑄就了“餘忠杭”這個比金子還要擲地有聲的大名。這個名字正昭示着餘忠杭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我,忠於航發!”

工匠的事蹟篇6

歐陽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專學歷,現年39歲,現任太平鎮坪石頭村黨支部書記,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3年2月至今已連續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十三年整,工作期間履職盡責,實績突出,羣眾公認。

歐陽植竹先後獲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市優秀村支部書記、省農民科技骨幹、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全省農民脱貧致富帶頭人、全國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理事長、縣優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勞動模範、全縣道德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省“先富帶後富”先進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項榮譽稱號。2016年4月被縣委推薦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人選。在縣委、縣政府關心和支持下,2010年創辦的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全市唯一躋身進入“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歐陽植竹充分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在產業扶貧攻堅中,幫扶困難羣眾686户、1828名貧困人口脱貧,解決了近千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2015年5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齊續春等省、市、縣領導親臨合作社指導,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1、帶頭實行土地流轉,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經濟,帶動農民脱貧致富。近五年來,他腳踏實地,當好羣眾致富的“領頭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創辦鑫農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種植、養殖事業,輻射帶動了坪石頭、楊家坪、李家庫、清水嶺、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個村和1400多户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轉農村土地11868畝,用於種植蔬菜花草樹木,綠化荒山2800畝,為我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貢獻。

永州工匠

2、創辦安置幫教基地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在省司法部的關心下,與縣司法局聯和創辦了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基地,安置了120名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的“三無人員”,318名安置幫教人員,安置幫教600餘人次,為社會的穩定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3、積極帶頭捐贈,關心農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羣眾,真誠回報社會,他無償支助困難學生,捐資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災救災,當時光交納特殊黨費就達3000元,無償出資修路架橋,李家庫、坪石頭、土橋頭、龍眠洞等16個村的環村公路修建都進行了捐資。無償為上、下留村等82户困難羣眾提供種苗、化肥等生產資料,對龍眠洞等村的5名孤兒進行了資助扶持,據不完全統計,5年來各項捐獻資金在40萬元以上。

永州工匠

4、敢於講實話,敢為民代言。他是縣教育行業行風監督員,至今已兩屆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不管是當村幹部,行風監督員,還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認真履行職責,經常深入農村羣眾瞭解民意社情,並將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時反饋到相關單位,在人大代表期間,每年都有4-6件提案、議案,為農村發展,社會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熱門標籤